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體驗了大部分富士GF鏡頭 說點個人感受

2020-12-18 蜂鳥網

  2017年,富士正式發布了旗下的首款中畫幅數位相機:GFX50S,像素5000萬;2018年富士再接再厲發布了第二款中畫幅數位相機GFX50R,像素同樣還是5000萬;2019年,富士再次拔高像素,發布了高達一億像素的中畫幅數位相機GFX100。而與此同時富士也逐漸的擴充了G卡口鏡頭,以更好的適配富士的這三款中畫幅數位相機。那麼購買了富士中畫幅相機的朋友究竟改如何來選購鏡頭呢?究竟每一支GF鏡頭適合拍攝什麼類型的題材呢?針對富士的GF系列鏡頭,我基本上都用過,除了GF100-200mmF5.6 R OIS和即將發布的GF50mmF3.5 R LM WR,所以本篇文章將會圍繞我自己的使用感受和大家一起探討。


富士G卡口鏡頭目前一共擁有九支產品


富士GFX系列機身目前一共擁有三款機身

  在正式介紹前,先說說富士龍鏡頭上幾個字母的意思:R代表光圈環具備電子光圈調節功能;LM代表具備線性馬達對焦;OIS代表具備光學影像穩定功能;WR代表具備耐候,即防塵防滴濺功能;Macro代表具備微距功能。


·GF23mmF4 R LM WR 售價:17450元


FUJIFILM GFX100+GF23mmF4 R LM WR拍攝於上海

  富士GF23mmF4 R LM WR鏡頭採用了12組15片的光學結構(包含了2個非球面鏡、3個超低色散鏡片以及1個超級超低色散鏡片),其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18mm,視角為99.9°,最大光圈為f/4,最小光圈為f/32;此外,這支鏡頭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大放大倍率為0.09×,最近對焦距離為0.38m,整體尺寸為φ88.9mm×103mm,重量為845g,濾鏡尺寸上其尺寸為φ82mm。


富士GFX50S+富士GF23mmF4 R LM WR

  富士GF23mmF4 R LM WR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大約為18mm左右,官方對這支鏡頭的定位是一支超廣角鏡頭,裝載在富士GFX中畫幅機身上也非常的小巧,而我在實際拍攝中,只要構圖完成即可輕鬆拍攝,而且配合高像素的機身,可以隨意的進行二次構圖,另外這支鏡頭的綜合素質還是不錯的,光圈全開的情況下中心有著非常不錯的銳度。


·GF32-64mmF4 R LM WR 售價:15500元


FUJIFILM GFX50R+GF32-64mmF4 R LM WR拍攝於東京

  富士GF32-64mmF4 R LM WR鏡頭採用了11組14片的光學結構(包含了3個非球面鏡、1個ED鏡片以及1個超級ED鏡片),其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25-51mm,視角為81°~46.3°,最大光圈為f/4,最小光圈為f/32;此外,這支鏡頭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大放大倍率為0.12×,最近對焦距離為0.5m,整體尺寸為φ92.6mm×116mm,重量為875g,濾鏡尺寸上其尺寸為φ77mm。


富士GF32-64mmF4 R LM WR

  GF32-64mmF4 R LM WR應該是購買富士GFX系列機身最多被提及的一支鏡頭,一方面是因為其發布時間較早,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支鏡頭是富士GF系列鏡頭上為數不多的變焦鏡頭,實用性較強。而且綜合素質也非常突出,其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約25mm-50mm,涵蓋了廣角到中焦的拍攝題材,再加上其是一支恆定f/4光圈,所以這支鏡頭也是我使用最為頻繁的一支富士GF系列鏡頭。


·GF45mmF2.8 R WR 售價:11350元


FUJIFILM GFX50S+GF45mmF2.8 R WR拍攝於北京

  富士GF45mmF2.8 R WR擁有極高的解析度表現。同時由於採用了Nano GI鍍膜,該鏡頭提供了清晰解析力的同時降低了鬼影和眩光。全天候和防塵設計,使其可在-10℃的低溫下使用,該鏡頭結合了高表現力和高可靠性,光學結構上其採用了8組11片結構,使用1片非球面鏡和2片ED鏡片,同時採用內對焦系統,移動六片鏡片,提供高質量圖像的同時減少因為拍攝距離變化所引起的波動畸變。此外,由於使用Nano GI鍍膜可以獲得清晰的圖像,該鏡頭能夠減少鬼影和眩光,甚至是來自對角線入射光線的問題。


