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背景下,影院24小時營業模式探索

2021-02-21 艾維電影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閱讀1月期《艾維文摘》電子雜誌)

  你是不是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晚上9點多後,在某河邊的美食街,一群人坐在那裡,吃著他們最愛的「啤酒配小龍蝦」。快節奏的白晝生活,讓這些披星戴月的城市夜歸人在夜晚放鬆下來,享受生活的短暫美好。

國家統計局發布10月份經濟數據,CPI總水平同比上漲3.8%,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6%,第三季度GDP增速同比為6%,這些數據表明,當前經濟形勢仍較為嚴峻。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而當前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是經濟保持增長的重要手段。

點亮城市「夜間經濟」,是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重要方面。有人說,一座城市的繁榮品相,夜晚比白天更有看頭。從全球範圍看,許多國際性大都市夜間都是燈火輝煌,美國布朗大學教授戴維·威爾研究後表示:「一個地區夜晚的燈光亮度和它的GDP成正比。」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夜間經濟」這條道路上,以倫敦為代表的許多歐洲國家都能充當我們的「前輩」。在英國倫敦,「夜間經濟」由酒吧、俱樂部、餐館、音樂廳、劇院等組成,可以說是英國的第五大產業。根據經濟研究諮詢機構TBR的數據,倫敦的「夜間經濟」提供了130萬個工作崗位,年收入達660億英鎊,佔到英國總稅收的6%。

而我國首個夜經濟產業報告也顯示,2017年長沙夜經濟消費人數同比增幅達49.2%。此外,2019年國慶長假期間,長沙夜間消費同比增長18.1%;美團平臺長沙夜間餐飲消費交易額較去年同比增長47%。不難發現,夜間經濟越來越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

所以,近段時間以來,各地都有撬動夜間經濟的新動向。上海市商務委等九部門聯合出臺「十條政策」,圍繞打造「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夜生活集聚區為目標,推動上海「晚7點至次日6點」的夜間經濟繁榮發展。北京政府正式提出要發展「夜間經濟」,支持建設24小時便利店,鼓勵有條件的商場、超市、便利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此外,長沙等多個城市也紛紛出臺相關文件,明確提出提振夜間經濟。

 

在這樣的背景下,影院行業作為休閒娛樂消費的重要一環,也逐步開啟了「夜間經濟」探索之路。今年7月,上海兩家歷史悠久的老牌影院大光明電影院與國泰電影院,成為上海首批「24小時影院」。如今,這兩家影院已經「試水」了近4個月的時間,那麼上座率如何?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大光明電影院在剛剛開設跨零點場次時做了一個統計:今年7月16日到8月8日,累計放映了27場電影,觀眾達到了1004人次,平均上座率33.22%,略高於大光明電影院今年同等放映廳的平均上座率。《速度與激情8》剛上映的首周末,113人的中型廳坐了88名觀眾,上座率表現最為出眾。在開設跨零點場次初期,大光明實行了19.9元的價格促銷策略,吸引了一定人氣,促銷期過後,又趕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等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上映,激發了一部分觀眾的觀影熱情。

另一家24小時影院——淮海路上的國泰電影院,過去3個月的跨零點場次上座率表現也不差。「平均在三到五成的上座率,特別是《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幾部獻禮片都達到了六成以上。」國泰電影院總經理顧林飛表示。

在實際運營中,大光明影院發現,觀看跨零點場次的觀眾目的性很強,就算電影開演了也會有觀眾進來。所以,影院票房延長服務至夜間12點半以後。在《雙子殺手》上映當日,跨零點場80人廳開場,當時共有30名觀眾觀看電影,場次上座率超過40%。這樣的上座率從整個影院的行業水平看並不低。畢竟,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影院的平均上座率不足12.5%。

事實上,目前上海首批24小時影院和「24小時營業」有很大的區別。兩家影院只是將當天最後的排映場次延遲至零點之後,並沒有通宵營業。在「上海首批24小時影院」出來之前,國內也有影院零星地探索過24小時經營模式。早在2012年,天津星輝國際影城開張時就特別提出了「午夜電影計劃」,並於每周五、六安排24小時營業。2017年開業的「杭州星際匯」,開業之初就打造了「24小時營業」的夜生活影院新風潮。與傳統影院不同的是,它走得是「美食+電影」的路線,為影院開展長期性的通宵包場活動提供了條件。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影院未開出「通宵廳」,但有零點後的場次。南寧中影環球影城(百盛步行街店)至今也維持著「24小時」經營狀態,根據淘票顯示,幾乎每天都有凌晨2點-3點開場、四五點散場的場次。

