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門:明年完成人工智慧關鍵通用技術、倫理等重點標準預研

2020-12-18 澎湃新聞

五部門:明年完成人工智慧關鍵通用技術、倫理等重點標準預研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楊漾

2020-08-06 18:25 來源:澎湃新聞

為加強人工智慧領域標準化頂層設計,8月5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通知。

《指南》由總體要求、建設思路和建設內容三大部分組成。

《指南》計劃,到2021年,明確人工智慧標準化頂層設計,研究標準體系建設和標準研製的總體規則,明確標準之間的關係,指導人工智慧標準化工作的有序開展,完成關鍵通用技術、關鍵領域技術、倫理等20項以上重點標準的預研工作。

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慧標準體系,重點研製數據算法、系統、服務等重點急需標準,並率先在製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養老、環保、教育、醫療健康、司法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進行推進。建設人工智慧標準試驗驗證平臺,提供公共服務能力。

《指南》指出,人工智慧標準體系結構包括 「A基礎共性」、「B支撐技術與產品」、「C基礎軟硬體平臺」、「D關鍵通用技術」、「E關鍵領域技術」、「F產品與服務」、「G行業應用」、「H安全/倫理」等八個部分。

其中,基礎共性標準包括術語、參考架構、測試評估三大類;

支撐技術與產品標準對人工智慧軟硬體平合建設、算法模型開發、人工智慧應用提供基礎支撐,主要包括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邊緣計算、智能傳感器、數據存儲及傳輸設備等部分;

基礎軟硬體平臺標準主要圍繞智能晶片、系統軟體、開發框架等方面,為人工智慧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關鍵通用技術標準主要圍繞機器學習、知識圖譜、類腦智能計算、量子智能計算、模式識別等方面,為人工智慧應用提供通用技術支撐;

關鍵領域技術標準主要圍繞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計算機視覺、生物特徵識別、虛擬實境/增強現實、人機互動等方面,為人工智慧應用提供領域技術支撐;

產品與服務標準包括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中形成的智能化產品及新服務模式的相關標準,例如智慧機器人、智能運載工具、智能終端、智能服務等;

行業應用標準位於人工智慧標準體系結構的最頂層,面向行業具體需求,對其它部分標準進行細化,支撐各行業發展; 

外界最為關注的安全/倫理標準包括人工智慧領域的安全與隱私保護、倫理等部分,縱向貫穿於整個人工智慧標準體系。根據《指南》,其中倫理標準的研製方向是規範人工智慧服務衝擊傳統道德倫理和法律秩序而產生的要求,重點研究領域為醫療、交通、應急救援等特殊領域。