FUJIFILM GFX50S+GF45mmF2.8 R WR

  GF45mmF2.8 R WR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36mm,對於這個焦段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我個人在使用全畫幅相機的時候,35mm焦段是我用的最多的一個焦段,無論是人文紀實,還是進攝小品,這個焦段都能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GF 45mm F2.8 R WR體積不算大,f/2.8的恆定光圈也足夠我日常使用,所以我對這支鏡頭也非常的愛不釋手,成為我繼GF 32-64mm F4 R LM WR之外使用頻率第二高的鏡頭。


·GF50mmF3.5 R LM WR 售價:暫無國行售價


GF50mmF3.5 R LM WR官方樣片

  富士GF50mmF3.5 R LM WR鏡頭採用了6組9的光學結構(包含了1個非球面鏡),其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40mm,視角為57.4°,最大光圈為f/3.5,最小光圈為f/32;此外,這支鏡頭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大放大倍率為0.1×,最近對焦距離為0.55m,整體尺寸為φ84mm×48mm,重量為335g,濾鏡尺寸上其尺寸為φ62mm。


FUJIFILM GFX50R+GF50mmF3.5 R LM WR

  GF50mmF3.5 R LM WR這支鏡頭是富士宣布即將在9月份要發布的鏡頭,在正式發布以前,我自然是沒有機會使用,這支鏡頭等效35mm的焦距大約為40mm,原則上來說更加貼近「標頭」的焦段,所以使用這支鏡頭,無論是視野還是構圖都能更加的自然。根據官方的介紹,這支鏡頭的重量僅為335g,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其應該是富士GF系列鏡頭中體積和重量最小巧和輕便的鏡頭,所以充當掛機頭是在合適不過了。


·GF63mmF2.8 R WR 售價:10350元


FUJIFILM GFX100+GF63mmF2.8 R WR拍攝於東京

  富士GF63mmF2.8 R WR鏡頭採用了8組10片的光學結構,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50mm,視角為46.9°,最大光圈為f/2.8,最小光圈為f/32,而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可以隨時通過轉動光圈環來設定其光圈值;此外,這支鏡頭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大放大倍率為0.17×,最近對焦距離為0.5m,整體尺寸為φ84mm×71mm,重量為405g,算是比較輕便的一支鏡頭。濾鏡尺寸上其尺寸為φ62mm。


FUJIFILM GFX50S+GF63mmF2.8 R WR

  GF63mmF2.8 R WR的等效焦距為約50mm,也就是我們使用全畫幅相機傳統意義上的50標頭,所以從全畫幅相機轉投到GFX中畫幅系統下的用戶,GF63mmF2.8 R WR應該是最沒有陌生感的一支鏡頭,這個焦距可拍攝的題材同樣也非常多,人像、掃街、風光小靜等等統統不在話下。上圖是我在GFX100發布會結束的晚上,使用GFX100+GF63mm F2.8 R WR在東京街頭拍攝,顏色表達到位、細節表現突出、對焦速度迅捷,同樣也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支鏡頭。


·GF100-200mmF5.6 R LM OIS WR售價:14350元


GF100-200mmF5.6 R LM OIS WR官方樣片

  富士GF100-200mmF5.6 R LM OIS WR鏡頭採用了13組20的光學結構(包含了1個非球面鏡和2個超低色散鏡片),其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79mm~158mm,視角為30.6°~15.6°,最大光圈為f/5.6,最小光圈為f/32;此外,這支鏡頭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大放大倍率為0.2×(廣角),最近對焦距離為0.6m(廣角)、1.6m(望遠),整體尺寸為φ89.5mm×183mm,重量為1050g,濾鏡尺寸上其尺寸為φ67mm。


FUJIFILM GFX50S+GF100-200mmF5.6 R LM OIS WR

  GF100-200mmF5.6 R LM OIS WR雖然發布有了一段時間,但是很不湊巧的是我並未能體驗到這支鏡頭,其等效焦距約為79mm-158mm,這樣的焦段相對來說比較陌生,大約也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70-200mm這樣焦段的產品,只不過長焦端並沒有達到等效200mm的焦段。所以基本上我們可以理解為傳統全畫幅相機系統上的70-200mm能拍攝的題材,GF 100-200mm F5.6 R OIS也沒有太大的問題,比如人像、風光等題材。


·GF110mmF2 R LM WR 售價:19000元


FUJIFILM GFX100+GF110mmF2 R LM WR拍攝於上海

  富士GF110mmF2 R LM WR鏡頭採用了9組14片的光學結構(包含了4個超低色散鏡片),其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87mm,視角為27.9°,最大光圈為f/2.0,最小光圈為f/22;此外,這支鏡頭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大放大倍率為0.16×,最近對焦距離為0.9m,整體尺寸為φ94.3mm×125.5mm,重量為1010g,濾鏡尺寸上其尺寸為φ77mm。