零點之後還有觀影需求的畢竟是少部分人,大光明院線在分析跨零點場觀眾群體時得出「本地居民較少」的結論。為了能給觀眾多一種選擇,上海大光明影院曾打算放映兩場不同的影片。從人員上來說,增加一場放映其實只增加了一名放映廳的服務員,但從效果上來看,總體觀影人數的增長並不明顯。大光明電影院後來還是回到了跨零點後只播放一場的形式。

(圖片來源於艾維電影圖庫)

那麼,「24小時」影院,是否是一門「划得來」的生意?

「出於運營成本、人工成本考慮,沒有多少影院願意這麼做。」有影院經理坦言,「如果要支持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放映,按照目前的觀影流程,員工數量就要翻倍,以便換班,這樣一來人力成本其實很高。再者,畢竟晚上有通宵行為的人數較少,有可能收入還不及成本支出。另外,現在大多數影院位於購物中心內,而購物中心並非24小時營業,為了保證影院能24小時營業,影院需要開設專門的通道,這需要提前和所在的物業洽談,其中也有物業是拒絕的。這些都是24小時影院面臨的阻礙。」

我們算了一筆帳。一家影城,在跨零點放映時段,除了影廳配備一名服務員負責檢票等工作之外,保潔、票房、賣品部均至少配備一名服務員,加上放映員、後勤和保安等,大約需要8名工作人員。在增設深夜場前,一般最後一場影片結束在深夜1時左右,工作人員1點15分後便可陸續下班。而在增設深夜場後,影片放映結束已至深夜2點多,保潔打掃、後勤關閉放映機、服務員清場、保安和值班經理最後巡場結束,一般已接近2點30分,相當於普遍增加了一至一個半小時的夜間工作時長。有些影院甚至已經到凌晨四五點,這明顯需要換班。

顯然,在大部分人的思維中,從當前的上座率和開設場次來看,24小時影院是很難盈利的,也不適合所有影院。

 

從表面上看,24小時影院現階段是一門「划不來」的生意,實際上,卻有值得探索的意義。事實上,24小時影院並不是現在才出現的詞。早在二三十年前,影院就已經開設了「通宵廳」,每逢節日尤其過年期間,從八點半開始一直營業到第二天早上,據老電影人描述,當時通宵廳的上座率都還不錯。並且,影院如果拿出一個廳來做「通宵場」,跟商場之間的交叉就會少很多。半夜散場,也許通道有問題,但如果是第二天早上,問題就小很多了。

(圖片來源於艾維電影圖庫)

可以確定的是,「通宵廳」可以滿足所有顧客在不同觀影時段的觀影需求,尤其籠絡了一大票「夜貓子」人群,延展了觀影群體。由於緊張的工作結束後,不少觀眾將觀影作為放鬆的有效手段,這部分人有凌晨觀影的強烈意願。顯然,影院選擇開設周末通宵營業專場順應了少部分人觀影的需求。此外,「通宵廳」也滿足在外出差、旅遊一族的需求。200塊錢「通宵費」,跟一二線城市的普通賓館相比,顯然是便宜的,特別是有躺椅的影廳,條件更舒適了,不看電影睡覺也行。對於影院而言,只要在不影響影院工作的前提下,觀影還是睡覺,並無多大影響。對於影院而言,一張200元的票相當於普通影票賣四五張票,只要有不少於10個觀眾,也是有錢可賺的。

大光明電影院對今年7月、8月跨零點場的觀影人群的分析也印證了「通宵廳」的主流群體:主要以攜帶行李箱的外地遊客和影院周邊服務行業深夜下班人員為主,年輕觀眾居多,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相應地,影院也要做好服務。比如,提供一些小吃和熱飲等。

當然,對於24小時營業的影院來講,電影也不應成為唯一業務。而是要將電影作為引流的工具,拓展包場求婚、過生日、搞活動、聚會等等電影之外的業務,充分利用其24:00-9:00這個時間段,開展影院多元化業務,從而實現影院創收。比如,國泰電影院在開設跨零點場次的同時,重新裝修了電影院裡的咖啡館。接下來,國泰電影院還打算在咖啡館增加一些簡餐,特別是供看晚上10時之後夜場的消費者選擇。24小時影院的創收,需要挖掘更多的形式,而不是僅僅在於放電影。

