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歐洲村":別墅呈歐式風格,村民掙的用的全是歐元
近年,伴隨中國國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除了國內遊,跨國遊也成了不少國內驢友樂此不疲的打卡地,而之中"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鄰國,自然就率先受到中國驢友的追捧,當然!如果是旅遊時間和資金不受限制的驢友,也不乏會選擇距離較遠的歐洲發達國度。
很多中國驢友之所以不遠千裡也要到歐洲遊玩,除了自身不受限制的條件外,主要也是由於歐洲國度大多經濟發達,且異域風情十足,很多景點和景區皆給人一種"浪漫"情調的感受,再加上本地坐擁諸多如童話一樣的"城堡"和獨具西方特色的地標建築,因此中國遊客會選擇到歐洲遊玩也是情理之中。實際上,如果是對於存在"歐洲夢"卻由於各種外在條件限制,無法親身到歐洲遊玩的驢友,坐落在中國的一個村莊就可以幫你圓夢。
它就是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的槐塘村,或許很多人對這個村莊並不熟悉,由於它所處的位置較偏僻,再加上不似"華西村"、"小崗村"等村莊那麼名聲在外,因此,如果不是曾經一位偶然看到相關報導的驢友告訴小編,小編根本不知曉國內竟然坐落了這麼一座"洋氣"的村子。到底怎麼個"洋氣"法呢?
驢友表示,全村的建築皆以歐式風格為主,且本地精通歐洲貨幣兌換,日常生活中掙的、用的全是,因此這座村莊也被稱作"歐元村";此外,在接近2000多個村民中就佔了將近一半的人在歐洲工作,於是一些在歐洲生活的親人,就經常會往家中寄一些特色食物,例如西班牙的火腿、義大利的咖啡以及德國的香腸等等,所以久而久之,該村莊的村民在飲食習慣上也較偏向於歐洲口味。
然而如今這座村莊,大多的年輕勞動力在國外,留在村中的基本是老人、孩子以及保姆,就連以前村中唯一存在300多人的小學,現在也僅剩幾十名學生和幾個老師,大多家境不錯的皆選擇將孩子接到國外優質的教育機構去留學了,也難怪現在的"歐元村"給驢友一種較冷清的感覺。
對此小編認為,無論國外的月亮再圓,也不如自己家鄉好,終將一天,這些在海外奮鬥的華僑同胞也會再一次投入祖國母親的懷抱中,畢竟"不忘根"是中國人自古沿襲的優良傳統!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