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鬼玩人》到恐怖片的血腥盛宴

2021-01-21 夢見烏鴉

(註:以下內容可能會引起某些不適,請謹慎觀之)

文/夢見烏鴉

2013年的恐怖片,新版《鬼玩人》,看到不少譯名中被稱為《鬼玩人4》,其實名為Eivl Dead,某方譯名給後面加了個4,大概是由於老版男主角布魯斯·坎貝爾結尾彩蛋露臉,或為了區分老版。其實該片是翻拍,之所以大張旗鼓的要與原版劃清界限,正如好萊塢film網站對該片的評語:「沒有活在原作的陰影下」,可見《鬼玩人》並非單純的翻拍,它有著原版沒有的東西,當然也失去了原版應有的另一種東西。

血肉橫飛的Splatter類恐怖片

《鬼玩人》屬於西方剝削電影中的Splatter類型,splatter是噴血的意思,基本概括了該類電影的形式,四處可見血漿的噴灑,腦漿迸裂,內臟和斷肢滿天飛。Splatter指的是專門為了突出血腥刺激而拍的電影。1963年的《血的盛宴》血漿電影的鼻祖,是讓Splatter正式獨立為一個亞類型,隨後的《惡魔假髮屋》和《血腥魔術師》等片都是典型的代表作。由於無須嚴謹的故事情節與鏡頭切換等低成本原因,Splatter的血腥殘酷場面大有泛濫之勢。比如在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的食人族系列偽紀錄片,日本的《豚鼠》系列,沒有很血腥,只有更血腥,越是血腥越是能引來觀眾。

Splatter電影對後世恐怖片的影響很大,比如《群屍玩過界》和《宇宙怪客》這些著名電影其中都有Splatter元素在裡面,而且Splatter電影與另一個亞類型slasher電影(殺人狂虐殺類)結合的越來越緊密,比如《電鋸驚魂》這些殺人狂電影。而昆汀也是非常喜歡這類電影,在《殺死比爾》中的百人斬大戰,要是放在其他電影裡估計純粹為追求美觀和大場面,可昆汀卻利用了Splatter元素,結果變成了血腥盛宴。

山姆雷米的老版《鬼玩人》也是Splatter的代表,該片是山姆雷米跟一幫狐朋狗友在自家車庫和小樹林的裡完成的,成本約8萬5千美元,拍了兩年多,一幫沒有拍攝經驗的劇組鼓搗出的電影粗糙的離譜,攝像技術簡陋,特效也很寒酸,但該片之所以成為恐怖經典,就是由於片中大段大段的血腥場面,近乎無控制的暴力,幽靈似的跟拍鏡頭的運用,在當時是前所未見的,該片堪稱一流的恐怖場面和氛圍營造手段對其後的恐怖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括史蒂芬金在內的很多知名恐怖達人都是該片的粉絲,這是《鬼玩人》永留史冊的一個原因。

簡單直接的重口味暴力

而新版《鬼玩人》在這方面更是發揚光大。片中的血腥暴力鏡頭基本上可以用泛濫來形容,老版中的血漿和體液都是果汁、奶酪混合而成的,看上去有點假。而該片可是真材實料的「血」,人造血漿就跟不要錢一樣,到哪都是身前身上身後哩哩啦啦的一大坨血肉,滿屋一片紅。還有刻意製造了噴灑的效果,如鬼上身的女主向無腦大胸妹「吐血」的場景,可說向老版鏡頭致敬的基礎上,更加誇張了一步。

同時新版《鬼玩人》在暴力場面上也是做到了極致,射釘槍射入人體、利刃隔開舌頭、用小刀撕爛自己的臉皮、用自動切割刀割斷手臂,還有結尾生拉硬拽把自己胳膊扯斷的鏡頭,不但在大量血漿的效果下極為震撼,這些鏡頭還都是特寫,直接展示倒黴蛋是如何「中招」的。

