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曲阜九仙山拜菩薩,欣賞金秋的美

2020-12-20 梅姐家有萌寶vlog

提到曲阜三孔「孔府、孔廟、孔林」,幾乎是家喻戶曉,可提到曲阜的九仙山,除了本地人,恐怕知曉的人也寥寥無幾!

小編結緣與九仙山得從13年前說起了!

2006年,我新婚燕兒,可謂是事業婚姻雙豐收,結婚沒多久就懷孕了!婆家、娘家都非常開心,自然對我也是寵愛有加!可好景不長,也就三個多月吧,意外發現孩子胎心停跳,已胎死腹中!也不知是什麼時間的事情,醫生也沒法判斷,只能住院進行清宮術!和普通流產不同的是,這是死胎,已在腹中乾結,需要提前輸液,養幾天,才能做手術!

手術的過程一言難盡,當時技術沒有現在發達,並且沒有用麻藥,我天生又對疼痛敏感,差一點就暈在手術臺上,做完手術,手腳都變成了黑色,醫生給我吸了氧氣,稱以後再有這樣的病號,也不敢再接收了!

自從做完手術後,就一直調理身體,處於備孕狀態。時隔半年,家裡人也開始催促了,讓要個孩子!我們也做好了心裡準備,可越想要,越沒有,就這樣一年很快過去了。

恰逢那年十一放假,同事問我去哪裡玩,我們也還沒有想好,同事便建議去曲阜九仙山,稱那裡的菩薩特別靈,有求必應,她的嫂子就是一直沒有孩子,去求的,回來沒多久便有了喜訊!

聽她講,我們也心動了,和老公一商量,我們也便起身去了九仙山!

九仙山位於曲阜城北18.5公裡處,傳說是古代九個仙女趁王母娘娘大宴群仙醉後偷偷下凡,迷戀人間美景化為九個仙峰常立人間而得名。此山海拔460米,山體峻拔,古木參天,植被豐富,古蹟眾多,既是一循古崇聖的遊覽聖地,又是居家旅遊的天然氧吧。

小編去時,恰逢秋季,滿山的果樹掛滿枝頭,紅棗垂珠,丹柿懸金,蔽山遮野,一望無際。瓜果飄香,秋高氣爽,農家美食,別有風味!

九山中間低洼處,便是水庫,水深魚肥,喜歡垂釣的朋友,可以帶上工具,一展身手!

最值得提的還是山頂的菩薩,沒有廟宇樓閣,只有一對童男童女陪伴,屹立在山頂,腳下是人們祭拜的水果,香爐裡未燃盡的香火,保佑一方百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祭拜菩薩,心誠則靈!求子心切,下跪、磕頭、許願,許願完畢,也完成了爬山的頭等大事!

假期結束,一切回歸正常,至於求子一事,當時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可到了次月,月事遲遲未到,一查,果然是懷孕了,心中竊喜,同時也感懷,菩薩真的顯靈了!真的是有求必應!

小夥伴們,若來曲阜旅遊,有機會一定要去趟九仙山,欣賞美景的同時,走到山頂,拜拜菩薩,說不定心願真的就可以達成了!

