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烏仕明:在大陸讀博創業兩不誤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京12月31日電(記者 何磊靜)從臺大讀研,到清華讀博;從發起「臺陸交流會」,到成立兩岸眾創基地。即將29歲的烏仕明下定決心深耕大陸,期待在大陸未來的發展潮中,收穫自己的一方天地。

  四年前,從臺灣大學碩士畢業的烏仕明決定去大陸,他給自己做了個規劃:一邊去清華大學讀博,一邊投身創業潮,用實際行動融入大陸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去。

  如今,烏仕明既是清華大學在讀博士,又是臺灣亞克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的執行長,公司在南京運營著為臺青創業服務的「眾創碼頭」,已成功幫助40多個臺青創業項目落地大陸。

  「現在回想當年來大陸的決定,我覺得非常正確,大陸發展的模式和成果是前所未見的,想要了解,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身大陸的發展熱潮中去。」烏仕明向記者強調說,自己經常對臺大的學弟學妹講,不管在媒體上看到的信息如何,都不如親自去大陸看一看,對自己的人生規劃也能有更好的思考。

  烏仕明與大陸的結緣早在臺大讀書的時候,2011年很多赴臺就讀的大陸學生對臺灣並不了解,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臺灣,他和朋友在臺大創立了第一個兩岸交流的學生社團「臺陸交流會」。正是在與越來越多的大陸朋友交往過程中,他感受到了大陸的活力和發展空間。

  在大陸讀博期間,烏仕明仍舊做著促進兩岸青年交流的事。「有臺灣朋友到北京來,我一定會帶他們去中關村和大陸朋友交流,感受大陸創新創業的氛圍。」烏仕明說,自己身邊80%都是大陸朋友。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交流,能夠深入了解大陸方方面面,開闊自己的視野。

  在熟悉大陸後,2015年烏仕明決定和朋友們一起在南京創業成立亞克諮詢,將大陸的定向政策逐條解讀、服務臺青項目落地,他們運營的「眾創碼頭」在2016年順利得到了國臺辦「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授牌。

  2017年5月,國臺辦張志軍主任到「眾創碼頭」進行調研。「當時我們非常受鼓舞,覺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義。」烏仕明說,「眾創碼頭」經過近3年的成長已經融入南京當地的產業發展,不管是文創還是電子信息,都有能力幫助在不同領域有創業思路的臺灣青年落地大陸。

  創業過程中,烏仕明對大陸的創新創業政策深有感觸:「我們的『眾創碼頭』入駐在南京海峽兩岸科技工業園裡,園區給臺灣創業青年提供了不少幫助,比如提供人才公寓、免費辦公環境和優惠補貼政策,還會對少數優秀企業進行人才獎勵,這個對於初來乍到的臺灣青年非常有吸引力。」

  在清華讀博也加深了烏仕明對大陸創新創業政策的了解。烏仕明說,自己博士論文研究的是科技企業孵化器,他參與了大量的實踐調研,已連續3年在中國社會學年會上針對科技創新和創業發表演說。「我把南京公司的情況作為博士論文的一個案例,也在工作業務中去落實學術研究中迸發的一些想法,讀博和創業相輔相成。」