附: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全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人工智慧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家人工智慧標準體系出爐,五部門聯手,利好所有AI企業:智...
    8月4日,為加強人工智慧領域標準化頂層設計,推動人工智慧產業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五部門印發了《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標準體系建設指南》。
  • 中國《人工智慧標準化白皮書2018》發布完整版
    ▌3 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及趨勢依據參考框架中所涉及到的人工智慧相關技術,本節重點介紹近二十年來人 工智能領域關鍵技術的發展狀況,包括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計 算機視覺、人機互動、生物特徵識別、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關鍵技術。
  • 歐洲在全球人工智慧競爭中的地位及戰略分析
    在人工智慧監管和倫理方面,歐洲的表現優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注重探討人工智慧的法律、倫理和責任問題。歐洲早期對負責任和安全人工智慧的關注,增加了其在制定道德監管標準方面的優勢,其《人工智慧白皮書》及其未來所有立法,都可能影響全球人工智慧道德監管辯論,尤其是歐盟在數據隱私法規方面的經驗,如《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等,可為新興技術建立全球規範。
  • 人工智慧在支付技術中的關鍵作用
    支付部門中84%的受訪者在2017年報告表示使用人工智慧,這比第二大熱門行業IT高出近20%,比金融和會計第三個熱門行業領域高出44%。 從支付公司和技術公司到銀行、零售商等,這個行業的增長潛力是驚人的。全球人工智慧市場預計今年將實現同比增長超過150%,並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27%。
  • 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八大關鍵技術中國崛起中
    八個AI關鍵技術、八大國內AI平臺2019年進展。人工智慧無疑是發展智能無人自主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利用人工智慧的各種技術,如圖像識別、人機互動、智能決策、推理和學習,是實現和不斷提高系統這兩個特徵的最有效的方法。
  •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鄭光廷:智能硬體是人工智慧革命的關鍵驅動力
    事實上,這些硬體平臺在過去五到十年的人工智慧革命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在某些領域,機器學習、人工智慧演算法能達到的精度,超過它應用所需要的精度。比如人臉辨識、目標測試、自然語言測試等。但這些精度的進展主要依靠的是大數據,而大數據的計算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及能耗。所以,這樣的精度進展並不是免費的。
  • 中科院2019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八大關鍵技術中國崛起中,國產...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發布了《2019年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 對人工智慧關鍵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跨媒體分析推理技術、智適應學習技術、群體智能技術、自主無人系統技術、智能晶片技術、腦機接口技術等)、人工智慧典型應用產業與場景(安防、金融、零售、交通、教育、醫療、製造、健康等)做出了梳理,而且同時強調人工智慧開放平臺的重要性
  • 廣東前瞻性布局預研工作,機構看好產業鏈尖端公司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透露,將積極推進廣東省與國家在5G領域研發上的銜接,採用定向組織、並行支持等方式,面向5G關鍵核心技術、核心元器件、設備研製和垂直領域,像醫療、教育、交通、石化,包括政務服務等行業應用的一些技術指引、技術標準來部署一批重大重點項目。同時,廣東還將前瞻性布局6G預研工作,啟動一批基礎性、前瞻性重大專項。
  • 人工智慧多可怕?方舟子:要求科學家有倫理要求
    科技進步不止一次地帶來了倫理的難題,科技究竟會帶給人類什麼?隨著技術的發展,技術的威力越大,它能帶來的效果越來越大,可能的惡果也會越來越嚴重,產生的影響會是全球性的和全人類的。實際上人類早就擁有了毀滅自己的能力。一旦發生核戰爭,現在的核武器儲備足以把人類毀滅很多次了。全球氣候變暖、環境問題同樣讓人類的生存面臨困境,這也與技術的發展有關。    至於人工智慧,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沒有達到足以讓我們擔憂的地步。
  • 重點發展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
    廣州南站商務區、萬博商務區、番禺汽車城、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這是番禺區近年來重點打造和推介的四大產業發展平臺。其中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的核心區域正是廣州大學城。在廣州當前舉全市之力建設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的背景下,利用好大灣區「人才智谷」廣州大學城,搶灘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成為了番禺區推動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的重中之重。
  • 廣州印發推進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二、重點任務 (一)基礎創新提升行動。 1.實施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圍繞人工智慧關鍵技術重點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強化部、省、市聯動,主動對接國家、省重大科技專項在我市布局並實現成果落地轉化。 2.推進創新平臺建設。
  • 教育部:信息技術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12月16日,教育部在答覆《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利用5G技術促進教育公平的提案》中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對教育的革命性影響,積極推進智能教育發展,利用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應用構建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科技部發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4個重點專項2020年度定向...
    國務院有關部門推薦與其有業務指導關係的單位,行業協會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行業試點聯盟推薦其會員單位,省級科技主管部門推薦其行政區劃內的單位。推薦單位名單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上公開發布。三、申請資格要求1.
  • 世界主要國家人工智慧戰略及其產業政策的特點
    人工智慧之所以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焦點和產業政策發力的重點,是因為其在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都具有巨大價值。一方面,人工智慧擁有強大的經濟帶動性。人工智慧是當代通用目的技術,也就是說它是一種能夠在國民經濟各行業獲得廣泛應用並持續創新的技術,這意味著經濟社會對人工智慧的需求十分巨大,人工智慧技術能夠發展成規模巨大的產業。
  • 1.11 軟體定義數據中心的五大關鍵技術之五(IT基礎設施)
    SDDC(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軟體定義數據中心)從功能架構上可分為以下五大關鍵技術,分別為:軟體定義計算軟體定義存儲>軟體定義網絡雲作業系統IT基礎設施本章節我們重點講解IT基礎設施。
  • 重慶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內容是什麼?
    三、總體目標到2022年,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和政策支撐體系基本建成,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取得顯著成效,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出臺數據開放共享、隱私保護、企業培育、技術示範等系列激勵政策,初步構建人工智慧倫理道德與政策法規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四、重點任務(一)實施人工智慧技術創新行動,增強核心競爭力。1.超前布局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研究。
  • 劃重點!2020年,這些前沿技術最受關注
    《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聯手編撰,包括重點技術發展趨勢深度解析和TOP1000技術熱點趨勢追蹤兩個部分。腦機接口等五大技術發展趨勢重點技術發展趨勢深度解析篇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完成。
  • 打造江蘇人工智慧產業新優勢
    江蘇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現狀  江蘇人工智慧產業處於國內領先,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智慧機器人、智能傳感器、智能晶片等領域掌握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已逐步滲透到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形成一批典型應用場景。2017年,全省人工智慧產業相關業務收入達230億元,廣義人工智慧企業數量逾千家。
  • 明年經濟八項重點任務,來了!
    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會議確定,明年要抓好以下重點任務。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
  • 【深度】人工智慧有多恐怖?從更深的層面認識人工智慧技術
    從更長遠的維度看來,哈撒比斯正在開發的技術所覆蓋的範圍絕不僅僅是情感機器人和智慧型手機,也絕不僅僅是Google。不甘落後的Facebook、Microsoft、Apple等科技巨頭也在大肆吸納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這些公司已經在該領域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人工智慧技術所帶來的顛覆性勢必會超乎所有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