相關焦點

  • 曲阜九仙山滿目金菊花兒香 大美深秋好風光
    中國創業在線訊(記者 張燕 通訊員 劉新紅 張向東 王康)風光秀麗的曲阜吳村鎮九仙山,一年四季都是景,季季景色各不同。眼下,正直深秋時節,天高氣爽,整個九仙山勝景五顏六色,處處呈現一派「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的動人景象和「戰地黃花分外香,滿目金秋賞不夠」的好風光。
  • 中秋國慶喜相逢 曲阜吳村鎮七大格局迎賓朋
    「十一」小長假正值瓜果飄香的秋收時節,風光旎麗的曲阜九仙山無疑成為廣大市民近郊遊、盡情度假的好去處。與往不同的是今年中秋、國慶雙節相逢,為黃金周增添了格外的氣氛,整個九仙山遊人紛紛,呈現出「果園採摘遊、水上垂釣遊、農耕體驗遊、民俗風情遊、登山祈福遊、奇石根雕遊、乘車環山遊」的七大旅遊新格局。
  • 曲阜九仙山風光秀麗 踏青賞花鬧紅鄉村遊
    資料圖陽春三月,風光秀麗的曲阜九仙山上桃梨爭豔、果花飄香,迷人的景色喜迎四方遊客前來踏青賞花,休閒娛樂,其中正逢九仙山「三月三」廟會和清明小長假,人們紛紛登高祈福,盡享康樂美食匯,欣賞民間傳統戲劇等各類文藝大餐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有仙,仙指的是山神土地。不是所有的山都是有山神的,也不是所有的有水的地方都有可能有龍。山高不一定有山神,但山不高,就一定不會有山神。同樣,水深不一定會有龍,但是水不深,一定不會有龍。山神,按照玄學界幾千年來形成的共同認知,山神不是一座山,而是整條山脈的所有精華孕育而成的一種特殊的存在。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大嶺山森林公園
    在公園的高山密林中,有許多形象奇特的山石,如插旗石、麒麟石、蓮花石、情侶石,其形狀千姿百態,似人、似獸、似物,栩栩如生。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石洞主景區擁有觀音寺、一尊大佛及一座仿古長城。觀音寺向來香火鼎盛,仙氣十足,名聞遐邇;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便開,笑世上可笑之人",誠心一拜,便豁然開朗。
  • 曲阜九仙山生態農業招商合約引資十億元
    人民網曲阜5月12日電 5月11日,「走進曲阜·體驗吳村」首屆九仙山生態民俗高效農業招商推介會在曲阜市闕裡賓舍召開。農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山東省有關方面負責人、曲阜市負責同志應邀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家客商代表參加了此次推介會。此次招商推介會共籤訂7個合作項目,合約金額十億元。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山,指的哪座山?
    劉禹錫的「陋室」在安徽,「山不在高」的山為何在河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山,指的哪座山?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學生時代,能熟讀志誦的古文並不多,如果有,那麼,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絕對在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文不在長,意在哲思
    喻慧 [中國]陋室銘作者: [唐]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踏青、賞花、祈福 曲阜九仙山「三月三」趕廟會
    為期六天的曲阜市吳村鎮三月三廟會將於4月17日在九仙山紅門宮景區拉開帷幕。廟會的舉辦,既為紛至踏來的八方遊客在踏青賞花旅途中送上歡樂,又為市民登山祈福、健步強體增添靚麗風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三月三廟會由來已久,相傳王母娘娘趕蟠桃盛會受眾仙相敬,酒興大發,九仙女仰望人間美景,趁機下凡,飄飄渺渺降至九山而來,從此,九山也被稱為九仙山。
  • 古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指的是哪座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的詩句到現在真是想忘都忘不掉。那這句千古流傳的名句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指的是哪座山嗎?而且劉禹錫又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這句千古名句。
