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0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瑞金醫院宣傳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這是一件事關西藏人民身體健康的大好事,」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院長米瑪多吉說,「日喀則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本地居民尤其是農牧民的飲食很不科學,缺少蔬菜、水果及新鮮肉類的攝入,所以高原病、貧血、包蟲病、結核的高發,嚴重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尤其是營養性貧血,這一在中國其他地區很少見的疾病,在西藏由於食物營養缺乏卻是一種常見病,如今,在酥油茶裡添加營養成分,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病因,確實是件造福西藏、功在千秋的好事。」
「瑞金醫院血液科從2015年開始對日喀則人民醫院血液科進行接力幫扶,我們的醫生們不但在當地診療病人,還細心研究發病原因,發現西藏地區貧血的最重要原因是營養性貧血,就是飲食中缺乏必要的造血原料,為了從根本上改變這一情況,瑞金醫生們聯手制定符合西藏地區人民生活和飲食習慣的解決方案,提出在當地居民日常食用的酥油裡添加造血原料成分,並協助江南大學的專家完成了營養酥油的研製,」瑞金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介紹,「眾所周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發現了缺碘和地方性甲狀腺腫的關係後,就開始在東北和山東實施局部地區加碘鹽政策,從1995年起實施的食鹽加碘項目在降低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呆小症發病率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們也希望通過營養酥油茶項目,將這種營養酥油茶在西藏推廣,相信三年、五年後西藏人民貧血的發病率也會大幅度下降。」
今天上午11點,瑞金醫院與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營養性酥油的捐贈儀式。瑞金醫院黨委書記瞿介明,黨委副書記俞鬱萍與血液科李軍民主任共同向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贈送營養性酥油,由瑞金醫院援藏幹部李嘯揚醫生向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黨組書記萬興旺、院長米瑪多吉轉贈酥油,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樂飛主持並參加捐贈儀式。來自上海的2.5噸營養性酥油將贈予西藏地區貧血患者,以補充當地患者攝入不足的造血營養成分。
「味道跟我們家自己做的一樣」,一位卓瑪喝著剛調製好的酥油茶說,「原先以為內地的酥油我們會喝不慣,但這個就是家裡的味道,而且聽說每天喝這款酥油還可能對我改善貧血的症狀有益處,我會每天都喝的。」從今天開始,就診於日喀則市人民醫院血液科的營養性貧血患者,出院時都會拿到來自上海的一份特殊酥油。
瑞金醫院援藏幹部、日喀則市人民醫院的血液科主任李嘯揚醫生提及酥油的研發過程時說,營養酥油需要平衡口味和營養成分,我們特地選擇食品工業排名全國第一的江南大學合作,初期研製的酥油口味和西藏的酥油相差很大,當地居民不能適應,經過上百次的試吃和調試,總算確定了最終的配方,不僅在酥油味道上接近當地產品,而且其中添加的鐵元素、葉酸和維生素B12也能有效補充當地飲食結構中匱乏的營養素。
瑞金醫院血液科李軍民主任介紹,此次向西藏捐贈酥油項目基於過去幾年上海組團式援藏幹部人才的工作,是為藏區貧血患者特別研製的,從高曉東主任建立西藏地區第一個血液專科以來,許彭鵬、鄭宇、李嘯揚主任先後對西藏地區高發的血液疾病進行了2000餘例病人的流行病學分析,創新性地提出了研發營養酥油茶項目。今後,李嘯揚主任將繼續帶領團隊全力以赴改善藏區貧血患者的健康水平,瑞金血液科也將繼續給與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技術支持,並共同進行貧血相關的學術交流和科研攻關。
上海市第五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領隊、日喀則市衛健委副主任、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黨組書記萬興旺評價,營養性酥油是體現上海水平的實事項目,從老百姓生活入手、從疾病根源入手,根本上解決西藏地區人民造血原料攝入不足的問題,相信項目的順利實施將大幅改善當地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百姓的健康狀況,並能進一步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狀,具有劃時代的非凡意義。
據悉,本批營養性酥油的研製得到了上海援藏聯絡組以及日喀則市市委、日喀則市衛健委和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在酥油的研製、生產、運輸、儲存和發放的全流程中積極協調、統籌安排,後續還將進一步推動臨床觀察和產業落地,助力健康西藏、健康扶貧。
原標題:《從根源上減少西藏這一常見病 ,瑞金醫院接力五年的「營養酥油茶」項目今天啟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