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縱覽20世紀的中國美術史,關於傳統與革新、繼承與改良的思潮與論戰紛起,中國畫家不斷地找尋國畫未來的出路和方向,是鏡鑑西方繪畫還是繼續叩問古老的中國畫體系?時至今日,當代畫家用作品交出了不同的答卷,當代畫壇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但無論如何有一點毋庸置疑,筆墨作為中國畫的獨有的表現形式,任何脫離了筆墨體系的作品無法稱為中國畫。
中國畫中的筆墨有相對穩定的法則和規範,這些法則和規範的建立有助於畫家進入這個有無比探索空間的藝術世界。但是筆墨系統的法則與規範,決不是要畫家墨守成規,而是容許和鼓勵他們有所探求和創新,須能「借古以開今」(石濤語)。縱觀畫史,自開新面而成大家者,必能窮究前賢血戰古人,又能參合時代精神在藝術上自我演進。借古開今的出發點則是「開今」而「借古」,意是站在當下,在不斷開拓、實驗的同時,把歷史作為參照、對話、挑戰和超越的對象,構成延伸與超越的關係。
本次展覽以「借古開今--當代中國畫筆墨60家線上學術觀摩展」為名,是為了將筆墨作為一個學術課題提出來,邀請當代名家展示他們的藝術風格和個性創造,以期引起學術界的關注,重新研究筆墨風格的意義和它的價值。相信參展的這60位個性筆墨風格鮮明的畫家在筆墨上的各自探索成果和他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僅會對人們有啟發和借鑑的作用,而且會把畫界對筆墨風格的討論引向深入。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 鏞
學術顧問:趙成民
展標題字:楊曉陽
參展畫家
馬波生 馬剛 王穎生 王延軍 王林強 王新偉 劉二剛 劉天宇 劉汝陽 劉德揚 江文湛 朱玉鐸 邢慶仁 任惠中 張立柱 張永濤 張躍武 張建崗 何揚 何曦 李大慶 李長庚 杜滋齡 陳永鏘 陳政明 陸學東 吳奇峰 周玉柱 周榮生 林容生 卓素銘 徐雪濤 趙寧安 趙建成 洪明道 胡洋 俞志華 賀榮敏 姚舜熙 賈廣健 賈博鴻 袁武 袁錦標 聶鷗 唐元明 唐玉珍 郭石夫 蕭寬 蓋茂森 龔文楨 曹香濱 梁時民 梁佔巖 崔曉東 謝志高 源遠
王林強
參展畫家
王林強,字杪之,號平泉人。1975年出生於甘肅省鎮原縣平泉鎮,自幼習畫,臨習傳統。2000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獲學士學位。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甘肅省中國畫學會理事、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鑑書賞畫》報主編、《甘肅法制報·西部藝術》周刊主編、甘肅省直屬機關書畫協會會員、甘肅青城書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蘭州敦煌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蘭州市七裡河區美術家協會理事。
其作品多次參加大型展覽並獲獎,並被有關機構及個人收藏。多次舉辦個人展覽和聯展,作品入編大型展覽作品集,著有《靈猴獻瑞·王林強畫猴(2018-2019)》《靈猴獻瑞·王林強畫猴(2020)》。
中國書畫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2019春季拍賣會第720期 Lot0042 王林強 月落星沈 鏡片被拍出 HKD 9,200 成交。
立信拍賣2019(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王林強《其樂融融》68×45cm 被拍出 RMB 7,200 成交。
立信拍賣201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 王林強《母子情》68×45cm 被拍出 RMB 9,200 成交。
作品欣賞
觀王林強畫作有感(二首)
劉工醉
2019年12月9日
一
展紙潑墨抒情懷,幅幅佳作顯真才。
筆下猴王似大聖,神通廣大賽如來。
二
墨變五彩匯成卷,妙筆生花驚藝壇。
甚喜中年王林強,大作面前無古賢。
——劉工醉(著名美術批評家、藝術理論家、《書畫研究》主編)
獨俱靈性繪丹青 隴東才俊畫猴王
——恩師王祖銘(國家一級美術師、陳少梅藝術研究會終身藝術顧問)
自然天成 生動感人
猴子和人一樣也有父母親情,同伴樂趣,喜怒哀樂。王林強先生畫的猴子,非常生動感人,這與他長期作畫實踐、觀察研究密不可分。從畫面上看,他把猴子的真情實感描繪的靈動逼真,觀後使人動情和喜歡。從專業技術層面上講,其作品大都構圖合理,變化中又追求構圖的完美統一。從筆墨技巧上看,運線講究,自然天成,點線面和墨色的對比強烈,整體和諧統一,筆墨結合恰到好處,因此給人以美的享受,我常常戲稱他為「美猴王」。
——恩師陳則恕( 西北師範大學教授 )
神出於行,行不開則神不現
——觀王林強猴畫有感
王林強畫猴,已不是一天兩天了,最近見了他畫的一幅幅作品使人眼前一亮,認真品讀,頗為感人。他以自己的筆墨語言來傾訴著靈長類動物獨有的靈性特徵。「神出於形,形不開則神不現」。林強畫的猴,從動作表情入手,緊緊抓住猴子形態特徵的瞬間變化,心手妙合,力求傳神。喜、怒、憂、思、悲、恐、驚之效果競然能出自他的筆下。
林強作品章法簡約,聚散有度,他畫的猴或在老樹枝頭,或在崖石之間,或在清泉之畔,或三兩成群,或母子相依。表現出的情趣裡,蘊含著生命的可貴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沒有一點兒焦躁之氣。
林強畫猴主要以水墨為主,他不但能很好的把握猴的形體結構,更能巧妙的駕馭畫猴時的水墨效果,充分利用水墨在宣紙上獨特的自然變化,刻畫猴、表現猴時對水墨的可控,明暗對比,濃淡關係之間無不體現著水墨應用之妙,也更是體現了林強對中國畫傳統水墨的深層次理解和感悟。
——吳定川(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書畫研究院副院長、甘肅省詩詞學會理事、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筆墨攝情 賞者生趣
——董兆儉(國家一級美術師、甘肅省舞臺美術學會會長)
筆精墨妙 形神俱佳
——趙錄平(劉工醉藝術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