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平城鄉數字鴻溝 書寫扶貧精彩答卷

2020-12-16 中國信息產業網

今年是中國移動成立的第20個年頭。20年歲月悠悠,中國移動這家通信國企的初心從未改變。

在新時代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中國移動充分發揮信息通信行業主力軍的強大優勢,一步一個腳印,積極探索創新基於「1﹢3﹢X」體系的「網絡﹢」扶貧模式,用情用心彌合城鄉數字鴻溝,扶貧扶智成效斐然。

作為中國移動麾下的主力部隊,河南移動植根中原沃土20載,高標準建成深度覆蓋的農村通信網絡,創新「網絡﹢」扶貧模式,將網絡和信息化優勢與消費、產業、健康、教育等多個扶貧領域相結合,推動扶貧工作見真效、出實績。

截至目前,河南移動省、市、縣各級公司共派出駐村幫扶人員300餘人,投入無償幫扶資金1800餘萬元,直接幫扶178個貧困村實現脫貧摘帽。

山區有了手機信號、村民用上了百兆寬帶、田間地頭的土特產通過網際網路賣到了城市,一條條「信息高速路」變成「致富橋」,越來越多貧困村的父老鄉親因「網絡﹢」而擺脫困境走向美好生活。

河南移動將網絡送到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讓山區群眾通過「網絡﹢」擺脫困境走向美好生活。

網絡覆蓋99%的行政村

全力彌合城鄉數字鴻溝

20世紀人們愛說「要想富,先修路」,如今的資訊時代,則是「要致富,通網路」。四通八達、瞬息萬裡的網絡之路,已當仁不讓地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離不開的親密夥伴、致富幫手。

豫西山區洛寧縣羅嶺鄉路溝村地處偏僻。河南移動洛陽分公司的任芬桃四年前來到這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村裡還沒有行動網路信號。任芬桃上下聯絡奔走,爬鐵塔、架光纜、裝設備、測信號,僅僅一個月,就實現了行動網路全村覆蓋,不到半年,全村用上了移動百兆寬帶。

有了網絡,村裡的主導產業核桃的銷售也開始「觸網」。任芬桃幫助村裡組建了電商平臺,打造本地核桃品牌,統一包裝、分類分級銷售,線上電商平臺、線下實體店和微信朋友圈三路並進,2019年銷售乾果核桃2500箱,價格達到每公斤20元,全村核桃銷售收入總額達到65萬元,村裡的31戶貧困戶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建設領先的信息基礎設施,填平城鄉數字鴻溝一直是河南移動努力的目標。2015年以來,河南移動累計投資82.5億元建設農村4G基站4.9萬個,投資29億元建設農村光纖寬帶埠650萬個,鋪設農村光纜26萬公裡。

在落實國家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過程中,河南移動先後投資2.3億元,完成了四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實現了全省749個行政村光纖寬帶接入和784個行政村的4G網絡覆蓋;投資5.09億元,累計實現了1129個貧困自然村和3999個20戶以上自然村的光纖寬帶接入,2822個20戶以上自然村的4G網絡覆蓋。今年年底前,河南移動還將再投入5600萬元,完成新一批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工程,進一步優化提升256個行政村的4G網絡覆蓋質量。

截至目前,河南移動行政村光纖寬帶覆蓋率和4G網絡覆蓋率均在99%以上,已向全省農村地區超過2400萬用戶提供了4G無線寬帶服務,向超過630萬用戶提供了200M以上光纖寬帶服務,向超過17萬用戶提供了NB-IoT物聯網服務。

「十三五」以來,河南移動建設了省內一半以上的4G、5G基站,讓1億河南人享受到了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和服務。

創新「網絡﹢」扶貧模式

扶貧扶智打造可持續發展之路

依託完善的信息通信網絡,河南移動始終堅持用最先進的技術、最優質的網絡和最便捷的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數字生活的需要,譜寫出一個個動人的「網絡﹢扶貧」故事。

