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軍長擊斃日軍侵華最高指揮官,不敢邀功領賞,辭官回鄉務農

2020-12-17 騰訊網

  抗日戰爭時期,每一位國人都以擊斃日軍為榮。有一位國民黨軍長擊斃了日軍侵華的最高指揮官,卻不敢邀功領賞,最後還辭官回鄉務農。這位軍長的名字叫蘇祖馨,時任國民黨第五戰區第48軍的軍長。

  蘇祖馨,出生於1896年11月13日,廣西容縣楊梅鎮新塘村人,小的時候家境清貧,1909年他考入廣西陸軍小學第4期,與黃紹竑、白崇禧同學。辛亥革命爆發後,他入陸榮廷部第一師見習,後任排長。

  作為桂系的將領,蘇祖馨北伐時期擔任過營長、團長,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過師長、軍長、集團軍副總司令。1942年蘇祖馨升任第48軍軍長(駐安徽),當年12月18日,蘇祖馨指揮所部擊落敵機一架。

  這架敵機上坐的日軍指揮官可不得了,他是日寇第11軍司令官冢田攻中將,死後被日本軍部追封大將,這是抗日戰爭期間,中國人擊斃的鬼子最高將領。按說立下這樣的大功,蘇祖馨應該會主動領賞。

  冢田攻死於太湖境內的彌陀寺附近山腰,這裡的中國空防駐軍是21集團軍的第48軍138師412團3營,他們用的裝備是8挺法國產的哈氣凱斯M1930型高射機槍。

  12月18日中午,當冢田攻乘機經過此處時,便被48軍的防空守軍打掉了。最高指揮官機毀人亡,為了報復洩忿,日軍隨調集大部隊,在飛機掩護下大肆掃蕩此地,所到之處實行燒光、搶光、殺光。

  由於日本鬼子反撲報復,致使蘇祖馨三緘其口,不敢邀功了。日軍調集4個師團各1部共1.7萬人,一路瘋狂大掃蕩,血洗安徽臨時省會立煌。安徽省主席、21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受處分,副司令張義純被撤職。

