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能源是汽車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政策層面得到大力扶植,各家廠商同樣各顯其能,在新能源領域傾注心力。汽車市場,特斯拉、比亞迪高手過招,精彩紛呈,眾多名企群雄逐鹿,列國爭霸。然而2020年的第一場雪,給白熱化的戰場迅速降了體溫。北方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進入冬季以來,新能源汽車集體「趴窩」。低溫環境嚴重降低了電池性能,從而導致續航裡程大幅度下降。新的困惑伴隨著寒流來襲,在寒冷地區,到底還能不能開新能源汽車?】
撰文|何 叢、編輯|禾 子
對於廠商來說,失去北方市場實在太可惜。對國家來說,只發展南方地區的新能源,國家的汽車和能源戰略都會實施得不完整。然而擺在眼前,進入冬季以來,北方以及雲南等高海拔地區,新能源汽車都遭遇了尷尬。低溫導致電池性能下降,續航裡程嚴重下降。為了勉強維持續航。駕駛員連空調都不敢開,只能在零下幾十度的汽車裡瑟瑟發抖。
一場大雪,北方的新能源汽車集體拋錨
清晨的陽光灑落,北方的新能源車主發動了車子,準備開車上班。然而,剛走出小區門口,就覺得有些不對勁,車輛的動力持續且迅速的下降。車主心存僥倖,覺得應該可以支持到公司。然而,現實總要比理想殘酷一些。車在半路上耗盡電力,動彈不得。車主只得請一天假,叫拖車救援。此時此景之下,砸了這「祖宗」的心都有。這不是偶然事件,東北的新能源車主普遍面臨這樣的困局。
北雪飄飄,燃油車主在車裡享受著空調。這讓新能源車主羨慕不已。因為開空調是件極為奢侈的事,電量本就不足,開空調會進一步導致續航裡程下降。所以,取暖只能靠羽絨服。
車不能提供溫暖,甚至開不到家,莫不是要買來當祖宗供著?如此的現狀下,誰還敢買新能源汽車呢?
北方市場有多大
壯士斷腕,放棄北方市場。這對於新能源車廠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國外來說,歐洲和北美同樣有漫長的冬季,而這裡是特斯拉等廠商的主要市場所在。國內而言,北方佔據車市半壁江山,哪裡是隨便可以放棄的。而且,就算是車主在南方,買車時也希望可以駕著愛車馳騁大江南北,而不是存在先天短腿。
2018年,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的汽車銷量佔比為國內市場的26.7%,哪個廠家敢於放棄26.7%的銷量呢?何況,存在高寒焦慮的不止於此,還有西南、中西部的許多地方不一而足。這是擺在汽車廠商前的大塊蛋糕,豈容放棄。
2019年以來,特斯拉國產Model 3、小鵬 P7、蔚來 ES6 以及比亞迪漢EV等高端新能源車的推出,一方面帶動了新能源汽車整體產品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拉動了消費者需求提升。乘聯會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電動車高低兩端強勢增長趨勢明顯,特斯拉中國11329輛的銷量位列新能源第三強,蔚來、小鵬、威馬、合眾、零跑等新勢力車企表現優秀。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部綱領性文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規劃》)發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要實現這一目標,僅靠溫暖地區顯然很有難度。北方、西南等冬季寒冷地區需要承擔起銷售任務。
抗低溫,新能源汽車繼裡程焦慮之後的痛點
新能源汽車的前進路上,依次擺放著三個路障。一是續航裡程,二是配套設施,三是環境溫度適應。2020年,在續航裡程方面,各廠商都有重大突破。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更是在安全係數提升的前提下,將續航裡程提升到600公裡。新能源汽車已足以與傳統動力汽車並駕齊驅。配套設施方面,在政策的鼓勵下積極建設,雖然還不足以全面滿足新能源車主的需要,但已經改變了充電難、維護難的局面。第三便是對過高和過低溫度環境的適應。新能源汽車最佳運行環境溫度是20-25攝氏度。電池本身是不耐低溫的。低溫和儲電,本就是一對矛盾。
美國汽車協會(AAA)對寶馬i3、雪佛蘭Bolt、日產聆風、特斯拉Model S和大眾e-Golf等電動汽車進行了低溫測試,結果顯示:溫度下降到約零下6攝氏度時,電動車的平均行駛裡程減少了41%。目前市面上在售的電動車電池技術主要分為兩種,分別為三元聚合物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但無論哪種電池技術,面對低溫環境時都存在電池性能的衰減;而且電池性能受溫度影響是客觀事實,只是多少的問題。
針對蓄電和低溫的矛盾,科研人員和各家廠商也提出了一些辦法。
2019年1月11日~1月13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執行理事長孫逢春在會上分享以下觀點:第一全氣候動力電車及控制系統。第二輕量化。第三是高效低溫的增焓溫控技術。第四全氣候的整車隔熱保溫系統。
業內人士提出:在整車廠方面,建議使用耐低溫電池,做好電池保溫工作,在電池充電時需預熱,採用燃油輔助加熱。目前國內汽車在這個問題上已經有了突破,採用高溫變頻的燃油輔助系統,保障電池在冬天處於最優的範圍內工作,並且低油耗,省油。在電池廠方面,開發和提高其他低溫動力電池體系性能,開發電池包加熱技術和自加熱應用技術。
放棄比執拗更顯智慧
蔚來汽車表示:如果常年零下30度開長途不建議開電動汽車,利用少數極端環境來放大電動汽車的弱點並不客觀,柴油車加電,是在東北這些無樁區域的有效措施。
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曾表示:E100車型是為南方地區消費者使用進行設計的,如果銷售至北方地區,寒冷的氣候等因素會引起消費者的極大抱怨。所以發出正式的文件通知,不向北方地區銷售該車型。
寒冷地區使用新能源汽車,確實存在著技術瓶頸。在獲得實質突破之前,投放過多精力並不是明智之舉。
對於整車廠和電池廠而言,加緊研發,早日實現技術突破是解決問題的不二途徑。另一方面,汽車廠商在制定戰略布局時暫緩對寒冷地區的推廣也是正理。如果試圖用外圍的辦法解決根本問題,勢必是不經濟的。
點評
新能源汽車在最近幾年發展迅猛,使人們忽略了新能源畢竟是新生事物這一現實。新生事物的發展壯大,總有許多關要過。裡程焦慮、安全性、充電便捷度……,新能源汽車正在一步步過關斬將。至於對低溫的適應,相信技術的突破也不會用太長的時間。現階段,冷靜制定寒冷地區的銷售目標是明智的選擇,畢竟,從理想走到現實,還有一段路要走。
(本文系《禾顏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