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北部有一個叫美斯樂的地方,這裡居住著十數萬中國軍人的後裔,他們的墳墓都朝向北方,以此來向世人宣告,雖身在異鄉但自己永遠是中國人。美斯樂位於泰國北部清萊府,是泰國重要的茶葉生產基地和旅遊勝地,素有"泰國春城"、"中國村"之美稱。泰北孤軍93師官兵及其後代很多都生活在這個地處泰國北部山區的美斯樂,在美斯樂除了華人外,還有5個泰國少數民族。臺灣著名作家柏楊所著的《異域》及據此改編的由朱延平執導的電影《異域》[2]都是描寫生活在美斯樂的中國人在異國他鄉自力更生、頑強不息的奮鬥過程。雖說他們身處異國,但我們還是能看到他們赤忱的愛國之心,那兒的墓地全部朝向北方,因為那兒有他們心中的家鄉--中國。
美斯樂聲名遠播,是因為那裡聚居著原國民黨九十三師的後裔,他們大多祖籍雲南昆明、保山一帶。隨著歲月的流逝,那段充滿悲酸的歷史已經沉澱為一份沉甸甸的記憶,成為今日美斯樂向遊人述說的一個故事。懷著一種好奇慕名而去,蜿蜒、狹長的山路把我們帶到美斯樂。從飽經滄桑的健在老人,從風雅軒餐廳牆上懸掛的黑白老照片,從後裔集資修建的段希文將軍陵園,從村中小店出售的《被遺忘的泰北美斯樂中國人》等一本本書籍都可以看出逝去的往事,沒有被淡忘。
美斯樂人不怕說起自己的過去,也不沉淪於往日的辛酸、困苦、血淚中。苦澀的過去,卻更加激勵他們平凡而頑強地活著,用自己的雙手開發、建設起一個美麗的新家園。茅草屋變成了磚瓦房,度假山莊矗立山村裡,絡繹不絕的遊人來了走、走了來。
美斯樂海拔1350多米,終年氣候暖和,四季如春,被譽為泰國的春城。這裡有美斯樂麗所櫻花餐廳、少數民族村、茶園等。每年1—2月,櫻花遍野,霧海茫茫。大量的泰國國內和歐美等地的遊客為了逃避城市的喧囂,紛紛來這裡避溽暑、賞櫻花、品高山茶、嘗雲南菜……
6月25日下午,我們來到這裡。經停山腰上的「黃昏集市」,廣播裡播放的是電影《劉三姐》,攤位上賣的是中國製造的各種日用品和當地土特產,攤主們都能講普通話,還會說雲南方言。身為第二代華裔的導遊黃先生告訴記者,這些人基本上是第二代或第三代華人。他們祖籍大多在雲南,先輩隨軍流落到泰北的13個山村後,在艱難困境中自力更生。一些人做起了小買賣,更多的人則開荒農耕,種植水果、種茶制茶。現在美斯樂出產的高山烏龍茶和李子、桃子、話梅等能銷往世界各地。
據介紹,泰國皇室和政府關心這些流落到異鄉的中國人。皇太后基金的山地計劃就是專為少數民族而設。我們從美斯樂到清萊,雖然山高路遠,但車程只有一小時二十分鐘,平坦的山路便是由泰國政府投資興建的。
美斯樂一直非常重視後裔的中文教育。村裡有一所私立華興小學,孩子們在這裡可以學習6年中文。由於環境相對艱苦,這裡的孩子異常用功,他們每天早上5點起床學華語,6點去泰語學校上學,下午4點放學後,還要學一個小時的華語。令人欣慰的是,泰國政府越來越關注中文教育。美斯樂唯一的泰文中學,也在初中和高中都開設了中文班,正在籌建的清萊國際大學也將開設中文系。可以預見,隨著中文教育的越來越受到關注,隨著中文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隨著清萊旅遊業的日益發展,美斯樂的中國人的生活狀況也會越來越好。
隨著泰國政府對美斯樂農業和旅遊業開發的扶持,美斯樂日漸成為泰北新興觀光度假勝地,美斯樂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美好。美斯樂的茶葉、咖啡,作為美斯樂的品牌特產,行銷泰國國內外,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美斯樂地處一千三百多米的高山上,風景優美,山林層疊,全年氣候溫暖如春。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奠定了美斯樂茶業發展的先天優勢。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間開始,放下武器的原國民黨九十三師部隊人員受惠於皇家計劃,從臺灣引種烏龍茶。而今,美斯樂已有高山茶園,還擁有三家大型茶葉加工廠和四家茶葉加工家庭小作坊,年產茶葉數百噸。
在美斯樂,只要走進一家小店,店主店員就會用中文、中國人的方式熱情招呼,「來喝杯茶吧」。濃濃的茶香,在壺杯間升騰,在美斯樂村中山間飄逸。
他們雖已身入泰籍,但心依然是中國心。誠如歌裡唱的:「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就算生在他鄉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他們說的是中國話,吃的是大米飯,過的是中國傳統節,唱的是中國歌,就是死了,墓碑也是朝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