這些場面也許非常令人不適,但熟悉恐怖片的影迷都會了解,在Splatter電影中這些鏡頭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上世紀70、80年代的義大利、美國等恐怖片中,比如盧西奧·弗爾茲(《夜半鬼追人》)、達裡奧·阿金圖(《陰風陣陣》)、託比·霍帕(《德州電鋸殺人狂》)等導演的電影中該類暴力鏡頭從不迴避。但當時特效比較簡陋,看上去視覺衝擊沒有如今這樣的效果。也搭著新版《鬼玩人》Splatter血統比較純正,若非是翻拍,恐怕如今很少有純粹的Splatter電影。極致特寫的暴力鏡頭配合大量的血漿噴灑,效果自然不是以往恐怖片比得了的,因此該片在視覺衝擊上將Splatter電影發揚光大,實則是不錯的。但對於老恐怖影迷來說,新版《鬼玩人》在的場面算不上突出,效果逼真一些,炫技色彩濃厚,只能唬唬新人。

比如小弟曾經看過一部《天使喪屍狂》,劇情爛的可以,但結尾大屠殺場面,那種血腥噴灑和斷肢內臟飛舞的鏡頭才叫爽快,還覺得不過癮的話,可以找找《刀的藝術》、《一個塞爾維亞人》這樣的虐殺片,或者直接找鼻煙膠捲(Snuff Video)*的電影看。

鼻煙膠捲:一些記錄真實殺人場面的電影,傳說中多於地下流通,一些B級片電影公司了為了響應鼻煙膠捲的號召,利用當時粗劣的化裝、道具特技拍攝了大量模模糊糊亦真亦假的殘酷殺人影片,當然是假的啦。

飛不起來的惡趣味

老版《鬼玩人》並非單純由於恐怖鏡頭而被世人所知,更多的還在於電影「惡趣味」的層面上。當時的山姆雷米拍攝這部電影的初衷在於「玩」,很具有cult電影特點,片中充斥著大量黑色幽默,惡趣味鏡頭,比如樹枝強姦女主角的戲份就突出了惡趣味的本質。同時該片還對商業運作、主流價值觀、中產階級品味的顛覆,完完全全的低級、庸俗化,就像彼得傑克遜的《宇宙怪客》那樣,總而言之,大家都是「玩」電影,為了滿足個人口味,有血腥有低級趣味,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卻恰好滿足了廣大觀眾的獵奇心理。

而新版《鬼玩人》中這些東西完全沒有,只剩下血腥。有人說電影劇情爛,這在翻拍片中不是問題,「爛」只是以前的問題,我們只負責翻新而已,誰讓老版的故事模式被後來很多電影複製呢?但這個「翻新」卻少了最重要的東西,新版是一部用著主流製作方式和理念完成的cult形式電影,血腥可以翻新,但惡趣味和當時的玩電影心態是學不來的。新版的劇本顯得過於正式和傳統了,再加上大家都認真的拍電影,「玩」不起來了,也就沒有以前的效果了。

這也不怪新版的主創,要知道當年《鬼玩人》在不安的氣氛和極富想像力的肢解場景中透露出來的黑色幽默和惡趣味,既不影響恐怖感,也能彌補劇情的漏洞,這是一種天才的表現,更類似與即興發揮。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鬼玩人》從編導到演員全部班底「玩」的另一部電影《變態殺人魔》(1989),對比下就知道,幾乎跟《鬼玩人》類似,也有著血腥和惡趣味,但那種靈機一動的效果變得很淡了。說明當時大家一股勁的拍電影,所創造出來的效果,再後來很多時候都找不到了,因為心態發生了變化。

因此新版《鬼玩人》沒有惡趣味這些東西也不足為奇了。這些即興發揮一般的cult電影劇本非常難寫,這些幽默或者低級趣味加入其中沒準還會影響恐怖感,在好萊塢流水線作業的工廠裡,倒不如正統的拍一部純粹炫耀Splatter的電影。因此四星鼓勵下這部少見的純血腥電影。

這裡是最新最熱的電影世界,在這裡小夥伴們會看到各種進口、國產、愛情、喜劇、動作、科幻、恐怖的相關電影文章,主流與非主流,重口味VS小清新,這裡都有。

歡迎關注個人微信公眾帳號:

