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貓島再次紅遍全球。雖然貓島上的貓沒有蛇島上的蛇的數量那麼巨大,但是仍然吸引著全球的眼光。因為貓能帶給人們的祥和,安靜和安全。如果一個島上全是流浪狗,那這個島肯定是全被動物所控制,而一個島上全是貓,則會吸引大量的遊客。今天小編帶你們去看看福岡貓島的喵星人們!
一隻帶著粉色項圈的喵嗚,葡萄般大的眼睛裡溢出一股靈氣。
和奴才們玩膩味了,就用舌頭不停地舔著爪子。
春末初夏的陽光最為舒服,用肚子挪地的這隻喵嗚,茸茸的腳墊向前一搭,像條海參似的。
一隻異常警惕的懷孕母貓,在海邊覓食。
尖尖的耳朵,特別神氣。
往高地勢走去,見到的喵嗚越來越少。
這隻喵嗚用粉色的小舌頭不停地清洗著毛髮,不躲你不喵你也不看你,一幅寵辱不驚的模樣。
當然,有的喵嗚看你「悉悉索索」地翻著包,以為有好吃的來了,就一幅惹人憐愛的模樣對著你喵喵叫,還傻乎乎地滿地找吃的。
不給吃的?
那就死死地盯住你,你好意思不給吃的嘛?
更多的喵嗚早已習慣了和人類共存,在你跟前面基也是坦坦蕩蕩。
兩隻喵嗚面基後,更多的喵嗚加入了它們。
大家的目標,是佔領小貨車。
夕陽西下,一隻喵嗚霸佔了人類院子的外牆,仿佛在等待獵物。
跑到諮詢處的兩隻喵嗚。
一隻望著外面想要出去,一個小男生為喵嗚打開了門。
一隻「來者何人」的威嚴感:「想要諮詢什麼就問我吧,我比人類更熟悉這個島!」。
家長們會放一百個心讓小孩子去接觸小動物,這隻喵嗚對小女孩也特別的溫柔。
去相島之前,有半年多沒見到大海了。
在碼頭邊,突如其來映入眼帘的寶藍色大海,豔麗得讓人錯愕。
這天天氣非常好,隱約還能見到遠山、城市、小島。
臨近相島,在船上眺望島嶼。
當時心裡就在琢磨,這個小島會給旅行帶來驚喜嗎?
相島的碼頭與港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被導報過的關係,為了停靠輪渡船而建造的設施便捷又有序。要知道,許多沒那麼知名的貓島,上島可麻煩了呢。
防波堤,對於沿海城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碼頭附近的住宅與學校。
其實挺羨慕島上的孩子們(如果還有學生的話),面朝藍色大海度過青少年時代,真是一段幸福滿滿的回憶。
自顧幹活的漁民們,似乎已習慣了外來的到訪者。
沒有機會見到捕魚歸來的熱鬧場面,但想像一下喵嗚們的期待,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相島的散步道路有許多上坡路,所以呢,租借自行車的確是一種體驗,但並不推薦。
力所能及,用雙腳丈量世界啊。
往返相島的兩個碼頭,都能看到許多當地人在釣魚。在藍色大海裡免費釣魚,想想就嗨~(。・∀・)ノ゙~
★ 貓 島 的 景 觀 ★
那麼,除了擼貓和看海,相島還有哪些景點可以玩呢?