富士GF110mmF2 R LM WR

  富士GF110mmF2 R LM WR是一支人像鏡頭,原因就在於其等效焦距為87mm左右,而在全畫幅相機系統上,85mm焦段的定焦鏡頭一直是一個神話,各家都有相應的產品,比如85mm f/1.2、85mm f/1.4、85mm f/1.8等。影友喜歡這個85mm鏡頭的原則就在於其具備了更好的壓縮感,在拍攝人像的時候能使人物更加的立體。


·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售價:18250元


FUJIFILM GFX100+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拍攝於上海

  富士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鏡頭採用了9組14片的光學結構(包含了3個超低色散非球面鏡片),其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95mm,視角為25.7°,最大光圈為f/4.0,最小光圈為f/32;此外,這支鏡頭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大放大倍率為0.5×,最近對焦距離為0.45m,整體尺寸為φ89.2mm×152.5mm,重量為980g,濾鏡尺寸上其尺寸為φ72mm。


富士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

  富士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則有點傳統意義上的90微,其實在全畫幅相機系統上,各家為微距鏡頭的焦段設置都不一樣,比如60微、90微、100微、105微、180微等等。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的等效焦距大約為95mm,更貼近與135相機系統中的90微鏡頭,這支鏡頭也是目前富士GFX中畫幅系統上唯一的一支微距鏡頭,實際使用下來的銳度非常高。


·GF250mmF4 R LM OIS WR 售價:21350元


FUJIFILM GFX100+GF250mmF4 R LM OIS WR拍攝於上海

  富士GF250mmF4 R LM OIS WR鏡頭採用了10組16片的光學結構(包含了2個ED鏡片以及1個超級ED鏡片),其等效35mm相機的焦距為198mm,視角為12.5°,最大光圈為f/4.0,最小光圈為f/32;此外,這支鏡頭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大放大倍率為0.22×,最近對焦距離為1.4m,整體尺寸為φ108mm×203.5mm,重量為1425g,濾鏡尺寸上其尺寸為φ82mm。


富士GF250mmF4 R LM OIS WR

  富士GF250mmF4 R LM OIS WR的等效焦距大約為198mm左右,可以理解為傳統意義上的200定,這類鏡頭素有「空氣切割機」的稱號。富士GF250mmF4 R LM OIS WR可拍攝的題材也非常多,比如人像、風光、建築、生態等等,如果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評判這類鏡頭,可能使用的頻率並不會特別的高;但是從攝影的角度來評判,這支鏡頭還真是一支綜合素質相當高的產品,所以怎麼選擇還是要看自己的使用需求。

·寫在最後:

  經過短短兩年多時間的發展,富士GFX中畫幅系統已經發展到了三款機身、九款鏡頭以及一款增倍鏡的組合,發展速度可謂非常的迅猛,而每一支鏡頭和機身也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三款機身的定位互不重複,價格區間也拉得比較開,所以對於用戶在選擇方面也沒什麼太大的難度;而在鏡頭方面,富士G卡口的九支鏡頭只有兩支變焦,其餘的都是定焦鏡頭產品,好在鏡頭的身價並不是很貴,所以用戶在選擇的時候,主要還是根據自己日常的拍攝題材來進行選擇,無論是對於專業的攝影師還是發燒友來說,富士GFX中畫幅系統都能提供非同一般的拍攝體驗。