  • 九仙山:神仙之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虛無縹緲之間,歷史上該山充滿許多神仙傳說故事。蒲江民間,口耳相傳九仙山是廣成子修道處。廣成子,黃帝時代的道家人物,以九仙山桃源洞為道場。他神通廣大,常備法寶有番天印、掃霞衣、落魄鍾、誅仙劍、雌雄劍。中國章回小說《封神演義》講述廣成子助姜子牙滅商紂的封神傳奇故事。該演義第九回,廣成子喚黃巾力士救皇子殷郊回九仙山桃源洞。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齊山就是貴池人心中的名山大川
    這座小橋的附近原來有座「二郎廟」,早先不知這裡是否有橋?更不知道橋是什麼模樣?我見到的小橋,是用鋼筋水泥建造的,老貴池人都稱這座橋是「二郎洋橋」。「二郎洋橋」下的水流,是從南湖流向東湖的二郎溝,二郎溝的源頭在天堂湖,流經桂家珍珠山(現在的碧桂園),彎彎曲曲地一直流到東湖,最後瀉入了清溪河。在二郎溝的西邊地勢低洼,是湖叉縱橫的蘆葦蕩,城裡人常在這裡摸魚逮黃鱔,打菱角菜和採蒿瓜。
  • 福建最美露營地,相約九仙山看雲海,美爆了
    九仙山確實不一樣,她仙氣十足,空氣新鮮,負氧離子很高,我們在都市生活,閒暇時候可以去洗洗肺。小編最想跟大家分享的還是,九仙山的雲海,快來吧,讓我們相約一起去看雲海。對於德化,大家更多了解的應該是德化陶瓷,這裡的陶藝也是很出名的,但是小編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德化這個縣裡,有一個仙氣十足的地方值得我們去看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九仙山的位置及基本情況。
  • 【微言大義】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注釋】選自唐·劉禹錫《劉夢得文集》。 【譯文】名山不是因為高,而是有神仙;水是否有靈性不在乎深淺,而是有蛟龍。【賞析】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自身只是一個臭皮囊,真正賞心悅目的美在於心靈。在生活中是做一個漂亮而無用的花瓶,還是做個充實辛勤的勞動者,是沉溺於孤芳自賞的無病呻吟,還是默默無聞地辛勤奉獻,理性告訴我們應該選擇後者,充實自己,辛勤勞作,默默奉獻,美在心靈。
  • 南懷瑾老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俗語說人不要做官,一做官就有『案牘之勞形』。」我怕他不懂就寫給他,他一看懂了,我說:「此文出處在哪裡?我想你不知道。很短一篇文章,我們從小背的,背了一輩子有用處的,叫做《陋室銘》,唐朝的文人劉禹錫作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走進和縣陋室
    唐代和州(今屬馬鞍山市)州署所在地歷陽鎮東南,有一處不起眼的房舍,是時任和州刺史劉禹錫所建,為其取名:「陋室」,又以陋室為題作了一首駢體銘文《陋室銘》。陋室規模不大,並未引起時人的注意,但《陋室銘》寫得極佳,被人爭相傳誦,陋室也隨之聲名遠播,以致於後世時有修葺。
  • 普陀山拜菩薩祈福遊
    上午六點步行去普濟寺,普濟寺是普陀山的前寺,門口有三座橋,相傳分別代表「福、祿、壽」,建議都走一下。也是唯一一座供奉男身正觀音的寺廟。寺內共有8個大殿,每個大殿都要點香,朝拜時候,雙手握香,左手在右手之上,面對南摹觀世音菩薩,把家庭住址,自己生辰八字報的越清楚越好,求菩薩保佑平安。然後自右、後、左四個方位依次朝拜。因為觀音無所不在,所以每個方向均要虔誠參拜三下。
  • 真正的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因寺而出名
    古蹟甚多,其中主要有:慈壽塔、法海洞、妙高臺、楞伽臺(又名蘇經樓)、留雲亭(又名"江天一覽亭")等。金山是江南佛教聖地,金山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總共有81位方丈。清朝時期與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並列為中國的四大名寺。清康熙帝曾親筆題寫"江天禪寺"。金山寺之所以歷久不衰,並非因為其奇特的建築格局,而是因為它深厚的歷史積澱。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說起武夷山的文化,有一個人名必然會提及。
  • 拜菩薩
    二、   拜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代表著包容、歡喜,其實進寺廟第一見到的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道場在貴州梵淨山,這個山我還沒有登過,計劃要去的,因為我從小就長的像彌勒佛,所以小時候的綽號不是叫做彌勒佛就是叫做小地主。其實長得像彌勒佛也是不錯的,比如彌勒佛代表著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眾生。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