  面對即將到來的2018年,烏仕明也有著新的規劃。「拿到清華的博士學位後,我會繼續創業,也相信現在的工作會做得更好,到時候我希望能夠在大陸全面紮根。」

相關焦點

  • 臺灣青年福建投資眾創空間 助力臺青大陸創業
    圖片來源於《福建日報》  作為福建省首家由臺灣青年投資、運營的眾創空間,臺創星秀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基地致力於協助島內青創項目落地福建,為臺青搭建起到福建創業的橋梁——  築巢引鳳  最近,臺青李文財忙於奔走閩臺兩地。
  • 蘇州金雞湖臺青創業園啟動 助力臺灣青年實現創業夢
    作為專門為臺灣青年打造的創業孵化基地及兩岸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項目首期啟動面積2858平方米,分為孵化區及創業加速區,可以提供辦公、會議、洽談、路演、培訓,以及導師輔導、政策諮詢、投融資對接等一系列創業服務。當天,首批12家新興科技企業與金雞湖臺青園集體籤約,臺青園還與6位資深創業輔導導師籤訂合作協議,助力創業者成長。
  • 臺青創業開啟「大聯盟」模式 兩岸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大聯盟在滬啟動
    在2008年西進大陸創業,如今主營兩岸業務的沈佑諭看來,剛剛結成聯盟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就業基地聯盟將為臺青創業帶來諸多利好,未來可以接觸到更多元更優良的平臺,創業過程中少走彎路,挑選案例時匹配到更成熟的對象。
  • 南京市積極構建臺青創業扶持與服務平臺
    通過引導和服務臺青在大陸創業,將他們的人生價值追求融入祖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洪流,讓兩岸青年在創業中交流人生經驗、分享創新智慧、攜手贏取未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此外,市臺辦還牽頭成立了寧臺青年創業就業志願者聯盟,作為全市志願者協會的團體會員,以建立志願服務站的方式,將社會各類資源與臺青創業就業活動進行對接,儘可能多地發展各類專業志願者為臺青提供無償的志願服務,並在社會上營造關心幫助臺青創業就業的良好氛圍。
  • 臺青抱團創業欲盤活廈門老街 未來試水電商平臺
    記者劉凡凡攝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記者 劉凡凡)隨著廈門成為越來越多臺青「登陸」創業的「沃土」,不久前,金榜西路商業街經過半年多的規劃整修,成功轉型為「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基地」,一批臺灣青年正式進駐創業。有趣的是,相較以前臺青「登鷺」創業的單打獨鬥,這一次20多位臺灣青年選擇了聚合創業,每個人都在這份共同的事業中扮演了自己擅長的角色。
  • 臺灣青年在漳浦臺創園臺青創業就業基地暢談兩岸融合發展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11月19日,漳浦臺創園組織邀請臺灣青年到臺青創業就業基地進行交流座談。期間,漳浦臺創園負責人為他們詳細介紹了臺青創業就業基地的運營情況、園區配套優惠政策、創業條件,並帶領他們到園區臺青創業企業臺豐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參觀,通過臺青蔡志陽的經驗分享,讓他們對園區的創業就業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對在大陸創業就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一步增強了臺青對在大陸創業就業的認同感、獲得感。
  • 「讓臺灣青年了解真實的大陸」——臺青範姜鋒「雲上」復工記
    今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範姜鋒在桃園家中也時刻記掛著大陸的疫情。他發現,臺灣一些媒體對大陸新冠肺炎疫情的報導並不客觀,甚至顛倒黑白,極盡「抹黑醜化」大陸。  「作為在大陸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我覺得我們必須做點什麼,把大陸真實的疫情情況,通過我們的社交媒體帳號,傳遞給臺灣的年輕人,以正視聽。」
  • 臺青創業關注廈門政策 思明區臺灣青年公寓成立
    據介紹,思明區臺灣青年公寓一經發布,就吸引了眾多臺青的關注。首批已有10名臺青入住,意向入住的臺青有11名。  現場進行了臺青入住公寓籤約儀式,更為第一批臺青送上了思明臺胞驛站暖心大禮包,包括洗漱用品等。此外,廈門市臺辦副主任林奕田進行了廈門60條惠臺舉措的宣講,及時為臺青答疑解惑。
  • 青創「村長」陳癸玲:希望更多的臺青到大陸廣闊的鄉村逐夢
    新華社南京7月7日電(記者陸華東)「我們正在推進『百位臺青下鄉創業,臺青短期駐村計劃』,歡迎大家到青創種子村進行鄉創體驗。」6日上午,在南京臺灣青年創業學院講堂內,來自臺灣臺中的陳癸玲熱情地向臺下103名兩岸大學生發出邀請。
  • 臺灣青年浙江玉環「趕集」 稱到大陸創業正當時
    「臺青周末集市」開市 浙臺(玉環)經貿合作區供圖中新網台州12月12日電(記者 範宇斌)12日,「臺青周末集市」在浙臺(玉環)經貿合作區正式開市。一位臺灣青年受訪時表示,目前大陸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臺灣青年的創業政策,並建立了眾多專門針對臺灣青年的創業空間,加之大陸廣闊的市場前景,現在到大陸創業可謂正當其時。
