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將我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兇猛霸氣

2020-12-15 大國將令視頻

在1947年至1991年之間,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進入冷戰時期,美蘇雙方在這個時期內一直處於斷絕通訊的狀態,北約方一直在勘察蘇聯的動態,還發現了蘇聯研發出了新武器,但對於這些武器的具體信息,比如說制式編號這些,卻無法查探到於是他們內部自行給這個武器命名,方便北約方進行稱呼。北約代號就是由此產生的。因為蘇聯方對於武器並不像北約一樣偏好給他們命名,所以很多使用至今的蘇聯生產出來的武器,它們的名字都是用的北約所叫的稱號。其實,在以前蘇聯空軍組織內並沒有用北約代號,他們一直沿用著自己所創造出暱稱系統,並且不是所有的暱稱象徵著好的意義,名稱本身也沒有具體的含義。由於這種命名方式無法在大眾心裡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所以大部分蘇聯武器的國際通用名還是使用的北約代號。

近年來,北約在武器命名上呈主觀色彩越來越重的趨勢。隨便看他們給任何一方的武器命名,就能發現還夾雜了不少個人主觀情緒在裡面。舉個例子,北約在對來自他們的對頭蘇聯的武器命名時,在人們看來就夾雜了某種個人目的,因為北約給蘇聯武器起的名稱已經可以用難聽二字來形容。舉例來說,美國有被叫做「戰隼」的戰鬥機,被命名為「入侵者」的a-6攻擊機,以及被命名為「響尾蛇」的格鬥飛彈。但再看蘇聯這類裝備的待遇,北約只給了它們「魚窩」、「蛙足」和「環礁」等難聽且毫無美感的名稱。在美國一些列霸氣名稱的襯託下,蘇聯武器光是在名稱上輸了。更別提北約對蘇聯其他武器起的如「重刑犯」、「鴨嘴獸」、「海盜旗」這樣的名稱了,使得這些武器聽來毫無殺傷力,在命名上貶低的目的太過明顯。不過北約和蘇聯不和,在對蘇聯的武器命名時難免帶著個人成見,在命名上有差別的對待就顯得合乎情理了。

在北約集團內,北約代號是基於北約報告名稱的命名系統而來的。在這套獨特的命名系統中,對於每一個名稱,2-3個書面釋義和1個讀音釋義是必不可少的,代號的形成還有四個原則:一、代號不能與其他詞彙混淆,以免錯亂,對於名稱代號所選擇的單詞,需選擇在軍事中不常用的詞,而且不能太複雜;二、名稱所選用的單詞,有一個範圍,那就是飛機所屬類型的首字母。三、區分飛機的亞類需使用單、多音節,渦槳機用單音節詞彙表示,「多」用來表示「渦輪機」。四、武裝設備常常有原型和衍生改型的區別,這時需使用代號+後綴字母的方式進行區分。以上四條規則的完成,北約代號就基本完成了,在北約代號的區分中,戰機是最明顯的。

要說起中國現役武器的主要力量,中國戰機的實力不容小覷。從殲-8戰機到殲-20戰機,都使得中國空軍的防禦和作戰能力快速提升。北約也按其一貫作風,單方面給中國的這些戰機取了代號。只不過,中國戰機在北約這裡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待遇,動物名稱佔了北約給中國戰鬥機取名的大頭,舉例說明,我國的殲轟-7被北約命名為比目魚,殲-10則被命名為螢火蟲。而北約對殲-10的命名過去還掀起了不小的浪花,軍迷愛好者們在這件事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認為北約組織對中國的戰機輕視態度完全暴露了出來。面對這一情況,北約又重新把殲-10命名為「火鳥」。

從實際情況來看,研究下北約對中國武器的命名規律就可以知道,北約對中國戰機命名態度過分隨意是真的,用的那些代號裡挑不出幾個能讓人滿意的詞彙。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快速發展,航母和四代機開始服役後,中國武器的北約代號相較之前就合格多了。中國的殲15艦載機在北約得到了飛鯊的稱號,飛鯊即是指會飛的鯊魚,側面表現出北約開始正視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的中國。在北約有著「矛隼」之稱的殲31,比較之下和美國第三四代戰鬥機的北約代號有些雷同。而中國戰機在北約受到的命名待遇變化也恰好展示了,我國航空戰機和空軍力量的壯大發展史。不過要說到真正讓西方意識到中國軍事實力強大的武器,殲-20就一定會被提起。

