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歸僑力志去年一家人去日惹,司機在鄉村路上停下,讓他們一家品嘗剛摘下來的小榴槤。當金黃噴香的果肉接觸舌尖和口腔,不得了!一股腦的香、甜、鮮充斥滿嘴。什麼貓山王、D24全擱置一邊!
不知不覺又一年,年終時節是印尼邦加的榴槤季節。上圖為邦加島鄉村的榴槤檔口,村民自立的牌上寫著:文島路(Jl.Buntu)阿積(人名)榴槤巷(Gg. Acit Duren)。原來我們懷疑,此地是不是在邦加北部小鎮文島(Muntok)附近。因為文島與楠榜(Jebus)交界的地方土地肥沃,是傳統優質榴槤的產地。後來鄉親群網友告知,該地並非在文島,而是省府檳港(Pangkal Pinang)機場路,一個距離中華公墓園不遠的地方。
這是爪哇的優質榴槤,果色奶黃,品相及味道不亞於香港賣的泰國榴槤。
邦加點滴:尖蜜拉(Cempedak)提前上市
豬姆屎榴槤絕品邦加的尖蜜拉(Cempedak)運至鄰近的南蘇門答臘(Sumsel)的Ogan Komering Ilir (OKI) 縣,深得當地人的歡迎。
邦加近期山竹(Manggis)上市價格便宜,味道香並帶有甜酸,有清涼解毒功效,多吃無妨。邦加人可真有口福!另外據《室利佛逝郵報》(sriwijaya post)報導,在南蘇門答臘(Sumsel)省的Ogan Komering Ilir (OKI) 縣,來自邦加的一種小種菠蘿蜜(新馬地區通稱尖蜜拉的Cempedak)已經在該市的pasar Kayuagung市場上市。1月28日記者見到其價格也是介於每個5千盾(約人民幣4元)至1.2萬盾(約10元人民幣)不等。小販吆喝說:「來自邦加的尖蜜拉!果肉很甜呀!其果核小,果肉厚實。」聽一些消費者說,果肉的確很甜,不會令人失望。他們說,OKI縣(Kabupaten Ogan Komering Ilir)的尖蜜拉還沒成熟呢。除了尖蜜拉,邦加的榴槤也不乏好品種。據最近邦加郵報(Bangka Pos)稱,一種叫南龍榴槤(Durian Namlung)可是遠近聞名,大出風頭。榴槤打開後,榴槤肉令人垂涎三尺!
上圖為烏刺D222榴槤,這可能是全球最貴的榴槤了。每公斤200馬來西亞令吉,約值330人民幣。馬來西亞的名產貓山王及泰國的名產金枕頭都沒有它貴吧?
不過看起來,邦加的南龍榴槤外貌很接近烏刺D222榴槤。
南龍榴槤產於西邦加縣(Kabupaten Bangka Barat)的楠榜鄉(Desa Jebus),當地人卻稱之於Durian Tai Babi (Cumasi,客家話豬姆屎),所謂南龍榴槤(Durian Namlung),即為擁有它的華人叫南龍而得其名。(下圖為南龍榴槤)
2000年南龍榴槤參加邦加農業局的優異果品大賽,結果或第一名而一舉成名,它也被選為印尼農業部頒發的全國優異果品稱號。
其貌不揚的南龍榴槤(Durian Namlung),是邦加榴槤絕品,獲全省及全國優異果品稱號,其主人是華人南龍。因為其果肉像豬姆屎,華人又稱其為豬姆屎榴槤。
以勿裡洋及文島的最佳。它是很清涼的水果,小孩子發燒都可以吃。從邦加臉譜(Facebook)網友製作的榴槤節圖片中,可以看到場面火爆,甚至要動用很多官員及軍警維持秩序。印尼從11月至次年4月是雨季,其中1-2月又是雨量最集中的時候。 但偏偏這個時候,卻是各類水果上市的季節,邦加友人鄒霖財(Halim Susanto)在其臉譜(Facebook)上稱,現在大量的榴槤(Durian)、紅毛丹(Rambutan)、杜古(Duku)、山竹(Manggis)等充斥街頭,令人耳目不暇。
博主對此不勝感嘆,因為他大多是4-5月或7-8月到印尼,幾乎碰不上水果豐收季節,看來要改變行程才對。
8年前,邦加榴槤豐收。為了推廣當地水果,2012年1月28日星期六,在邦加島(Pulau Bangka)首府檳港(Pangkalpinang)的Pangkalanbaru區Air Mesu鄉,一條叫做Jalan Balai的大街附近的足球場,當局舉辦了富有創意與吸引力的榴槤節(Pesta Durien)。當時準備了3000個榴槤,完全免費開放、任人品嘗。唯一要求是不能帶袋子裝走,只能在現場吃,多少不限,吃飽為止。
結果來了1000多人,不少人是駕車從相隔幾十至百公裡以外的鄉鎮趕過來的。群情沸騰,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還好當局有所準備,一切井井有條的進行,不一會兒榴槤被掃光,剩下一堆堆的榴槤殼。
當局稱,此舉也是旨在打破印尼最高紀錄MURI (Museum Rekor Indonesia)的一項活動,以達到宣傳邦加及其水果資源的目的。
那天吸引很多傳媒與攝影愛好者,他們捕捉鏡頭,拍出不少動人的場面供人們分享
一堆堆的榴槤殼,見證了當地人的吃榴槤能力,刀劈手板,各出奇招
備好的一堆堆榴槤,等待人們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