信息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河南移動靈活運用「網絡﹢」扶貧新模式,強化組織、資金、人才三方面保障,既扶貧又扶智,既保證當下脫貧,又幫助貧困村積極謀劃可持續發展之路,各項扶貧舉措出實招、見實效。截至目前,河南移動駐村幫扶工作已通過線上線下消費扶貧模式,共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800餘萬元,直接幫扶178個貧困村實現了脫貧摘帽。

網絡﹢產業扶貧,電商架起致富橋。在信陽淮濱縣東鄉村,河南移動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當地服飾加工企業實施信息化轉型,協助建設了直播間網絡設施,村裡的產品可以通過網店、直播平臺遠銷全國各地。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河南行動網路工程及相關技術人員不畏艱險,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先後開通/調測光纖寬帶9000餘條、開通/優化基站500餘個,累計幫扶600餘家貧困村企業順利實現了復工復產。

網絡﹢教育扶貧,智志雙扶斬「窮根」。針對貧困地區的校園,河南移動優先實施校園寬帶倍增計劃,確保學校寬帶服務「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共惠及全省1.1萬所中小學校。河南移動「雲視訊﹢同步課堂」走進3000餘所學校,為貧困學生免費提供「和教育」學習資源,打開山區孩子通往精彩世界的大門。

網絡﹢健康扶貧,千裡送醫到家門。河南移動與鄭大一附院、國家遠程醫療中心通力合作,在貧困地區開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服務,完善了全省100多個縣147家定點醫療機構的系統部署,建成了基於5G SA與固網融合的疫情防控和遠程醫療綜合服務體系,並在信陽光山開通了省內首個5G遠程醫療農村試點。通過遠程醫療平臺的共享,推動河南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幫扶和帶教縣級醫院,讓身在偏遠農村的患者足不出戶也可以享受到三甲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

網絡﹢旅遊扶貧,好風景變成聚寶盆。在焦作孟州市莫溝村,河南移動搭建的「智慧莫溝」平臺實現了對莫溝村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旅遊景點、南太行窯洞文化的全方位信息化展示宣傳,成功將「網際網路﹢」的基因移植到原生態文化中。在太行山、伏牛山和大別山腹地,河南移動將4G網絡信號布滿那裡的山山水水、送到偏遠的峰巒山谷,讓山裡百姓借著山村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春風,將脫貧致富的夢想一步步變成現實。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河南將和全國一起實現高質量脫貧。面對即將展開的「十四五」畫卷,河南移動也在持續總結經驗、完善工作,做好幫扶地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的銜接,全面升級「網絡﹢」扶貧模式,進一步夯實網絡扶貧基礎,通過5G扶貧、智慧鄉村等新技術、新模式,幫助農村地區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建立長效幫扶機制,讓「信息高速路」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美好的數字新生活。