dreamcrowfilm

相關焦點

  • 經典恐怖大亂鬥《弗萊迪vs傑森》,鬼玩人強勢介入,揭秘背景故事
    此角色算是美國恐怖片史上最經典的角色了,從70年代一直拍到現在,而且出現在各種動畫、漫畫和遊戲中。傑森被弗萊迪打成小孩形態旁邊的人類主角眼看傑森不行了,通過火燒醒傑森,同時也把弗萊迪拉到現實,為什麼火可以破他的夢境呢?
  • 精選十部80年代經典恐怖片,膽小慎入
    電影講到Jack Torrance是一名作家,為了生計在冬天到了深山一家奢華的飯店工作,一家3口搬到了這個無人之地居住。他年幼的兒子原來擁有通靈能力,能夠看到過去和未來的東西,甚至棲息在酒店的鬼魂。到酒店安頓後不久,這家人就被暴風雪困住,Jack逐漸受到一個超自然的存在影響,陷入瘋狂並企圖謀殺他的妻子和兒子。
  • 《幻影兇間》:年度最不血腥的恐怖片
    《幻影兇間》:年度最不血腥的恐怖片 時間:2007.07.23 來源:M1905 作者:未知
  • 清明節全球恐怖片大推薦
    《電鋸驚魂》系列該系列拍攝時間之短、成本之低、票房之高創下了一個個記錄,因此它被奉為經典恐怖片。該系列電影由於包含過多的暴力與血腥成分,在公映後多次發生觀影者被嚇暈在影院的事件,建議心理承受力較差者不要觀看。
  • 為什麼談起鬼片系列電影演員,大家只記得到林正英呢?
    為什麼談起鬼片系列電影演員,大家只記得到林正英呢?其實很多人都拍過恐怖電影。關於鬼片這一電影類型實質上電影類型並沒有專門的鬼片,而是恐怖片這一比較寬泛的類型。如果按照國家進行分類,我們看過、且比較熟悉的有以下幾類:1.歐美恐怖片特點:歐美恐怖片大部分是走血腥路線,胳膊腿腸子肚子亂飛,重要的是給你視覺上的恐怖衝擊。
  • 最值得看的50部恐怖片,給你整理好了
    近日,著名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根據以往的電影評分和評論選出了50部影史最佳恐怖片。其中既有《諾斯費拉圖》《歌劇魅影》這樣久經考驗的經典,還有近來上映相對新一點的片子。話不多說,這就送上史上最佳50部恐怖片榜單。
  • 影迷必看的10部西班牙語恐怖片
    影迷必看的十部西班牙語恐怖電影10.相似者(2016)墨西哥電影《相似者》是一部與60年代經典電視劇《陰陽魔界》一脈相承的都市奇談恐怖片。7.時空罪惡(2007)低預算高概念的時空穿越恐怖片,成功將另外兩部低成本恐怖佳作《鬼玩人2》的娛樂性與《命運之門》的複雜性結合在了一起,讓人驚喜叫絕。
  • 外網評選出的8部最受歡迎恐怖片,有你喜歡的嗎?
    《雙寶鬥惡魔》的喜劇成功來自它運用了喜劇的經典設定,身份的錯位使得一切變得妙趣橫生,同時在恐怖片的類型中,電影在不停解構和結構中營造喜劇和驚悚氛圍,對於視聽的整體把控非常到位。 《驚變28天》 本以為會是驚悚恐怖片,原來是個文藝片,這種末世的蒼涼感比動不動就山崩地裂的燒錢特效給人震撼更深,各方面都很好,除了攝影有些粗糙,但也正因為這種粗糙讓電影顯得那麼真實,真實的可怕
  • 今天是個好日子,恐怖大師推薦58部恐怖片給你
    這篇文章轉自虹膜,關於恐怖大師史蒂芬·金推薦的58部恐怖片。本來我想整理,但發現他們已經做得很好了,就轉過來吧。畢竟今天是中元節,推薦恐怖片正適合。來源:IndieWire譯者:朱溥儀、Issac有大量作品被改編成恐怖影視作品的史蒂芬·金是當之無愧的恐怖大師,但是什麼樣的電影又能嚇到他呢?
  • 香港鬼才導演彭浩翔把香港人買房子拍成了血腥的恐怖片
    房子是中國現代人心中的痛而早在中國大陸還未進入房價飛漲的時期,地狹人稠的香港,房價早已高不可攀,經常有香港小青年到大陸深圳旅遊,驚嘆今天深圳的房價真便宜。香港鬼才導演 彭浩翔而香港鬼才導演彭浩翔卻把買房子,和恐怖元素聯繫起來,拍成了一部恐怖片《維多利亞一號》。
  • 美劇《鬼玩人》主創訪談 布魯斯坎貝爾:取悅導演就是我的奮鬥目標...
