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會、擁抱陽光——寫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

2020-12-09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融入社會、擁抱陽光——寫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記者

邁出家門、融入社會,是殘疾人群體的樸素願望,更是社會治理難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通過康復、培訓以及自己創業,融入社會工作,擁抱美好生活。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故事。

「我是一名『上班族』」

甘肅省蘭州市殘疾人託養就業康復中心的日間照料中心內,37歲的朱曉君身披白大褂,和七八個殘疾人圍桌而坐。他們正在製作手工鞋墊,一旁的書架上擺滿了他們製作的錦盒、十字繡等手工藝品。

朱曉君是一名智力殘疾人士。「以前只能在家待著,每天就算是出門幫奶奶買菜都覺得很高興。」朱曉君說,現在我已經在日間照料中心「上班」了。

從2012年開始,她在中心從事輔助工作,幫助更多的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我現在是一名『上班族』,一個月能掙2300元,有了存款,還有了『五險一金』!」她笑著說,雖然她說不清「五險一金」是什麼,但她格外自豪。

日間照料中心主任張桂文表示,目前,日間照料中心共有9名殘疾人,除了日間看護,照料站還拓展了技能培訓和就業服務,通過簡單、相對固定的工藝流程,組織與其健康狀況、技能相適應的簡易勞動加工,幫助殘疾人開展輔助型就業。「殘疾人需要這樣的平臺和機會。只要有人帶著他們幹,他們就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張桂文說。

截至2019年7月,蘭州市殘疾人託養就業康復中心先後收住重度殘疾、肢體殘疾、精神殘疾近9500人次,託養殘障人士750餘人次,同時為近1200人開展了庇護性就業培訓。

「我有了自己的專長」

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是勞動者個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改善的主要經濟來源,對於殘疾人來說亦是如此。

從今年10月下旬起,46歲的無錫市民張平,每周都會來到無錫科技職業學院的電子商務班上課。「18歲時工傷,左手四個手指齊刷刷地沒了。」張平說,肢體上的殘疾曾讓他十分痛苦,但幸好當初參與了無錫市殘聯組織的電動車修理培訓班,他也依靠這門手藝有了收入來源,月收入最高時能達到7000元。

「是殘聯的培訓項目讓我有了自己的專長,也讓我對生活重新充滿希望。」張平告訴記者,靠修車起家的他,生活也慢慢發生轉變,他開始樂於學習,尤其痴迷新鮮「物件」。

「電腦、網絡直播,我現在都學會了,今年我準備和朋友一起合作開個電動車銷售網店,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張平表示,電子商務班的培訓讓他信心倍增。「希望日子過得好一些,只要不放棄,總能闖出一條路。」他說。

無錫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無錫有各類殘疾人口近30萬,為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目標,無錫建立了無錫開放大學殘疾人教育學院,同時設立無錫科技職業學院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示範基地,通過蛋糕烘焙、電子商務等技能課程,讓更多殘疾人實現就業。

「『打破』盲人的黑暗世界」

「小時候,我的世界很小,從家裡到盲校,兩點一線,從不敢朝外多邁出一步。那時候,我就有個夢想,我一定要『打破』盲人的黑暗世界。」

今年46歲的曹軍,是一家IT公司的CEO。但二十年前,他還只是一個普通的盲人按摩師。「那時候的手機,我們殘疾人根本無法使用,我經常借客人的手機摸,試著使用它,心想如果盲人能用上這種高科技,是不是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會有很大變化?」

童年的夢想讓他下定決心,不僅要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還要藉助科技的力量使更多盲人重獲生命之光,溝通不再有障礙。

靠著一句「你是否願意和我一起改變盲人的生活方式?」,他先後找了十多位程式設計師,希望與他們合作,但都因工資低、沒前途等理由被回絕。在朋友的幫助和自己的不斷學習中,曹軍攻克了原始碼難關,最終開發了手機讀屏軟體、公交車手機自動報站系統、盲人GPS導航系統等多種軟體,讓越來越多的盲人實現了信息的無障礙交流。

今年疫情期間,為方便盲人及時了解疫情信息,他和同事們遠程協作辦公,僅用4天時間便開發了全國第一款公益性無障礙疫情查詢的微信小程序——「新冠無障礙防護通道」,增強盲人朋友們的抗疫信心。