相關焦點

  • 填平城鄉數字鴻溝 書寫扶貧精彩答卷——河南移動精準扶貧工作紀實
    在新時代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歷史決戰中,中國移動充分發揮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主力軍的強大優勢,一步一個腳印,積極探索創新基於「1+3+X」體系的「網絡+」扶貧模式,用情用心彌合城鄉數字鴻溝,扶貧扶智成效斐然。
  • 人民論壇網評 | 填平數字鴻溝,助力老年人樂享智能生活
    數字時代,老年人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用戶群體。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6月,中國已有9.4億網民,其中60歲及以上網民佔10.3%。由此可見老年人在網絡環境中存在大量的需求。但是,智能技術的革新與普及為老年人帶來諸多不便。在生活場景中,老年人因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而面臨支付困難等難題。
  • 再議數字鴻溝:網絡社會的邊緣群體
    數字鴻溝的發展態勢:分化與彌合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彭波在他的最新研究《我國消弭數字鴻溝的新機遇與新路徑探析》中表示,中國網際網路從上半場的信息科技時代走向下半場的數字科技時代,硬體連接已經普及,網際網路物理接入類型的一級數字鴻溝基本解決,但網際網路技能和使用類型的二級數字鴻溝繼續擴大。
  • 書寫新聞扶貧精彩答卷
    編者按   本期協會活動欄目推薦貴州省黔東南日報社開展新聞扶貧的實踐與思考。作為「文軍扶貧」的具體踐行者,黔東南日報社積極響應中央和貴州省關於扶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發好新聞扶貧的「1234」聲,書寫了新聞扶貧的精彩答卷。
  • 國家圖書館:填平「數字鴻溝」讓老年人不掉隊
    公益課堂:幫老年人學會使用智能技術  隨處可見的人性化服務讓老年群體倍感溫暖,而開辦老年課堂,幫助老年人填平「數字鴻溝」,則為老年人積極應對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重要支撐。  面對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智能技術學習需求,結合飛速發展的數位化信息技術,2014年11月,國家圖書館推出「關愛夕陽」老年課堂公益培訓服務,充分考慮老年讀者的年齡特點和知識需求,以信息檢索、網絡知識和計算機、手機等媒體應用為主,通過線上直播課堂、線下集中培訓和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等形式服務老年讀者,幫助老年人填平「數字鴻溝」,更好地融入數位化信息社會,同時為老年讀者提供了一個學習與溝通交流的平臺
  • 彭波教授:用數字科技加速消弭數字鴻溝
    ,為中國網際網路的重要任務———消弭城鄉數字鴻溝而服務。同時他也強調,當中國網際網路從上半場的信息科技時代走向了下半場的數字科技時代,硬體連接已經普及,網際網路物理接入類型的一級數字鴻溝基本解決,但網際網路技能和使用類型的二級數字鴻溝繼續擴大,換言之,「數字鴻溝」問題已經從過去的「接入機會差異」轉化為「使用差異」,這將導致城鄉之間「數字鴻溝」進一步拉長。
  • 多品牌推出5G「老人機」,為萬物互聯時代填平「數字鴻溝」
    新浪科技、封面新聞等媒體這兩日發布了一則我們久違的國企手機品牌中興通訊的消息,文中提到中興通訊聯合京東宣布推出中興Blade V2021 5G時光機,售價僅999元起,該產品致力於幫助長輩群體跨越「數字鴻溝」,帶有遠程協助功能,為無法熟練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長輩提供娛樂、學習、出行等一站式智能生活解決方案。
  • 廣發銀行關鐵軍:從業者應立足本崗 積極思考和解決數字鴻溝(全文)
    關鐵軍表示,在當前我們所處的國內外整體環境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十四五新徵程中,如何實現「自立自強」,填平和跨越數字鴻溝,尋找和駕馭發展新機遇,是我們每個從業者立足本崗,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她指出,宏觀如此,微觀也一樣。
  • 智慧扶貧新解法:如何消弭鄉村青少年教育鴻溝?
    這可能是公益領域很少被發現的隱秘角落——除了現實世界的生活條件之外,鄉村娃的星空夢和科技夢也需要被呵護,從精神層面消彌城鄉孩童的感知鴻溝。這些孩子們的問題都是由中國平安近期在一項活動中收集而來,回答者正是屏幕前的每一名網友。
  • 智慧養老中的「數字鴻溝」怎麼填?
    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數字鴻溝」一時間成為熱詞。近日,在第三屆燕山養老論壇上,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就如何填平智慧養老中的「數字鴻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廣發銀行關鐵軍:從業者應立足本崗 積極思考和解決數字鴻溝(全文)