發展夜間經濟是項系統工程,周邊的夜間生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當電影院周邊的其他夜間消費形態起來時,觀看跨零點電影的需求群體也會有所增加。所以,在提倡「夜間經濟」的大環境下,24小時影院也不是不可能的,問題在於如何運作,創造一種適合自家的全新經營模式。

(題圖來源於艾維電影圖庫,與文章內容無關)

這本期刊,你值得一看

今年新推出的《艾維文摘》這本期刊,無疑給了我更多的啟發,讓我的視野變得更廣闊。如果你仔細觀察下這本書,幾乎每個章節都用實際案例介紹給讀者以啟迪。

《艾維文摘》有六個欄目:

1.時事·熱點,這裡記錄著事關每一個企業的熱點事件和話題。這一期有這麼幾件熱點事件:

2020,哪些民生新舉措將溫暖你我的小康生活?

全年將超過2萬億元!國務院報告詳解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情況

中央支持民企發展意見出爐,更大規模減稅降負,保護企業家合法財產

2.公司·人物,這個欄目會剖析公司在發展中的典型案例,也會對知名人物進行全面的報導。本期上榜的是:

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減少近六成,萬達電影逆勢自救;

「今天輪到你們血脈賁張!」柳傳志辭任董事長!

3.  財金·投資:這個欄目說盡了資本投資界的大事小事。本期推出的是:

暴風「驟退」:近400億元市值4年蒸發99%;

新能源車市「虛火」下再曝醜聞;

4. 影人·影視:與《艾維電影》專注發行放映行業不同,這裡涉及整個電影行業。本文講了以下幾件事:

35歲當紅明星節目猝死:影視行業低谷期有多可怕;

橫店群演轉行直播:影視圈的泡沫破了!

5.科技·創新:這個欄目匯聚了當今社會最受關注的新技術。本期上榜的有:

5G中國速度;

AI熱下的冷思考;

人臉識別暗湧。

還有阿里達摩院出品的「2020十大科技趨勢」

6.悅讀·生活:這大約是最輕鬆的欄目,裡面的文章讓人賞心悅目,同時又飽含科學和哲理,讓人收益匪淺。本期的六篇文章涉及人類世界觀、為人處世哲學以及健康小知識。推薦其中的三篇文章:

哈佛大學75年研究成果:什麼樣的人活得最幸福!

肥胖:癌症的定時炸彈

醫生忠告:這3種水果晚上不能吃!

希望大家喜歡這本書。點擊閱讀原文閱讀電子版!