「作為盲人,我還有很多夢想:我想讓盲人也能開自動駕駛的汽車;讓他們牽著電子導盲犬走遍祖國的大好河山;讓他們在仿生眼鏡的幫助下,在天安門廣場上看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為了這些夢想,我願用一生去挑戰。」曹軍說。(記者邰思聰、何問、何磊靜、任延昕)

編輯:黃康懿

相關焦點

  • 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關注疫情後更好地重建
    今天,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今年的主題為——更好地重建:朝著一個包容殘疾人、無障礙和可持續發展的後2019冠狀病毒病世界。歷史:1992年,聯合國大會第47/3號決議宣布每年都要紀念國際殘疾人日。國際殘疾人日致力於在社會和發展的各個領域促進和維護殘疾人的權利和福祉,並提高人們對殘疾人處境的認識,包括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
  • 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 殘疾人感受:要真正把無障礙設施建設暢通
    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省市肢殘人協會對西安環城公園的無障礙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了抽檢。西部網訊(記者 蘇靜萌)今天(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西安的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如何?今天上午,記者來到西安玉祥門外的環城公園,這裡經過改造,今年10月1日剛剛對外開放。記者看到環城公園裡鋪有嶄新的塑膠步道,從公園外的人行道到公園內,都有無障礙坡道,10餘位坐著輪椅的殘疾人在環城公園體驗了一圈,頗為稱讚。但在公共衛生間內,大家還是發現了小問題——無障礙衛生間內的扶手晃動很大,不方便殘疾人使力。
  • 國際殘疾人日:開展殘疾人特色服務,助力殘疾人融入社會
    在1992年第47屆聯合國大會舉行的一次關於殘疾人問題的特別會議上,聯合國決定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國際殘疾人日」,旨在由此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2019年,正陽社工本著專業助人的服務精神,以專業的服務理念和手法,持續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切實加強殘障社會工作發展管理,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績。
  • 和平縣開展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慰問活動
    2020年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當天,縣殘聯開展慰問殘疾人士活動,鼓勵我縣殘疾人士自強自立,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在塔下康復中心和康園中心,縣殘聯為60多名殘疾人發放了油、毛巾、雨傘和書籍等物品,鼓勵他們要勇於面對生活,克服困難、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
  • 共築公益夢 湖南圖書館開展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系列活動
    12月13日,「共築公益夢——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系列活動」在湖南圖書館舉行。《光明的活著》廖建明主題分享會現場。紅網時刻12月13日訊(記者 袁思蕾 通訊員 陳昊)12月13日,湖南圖書館文化志願者服務隊在館內組織開展了「共築公益夢——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系列活動」,來自社區、學校、醫院等150餘名殘障人士及愛心志願者參加了活動。
  • 雨湖區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主題聯歡會溫情上演
    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當天,為豐富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雨湖區舉辦了以「沐浴陽光溫暖同行」為主題的慶祝第29個「國際殘疾人」聯歡活動。區委副書記趙波,市殘聯副理事長劉晏宏,區領導向四來、周亮亮、李美龍參加活動。
  • 市殘聯組織開展「國際殘疾人日」系列活動
    「為認真組織開展好第29次國際殘疾人日(12 月 3 日)「重建更美好的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後,建設一個殘健融合、無障礙和可持續的世界」主題活動,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殘疾人事業的關注和支持,倡導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
  • "陽光之家"幫助智障人士學會融入社會 實現人生價值
    今年,「陽光之家」迎來十周歲生日。十年了,在滬首創的「陽光之家」不僅「成家」,還立了業。在第25次全國助殘日和第16次上海助殘周期間,全市226所「陽光之家」的7600餘名註冊學員和約4000名工作人員、志願者參加了豐富多彩的融合活動,靜安區「陽光家園」和寶山區羅店鎮「陽光家園」還在上海市殘疾人自強助殘模範先進事跡報告會上獲頒「全國殘疾人之家」榮譽證書。
  • 西雙版納州開展紀念國際殘疾人日聯誼活動
    原標題:我州開展紀念國際殘疾人日聯誼活動(記者 劉啟虹/攝)3日,由州殘聯主辦,景洪市殘聯與州級各殘疾人專門協會、中國獅子聯會雲南景泰服務隊、雨林服務隊協辦的西雙版納州紀念第29個殘疾人日聯誼活動在景洪舉辦。
  • ...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暨全縣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趣味運動會
    清水河縣殘疾人聯合會 舉辦紀念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暨全縣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趣味運動會 2020-12-04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 首府舉辦殘健共融趣味運動會