相關焦點

  • 平民價位的中畫幅鏡頭 富士GF 30mm F3.5 R WR
    富士近期推出的GFX50S/50R/100系列中畫幅機身,高規格傳感器配合類旁軸的造型,讓器材愛好者們頗有好感;而相對實惠的售價,則讓普通人可以用相對較低的成本體驗中畫幅的攝影樂趣。GF30mm F3.5 R WR鏡頭具有輕量化設計,99.4x84mm的外廓尺寸與510g的重量在同類型鏡頭中屬於十足輕巧的一類;而在操作感受方面,光圈環材質很好,轉動起來有清脆的「咔咔咔」的聲音;而兩隻操作環阻尼感適中,轉動起來粘手不沉重,因此在日常使用中較為舒適。
  • 中畫幅上發力 富士GF鏡頭路線圖曝光
    富士GFX 50S中畫幅相機在國內上市時間應該在明年2月份,最近有新的鏡頭路線圖被曝光,根據路線圖,GFX 50S機身,及 GF63mm F2.8 R WR,GF32-64mm F4R LM WR和GF120mm F4 Macro將在2017年1月-4月間到來。
  • 富士中畫幅鏡頭GF30mm F3.5 R WR 售價11890
    GF30mm F3.5 R WR鏡頭是一支具有輕量化設計的中畫幅定焦鏡頭,99.4x84mm的外廓尺寸與510g的重量在同類型鏡頭中屬於十足輕巧的一類;而在操作感受方面,光圈環材質很好,轉動起來有清脆的「咔咔咔」的聲音;而兩隻操作環阻尼感適中,轉動起來粘手不沉重,因此在日常使用中較為舒適
  • 定焦鏡頭中的新晉王者 富士GF30mm F3.5鏡頭評測
    今天我們測試的富士GF30mm F3.5 R WR是富士剛剛發布的一款以便攜與高性能為主打賣點的定焦中幅鏡頭,它是否延續了富士一貫的小巧又高畫質的產品調性?看完評測,就會有答案!猶如富士膠捲般優美的造型富士的設計一貫很出色,鏡頭亦然。
  • 富士公布GFX 50S系統GF鏡頭最新產品線路圖
    (原標題:富士公布GFX 50S系統GF鏡頭最新產品線路圖)
  • 復古輕便高顏值 富士X-A7迪士尼Vlog拍攝體驗及感受
    因為自己喜歡拍一些小短片,最近得以體驗了一波富士X-A7。作為富士入門級相機產品,富士X-A7實際體驗之後,在外形和功能方面,可謂對入門級用戶非常友好。我使用富士X-A7配合富士XF23mm F2 R WR 鏡頭在迪士尼拍攝了一段vlog。
  • 富士X-A20 使用體驗
    寫在前面最近在網上發現了 富士X-A20 這臺微單相機,顏值很高,價格兩千多一點也比較合適,我剛好也有機會搞來了一臺玩一玩,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我的一些使用體驗,希望可以給想買的人提供一些參考。富士X-A20先從外觀談一談對於顏控黨來說,這款微單的外觀是吸引我的一大原因,而且比較輕,相對與微單的定位來說,我個人感覺它更像是一個時尚單品
  • 富士18-55mm首款變焦鏡頭評測
    ,所以X-Pro1需要升級最新的固件才能使用到這隻富士XF18-55mm F2.8-F4 R OIS鏡頭,因為富士X-Pro1帶有混合式取景器,所以變焦鏡頭在X-Pro1上會有新的操控體驗。富士XF18-55mm F2.8-F4 R OIS前鏡片  富士龍鏡頭一向口碑過硬,成像素質可圈可點,加上富士單電相機出色的成像品質,使用後的感受還是很難忘的
  • 富士XF16-55mmF2.8體驗:掛機用,太有愛了
    確實,掛機頭的選擇真的很讓人頭疼,畢竟要綜合鏡頭素質、鏡頭價格、焦段與便攜等多方面因素做決定,而每個人的需求又有很大的差別。S君對影像畫質方面特別執著,這次我用了富士一款極為出名的XF16-55mmF2.8 R LM WR做了拍攝體驗,也總算弄明白為什麼攝影大神都一致稱讚這款鏡頭。懂拍攝的人,都不會選猛烈陽光的情況下拍照。
  • 富士GF 80mm f/1.7中畫幅鏡頭或在明年初推出
    今年年初富士更新了旗下中畫幅GF系統的鏡頭路線圖,加入了一支「輕巧」的廣角鏡GF 30mm f/3.5 R WR以及一支大光圈鏡頭GF 80mm f/1.7 R WR。疫情雖然沒有影響富士推出APS-C畫幅無反相機的進度,但這兩支GF鏡之中只有30mm在今年與大家見面,80mm卻未見蹤影。不過最新就有傳聞指出,這支80mm鏡頭將會在明年初和大家見面。其實這支鏡頭在二月份的X summit已經和大家見面,這是GFX系統中暫時已知最大光圈的一支鏡頭,等效焦距約相當於 135格式的64mm左右。
  • 富士相機需要副廠鏡頭嗎?
