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劉瑞超 東營報導
東營區勝園街道南田社區推動產業項目走在前列,實現鄉村振興,圍繞「建成南部產業新城、打造高新區後花園」這一定位,加大產城融合建設力度,主推「一村一品」,努力打造產業振興示範村居,實現了區級文明村的全覆蓋。
2019年5月,南田社區依託高新區的區位優勢,村集體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要求,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興辦專業市場、倉儲設施等運營項目,發展物業經濟、服務經濟,採取村民入股的方式,投資700多萬元,建設以高新區服務為主業的南田小微企業產業園,進行廠房租賃,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該項目2019年當年完成廠房建設,吸引多家企業入駐。
南田社區引領鄉村產業快速發展,推行「黨支部+經濟實體+貧困戶」模式,鼓勵支持黨組織和黨員領辦、創辦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實體。黨支部為推動集體資產發包增收,組織村居居民收回固定資產,通過村民代表會議集體研究確定運營方案,重新對外進行發包。
勝園街道投資5000萬元打造「勝澤園祥悅金街」項目,由南田社區、東現河、西現河等3個村居共同出資,根據各村居安置地比例進行產權分割,由各村居運營、享受收益。通過高新區國有公司,南田社區將村閒置土地進行流轉,統一規劃引進發展項目,在為群眾帶來流轉收益的同時,每個村居增加集體收入30萬餘元。
勝園街道南田社區黨支部書記田樹欣表示:「黨支部帶領大家搞一個實體性的東西,村集體經濟才不會被吃光、喝光。今年村集體經濟預計收入100萬左右,目前還有幾個項目在建設改造中,預計到2021年純收入達120萬左右,純集體落下收入30萬,股民收入每年分紅1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