  李品仙后來說,「擊落敵機是惹火上身」,大別山失守,不殺幾個人就無法向重慶交代。48軍軍長蘇祖馨後來報告說,敵機是「自行墜毀」的。就這樣,戰功卓越的48軍掩藏了戰績,412團再無人敢提論功請賞了。抗戰勝利後,蘇祖馨厭惡內戰,辭職回鄉,1946年秋返谷縣楊梅鄉老家閒居,在老家務農,解放後他移居香港不去臺灣,1963年5月3日他在香港病逝,終年67歲。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國共軍隊擊斃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是誰?為何影響卻大不相同?
    在那一段時間裡,我國軍民曾擊斃了日軍多名高級將領。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我軍共擊斃了日軍高級軍官達80多位。其中,國民黨軍隊擊斃的日軍大將有大角岑生大將,冢田攻大將,山縣正鄉大將。而被我軍擊斃的日軍將領有沼田德中將,阿部規秀中將,飯田泰次郎中將,吉川貞佐少將,吉川資少將。
  • 一把侵華日軍指揮刀值多少錢?700萬沒人賣,買家多是日本人
    日軍中什麼級別的士兵有資格佩戴軍刀?很多人可能以為只有日軍指揮官才能佩戴指揮刀,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陸軍中班長、軍曹以上的級別的都有佩刀,這種制式佩刀由兵工廠批量製造,統稱為95式士官刀,中國軍隊繳獲最多的就是這種。
  • 揭秘抗戰史:被國軍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
    作為抗日戰爭中主力的國民革命軍將士在這場戰爭中戰果頗豐,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被國軍將士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冢田攻大將。冢田攻日本本州茨城縣人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進修於陸軍大學校。歷任陸軍省軍務局,派遣軍參謀、陸軍步兵學校教官等職務。1935年晉升陸軍少將。
  • 這些侵華日軍首犯們,大多遭到了非常恐怖的下場,老天有眼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好幾個當年的侵華日軍老兵來中國謝罪,說很多老兵其實都生活在深深的愧疚裡,寢食難安,也許這都是老天給他們的懲罰。不管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當年侵華日軍的首犯們,確實大多遭到了非常恐怖的下場,誰說老天無眼?下面,就來看看老天爺給這些首犯們都安排了什麼樣的下場。日本對中國的覬覦,始於皇姑屯事件。
  • 抗日戰爭中日軍最怕哪位將領?不是薛嶽也不是孫立人,而是他
    當時在日軍士兵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寧碰閻王,莫碰老王」,說的就是打仗不要碰見王耀武,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王耀武真有這麼大的本事嗎?日軍全面侵華之初,王耀武是第51師師長,他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戰後他的第51師和第58師合編為第74軍,俞濟時為第一任軍長,王耀武是第二任軍長。
  • 大角岑生:抗日戰爭中被擊斃的日本最高將領,差點暴露珍珠港計劃
    1941年2月,日本天皇的寵臣、軍事議定官、海軍大將大角岑生乘坐飛機在廣東中山縣空域被中國第三遊擊區司令袁帶命令重機槍群擊落,成為抗日戰爭中被擊斃的日本海軍最高將領。裕仁即位後,大角岑生更是得寵,1931年4月,他被晉升為海軍大將,也成為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策劃者和指揮者。大角岑生的侵略野心隨著職務的升遷不斷膨脹,甚至發展到可以左右天皇的程度,可見其當時在日本的滔天權勢。然而老天讓他瘋狂,肯定會讓他滅亡,他沒想到的是,竟然會斃命在中國。
  • 這一仗揍得日軍鬼哭狼嚎,日本人從此再也不敢小瞧八路軍
    眾所周知,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國民黨軍隊被視為日軍的主要對手,國民黨軍隊在與日軍的作戰中也蒙受了巨大損失。而當時八路軍實力還比較差,日軍從一開始並未表現出足夠重視。那麼,究竟八路軍對日軍做了什麼,才讓一向高傲的日軍如此感慨呢?1938年初,侵華日軍調集重兵,試圖突破太行山。此時日軍正向山西東南方向進攻,一路沿著邯長公路推進,所到之處幾乎無可抵擋。不過,日軍的快速推進埋下了一個隱患:補給線太長,且不容易保護。而八路軍正是看準了這個機會,斷定一旦切斷日軍交通線,那麼輜重跟不上來,日軍必然會亂。基於此,劉伯承和鄧小平決定發動一場伏擊戰。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侵華日軍終戰敗,且為發動侵略戰爭付出了代價。在「七七事變」78周年紀念日前夕,研究日軍侵華歷史的專家、北京軍區原研究員張子申先生接受了新華社北京軍區支社原社長、高級記者陳輝專訪。張子申先生和薛春德先生曾合著《擊斃侵華日軍將領紀實》一書。
  • 抗日戰爭,八路軍擊斃了多少日軍高領將領,都是誰擊斃的
    其中,還創造了擊斃五位日軍高級將領的輝煌戰績,包括三位日軍中將和兩位日軍少將。 今天,筆者就來聊聊抗戰時期,被八路軍擊斃的日軍高級將領。 陸軍中將沼田德重(楊勇)
  • 龐炳勳:從抗日名將到日軍俘虜,抗戰勝利後在臺灣開餐館度日