現在我們學到了,殲10被北約叫做螢火蟲,你是不是也很好奇,殲20又是個什麼代號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消息稱,在北約那邊,殲20是fire fang,也就是火牙,火焰中的獠牙!從名字你就能看出殲20是什麼樣的,就是說殲20不僅擁有威力巨大的火力,還有著刀鋒一般的獠牙,能將敵人狠狠撕碎,能在戰鬥中展現出強大的能力。對比很明顯,比起一直以來慣用的用動物的名字作為代號,「火焰獠牙」聽上去感覺更加霸氣,也更適合戰鬥機。作為中國空軍最先進的戰鬥機,「威龍」,是中國給予殲20的名字。龍,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在中國也很少有什麼能被冠上龍這個字,我們將殲20稱為「威龍」,也代表著我們對它具有很高的期待。

事實上,再霸氣的名字都霸氣不過殲20本身。作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服役的隱形第五代制空戰鬥機,讓中國在航天領域佔據了優勢,成為了擁有最頂尖戰鬥機的國家之一。殲20的研製全程都由中國獨立開發,具有很強的態勢感知能力,能為飛行員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還具備高度的信息化作戰能力,它還具備極其先進的隱身能力,和不俗的穩定性。我國當然並不是唯一擁有五代戰機的國家,觀察美國和俄羅斯建造的五代戰機,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隱形能力優越和超音速巡航能力。其中比較以往的戰鬥機進步最大的其實是第五代航空發動機的使用以及低可偵測技術,由於配備了高技術的計算機網絡,能做到信息的實時共享,能迅速感知戰場以及完成信息的整理。

同為五代戰機,上面列出的這些特點殲20肯定是一個不少的。不過對於國家來說,有別人都有的武器肯定不會滿足,是否能應用更新的技術才是決勝的關鍵,這也就是經濟行業喜歡講的:「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的道理。因為現代軍事形勢的新變化,我國優秀的科研人員們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去設計研究殲20,它不僅能做到超一流的隱形作戰,三個新裝備,集成傳感器、超視距空對空飛彈以及近距超音速格鬥機動性,是別的第五代戰鬥機不具備的。提到傳感器,殲20配備了大量先進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有序的配合在一起,特別是頭部搭載的相控陣雷達,功率更大,性能更強,比f35上的雷達更大,也更加敏銳,這是f35沒有的優勢,比蘇35更是領先一大截。更別提不要錢一樣多出安裝的傳感器,殲20能獲取的有利信息比起其他的飛機就多很多了,有利於飛行員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說完傳感器,我們要說的就是超視距空對空飛彈。在獲得了有效信息後,再加上威力巨大的霹靂15飛彈,這兩者加在一起,殲20遠距離打擊目標的能力變得更加強大。打擊距離更是驚人——200公裡,沒人會想面對一個這樣的敵人。在最後,我們講講機動性。由於殲20是所以五代機裡唯一使用鴨翼的戰鬥機,它在機動性方面也就甩了別人一截,還有那兩片全動外傾雙垂尾,在飛行過程中,它能做出任何動作。雖然殲20現在裝備的發動機還不能完全滿足它的需求,但是已經有消息說矢量發動機我國已經發明出來了,遲早能夠批量使用。即使殲20確實很厲害,從北約的代號我們也能看出別人對殲20的肯定,但是殲20更多的是中華人民鬥爭精神的象徵,不是別人給的一個名字就可以代表的。

自開始發展空軍以來,在戰機的命名上中國採取的方法是「武器類別+序列號」,比如強-5、殲-11等,但是對北約這個多國組織來說,十分關注別國武器裝備的進展情況,也熱衷給這些新武器取代號。北約稱呼俄羅斯的蘇-57為「惡棍」,十分不尊重這款戰機的實力。然而看待自身的時候,又覺得自己是拯救世界的天使,例如稱呼自己的戰機為f-16「戰隼、f-35「閃電等。這些代號與給「外國」的名稱相比好聽太多了,北約這樣的行為簡直太噁心了,這些代號完全不符合他們四處挑事的行為。

