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時候,小時候,玩的都是泥巴,跳繩等傳統的遊戲;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發明了影視,兒童記憶,就開始了很大的變化,小時候,每個人都喜歡看動畫片。
現在已經變成了所有人的共同主題,只是每一代都有不同動漫。70後、80後的動漫世界,可能跟90後不大一樣;00後又會不一樣。但不管怎麼變,動漫電視已經走入了所有人的童年。
作為動漫的經典,迪士尼成功塑造出很多經典的卡通形象,至今深得人心:七個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子、米老鼠和唐老鴨。這些估計70後、80後、90後都可能看過。
迪士尼將這些經典卡通形象打造出了一套主題公園,讓世界各國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們,長大了可以到現實的世界裡看一遍,還讓長大了的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去看這個主題公園。這也許就是迪士尼經典商業運營模式,通過美輪美奐的動漫世界,打造現實的動漫環境,達到很好的情感連結,讓人在成年的世界裡,體驗童年。
迪士尼運營主題公園多年,已經遍布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很賺錢,當然也有不少地方虧錢。接下來就是我們今天看到最近有新聞報導:香港迪士尼度假區周一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截至9月29日的2018財年,該度假區的虧損減少了84%,至5400萬港元(688萬美元),該度假村在2018年連續第四年出現淨虧損。
要知道,當年迪士尼打算在香港建設主題公園的時候,那是相當精彩,是亞洲第二個最昂貴的公園,不過自建14年以來就幾乎沒有盈利,少有的年份賺錢。去年只是少虧了一點。之所以這麼虧錢,可能真的是建設成本太高,運營成本也很高,導致持續不盈利。
任何成本高的,有客戶才是根本,可以想想在上海新建立的迪士尼主題公園,就不一定虧錢了。每天都在排隊進園參觀,很火爆,春節假期更是火爆的不得了。去上海迪士尼,基本都是人山人海,上海迪士尼第一個運營年度就實現了財務收支平衡,而且上海迪士尼現在也是全球最賺錢的迪士尼。想起當年,王健林曾吹牛:「有萬達在,上海迪士尼樂園20年之內贏不了利」,現在已經被打臉打腫了。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香港是一個國際社會大都市,人口密度很高,旅遊景點也不少,可是就是賺不過上海迪士尼呢?香港人群相對中國大陸來說,那點人口不算啥,就算把所有的人口都算進去,也沒有中國大陸的人多。全國各地的人,而且城鄉差距較大,好不容易到一次上海,不去一下迪士尼,都覺得不是旅遊。
再說去香港,也不方便,還是來上海更方便。上海和香港一直以來都處於競爭關係,況且同一個主題公園,競爭就更大,上海在這一方面佔據很大的優勢。所以說,人多力量大,這個真理,一般的地方是很難體會到的,現在對比是不是太明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