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東營策|東營區勝園街道南田社區:實體經濟助村居致富

2020-12-12 海報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劉瑞超 東營報導

東營區勝園街道南田社區推動產業項目走在前列,實現鄉村振興,圍繞「建成南部產業新城、打造高新區後花園」這一定位,加大產城融合建設力度,主推「一村一品」,努力打造產業振興示範村居,實現了區級文明村的全覆蓋。

2019年5月,南田社區依託高新區的區位優勢,村集體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要求,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興辦專業市場、倉儲設施等運營項目,發展物業經濟、服務經濟,採取村民入股的方式,投資700多萬元,建設以高新區服務為主業的南田小微企業產業園,進行廠房租賃,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該項目2019年當年完成廠房建設,吸引多家企業入駐。

南田社區引領鄉村產業快速發展,推行「黨支部+經濟實體+貧困戶」模式,鼓勵支持黨組織和黨員領辦、創辦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實體。黨支部為推動集體資產發包增收,組織村居居民收回固定資產,通過村民代表會議集體研究確定運營方案,重新對外進行發包。

勝園街道投資5000萬元打造「勝澤園祥悅金街」項目,由南田社區、東現河、西現河等3個村居共同出資,根據各村居安置地比例進行產權分割,由各村居運營、享受收益。通過高新區國有公司,南田社區將村閒置土地進行流轉,統一規劃引進發展項目,在為群眾帶來流轉收益的同時,每個村居增加集體收入30萬餘元。

勝園街道南田社區黨支部書記田樹欣表示:「黨支部帶領大家搞一個實體性的東西,村集體經濟才不會被吃光、喝光。今年村集體經濟預計收入100萬左右,目前還有幾個項目在建設改造中,預計到2021年純收入達120萬左右,純集體落下收入30萬,股民收入每年分紅14%左右。」