去年10月,我國舉行了70周年國慶大閱兵,各式新型武器的現身可謂是羨煞旁人,展現了我國超強的軍事實力及綜合國力,我國的軍事武器不再需要從外國進口,而是我國研究者自己研製及量產使用,並已經實現出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出口武器便是戰機。但是我國戰機在剛出口時是不太順利的,剛進入出口行業時卻被一些買家強制附上北約代號,這種不經允許就私自冠上的稱呼,並對我國的軍事武器的形象造成損害。成都飛機製造廠為應對這種情況,命名殲7m為「空中哨兵」,以及後來慢慢現世的fc-1「梟龍」、殲10「猛龍」、殲20「威龍」等。網友們看到這個消息之後也紛紛獻上自己的腦洞,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名字,例如「黑絲帶」。這不僅挽回了我們的形象、還促進了我國的武器出口發展。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是一種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係,媒體是國家的宣傳手段,是由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中國已經成為第三世界的頭號國家,世界各國的話筒都對準中國,例如「威龍」殲-20,在我國的不斷努力下,大多數媒體非常會察言觀色,在報導殲-20時很少會用「火焰獠牙」這個代號,而是使用「威龍」這個名稱。再看看俄羅斯的情況,從俄的發展來看,它的經濟發展速度比較慢,加上市場多在歐洲,也沒有辦法完全擺脫這種依懶性,所以想要考輿論去改變是比較困難的,北約把外形如同天鵝的俄羅斯圖—160「白天鵝」貶低為「海盜旗」,媒體的報導中也是延續北約的代號,而不是白天鵝。因此,我國必須利用媒體的力量,加大中國名稱的宣傳力度。

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成見由來已久,許多中國留學生都在國外受到過欺凌,這些歧視在很多方面我們都可以感知到。其中,通過了解其對我國戰機的命名態度上就能有所感知。美軍在為本國的戰機取名時喜歡使用猛禽、天鷹、地獄貓等霸氣的稱號。但在給中國的戰機取名時卻使用農夫、幼獸、壁畫、螢火蟲等。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我國成功研發出了第四代隱身戰機殲20,美國才開始正式審視中國的實力。北約將殲20取名為火獠牙。相較於之前所取的稱號自然是優化了不少。從命名的改變也能反映出在西方國家心中中國已經不同於往日,對於我國戰機的現狀也變得格外關注。

