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裡,看到了著名時尚攝影師陳漫,為蕾哈娜拍攝的一組古風寫真。宣傳文案鼓吹:蕾哈娜唐風造型美不勝收,外國巨星穿我國唐朝的衣服,也很驚豔。
驚不驚豔,我們就不評價了。只是,陳漫這組照片,怎麼看都與唐風沾不上邊,反倒像是一種和風。
有網友就直接評論,說:「又來?明明就是和風,還非得說唐風,你看唐朝壁畫畫像裡,有這種頭型嗎?就知道瞎說」
話糙理不糙,雖然我們一向認為現在的日風,是學習唐風審美的。但是,日風「越俎代庖」唐風這件事,那就是一種中國的藝術家們,裝傻般的認知錯誤了。
雖然,時尚芭莎聲稱這組照片是穿的古風禮服,戴的是唐朝髮飾。但是,睜大眼睛看清楚,蕾哈娜頭上戴的扇形髮簪,可是典型的和風款式。
這不僅讓阿喵產生了疑問,唐風還是和風,到底中國的藝術家們有分清過嗎?
除了陳漫這組照片,同樣的疑慮,在之前大受好評的《長安十二時辰》裡,也有。這部劇因為展現了盛唐的風貌,而獲得了不少好口碑。
當時,阿喵也非常喜歡這部劇。覺得這部劇把唐朝的美好展現出來了,演員的演技也非常精湛,整部劇的劇情都很好看。
而阿喵當時,也為熱依扎的「藝伎妝」正名。熱依扎的妝容是唐朝的酒暈妝,而非抄襲日本的藝伎妝。
所以,綜上所述,認為《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把唐風還原的原汁原味的劇。
但是,在看到蕾哈娜這組照片之後,阿喵又有了不同的想法。所以去收聽了另外一種聲音,也就是,認為《長安十二時辰》裡面日本和風元素比較多的那堆聲音。
從這些聲音裡,阿喵發現,自己當初對《長安十二時辰》還原的唐風認定,可能出了錯。
從歷史依據上來說,是日本學唐,沒有錯;但是我們現在的電視劇審美,卻是直接照搬和風為唐風,而不是還原真正的唐風,這就有問題了。
《長安十二時辰》裡,確實還是受了不少日本元素的影響,根本不能講是嚴謹的唐風。不如說是,受日本影響的唐風。
比如丸龜扇、燈籠和琵琶,就被網友指出,根本不是唐朝的元素。丸龜扇是日本江戶時期的產物,而那個時候,中國正處於明朝。
唐朝的團扇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而開頭的白燈籠,也跟日本的燈籠節使用的燈籠相似,不是很像中國的元素。琵琶則是被日本改造過的薩摩琵琶,不是唐朝原有的琵琶。
只能說,《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給人濃濃的日式和風感,不是沒有原因的。它整體的色調和審美,比較符合現在的和風。
當然,如果你又要說,日本人,才是唐朝的專家,那我是無言以對了。
我們經常說日本人對傳統繼承的很好,所以他們當地保留了不少唐風建築。但是日本其實並沒有所謂的唐風建築,只是自己形成的建築風格裡,有些結合了唐朝的文化。
雖然日本遣唐使文化非常發達,但是,唐朝跟日本的文化交流一直都是單向的。還沒有明朝時期,日本和中國的文化交流多。
你覺得《長安十二時辰》的風格,是和風,還是唐風?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