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濟寧牢記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親臨視察時的殷切囑託,以建設經濟文化強市首善之區為引領,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快推進文化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文化旅遊產業實力顯著增強。規劃了「一園、三帶、四區、七大產業」布局,湧現出梁山出版印刷、曲阜國學培訓、汶上寶相宮和兗州興隆文化園、嘉祥石雕等一批優勢產業集群。設立了10億元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基金,出臺30項扶持措施,累計投入1.5億元用於支持文化企業和項目,強化了政策保障,創優了發展環境。全市建設文化產業項目100多個,總投資額達600億元,尼山聖境、魯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均超100億元,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引擎。曲阜優秀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項目列入國家文化戰略,省政府專門出臺建設規劃;北京愛奇藝成功籤約落戶;大運河文化經濟示範帶啟動實施;創新舉辦孔子文化節、世界儒學大會、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會、中國大學生論語大會和「創意濟寧」文化產品設計大賽。建成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3個,省級重點文化企業、項目和園區(基地)31個,首屆「山東省文化企業30強」3個,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金種子」孵化器試點1個;發展規模以上文化企業453個,產值680多億元,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達到177.47億元,增長17.6%,佔GDP比重4.08%,位居全省前列。
2018年1月3日,國務院以「國函1號文」正式批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試驗區,也是十九大之後獲批的首個區域性國家戰略,標誌著我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
2月22日,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召開。按照《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濟寧將圍繞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向壯大信息技術、文化旅遊、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改造工程機械、能源、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打造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和資源型城市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的目標而努力。
打造示範載體,構建新舊動能轉換布局
加快建設大運河文化經濟帶,積極策劃一批體現濟寧特點的標誌性項目,規劃建設運河總督衙門、「運河記憶」歷史文化街區、濟州古城、南陽古鎮、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等一批先導性文化產業項目;圍繞加大政府投入、利用社會資本、加強與央(省)企合作等拓寬資金來源,推動文化經濟要素有序流動,打造文化引領、綠色生態、創新驅動、協調發展的示範帶。以曲阜文化建設示範區為戰略牽動,強化對上爭取,加大曲阜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培育力度,規劃建設鄒魯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等。
集中突破產業,引領新舊動能轉換方向
圍繞建設文化強市目標,依託濟寧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園區(基地),深度挖掘文化產業資源,傳承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拉長文化產業鏈條。支持旗艦型領軍文化企業集團發展,實施「文化+」融合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十百千」文化產業工程。改造提升曲阜鄒城研學培訓、嘉祥石雕、梁山出版印刷、高新區創意文化、任城藝術品和演藝娛樂等傳統區域性特色文化,積極發展文化休閒、創意設計、動漫遊戲、節慶會展、藝術品業、現代傳媒、文化金融等新興文化業態,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著力做強品牌、形成支柱。
加快項目建設,強化新舊動能轉換支撐
加快推進一批,全力推動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尼山聖境、孔子博物館、孔府印閣、魯國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等一批基礎性先導性重大文化項目建設。積極謀劃一批,精心謀劃1917工業遺址廣場、中關村領創空間、山東曲阜影視基地、弘高文化創意產業園等一批重點文化項目。篩選儲備一批,圍繞大運河文化經濟帶建設,廣泛徵集運河沿岸縣區文化產業相關重大項目。截至目前,初步確定重點項目50餘項,著力增強新舊動能轉換後勁支撐。
推進文化惠民消費季,凝聚新舊動能轉換動力
成立了濟寧市文化惠民消費季組委會及辦公室,制定了實施方案、宣傳方案。結合濟寧實際,著力構建「十大系列活動支撐、線上線下聯動,縣市區協同推進」的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體系。加強宣傳推介,舉辦了山東文化惠民消費季濟寧啟動儀式暨濟寧市文化志願服務惠民演出、首屆山東文化惠民消費季濟寧特約文化企業籤約儀式。目前,共徵集168項具有濟寧特色的文化惠民主題活動,籤約企業和商戶已達158家。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