當然啦,還有神社、歷史遺蹟、古墓等可以遊覽,這些都取決於你的時間與興趣點。
AINO SHIMA,相島,它的另一面,是一個漂亮、靜謐、古老但又可悲的小島。
最佳遊玩路線,是以相島的港口為起點,順時針步行6公裡左右。一路有不少的上下坡路,耗時需2-3小時吧。
小編的路線,則是逆時針步行,走到了普通遊客不會去的地方。
最後為了趕回程的末班船,在「巖宮神社」附近抄了小路下山。
沒錯,也就是有一半的景點沒看到,但完全不可惜,因為見到了連官方遊覽手冊上都沒有的驚喜風景。
修建好的環島路能通車與人,基本都是這樣的林蔭小道,就著海風、陽光、綠植,時不時會竄出一隻貓咪。
然而在地勢高的地方,一隻貓咪也沒見過,基本上喵群還是在居民住宅周邊居多。
可能私旅醬有一種,習慣性往偏僻路線走的體質。
在島的東邊,經過一條隱秘的小路時,我們決定放棄修建好的道路,去走一走碎石滿地的小道。
在看到荒蕪又略微驚悚的「蒙古塚」之後,又沿著一條更小的碎石路往海邊走,竟然——
驚喜地看到了一個海!蝕!洞!日方稱呼這裡為「眼鏡巖」。
蒙古塚,雖然是廢棄的古墓,但還是有些心理戒備,所以把拍的照片都刪了。
搜了下google地圖,發現海邊的這條路能通往大路,在經歷了海蝕洞的驚喜後,便決定往海邊走。
圖片上的黃色線路是修建好的道路,而我們則是沿著海邊在走。哦不,這不是你們所想像的那種海邊。
走了一會,隨意回頭看了眼,又驚喜地看到了先前因為角度問題,隱藏在海蝕洞背後的「鼻慄瀨」,就是那個洞。
鼻慄瀨算是相島比較知名的遊覽景點,高20米,全部由玄武巖構成。(所謂玄武巖,是火山噴發後的巖漿冷卻後形成的巖石。)看了下久遠之前的照片,鼻慄瀨被海浪日夜侵蝕,已逐漸風化。
平成18年(2006年),和隔壁的「鼻面半島」一同被封為「縣指定文化財(名勝)」。
這2張圖,分別拍攝於海邊以及道路上,反正對私旅醬來說,海邊的路再難走,這風景也是值得了。
這海邊路到底有多難走呢?喏,就是這樣的石頭路,無沙。
滿目的石頭便是曾經的「相島積石塚群」,這裡的海岸則稱為「長井浜」。
海岸古墓群共有254座,從5世紀後半期開始建造,在7世紀以前被利用。曾出土過4 - 6世紀的朝鮮伽倻系陶器,是世界歷史的見證。
古墓群的原型,請看下方第3張圖。
沿著海邊的石頭路走了一大段,有一條支路能夠回到大路上。
大路走了會,又向上拐進一條小路,便來到了這裡。
1592年和1597年,豐臣秀吉的軍隊出徵古朝鮮前,大家祈願勝利的石堆「太閤潮井の石」,以及「巖宮神社」。
從地圖上看,沿著石堆、石宮神社往下方走,有個建於天曆年間(947 - 957年)的「穴觀音」。
但因為地震的原因,原本的山路變成了危險的懸崖路,穿著皮鞋所以沒有冒險爬下去。又因為滑坡、坍塌等種種原因,洞穴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建議普通遊客自行前往哦。
找到一張島國人民在10年前拍攝的畫面,大家欣賞下。
原本在洞穴內祭拜的觀音,現在被放置在相島的「神宮寺」內。
因為時間的關係,在「巖宮神社」附近找到一條近路,直接下了山,沒有繼續往西邊走。
和修建好的道路完全不同,這裡有大片大片的荒廢農田,長滿了雜草。
途中,還遇到了這裡。
因為前往「穴觀音」的道路艱難,在享保年間(1716-1735年),當地居民在「穴觀音」的附近,建造了這座「山の觀音堂」。
繼續往碼頭的方向走,是島上僅有的學校,相島小學校和新宮中學相島分校。
面對大海的學校既讓人心動,又充滿了怯意。
這一圈散步路,還看到了許多被廢棄的房屋與車子,它們逐漸被植物侵佔,好像柬埔寨的寺廟一樣。
相島還有個令人驚喜的地方。
一開始以為是海鷗覓食,沒想到竟然是一群老鷹在天空盤旋。
最後,想說說環保的問題。
相島無沙,但擁有石頭組成的獨特海岸線。
可是,海裡的垃圾不斷侵蝕著海岸線,小島無力清理,變成了這樣的遺憾局面。
保護大自然,真的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