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的看法而言,我覺得獨自去旅行的人都是孤獨的,人是群居的彼此相互關照,閒時都會想找朋友去玩去聊聊天,就算是沒有多餘的話想講,只要在旁邊就好,就像你獨自在家不看電視也要打開,當做背景,顯得你不是那麼寂寞。
國內男女比例不協調,現又有「歪果仁」這一情敵出現,現在的單身的人越來越多,想帶著男/女朋友去浪漫的遊耍一番也是沒有機會,我幾年前就想去雲南,本來是要一個人去了,又轉念一想,這個曖昧又浪漫的地方,必須得帶著女朋友去,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一別4、5年依然是條單身狗,至今也沒領略到雲南的曖昧是個什麼味,也不知道甜不甜?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有句對白,瑪蒂爾達問:生活總是如此艱辛還是只有童年如此?裡昂答:總是如此。
11月24日韓國女星具荷拉在家中自殺,家中都擺好了聖誕樹,可惜還是沒過上聖誕節,她心中是有陽光的,可惜了。12月3日,車仁河也在家中自殺,我們不知道他們背負著什麼樣的壓力,但總是有希望的,就像具荷拉的聖誕樹一樣。不說旅行對解壓,整理心情有多大的效果,但很多人有心事,壓力都會選擇去旅行排解作為第一選擇。也希望在座各位珍惜自己。
獨自去旅行的人可大致分為4類,你認為你在哪類?
1.孤獨的人
小王,程式設計師,從小不愛說話,朋友不多。遇見他的時候他背個破舊的背包在呆呆的看著海。他一個人在北京工作了6年,每天兩點一線,工作很忙壓力很大,微信上除了工作沒有人會找他,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曾經想對媽媽倒倒苦水最後忍住了,有天生病下班在地鐵上聽著歌吃著麵包,吃著吃著一陣心酸麵包卡在嗓子眼咽不下去了,像個孩子一樣哭了,他感覺自己像是個多餘的,第二天辭職了,一個月交接後來旅遊了,準備旅遊後拿著攢下的錢回老家做生意。削髮明志代表從頭再來,小王也應該是這個意思。
2.約不到人的人
雨婷,職場精英,獨立女性代表,朋友都是白領再不就是領導,長得很漂亮有很多追求者,平時工作也很忙,難得休息想要出去玩一玩,給所有的好閨蜜打了電話,這個不是忙,那個就是根本沒有時間,還有幾個月都沒休過假的,時間沒有一個對的上的,自己也想過算了不去了,在家宅著吧,最後還是不想浪費難得的假期自己就拎著包就走了,路上她想過,現在的人,包括自己,是在生活,還是為了生活,一點自由都沒有,最後還是沒有答案,她感覺這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一樣。而她有那麼多追求你的為什麼不找一個陪呢?她說他們只是饞她的身子,好有趣的回答。
3.壓力大的人
葉雨29歲,公司老員工,三無青年,父親重病多年,有個同年合得來的女朋友,他現在處在一個舉步維艱的狀態,父親多年的重病家裡已無積蓄,經濟壓力很大,女朋友談了5年,就差臨門一腳娶回家,可她家人雖然說是比較通情理的,但是也不希望自己女兒以後跟著吃苦,她家也是個普通人家結婚後也幫不上多大忙,讓女兒自己定奪,葉雨也不想苦了她,也就這麼拖著。偶然間看見一篇文章「你不在她30歲之前求婚,30歲之後,可能她就不想嫁給你了」和他遭遇很像,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正趕上公司派他出差後給了兩天假期,買了出差地臨省的票,想看看山水暫時的忘記這些事情,打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他說路不都是走出來的嗎?
4.喜歡自由的人
青靈,大學生,家庭富裕,小的時候父母經常帶她去旅行,長大後也愛上了旅行,每年要走上4、5次。大一的時候和兩個舍友出去玩,意見不統一,行動不統一等等,給了她一次不好的體驗,從那以後就自己走了,第一次體驗到不用照顧別人,收放自如,便愛上了這種感覺。旅行中的無助與孤獨也讓她變得越來越強大,處理事情也越來越從容,也越來越嚮往遠方。她說這是她經歷著看的見的成長,很享受。而有的男生獨自旅行是想,像電影裡那樣遇見一次桃花運,不想被其他人打擾。不管怎麼說都是熱愛生活,自由的,嚮往自由的人。
一個人去旅行,不是寂寞,不是孤單,而是對自己的一次重生、一次思索,是讓自己重新回歸寧靜和單純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