商務合作 | 微信群 | 請聯繫微信:dgh1525298392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上海濟南等地「24小時影院」來了,不等於24小時營業
    近日,上海、濟南等地推出「24小時影院」「跨零點影院」,豐富市民「夜娛」生活,成為繁榮城市夜經濟的重要形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4小時影院」不等於24小時營業的影院,影院延長放映時間受到多方因素影響,目前仍在嘗試中。
  • ...調整24小時營業時間,本土品牌延時「搶客」,夜經濟開跑,便利店...
    與此同時,一直被看做是標杆品牌的日本7-11便利店,近日傳出裁員和調整24小時營業時間的消息,引發行業高度關注,在發力夜經濟背景下,本土便利店如何抓住新一輪政策紅利?如何提振消費市場呢?其中,橙子便利和優同便利的店面為24小時營業狀態。以橙子便利為例,去年9月在濟南不到20家,到今年,已經擴圍至近50家;立足青島的優同便利店,年初涉足濟南,至今已落地了10多家店面。「搶灘夜經濟,延長營業時間是一條舉措,位置好的店面白天有效來客數在500多人,夜晚的有效來客數僅維持在10多人。」
  • 深夜食堂、24小時影院、全天候街電……不眠夜誰在守候你?
    深夜食堂、24小時影院、全天候街電……不眠夜誰在守候你?「三天三夜的三更半夜,跳舞不要停歇……」凌晨3點,KTV的服務生們等在包間門口外,聽著沒有調的嘶吼,透過聲音感受著來自歌者胃部的沸騰。「夜生活」催生「夜經濟「夜幕下,藍、綠色的二維碼牌搖曳在大街小巷,4G行動網路無處不在,便捷的共享充電設施唾手可得,一部手機可以走遍中國,甚至不懼黑夜。武漢的24小時便利店在夜間經濟的帶動下快速蔓延;湖南出現首個24小時營業的夜間經濟服務中心。
  • 大光明、國泰影院今起率先試水24小時營業
    今天,有著90年歷史的大光明電影院將正式試水24小時營業。87歲的國泰電影院也在首批不打烊的名單中,這棟老建築裡還開出了24小時文化智能咖啡館,為聊聊電影、侃侃人生的你我他提供心靈休憩的驛站。  在更多專家眼裡,24小時影院亮燈只是一個起點,若能運營良好,它所抵達的不僅是電影這張「上海文化」品牌金名片的又一次升值,還將是老牌影院以新業態融入無邊夜色經濟的一次嘗試。
  • 日本便利店的24小時營業模式逐漸在改變
    由於嚴重的人手不足和收益惡化導致加盟店經營者的不滿情緒高漲,日本全家便利店決定開始進行大規模縮短營業時間的實驗,同時另一家便利店巨頭羅森也開始擴大深夜停業的店鋪數量。日本便利店行業正迎來改變大家習以為常的24小時營業模式的拐點。 日本的大型便利店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24小時營業模式,且全天候營業已經深入人心。不過,事情正在改變。
  • 深夜食堂、24小時影院、全天候街電……不眠夜誰在守候你?
    深夜食堂、24小時影院、全天候街電……不眠夜誰在守候你?「三天三夜的三更半夜,跳舞不要停歇……」凌晨3點,KTV的服務生們等在包間門口外,聽著沒有調的嘶吼,透過聲音感受著來自歌者胃部的沸騰。「夜生活」催生「夜經濟「夜幕下,藍、綠色的二維碼牌搖曳在大街小巷,4G行動網路無處不在,便捷的共享充電設施唾手可得,一部手機可以走遍中國,甚至不懼黑夜。武漢的24小時便利店在夜間經濟的帶動下快速蔓延;湖南出現首個24小時營業的夜間經濟服務中心。
  • 書店轉型:24小時書店 開創書+咖啡+文創產品經營模式
    4月4日下午5點,三聯書店在豆瓣網三聯小站和三聯書店微博等自有媒體上發布的幾句話,頃刻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開春了,春風沉醉的深夜,影院清場,商店打烊,我們這裡有一張書桌、一盞燈,留給熱愛閱讀和思考的人們——在這裡,你想待多久,就待多久。」「當城市進入午夜,書店就是燈火。」話語不多,卻是三聯書店開設24小時書店的前奏曲,更是日後各地24小時書店陸續誕生的前奏曲。
  • 夜上海有新去處,首批「24小時影院」上線將逐步加映場次
    所謂的「24小時影院」,不同於「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超市,在結合近年來電影市場發展和現狀的基礎上,「24小時影院」可理解為「跨零點影院」,譬如平常電影排映最後一場一般在晚上11時許,而「24小時影院」的排映場次將延遲至零點過後,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城市「夜文化」內容,滿足了一批「深夜加班族」的娛樂需求。
  • 日本便利店24小時營業的傳統,即將走到盡頭
    之後,受制於嚴重的人手不足與營業額下滑,金考不得不宣布從9月1日起所有店鋪深夜停業,金考便利店從1992年起持續了28年的24小時營業歷史就此終止。這些變化顯示,日本便利店持續近半個世紀的24小時營業的傳統,正在一點點被瓦解。02////「你能戰鬥24小時嗎?」
  • 上海首批「24小時影院」來了 大光明、國泰影院跨零點排映場次