相關焦點

  • 北約將我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兇猛霸氣
    只不過,中國戰機在北約這裡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待遇,動物名稱佔了北約給中國戰鬥機取名的大頭,舉例說明,我國的殲轟-7被北約命名為比目魚,殲-10則被命名為螢火蟲。而北約對殲-10的命名過去還掀起了不小的浪花,軍迷愛好者們在這件事上受到了極大的刺激,認為北約組織對中國的戰機輕視態度完全暴露了出來。面對這一情況,北約又重新把殲-10命名為「火鳥」。
  • 北約將中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兇猛霸氣
    對於戰機的命名自然也會引發不少的關注力,那就不能避免的要說到戰機的北約代號。許多人應該都知道,北約代號沒有複雜的取名規則,都是根據大類裡武器的具體功能進行命名。其中,在這套命名規則下,戰機都是以首字母f開頭,其實,北約對其他國家的武器命名時只會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將大類先區分開來,方便歸類及劃分,二是根據武器的類別和族系選擇最簡單明了的詞語來組成其名字。
  • 北約將中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兇猛霸氣
    國外的一些買家在購買時常用一些帶貶低色彩的詞彙來稱呼我國的戰機。因此成都飛機製造廠決定給自己的產品取一個官方的名字,給新問世的殲7m取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空中哨兵」。「空中哨兵」的購買率明顯提高,因此中國官方開始給自己的戰機取名。中國的網友群體也喜歡參加這類活動,諸多軍迷對待喜愛的武器裝備也有著自己的暱稱。「棍子」殲10,「黑絲帶」就是殲20.
  • 北約將中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兇猛霸氣
    對於戰機的命名自然也會引發不少的關注力,那就不能避免的要說到戰機的北約代號。許多人應該都知道,北約代號沒有複雜的取名規則,都是根據大類裡武器的具體功能進行命名。其中,在這套命名規則下,戰機都是以首字母f開頭,其實,北約對其他國家的武器命名時只會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將大類先區分開來,方便歸類及劃分,二是根據武器的類別和族系選擇最簡單明了的詞語來組成其名字。
  • 西方將中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兇猛霸氣側
    我們都知道,北約與中國的關係一直都不太好,所以在對待國產戰機的態度上,其實也是有失公允。「螢火蟲」就是北約給我國超強戰機殲-10的代號,這個代號過於「乖巧」,明顯是在貶低這款戰機。我國自主研發的殲10系列戰機,幾款性能都十分優越,任何一款戰機在世界上都是排得上號的,殺傷力都不容小覷。殲-10戰機,我國的代號是「猛龍」,所以北約給的代號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 北約把中國殲10叫做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霸氣
    中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殲-10的北約代號就是「螢火蟲」,帶有很明顯的貶義色彩和嘲諷意味。我們國家擊敵的利器殲10系列戰機,幾款性能都十分優越,任何一款戰機放在地球上都有很重的位置,擊敵力度快、準、狠。關於殲10 ,「猛龍」是最符合它的氣質,看來北約還是沒有打聽清楚「猛龍」的威力。自然北約給殲10的代號為「螢火蟲」,這種態度確實是有些隨意了。
  • 北約把中國殲10叫做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霸氣
    中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殲-10的北約代號就是「螢火蟲」,帶有很明顯的貶義色彩和嘲諷意味。我們國家擊敵的利器殲10系列戰機,幾款性能都十分優越,任何一款戰機放在地球上都有很重的位置,擊敵力度快、準、狠。關於殲10 ,「猛龍」是最符合它的氣質,看來北約還是沒有打聽清楚「猛龍」的威力。自然北約給殲10的代號為「螢火蟲」,這種態度確實是有些隨意了。
  • 中國殲10的北約代號為螢火蟲,那殲20呢?兇猛霸氣
    自打我國出口戰機開始,北約就在國際上給這些出口戰機取一些難聽的外號。成都飛機製造廠在試圖改變這種被動局面的過程中,開始嘗試為國產戰機命名。此後就有了被稱為「梟龍」、「猛龍」、「威龍」的戰機。網友們還自己給戰機們取名字,以表達對這些戰機的喜愛,我國戰鬥機在名稱上就不再受北約命名限制。實際上,同樣是最受中國軍事迷熱捧的戰機,殲-20的誕生就十分的引人注目。
  • 中國殲10的北約代號為螢火蟲,那殲20呢?兇猛霸氣
    自打我國出口戰機開始,北約就在國際上給這些出口戰機取一些難聽的外號。成都飛機製造廠在試圖改變這種被動局面的過程中,開始嘗試為國產戰機命名。此後就有了被稱為「梟龍」、「猛龍」、「威龍」的戰機。網友們還自己給戰機們取名字,以表達對這些戰機的喜愛,我國戰鬥機在名稱上就不再受北約命名限制。實際上,同樣是最受中國軍事迷熱捧的戰機,殲-20的誕生就十分的引人注目。