    關鐵軍表示,在當前我們所處的國內外整體環境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十四五新徵程中,如何實現「自立自強」,填平和跨越數字鴻溝,尋找和駕馭發展新機遇,是我們每個從業者立足本崗,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她指出,宏觀如此,微觀也一樣。
  • 一張高分答卷 株洲答好「四道題」書寫脫貧攻堅精彩答卷
    一張高分答卷 ——株洲答好「四道題」書寫脫貧攻堅精彩答卷 株洲市扶貧辦黨組書記、主任劉智勇介紹,株洲脫貧攻堅答好「四道題」,交出了一張高分答卷:全市16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所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炎陵、茶陵成為全省第一批脫貧摘帽的片區貧困縣並高質量通過國家普查驗收,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 【必答題】怎麼增收保障? 堅持增收、保障兩手抓,兩手硬。
  • 智慧養老中的「數字鴻溝」怎麼填?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智慧養老中的「數字鴻溝」怎麼填?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數字鴻溝」一時間成為熱詞。近日,在第三屆燕山養老論壇上,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就如何填平智慧養老中的「數字鴻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縮小「數字鴻溝」,中國移動聯合佰才邦用技術創新實現信息扶貧
    扶貧,先得扶信息上的貧瘠。在一些「手機只能當手錶用」的偏遠地區、貧困山區,手機信號不強,經常出現盲區,信息不通暢,而「信息扶貧」「網絡扶貧」工程為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按下了「加速鍵」。因此,在青山綠水間架起網絡橋梁,補齊高山峻岭掩蓋下的網絡盲區成為當地運營商和設備商的首要工作。
  • 幫老年人邁過數字鴻溝:家庭「數字反哺」更有效|電訊重陽節特稿
    一些提前步入老齡社會的國家,應對老年數字鴻溝問題的理念和做法,值得結合我國的發展實際借鑑與運用。形成混齡的終身學習型社會早在20世紀90年代,較早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美國,首次提出數字鴻溝概念。美國政府為此發布《填平數字鴻溝》報告,通過《通信法案》,要求電信企業為老年群體提供普遍平等的電信服務。
  • 用心用情書寫扶貧答卷 至真至誠助哈尼少女蝶變
    用心用情書寫扶貧答卷至真至誠助哈尼少女「蝶變今天我們從一封特殊的信件說起景洪市黎明派出所輔警波處讓我們一起聽聽她的故事三年前,教育扶貧政策走進景哈鄉戈牛村委會拉沙村小組,讓沒有讀過高中的波處獲得了一次到上海就學的機會。三年的外出學習,不僅開拓了她的視野,改變了她的人生觀念,更讓走出大山的想法在她心裡生根發芽。
  • 誰來幫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專家:通過教育、培訓、學習等方式改善局面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導丁元竹曾經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們要把建設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經濟擺在突出位置,同時,要考慮到那些不適應數字要求的群體,通過教育、培訓,特別是通過社區教育、志願者參與,使他們擁有更好使用網際網路技術和數位技術的能力
  • 跟上一臺「時光機」,探尋「數字鴻溝」背後的機遇與風口
    看不見的「數字鴻溝」,看得見的真實需求「數字鴻溝」一詞近期被頻繁提及,一定程度上源於我國已一腳邁進老齡化社會的門檻,預計至2022年左右,將實現向老齡化社會的徹底轉變。當前數位化經濟快速發展,人工智慧、面部識別、5G網絡等新技術廣泛應用,說到底,「數字鴻溝」正是科技快速發展衍生的遺留問題,是時代發展與用戶需求脫節的現實反映,「數字鴻溝」問題的解決,需要完善的制度,更需要科技的溫度。
  • 幫老人邁過「數字鴻溝」是一道社會必答題
    新技術層出不窮,智能化、數位化讓社會運轉更加高效,卻也給眾多老年人帶來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老年人如何適應,誰來幫助老年人,這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道必解的題。(9月21日 《人民日報海外版》)眼下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應用,數字經濟正在款款向人們走來,步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 「紅利」OR「鴻溝」?——商業銀行數字普惠金融緩貧研究
    可以說數字普惠金融具有縮小城鄉差距,緩解「剪刀差」[1]政策效應,改變城鄉金融「二元結構」[2]。然而,數字普惠金融也易衍生問題:一是盈利性與普惠性的兼容問題。普惠金融作為政府主導下的「政治性任務」,商業銀行需要犧牲部分利潤實現普惠目的,以行政手段幹預金融資源配置容易造成金融機構「使命漂移」「資源錯配」[3];二是金融供需不平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