相關焦點

  • 鄉村振興·東營策|東營區辛店街道唐家村:環境、致富「兩手抓」 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在「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的大背景下,東營區辛店街道唐家村以改善村居環境、提升轄區村民幸福指數為重點,同時積極探索產業致富之路,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路。
  • 鄉村振興·東營策|東營區龍居鎮朱家村探索發展肉牛、香梨產業 走出全村致富路
    編者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東營市實施了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今年以來湧現出了許多好典型。大眾網·海報新聞開設「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欄,記者走進農村和農業產業園區,為您展示鄉村振興「東營策」。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近年來,在東營區龍居鎮政府的引導下,朱家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 東營區勝園街道科苑社區開展2020消夏晚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通訊員 隋雲紅 東營報導8月21日晚,東營區勝園街道科苑社區舉辦「共建文明城市,同享幸福生活」2020消夏晚會,居民們歡聚一堂,共同欣賞精彩的文藝節目,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夏日夜晚。
  • 東營區牛莊鎮:繪就鄉村振興「富美畫卷」
    今年以來,牛莊鎮綜合分析片區天然稟賦,確定了「建設一帶一線一園一鎮,打造省級鄉村振興典範」的總體工作思路。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總面積33.3平方公裡,涵蓋3個新型農村社區20個村莊,總人口9千戶2.6萬人,耕地3.7萬畝。一帶,即四幹沿線溼地經濟產業帶。整合沿線蓮藕種植、水產養殖等產業資源,成立專業合作組織,開展專業化生產,提高規模效益。
  • 東營區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劃片招生 你家娃到哪上?
    原耿井小學、原黃河路街道中心小學劃為區屬學校,分別命名為東營區弘文小學和東營區瀚文小學,成為東營區黃河中學教育集團的南校區和北校區。勝園街道中學成為東營區二中教育集團勝園分校。據介紹,成立教育集團後,將重新配備管理團隊、師資等,增加優質教育資源。
  • 扛起新時代黨管武裝新使命 東營區勝園街道開啟人武部規範化建設新...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通訊員 白俊青 丁少偉 東營報導  為進一步落實「黨管武裝工作」,順利通過基層人民武裝部星級達標建設驗收,今年以來,東營區勝園街道按照打基礎
  • 煙臺萊山區10個鄉村振興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水母網10月2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徐睿 通訊員 王建剛 康聖洋)鄉村的價值如何發掘?鄉村的新動能如何尋找?鄉村的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致富優勢?對於這一連串的問題,萊山區給出了答案:在發展村居集體項目的同時,大力招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
  • 仁懷市蒼龍街道:「雙培養」工程 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街道依託草木年華公司、貴州斛王公司、121基地、龍井社區陣地等村級資源,打造水塘村為全省鄉村振興示範點,建立遵義市鐵皮石斛近野生栽培試驗示範基地1個,市級「雙培養」工程、中小學生戶外訓練等示範基地4個,街級白酒生產人才培訓、幹部離崗創業、城市基層治理等示範點14個,強化鄉土人才實踐鍛鍊。
  • 仁懷蒼龍街道「雙培養」工程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新華網
    該街道黨工委堅持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的標準,把致富能人、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大中專學生、退伍軍人等,通過村(社區)推薦、個人自薦、群眾推薦以及街道黨工委考察的方式,儲備40名村級後備幹部,優選20名市、街領軍人才,把鄉土人才「選」出來,夯實基層發展力量。    注重育有機制。
  • 萊山區10個鄉村振興合作項目集中簽約
    鄉村的價值如何發掘?鄉村的新動能如何尋找?鄉村的資源優勢如何轉化為致富優勢?對於這一連串的問題,萊山區給出了答案:在發展村居集體項目的同時,大力招引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10月24日上午,萊山區在海悅大廈舉行鄉村振興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總投資額達8.4億元的10個項目集中簽約。在不遠的將來,經濟發展、產業興旺會成為萊山農村的「標配」,萊山區正著力描繪的鄉村振興「同心圓」,也將帶給農村更多人氣與活力,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 東營區黃河路街道景屋村大棚蔬菜助農增收
    東營區黃河路街道景屋村大棚蔬菜助農增收 2014-05-07 17:01:00    作者:李欣 康瑞祥   來源:大眾網東營頻道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東營區
  • 東營區2018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怎麼安排?看這裡
    >  小學、初中招生範圍:黃河路以北、北一路以南、天目山路以西、廬山路以東新區常住居民適齡子女及該區域內符合入學條件的非常住居民適齡子女,勝利街道機關職工適齡子女及辛鎮、王營、孫家、蘭趙、張蓋、韓家村居居民適齡子女。
  • 走在鄉村振興路上的「第一書記」——市司法局派駐善南街道七裡堡...
    「能夠為推動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獻出一份力量,我覺得很光榮。」 市司法局派駐善南街道七裡堡居第一書記孫琳感慨道。自2019年6月份派駐以來,她迅速轉換角色,深入調研,展開工作,黨旗下、居民家、巷道裡……處處活躍著她的身影,她用實際行動詮釋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贏得當地居民稱讚。
  • 學發展致富好經驗 做鄉村振興大文章
    和牛馬塘村、梅林村、東南村集體收入相比,差距甚遠,我要帶領村民,確立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定位,樹立新目標,把果蔬種植、鄉村旅遊、服裝加工扶貧車間等發展起來,儘可能給村民謀更多的實惠和幸福生活。東坎街道沙浦村黨總支書記楊軍在發言中說,通過此次培訓,學習上收穫滿滿,思想上震撼強烈,理念上醍醐灌頂,進一步增強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和決心。
  • 東營鎮街集中必看|東營區牛莊鎮:全力打造沿黃鄉村振興示範鎮
    今年以來,牛莊鎮以實施總投資13.28億元的27個鄉村振興項目為抓手,聚力攻堅,大幹當前,各項工作全面起勢,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示範強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攻堅克難獎」先進集體,被省發改委等10部門確定為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單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鄉村振興先進集體。一、敢闖敢試,以新理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 創城進行時|東營區辛店街道:多措並舉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而在會議結束後,新的改變正在東營區辛店街道發生。「垃圾、雜草、小廣告等衛生死角,大家也要注意到。」在東營區辛店街道劉家片區拆遷區,東營區辛店街道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站和城管中隊工作人員正對這裡的自發性市場進行清理。東營區辛店街道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興然表示,此前在這附近出現的自發性市場存在髒亂差等問題,對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
  • 東營區發布關於調整部分社區居民委員會的通知
    撤銷文匯街道代管勝利街道海科花園居民委員會、鑫都康城居民委員會、利豐花園居民委員會、錦繡龍軒居民委員會、光明嘉園居民委員會、綠洲國際居民委員會、理想之城居民委員會、竹香園居民委員會、菊香園居民委員會、新泰路居民委員會、榴香園居民委員會、檀香園居民委員會、檳香園居民委員會、華泰豪園居民委員會。
  • 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燃居民生活熱情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7日訊 「馬大保喝醉了酒忙把家還,只覺得的天也轉來那個地也轉……」近日,在東營區辛店街道油城廣場,2020年「美麗東營區 歡樂石油城」廣場群眾文化活動「心融合·新未來」辛店街道專場晚會正在舉行,呂劇經典唱段《馬大保喝醉了酒》被臺上演員演繹的風趣詼諧
  • 佛山市桂城發布美麗村居文明公約 打造社區特色文化
    桂城街道美麗文明村居工作從去年開始,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將首批示範社區打造成為環境美、宜居住的美麗文明示範村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強調,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此前,桂城美麗文明村居建設首批選取了平東社區和夏東社區作為佛山市美麗文明村居示範村,中區社區、平勝社區作為桂城街道的示範點。其中,平東社區和夏東社區最近分別修訂了各自的文明公約,並向居民傳達文明公約的發展動態。  「三、二、一,啟動!」
  • 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白沙社區:以鄉村振興促城鄉融合
    近年來,素有「藤藝之鄉」美譽的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白沙社區立足文化資源優勢,堅持以文化建設為抓手,從提升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出發,將文化融入到村居環境和村民生活中,激發鄉村活力,統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走出一條特色鮮明的鄉風文明建設之路,成為南海區城鄉融合發展的示範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