  • 臺灣青年訪問京滬觸摸大陸創新創業脈搏
    新華社上海5月25日電(記者尚昊、許曉青、黃揚)與大陸同齡人進行分享交流,感受創業孵化器一站式服務的便捷,了解兩岸青年最新合作的創科產品……21日至25日,2018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大陸訪問團一行走訪京滬等地的多家創新園區和創業基地,了解大陸創業就業政策,感受大陸創新創業的激情和夢想。
  • 送咖啡、捐口罩……戰「疫」路上的臺青力量
    他們有的當防疫志願者, 有的在醫院值守、捐錢捐物…… 在兩岸融合中展現臺青力量。一路走來,雖有艱辛,但幸運的是許多不相識的人都伸出熱情的手。在福州市青年聯合會等機構幫助下,他入駐臺江區蒲公英創新工場。去年9月,他和夥伴們在福州開出第一家「拎咖啡」門店。這個臺灣青年的「咖啡夢」在大陸正一點一滴變成現實。
  • 崑山臺青創業「天團」初長成
    今年以來,這裡一批兩岸青年創業載體加快建設完善,臺灣青年創業「天團」茁壯成長,兩岸交流再添青春使者。「90後」臺灣女孩林芝羽是「臺二代」,追尋父親足跡,她於2016年「初識」崑山,此後深深紮根。林芝羽發現崑山製造業仍有技術改進空間,於是創立蘇州玖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麵向應用場景的物聯網雲平臺。
  • 廈門臺青:大陸直播帶貨處於上升期,對臺灣年輕人來說也是機遇
    尤其對於在大陸打拼的臺青來說,因為在臺灣更早接受「數位匯流」和「數位媒體」,他們應用起大陸新媒體來也是駕輕就熟。在昨日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現場,導報記者採訪幾位臺青代表,他們善用新媒體運營,為自己的事業加分,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在臺青們看來,大陸新媒體的發達興盛,不僅幫助他們進行更多更好的創意實踐,也為兩岸青年加深交流和了解,提供了絕好的線上平臺。
  • 紀實微電影《臺青擺渡人》在廈開拍
    《臺青擺渡人》在廈門中山路老虎城四樓的龍威臺青基地正式開拍。該片講述了在廈臺青楊超閎在疫情期間,於兩岸關係的「深夜時期」,堅持不懈地利用直播、二次元等創新模式,吸引臺灣青年關注大陸、來廈創業的真實事跡。 《臺青擺渡人》是百度百家號推出的特色民生欄目《深夜擺DU人》系列作品之一。該系列作品以獨特視角聚焦那些為生活奮鬥的各行業小人物,敘述堅毅的背影下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臺灣「失業率」再創新高,赴陸臺青給島內臺青指出一條明路
    島內的經濟不進反退,如今受到疫情的影響,原本不景氣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近日,根據統計,臺灣的失業率不斷增加。看到島內的經濟持續低迷,而且越來越糟糕。因此,有一些去大陸打工的臺灣年輕人給島內的同胞指了一條「明路」,可以來大陸發展。
  • 臺灣候鳥工作站助力臺青創業 三小時辦好大陸執照
    據臺灣候鳥工作站兩岸總召集人、臺灣籍「雙創之星」李儒欽介紹,「兩岸眾創•優空間臺灣候鳥工作站」專為臺青年定製,不僅為他們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還幫助他們對接資源、匹配市場,提升創業成功率。為了讓臺青在大陸少走彎路,儘早熟悉新環境,臺灣候鳥工作站除了走出去到臺灣宣講各種政策外,還把臺青引進來到福州做市場調研熟悉環境。
  • 首家臺青創業企業入駐福州長樂濱海新城眾創空間
    中新網福州12月5日電 (記者 劉可耕)日前,福州長樂濱海新城東南大數據產業園「臺青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眾創空間)迎來第一家臺青創業企業入駐。該臺青創業企業負責人、臺青簡以信表示,在福州長樂濱海新城看到了很大的發展機遇,沒多想就跟福州市電子信息集團表達自己進駐意向。自從他有意向設立企業到入駐濱海新城東南大數據產業園『臺青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眾創空間),在辦理企業設立等各種手續及諮詢獎勵補貼政策上都有專人對接,「一站式」服務讓他倍感貼心。
  • 年輕的心,古早的味 臺菜成為臺青在廈創業新選擇
    30年前,第一代老臺商登鷺時,曾為吃上一口地道的家鄉滷肉飯而遍尋不得;30年後,老中青三代臺胞齊聚鷺島,五花八門的臺菜料理店層出不窮,廈門儼然成為大陸臺味最濃的城市。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廈臺交流的深入,兩岸青創已經滲透各個領域,現已是第三波登鷺的臺菜當仁不讓成為臺青們的創業選擇。對於他們而言,臺菜是從小吃到大的情懷,也是登陸發展的事業拼圖。
  • 湖裡區委臺港澳辦紮實推進對臺工作 積極扶持臺青創業
    助力臺青逐夢圓夢,政策解讀乾貨滿滿——為擴大湖裡區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的普及面,提高政策知曉率,讓更多的臺灣青年了解政策、掌握政策、運用政策,保障湖裡臺青在廈創業、工作、生活,近日,湖裡區委臺港澳辦陸續開展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扶持政策解讀「宣傳周」活動。  首場政策解讀會走進雲創智谷創新創業基地,吸引了湖裡臺青、臺商等上百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