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自己》有一集裡,張芝芝雖然有了新的戀情,但是自己還是意識到兩個人的差距過大。
尤其是張芝芝去蘇立行家裡之後,有一個場景描述得特別好,就是她做好飯菜後,想叫他吃飯。回頭卻看到對方正忙於工作,旁邊是他的孩子。
這個場景似曾相識,像極了以前自己和劉洋婚姻生活的縮影。劉洋在家裡也是忙著工作,根本就沒有參與到這個家裡,而只有她自己一個人認真裝飾著這個家,粉飾太平。
也許是場景太過於相似,一下子戳中了她的痛點。好不容易才掙脫了婚姻的牢籠,幾番掙扎之後決定離婚,這個過程很折磨人,可是一旦看通透了,很多事情也就很好解決了。
當蘇立行詢問為什麼要分手的時候,張芝芝也明確表示自己想繼續工作,不想回到以前相夫教子的老路子上去。
以前的生活已經過得厭煩,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婚姻裡,只會讓她害怕恐慌。經歷了婚姻背叛的她,其實心裡也已經對婚姻敬而遠之。
「安逸的生活讓我沒有安全感,累一點更讓我有安全感,我以前覺得老公好孩子好就行,現在發現,自己好才是真的好!」 張芝芝終歸是經歷多了,成長了不少,也看透了很多。
以前只希望丈夫好,孩子好,總是忘了自己的感受。一切以家庭為先,最後被家庭傷害的時候,更加痛徹心扉。
她已經經歷了這種痛,她也曾經想過原諒,反思過自己,可是背叛和冷戰還是沒放過她。她也曾經想過要當一個賢妻良母,可是劉洋沒有讓她如願以償。
非要讓她一遍又一遍地痛,讓她不斷質疑自己的選擇,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無數次面臨崩潰,可是為了孩子,自己還是得忍下去。儘管自己雙眼通紅,但是她還是一次又一次忍住了眼淚。
如果說以前的張芝芝為了婚姻而活,那麼當她真正明白劉洋不愛自己的時候,知道這個家庭名存實亡的時候,過去的她就已經不存在了。
人活著總要往前看,既然被婚姻束縛得喘不過氣來,那麼她就親手把加在自己身上的桎梏斬斷。
那段時間的她,可能也不知道未來是什麼樣子。不過走一步看一步,總好過自己再被那段婚姻逼迫得快要發瘋。
如今,她很喜歡這樣的自己,她是自由的,張芝芝不被任何人束縛,再也沒有人可以隨意傷害她。把婚姻當作保護傘的人,將來被傷害的可能性也會很大。
所以,和蘇立行結為伴侶也不合適,就算兩個人再怎麼談得來,她也不想再把自己搭進去。
兩個人的差距太大,就算現在相處得很和諧,未來肯定也會慢慢開始互相傷害。曾經她和劉洋也是這樣,現在她看懂了,也就不會隨便答應這種人生大事。
她和蘇立行,或者和劉洋,這兩段感情都差不多,彼此的差距太大,終歸不是一路人。現在的蘇立行可能就是最開始的劉洋,對她好,想要和她安安穩穩過一輩子。但是最後的結果到底如何,沒有人能說得準。
倒不如一個人打拼,工作能給她踏實感,就算很累很苦,也好過整天一個人待在家裡,做些所謂的相夫教子的事。
她忍受不了那樣的安逸,在她心裡,這種感覺更像是恐懼。就像是把她放在懸崖邊上,抬著頭還以為自己就在天上,結果下一秒就把她推下了懸崖。
她的確軟弱,可是她並不愚蠢,同樣的錯誤她不會犯兩次。剩下的時間,努力把自己過好,就足夠了。
她也可以自私一回,只為自己考慮,不用再想著別人會怎麼樣。現在的她,自由逍遙,雖然生活還是很苦,但是已經沒有了最初的那種壓迫感,也沒有突如其來的恐慌。
她在為自己而活,所有的苦和痛,她都甘之如飴。蘇立行的不理解,她也能理解。只是她不想再為別人勉強自己,她就是張芝芝,就讓她好好為自己活一次。
不要把自己一頭扎進婚姻裡,也不要愛得太深太滿。很多時候你以為可靠的人心,往往脆弱不堪,或者給你致命的一擊。不要為了別人而傷害自己,多想想自己,多為自己而活。
未來也許很難,可是你要明白人生的主角始終都是你自己。學著做你自己的守護者,好好保護自己,為自己而戰,那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婚姻一旦成了你生命的束縛,你就要好好考慮到底該何去何從。不要隨時被動,被人牽著鼻子走。任何時候考慮考慮自己,才不會有那麼多煩惱纏繞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