    不夜之城,一直都是「魔都」上海的標籤。今年,上海市商務委等九部門聯合出臺《關於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打造「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夜生活集聚區的目標,推動上海「晚7點至次日6點」夜間經濟繁榮發展。  7月15日傍晚,黃浦區在大光明電影院舉行「上海首批24小時影院啟動儀式」。
  • 夜涼寒風起,如何暖場「夜經濟」?
    線下消費情形亦是「越夜越美麗」——據統計,縱使受到疫情影響,今年1-8月國內夜間消費金額佔比仍高達24.87%。前陣子如火如荼的「夜經濟」,便給人們留下了一個熱鬧的夏夜回憶。現今秋冬降溫,頂著襲襲涼意出門不易,「擺攤潮」難再現,夜間似乎冷清不少。
  • 直擊北京路步行街多店首次試水「24小時不打烊」,廣州夜購夜食夜娛...
    距離元旦不到一周時間,正值廣州國際購物節,廣州各大商圈節日消費氣氛濃厚,夜間經濟暢旺。12月26日晚間,記者走訪北京路商圈了解到,當前各大商業載體主動順應節前消費增長需求,實行「24小時不打烊」或延長營業時間,不斷優化公共服務,增強市民夜購夜食夜娛夜賞的消費滿意度和體驗感。
  • 日本商店放棄了24小時營業的模式
    眾所周知,日本這個國家由於嚴重的勞動力短缺,該國的便利店開始縮短營業時間,放棄了傳統的通宵營業模式。根據日媒的一項調查,在截至今年2月的4個月裡,擁有7- 11、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和勞森(Lawson)三大連鎖店的400多家門店已停止24小時營業。大約220家這樣的商店位於大城市的郊區。
  • 夜太美!這16個抓住「夜經濟」的mall,已經玩嗨了
    在存量商業時代激烈競爭的壓力下,為在時間和場景上延伸消費鏈條,拉動消費,購物中心將目光瞄準「夜經濟」,而愛玩愛鬧的90/00後成為消費主流、公共運輸夜間運營時間延長、政府政策推動等因素,也讓購物中心挖掘「夜經濟」成為可能,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 濟南夜經濟如何吸引「貓冬」人?濟南這樣打好「夜經濟」特色牌
    繁榮發展冬季主題式場景消費濟南市要求,要唱響精彩紛呈的「夜」態主旋律。發揮示範聚集區引領作用,強化探索創新,突出打造冬季夜間消費新場景,成為「本地人常來、外地人必去」的主題打卡地。探索街頭藝人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機制,制定出臺相關實施意見,支持街頭藝人進行文化藝術表演,適時策劃開展全國性街頭藝人文化藝術節等活動,打造有影響力的文化活動品牌。同時,持續繁榮「夜娛」文化體驗活動。
  • 日本人引以為傲的「24小時營業」,正被便利店巨頭們放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人把「像戰士一樣工作」視為美德,24小時營業模式也逐步在便利店行業深入人心,令整個行業得到了極大發展。截自相關產品官網但從平成到令和,時代一點點地在變化。今年2月,這家公司推出的新產品,主打概念不再是「戰鬥24小時」,而是換成了「給百歲人生加油」(人生100年時代を応援する)。
  • 24小時營業不打烊——三聯書店:閱讀無時限
    記者實地探訪,24小時營業不打烊——  三聯書店:閱讀無時限  自4月8日以來,每到晚上9時,北京三聯韜奮書店就開始「變身」:一層南側櫥窗附近以及地下一層前、後場書架前的空間被開闢出來,安放下藍色的閱讀桌和光線柔和的閱讀燈。「變身」完成後,書店的夜晚真正來臨。
  • 直擊北京路步行街多店首次試水「24小時不打烊」,廣州夜購夜食夜娛夜賞帶旺夜經濟
    12月26日晚間,記者走訪北京路商圈了解到,當前各大商業載體主動順應節前消費增長需求,實行「24小時不打烊」或延長營業時間,不斷優化公共服務,增強市民夜購夜食夜娛夜賞的消費滿意度和體驗感。多家門店試水「24小時不打烊」,北京路步行街成「不夜城」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對於夜生活豐富的廣州人來說,精彩的夜購夜食夜娛夜讀才剛剛開始。經過改造煥然一新、於今年國慶期間開街的北京路步行街吸引了大批客流前來「打卡」,讓這座千年商都傳承下來的古街再度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一座「不夜城」。
  • 加油站如何點亮「夜經濟」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消費空間和時間不斷延展,「夜經濟」隨之蓬勃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對於80%站點24小時營業的成品油銷售企業來說,如何瞄準消費者需求,拓展夜間時段的油非銷量?如何發現新的效益增長點,拓展提質增效空間?
  • 抓住「夜經濟」紅利,購物中心實力大比拼
    在存量商業時代激烈競爭的壓力下,為在時間和場景上延伸消費鏈條,拉動消費,購物中心將目光瞄準「夜經濟」,而愛玩愛鬧的90/00後成為消費主流、公共運輸夜間運營時間延長、政府政策推動等因素,也讓購物中心挖掘「夜經濟」成為可能,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