    呼和浩特新聞網12月5日訊 據《呼和浩特晚報》報導(記者 劉芳)為慶祝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進一步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讓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共享陽光,呼和浩特市殘疾人聯合會於12月4日在呼和浩特體育訓練館舉辦了殘健共融趣味運動會。
  • 國際殘疾人日|感受城市之美 殘疾人走出家門體驗無障礙旅遊
    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為紮實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幫助廣大殘疾人朋友走出家門、融入社會,親身感受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發生的巨大變化,在12月3日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11月30日,成都市成華區殘聯舉行了主題為「文旅助殘·愛在成華」殘疾人無障礙旅遊體驗活動
  • 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 呼和浩特舉辦殘健共融趣味運動會
    「賽龍奪錦」比賽項目為慶祝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進一步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讓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共享陽光,呼和浩特市殘疾人聯合會於昨日在呼和浩特體育訓練館舉辦了殘健共融趣味運動會。當日來自全市的殘疾人代表及市四區殘疾人聯合會的工作人員100多人參與了此次活動。「通過舉辦飛鏢、套圈、拔河等項趣味運動會,目的是為了向全社會展示殘疾人工作者和廣大殘疾人朋友奮發向上的熱情。」
  • 關注國際殘疾人日 他們挑戰了一次飛鏢比賽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手握飛鏢、凝神屏氣、再用力飛出......12月6日,一場特殊的飛鏢比賽在成都舉行。國際殘疾人日全民健身·四川省殘疾人飛鏢比賽由中國殘聯主辦、四川省殘聯承辦、成都市飛鏢運動協會組織。此次活動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持續深化第29個殘疾人日「重建更美好的生活」主題,確保殘疾人對美好生活的物質精神需求得到極大滿足。這場比賽中,來自成都、綿陽、巴中、廣安、遂寧等近二十個地區的80餘名肢體站姿、坐姿、聽力運動員不分組別和性別,共同挑戰角逐冠軍。窗外寒風凜冽,賽場熱情高漲。
  • 西青區創美殘疾人就業基地與紅橋區培智學校共同打造職業教育實訓...
    內容提要:為讓殘疾學生做到殘而不廢,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在12月3日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即將到來之際,由西青區創美殘疾人就業基地與紅橋區培智學校共同打造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昨天上午正式揭牌。老師輔導孩子們上課。
  • "中國殘疾人數字圖書館"網站在第16個世界讀書日開通
    「適應黑暗的過程,是個艱難的過程。我把書一頁頁掃描後存入電腦,用特殊的軟體讀出來……10年前,我以A+的成績從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畢業,並榮獲了校友成就獎。殘疾人數字圖書館的開通,為我們殘疾人提供了品味書香的平等機會,去擁抱美好的世界,美好的明天。」坐在主席臺上,青年時就失去視力的楊佳激動地說。  4月23日,第16個「世界讀書日」。
  • 國際殘疾人日:學剪紙DIY蛋糕,愛心志願者關愛殘疾人士
    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嶽麓區梅溪湖街道潤龍社區聯合社會組織「益助公益服務中心」開展殘疾人士關愛活動。當天,來自長沙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志願者表演了手語舞《感恩的心》,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受到濃濃的愛的氛圍。
  • 國際殘疾人日: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舒展
    今天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今年的主題為——更好地重建:朝著一個包容殘疾人、無障礙和可持續發展的後新冠肺炎疫情世界。12.3國際殘疾人日他們雖沒有明亮的雙目 但他們用心感受著世界 他們雖沒有有力的雙臂 但他們迸發出別樣力量 他們雖沒有聰慧的頭腦 但他們以微笑面對生活 他們好似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 雖然完美和完整不能兼得 但他們仍在朝著希望和未來拼搏 讓生命能夠自由舒展 多年來,通過國家和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興建助殘設施,設立殘疾人救助站和殘疾人救助中心,為殘疾群體提供就業機會等等
  • ...追尋奮鬥者的腳步——寫在202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 題:這個春天,追尋奮鬥者的腳步——寫在202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  新華社記者  2020年的「五一」,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節日。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14億人守望相助,交出全球戰「疫」的「中國答卷」。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助你飛翔,擁抱陽光——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故事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助你飛翔,擁抱陽光——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故事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題:助你飛翔,擁抱陽光——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故事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管建濤、王建  今年5月17日是第三十次全國助殘日,此次助殘日主題為「助殘脫貧 決勝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