    文/王國棟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俘虜的最高職務的中國軍事將領是誰?很多歷史愛好者都不甚了解,此人名叫龐炳勳,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簡單的介紹一下龐炳勳將軍。1879年出生於直隸新河(今河北省新河縣),年輕時投入清軍隊伍,中華民國成立後辭職回鄉務農。1920年,龐炳勳的家鄉遭了水災,生活極度困難。為了養家餬口,應老朋友介紹,已經41歲高齡的龐炳勳重新入伍,到馮玉祥西北軍孫嶽旅當副官。在隨後的軍旅生涯中,龐炳勳在北洋軍閥和西北軍之間來回搖擺,職務也水漲船高,先後擔任團長、旅長、師長、軍長等職,人送外號:「不倒翁」。
  • 八年抗戰時期,國軍與八路軍,各自擊斃多少日軍高級將領
    而且,還擊斃了許多日軍高級將領,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八年抗戰時期,蔣介石領導的國軍與八路軍,各自擊斃多少日軍高級將領。不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1945年3月在浙江椒江迫降後被國軍水警隊圍攻致飛機爆炸斃命,追晉大將。第三位是諑田攻,他是一位陸軍將領,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曾在日軍中擔任過教官,參謀長,南方軍總參謀長,第11軍司令官等職位,是日軍中比較倚重的大將。
  • 阜陽保衛戰,殲滅日偽軍900餘人,擊斃日軍第十三師團參謀長
    後來,重回國民黨軍隊,任營長、團長、旅長、副師長等職。1939年,在華南衡陽抗日遊擊幹部訓練班任副總隊長,次年率部在豫東、皖北等地抗擊日軍。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國民黨第九十六軍軍長、第二十集團軍副總司令、陸軍總部中將高參、第八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官兼第一縱隊司令和潁上指揮所主任等職。1949年率部起義,遭國民黨通緝,避居香港。
  • 國共合作,巧施妙計,擊斃日軍重要特務機關的指揮官
    為保全黨組織免遭破壞,中共河南地方黨組織決定與國民黨河南地區軍統組織聯手除掉吉川。為慎重起見,中共豫西特委決定讓早先受黨派遣打入國民黨軍統組織的牛子龍出面與軍統豫站進行策劃這場刺殺行動。軍統站長很快認可並令牛子龍與抗日遊擊隊吳秉一共同策劃。吳不僅對黨忠誠,而且槍法好、膽略過人,是刺殺吉川的理想人選。
  • 抗戰時期,浙江一共擊斃了四名日本將官,看看這幾個鬼子是誰
    抗戰時期,浙江省最大快人心的事是,擊斃了四名日本將官。 最早被擊斃的是大津和郎,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這是一個侵華日軍將領的搖籃學校。大津和郎在1940年7月,從廣西調至浙江,作為日軍佔領浙江沿海寧波鎮海的司令官。
  • 威虎山:土匪首領曾是抗聯軍長與楊靖宇平級
    老得江,鐵雷,戰九州,戰中華,青山好等大匪首經常糾集數百甚至上千悍匪肆無忌憚燒殺搶掠,一般警察隊皆不敢與其對戰。最後刀會大法師張樹聲設壇授法,成立大刀會。多次出擊消滅大批土匪。  隨後大刀會在長白山一帶勢力越來越大,各鄉各縣紛紛成立大刀會,保護老百姓。比如1927年10月,由多個匪幫綹子組成聯軍1000多人向2個村鎮發出雞毛信,勒索巨額金錢,聲稱限期不交,即人芽不留。
  • 南天門之戰,最高指揮官親自衝鋒,日軍最強部隊全軍覆滅!
    南天門之戰,最高指揮官親自衝鋒,日軍最強部隊全軍覆滅!長城是中國古代為了抵擋北方遊牧民族而修建的堅固防線,這座防線雖然到了近代因為年久失修看起來失去了戰術價值,然而在抗日戰爭時期,長城還是作為中國北方門戶,抵擋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
  • 揭密:《亮劍》中侵華日軍第4旅團的序列沿革
    侵華日軍第4旅團番號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出現在山西的卻是「獨立混成第4旅團」而非「第4旅團」,《亮劍》裡表述的不太準確,應該是這是兩個不同的編制概念,研究抗日戰爭史需要準確區分之。如果沒有「獨立混成」四字前綴,那就是侵華日軍各師團下屬的步兵旅團,反之則是由軍或方面軍直屬的獨立部隊,關於獨立混成旅團的形成、建制和兵力在此暫不展開介紹。
  • 他被解除軍長職務,自募兵員抗日,率部擊斃酒井中將,什麼來頭?
    今天小編繼續為大家說歷史,今天所說的這個人物被譽為最牛將軍,大家看到這,是不是就忍不住猜想了:到底是誰這麼厲害,能被冠以這麼高的稱呼,《他被劉湘解除軍長職務,自募兵員抗日,率部擊斃酒井中將,什麼來頭?》
  • 侵華日軍第11軍的前五任司令官
    南昌會戰侵華日軍第11軍是日軍中國派遣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主力軍,在抗日戰爭相持階段一度是侵華日軍在關內的唯一機動兵力,軍內師團戰鬥力強悍,名將輩出,在華犯下了累累罪行。該軍作為配置的惟一純野戰軍,承擔著摧毀中國主力部隊的作戰任務。
  • 日本當年為何敢侵華?日軍早期繪製的中國地圖曝光,原因一目了然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任何一個行動前,都需要捋清楚目的和思路是什麼,漫無目的的行動只會徒勞無功。二戰期間,日軍發動侵華戰爭,你以為日軍是一時興起發動的突襲戰嗎?其實並不是,而是經過漫長的周密部署和計劃等等。很多人想不明白,一個海島國家,哪來的勇氣向一個強大的中國發起戰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