    電視版《鬼玩人》的故事延續自《鬼玩人》系列1、2部的劇情,講述Ash回到現代時空之後繼續龜縮在密西根州,30年來一直逃避著責任、成熟,也逃避著一直以來的噩夢……然後事情沒那麼容易,威脅再次襲來,拯救世界的任務又不期然地落到了這位悲催主角身上。
  • 2016全球十佳恐怖片,最窮國產片上榜!
    很多時候,並不怕在電影院看恐怖片,最怕的是被周圍的尖叫聲嚇尿,當然這樣的氛圍也是極好的,電影沒那麼恐怖都會變得更恐怖。不過,即便我們想去影院看恐怖片,大部分情況下,只能看那些始終會證明並沒有鬼的國產恐怖片,很多國外的恐怖佳作都不會上映的。今天,我們來看看2016年全球十佳恐怖片,沒有一部國內上映,其中還有一部國產片上榜。
  • 從《鬼食人》漫談風靡童年的恐怖片
    文/夢見烏鴉今天來懷舊一下,說說當年小時候,包括錄像廳時代到VCD時代中風靡的恐怖片記憶。意識形態的相對落後還不足以讓我們接觸到更新的電影,同時又有與生俱來的獵奇心理作怪,於是在美國這些優點不入流的小成本恐怖片便流入中國錄像帶市場。其實同期那些經典恐怖片也不是無人問津,包括《殭屍黎明》、《德州電鋸殺人狂》、《13號星期五》等經典恐怖片在錄像帶市場還是有貨的,但受眾面似乎沒有這些小電影大。歸根問題就在於封面和譯名。
  • 《仲夏夜驚魂》:這部高級的恐怖片,不靠血腥,靠後怕!
    魔鬼影評:滄瀾觀海只要談起美國系的恐怖片,多數人想到的,還是《電鋸驚魂》、《致命彎道》、《德州電鋸殺人狂》一類的血漿類恐怖電影,就算是大名鼎鼎的溫子仁,後來以《安娜貝爾》、《招魂》等系列聞名於恐怖片界,但是最開始,他也是以《電鋸驚魂》打響了業界第一槍
  • 今年最好看的八部恐怖片,讓你一次過足癮!
    2017年到目前為止,最好看的八部有資源的恐怖片,送給膽大的你。細思極恐篇逃出絕命鎮Get out影片在年初的聖丹斯電影節飽受讚譽,口碑全線好評。正式上映時,它還打破了 恐怖片票房紀錄。講的是黑人小哥和女友回家見家長;結果被嶽母催眠,險些被白人富人交換身體的故事。
  • 深度解析,對恐怖片又害怕又想看?為什麼有人對恐怖片欲罷不能?
    好像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一些暴力血腥或者離奇詭異的東西,怎麼能夠引起人的共鳴呢。後來我去問他們為什麼完全不想接觸恐怖片,他們都會回答:"我膽子小。"當然,有這一類的原因在裡面,但是喜歡看恐怖片的人不一定不害怕,他們可能都是又怕又愛,痛並快樂著。
  • 時隔24年,我又被這「怪談」恐怖片嚇到了
    前段時間,小嗨和身邊的小夥伴聊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如果有一天身為正常人的你陰差陽錯被關進了精神病醫院。你該如何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疾病?這種感覺讓我不自覺聯想到了24年前的一部恐怖片。——《租客怪談》(《找替身》)。
  • 世界各國恐怖片對比,一切都是套路
    天天有寶寶追著君君要各種恐怖片。本來膽小的君君,現在已經百「鬼」不侵啦!一天不看一部,渾身難受啊。Now,(咳咳,自認為是恐怖片資深「磚」家的)君君給大家挖一挖各國恐怖片的套路。歐美:花樣虐死大全和宗教恐怖歐美的鬼片基本上多與宗教有關,魔鬼撒旦、邪靈等等。
  • 戲曲恐怖片也撲街了,國產恐怖片的「裡子」就這麼難找嗎?
    其來源於聖經文化,上到撒旦,下到女巫,都被歸結在此類中。也正因為「惡魔」範疇寬泛無際,才構成了形形色色的歐美恐怖片。哥特風恐怖片是早期歐美恐怖片的代表。哥特風恐怖片繼承了哥德式建築的怪誕色彩與神秘主義,充斥著「隱居古堡內,不願返自然」的獵奇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