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威夷,見到最多的就是花和舞。在這個熱帶群島上,鮮花或寂寞、或張揚地盛開在每一個角落。徜徉在威基基的海灘上,更是到處有花樣年華,到處有如花美眷。花與舞,是夏威夷人迎送遠方的客人的禮物,也是夏威夷人享受人生的方式。
戴花的女人
夏威夷的女人愛戴花,什麼年齡都戴,已婚的婦人戴左邊,未婚的姑娘戴右邊。有隨手摘下的盛開的鮮花,也有店裡賣的各種價錢、各種質地的人造花。
女人戴花都是好看的。只是在世界上的多數地方,戴花似乎都需要個理由。頭戴鮮花,是舞臺的特許,是新娘的特權,是小女孩的專利;偶爾,是大膽的美少女的任性。平常的成年都市女性是不會頭上戴朵花招搖過市的。
也正因此,戴花的自由和風尚也成了夏威夷閒散度假的一部分樂趣。外來的觀光客到了夏威夷的島上,女人總是愛在頭上戴朵花,而戴得最多的,恰恰是愛美的老太太們!年輕姑娘在穿衣打扮上本來有足夠的任性和創意,中老年婦女更珍惜這份「出格」的自由。
除了戴花,花衣花裙也是夏威夷諸島上典型的度假服飾。不相識的男人女人曬著、賽著鮮豔。看女人後頸上飄動的五彩繽紛的比基尼的細帶子、還有隨意系在腰間的花裙、還有裙下交錯的美腿,不也是夏島風情的一部分?
花想怎麼戴就怎麼戴,衣服想怎麼穿就怎麼穿,這是在夏威夷自由自在的一個原因。雖然穿戴只是這麼小、這麼個人化的事,但是早已經社會化了的你我,又有多少空間可以恣意人生?
「蕾」
「蕾」(lei)是夏威夷語當中花環的意思。蕾不僅可以用花做成,也可以用樹葉、種子、貝殼、象牙甚至羽毛做成。其實,蕾可以是一串任何東西,而最常用的還是花,尤其是黃色的雞蛋花、淡紫的蘭花和象牙色的茉莉花。
在波希米亞文化中,蕾是一個人親手做好來送給另一個人的,以表達問候、告別、愛情、友誼、感激、祝賀等多種感情。而在夏威夷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婚禮還是葬禮,生日還是畢業,甚至是退休,蕾都是派對上的主角。在大學生的畢業典禮上,一個畢業生戴在脖子上的蕾常常會戴到比耳朵還要高,那是裝在心裡滿得溢出來了的祝賀與祝福。
傳統上,人們贈送蕾的時候,總是微微鞠躬,雙手把蕾捧在胸前(超過自己心臟的高度),因為自己的雙手如果舉過對方的頭,或者碰到對方的臉或者頭,是很大的不敬。然而,二戰以來,人們不再拘於這些繁文縟節,而是在贈送蕾的時候,同時獻上一個吻。
蕾是愛的象徵,不能隨便丟掉。夏威夷人喜歡把蕾掛在窗前,讓鮮花或者草葉在自然中風乾,同時留下滿室芬芳……
草裙舞
草裙舞(hula)和蕾一樣,宛如夏威夷的籤名。
草裙舞柔美嫵媚,主要是扭動腰胯,舞動手臂。
十九世紀上半葉,美國傳教士把草裙舞視作異教的淫邪而加以禁止。從此,草裙舞在夏威夷成了民間的地下娛樂而日漸衰微。直到大力倡導夏威夷傳統文化復興的卡拉卡瓦國王時代(1874-1891),草裙舞才重見天日,大放異彩。
魯思公主是夏威夷歷史上最富有的女性,她是古代夏威夷傳統與習俗的堅定維護者,她終其一生都只講夏威夷語。當草裙舞已經被認定為邪教異端,魯思公主還實踐和維護著草裙舞,並以此來捍衛在美國化與現代化進程中風雨飄搖的自己的祖先文化。
而今天,作為觀光客,在夏威夷最容易邂逅草裙舞的地方,則是遊客聚集的歡宴上,比如歐胡島上「檀香山之星」號的遊輪派對,或者是茂伊島的拉海納土著傳統聚餐(Old Lahaina Luau)……
一個民族總是戴著花,跳著舞,那該是多麼歡樂的民族。
夏威夷歷經了人類近現代史上的一切苦難,卻比任何一塊陸地都更絢爛、更明亮、更熱烈、更柔情、更浪漫,也更懂得享樂。
在這個世界上,又有哪一塊土地沒有遭受過苦難?哪一個民族沒有經歷過創傷?哪一個家庭沒有過痛楚?哪一個人的內心沒有一點點憂傷?(姜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