  • 北約將殲10命名為螢火蟲,那麼殲20的暱稱是什麼呢?
    我們國家擊敵的利器殲10系列戰機,整個abcd四款,任何一款戰機在世界上都是排得上號的,殺傷力都不容小覷。關於殲10這款戰機,「猛龍」是最符合它的氣質,由此可以看出北約對其代號有多麼的諷刺。自然北約給殲10的代號為「螢火蟲」,這個行為確實不被中國人民所接受。
  • 北約將殲10命名為螢火蟲,那麼殲20的暱稱是什麼呢?
    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也沒有放鬆其軍事發展,但是北約好像沒有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上面,甚至俄羅斯最新型戰機服役之前,還在使用老套的辦法去嘲諷別人的最新成果,稱其為「重罪犯」。這個代號超級難聽。可想而知,北約對待它的強勁對手中國的態度,其實也是有失公允。北約給中國空軍的又一大成就殲-10的命名為「螢火蟲」,這個稱呼與這款戰機的實際戰鬥力實在是不符合。
  • 中國戰機在北約國家的名號:殲20綽號霸氣側漏,殲10綽號略顯溫柔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國戰機在北約國家的名號。按照北約國家管用的套路,每一款戰鬥機的代號都是以「F」打頭的,比如說中國強5就被稱之為Fantan。而且,對於一些不是我國原創設計的戰鬥機,北約國家也都是沿用之前給米格21以及米格27起的外號。據悉,中國殲10戰鬥機在北約被稱之為「螢火蟲」。
  • 蘇57遭遇羞辱,北約代號「重刑犯」,那殲20呢?
    ▲ 被稱作Coot(黑鴨)的IL-20電子偵察機但是名字的內涵,電腦怎麼搞定?所以小兵兵覺得,電腦可以在短時間內按照特定條件將可選詞篩出來,但最後還是要發動一辦公室的人分別翻看這個詞庫,從裡面提出幾個聽上去還算不錯的方案,然後大家「畫正字」。而聰明的小兵兵還在現實中找到了支持這個猜想的佐證。
  • 北約起外號上癮,殲20起名火牙,殲10外號你肯定猜不到
    在軍事方面,我國各類先進武器裝備紛紛服役軍中,而且,隨著各類大型戰艦、航母以及五代戰機的加入,我國海軍和空軍是實力得到很大提高。隨著我國的強大,很多國家、組織都非常關注我們的動態,北約就是其中一個。   眾所周知,北約給我國的殲20起外號為「火牙」。
  • 名字一個比一個好聽,殲20更是霸氣外漏
    給中俄武器擬外號是北約自冷戰以來就養成了的習慣。例如我們早期的殲8戰機名為"長鬚鯨",殲10名為"螢火蟲"。而一些俄制武器如蘇57,則是"重刑犯",名稱當中透著一股滿滿的不屑與抹黑。但是,相較於俄制武器,中國海軍新銳的055飛彈驅逐艦和075兩棲攻擊艦的外號則是一個比一個響亮,一個比一個好聽。
  • 北約給蘇57命名代號「重罪犯」?別笑,給中國戰機起名同樣不好聽
    舉個例子,我國最先進的第五代戰機殲20,其代號就是威龍。前不久,俄羅斯第一架量產型蘇57正式裝備部隊,這個時候北約同樣沒閒著,就給蘇-57定了一個北約代號,只不過這個名字可就不太好聽了,叫做「重刑犯」!(Felon)虎哥剛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是不信的,懷疑是不是國內翻譯英文翻譯錯了?
  • 霸氣!美國給殲-20起綽號「火牙」,中國忍無可忍公布官方綽號
    隨著熱武器時代的來臨,各國都開始大力研發先進武器,如今的武器種類越來越多,因此一些國家為了方便,往往會給大部分武器裝備起綽號,這些綽號一般會對應武器性能或者地位,但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每次給武器裝備起綽號,都會引起各國關注,因為他們的起名態度十分傲慢。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翱翔藍天的殲20戰鬥機
    10年前的1月,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飛機靜靜地停在成都某機場起飛線上,機務人員圍在周圍做著起飛前的最後的準備,試飛員接過放飛單,鄭重地在試飛科目上寫下「首飛」兩字。 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發動機瞬間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無數雙眼睛前滑過。
  • 055大驅北約代號曝光,這次一反常態,竟然還有些好聽
    相信很多朋友應該都知道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非常喜歡給其他國家的一些武器裝備 起一些聽起來非常不友好,充滿了歧視的綽號 尤其是冷戰時期北約更是經常通過這種方法啊,來貶低蘇聯的一些武器裝備 這個習慣至今仍然保留著,就例如現如今俄羅斯所裝備的蘇武器
  • 兵器|那些年,北約對中俄武器的奇葩命名
    比如,如北約稱前蘇聯圖-22M轟炸機為「逆火」(Backfire),稱圖-82轟炸機為「屠夫」(Butcher),1976年正式部署SS-20固體機動中程彈道飛彈本來的名字叫「少先隊員」(Pioneer),北約非要給人家起一個名字叫「軍刀」(Saber),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