    但你還需一個他,我又陷入了沉思。不要多想,我這只是在描述你選擇相機和鏡頭的過程。機身好選,鏡頭難配,算是「業內共識」吧。尤其是鏡頭群年歲較高,還鮮有副廠鏡頭的系統,沒錯,這裡我指的就是富士的 X 系統。
  • 無盡的等待終得正果 富士23毫米1.4鏡頭評測
    【天極網數碼頻道】富士FUJINON LENS XF23mmF1.4 R鏡頭產品概述  不得不說,「你」讓我們好等啊……,喜歡X系列相機的用戶大部分都對拍攝人文有著濃厚的興趣,富士的35/1.4鏡頭也因此暢銷,實際焦段為35毫米的鏡頭在APS畫幅上卻相當於約50毫米,也就是單眼看世界的標準焦段
  • 「虛」與「實」 頂級大光圈鏡頭的攝影藝術_富士 XF 50mm f/1.0 R...
    鏡頭做工非常精緻,金屬鏡身可以增加鏡頭的防護性,拿在手裡的手感和握持感受都很出色。「虛」與「實」的藝術    我們在體驗時搭配的是富士X-T3無反相機,擁有2610萬像素的APS-C畫幅傳感器設計。在使用富士XF 50mm f/1.0 R WR鏡頭拍攝時,我們大部分拍攝均使用了F1.0光圈全開,不僅自動對焦精準迅速,所得到畫面表現非常出色,充分展示了這支鏡頭的魅力。
  • 轉向菲律賓 富士X系列鏡頭或與日產說再見
    ­  來自FujiRumor的最新消息,據一消息來源稱,隨著新款XF18-135mm和XF27mm鏡頭即將在近期發布,富士X系列鏡頭也將告別日本生產的時代,並逐步轉移至富士位於菲律賓的工廠進行生產,而上面提到的XF18-135mm和XF27mm兩款新鏡頭也將會被打上「Made in Philippines」的烙印。
  • 帶上富士老相機X-T2,轉接徠卡手動M鏡頭,實拍2019香港花卉展
    花展的門票可以直接用刷八達通卡進入,買票只能用港幣現鈔,所以,如果沒有八達通,最好帶上點港幣。這次使用的是富士的M卡口轉接環,可將徠卡部分M鏡頭轉接到富士XF相機口上,我這隻11663的35鏡頭是可以用的,但是一些老款的徠卡M鏡頭不一定能能轉接,轉接環帶有標尺,要測試你的鏡頭能否轉接。
  • 富士史上最大光圈XF系列夜神鏡頭評測
    評測前言以及產品介紹: 如果接觸攝影器材時間長一點的用戶,肯定還記得世界上唯一的一支f/1.0的50mm定焦鏡頭,佳能EF 50mm f/1.0L Ultasonic,這支鏡頭可以說是當初佳能EOS系統創立之初「大躍進」的成果,用料豪華,體積和重量都堪稱之最
  • 鏡頭測試:日本富士EBC 135/2.5+索尼A7微單實拍北京北海公園
    據說富士的EBC鍍膜和德國蔡司Zeiss的蔡司T*鍍膜,以及日本賓得Pentax的SMC鍍膜,並成為世界三大鍍膜技術。當然也有人說三大鍍膜並不包括富士的EBC,而是德國祿來Rollei的HFT鍍膜。不管怎樣,看來富士的EBC鍍膜還是非常知名的。
  • 親身感受中幅魅力富士GFX50s可到店體驗
    富士中畫幅無反相機GFX50s可以到店體驗了!您可至富士指定經銷商處即可體驗到全新中畫幅產品。富士GFX 50s已可到各地體驗店體驗2017初富士膠片發布了FUJIFILM GFX 50S中畫幅無反數位相機獲得了業界極高的關注度,作為富士首款中畫幅無反產品,融合了傳統中畫幅畫質優勢兼具了無反相機的優異操作性,加上全天候的拍攝素質使得該產品顛覆了傳統高端相機的理念。該款令人期待的產品即日起已經在富士全國指定經銷商處上櫃開售並提供試用體驗。
  • 關於富士中畫幅GFX50S富士領導是這樣說的
    具體配置不多說了,今天我們從發布會出發,來發掘這款產品更多的特點:日本的全球發表會選在歷史上有重要轉折點意義的京都二條城,該地點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還是有革新意義的發生地,富士對這款新產品寄予了改變相機歷史,開啟新篇章的期望。
  • 夜色下的橫濱 富士新旗艦X-H1上手體驗
    體育攝影已經成為富士相機足以勝任的題材    註:本文是以上手體驗感受為主,因此咱們還是更多看看實拍的照片,其他的詳細性能測試和機身介紹內容,咱們還是測評中再慢慢談。操控體驗 專業與樂趣 不同性格兼容    機身設計上,富士X-H1顯然更多借鑑了中畫幅的GFX,機身上有很多設計都源於GFX,比如全新的手柄設計,新相機擁有了握柄,因此在機身握持舒適度上可以說是達到了現階段X系列中的最佳,尤其是在使用我最常用的16-5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