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間可以像錢那樣可以存起來,可以換什麼?近日,記者從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了解到,為了更好地推動生活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兩江新區城市管理局、天宮殿街道與垃圾分類專業服務公司聯合推出了「時間銀行」志願者服務項目。
李文科 攝
「天宮殿街道共有90多個小區,常住人口10多萬人,流動人口更多,高檔小區和安置小區並存,情況非常複雜,僅僅依靠街道和社區的工作人員,根本無法順利完成撤桶工作。」天宮殿街道武裝部部長李剛介紹。
所謂「時間銀行」,其實是志願者服務體系。所有在「時間銀行」開啟個人帳號的居民,均可參與和垃圾分類相關的志願者服務活動,並按照服務時長,獎勵相應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兌換生活用品、扶貧農產品、物業費兌換券、停車費兌換券等。
志願者服務一個小時,有150積分,相當於15元。工作人員專門建立了一個志願者微信群,當需要志願者服務時,便會在群裡發布信息,有意向的居民自願報名。
志願者兌換禮品專區 暄潔再生資源供圖
志願者主要來自於各個小區的居民,他們平時主要負責上門宣傳、分類指導、定期宣傳活動等等。有時,他們也會接一些臨時的任務,比如,某小區的垃圾桶滿了,但由於是半夜,工作人員已經下班,這時工作人員就發在群裡發布消息,請志願者幫忙清理。
周緒美婆婆便是其中的一員,剛剛撤桶時,她每天早上7點準時帶著自己的孫子站在垃圾集中投放點,滿臉笑容地對投放垃圾的居民進行桶邊指導。「垃圾分類是個好事,整潔又環保,我非常支持這項工作。」周緒美表示,自己的小孫子懂的垃圾分類知識更多,所以帶著他一起。
據悉,「時間銀行」垃圾分類志願者項目已設置了29個兌換點,招募了約200名志願者,並設置了三個「時間銀行」志願者示範服務站,分別位於中渝愛都會、東湖北路社區和洪湖東路社區。
「通過這種形式,我們廣泛發動群眾進行鄰裡自治監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剛介紹,通過黨員、志願者、居民代表、網格員等骨幹力量的帶動,居民自發地互相監督。
示範服務站 暄潔再生資源供圖
在「時間銀行」志願者服務體系的助推下,兩江新區已經完成了8個街道所有372個居住小區樓層撤桶全覆蓋,辦理了分類智慧卡26.9萬戶,參與率達到97.5%,每天家庭廚餘垃圾收運量約110噸,居全市前列,分類減量率達35%。
下一步,兩江新區還將在更多的區域推廣「時間銀行」,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推廣工作當中。
(記者 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