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種名:重陽木
別名:烏楊、茄冬樹、千歲樹
拉丁學名:Bischofia polycarpa
位置:芷江縣巖橋鎮小河口村楊溪河邊
坐標:東經109.706944度,北緯27.429444度
樹齡:2000年
胸圍:13.5米
芷江侗族自治縣城南楊溪河與舞水交匯處的巖橋鎮小河口村,有一棵重陽木古樹,是西漢時期所植,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因其樹幹高大,枝葉繁茂,近觀濃蔭覆地,遠望如雲參天,故名&34;;又因其長在楊溪河邊,被冠之以&34;,合而稱之為「楊溪雲樹」。在2017年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林學會開展的尋找「中國最美古樹」活動中,被評為中國最美重陽木。
史料記載,舞水河流程九百裡,存有四棵重陽木古樹。有民諺為證:「大姐遠住大洪灘(貴州鎮遠,舞水河上遊),二姐修行榆樹灣(今懷化市,舞水河中遊),三姐志願護斜潭(黔城,舞水河入沅水處),只有小妹守家園」,這小妹就是楊溪雲樹。現在,姐姐們均已謝世,依舊只有小妹獨守家園。
重陽木古樹胸徑4.3米,樹高24米,冠幅28.5米。主幹中空,原可供遊人置桌凳飲酒賦詩下棋。上分三枝向外延伸,枝葉交錯、蓬鬆叢雜。每年雨季,各色蝴蝶、白鷺停棲樹上,密集紛飛,雲蒸霞蔚下五彩繽紛,是為奇觀。古樹之側建有昭靈廟,以祀楚國三閣大夫屈原。許多文人墨客遊覽之餘常有賦詩留念。清時就有墨客留下名句:"舞水扶疏萬木齊,尋芳隨興渡楊溪,蒼蒼古樹煙籠密,靄靄祥雲翠蓋低。碧落青天四鸛鶴,影搖白日帶虹霓。豐降不斷油然色,景物探奇試自題。」後又有當地舉人楊鳳鳴觀後作七絕:「武陵溪畔水盈盈,岸上松揪弄曉睛;片片白雲吹不散,前樹野鳥向人鳴」。民國總理熊希齡遊覽後專門讚美雲樹:「一片翠雲矗岸稀,八百舞水水樹依,野渡三千景尊首,五嶽三山皆譽奇」。
更為有趣的是,該樹與世事相通。解放前,該樹枝幹枯萎,枝葉稀疏,形將死亡;1950年,枯樹逢春,枝葉茂密,華蓋如傘;60-70年代,「長睡不醒」,不茂不衰;1978年以後,又添繁葉,至今綠蔭豐茂。
地方史書還記載這棵重陽木能預測水災。每逢雨季漲水前七八天,重陽木的樹葉上會布滿芝麻大小的紅色蚜蟲。當地百姓看到後,就立即採取防洪措施,否則樹與廟必遭水淹。此情景已有600多年驗證史。
歲月更替,古樹漸老,不知什麼時候,古樹主幹內部已空洞見天,宛如被一把大斧從中間劈成兩半。但一樹枝葉仍鬱鬱蔥蔥、生機旺盛,演繹著「樹老根彌堅,驕陽葉更蔭」的自然神奇。
楊溪雲樹,是芷江人民心中的神樹。常有人在樹下虔誠祈禱,祈求國泰民安、平安幸福。當地小河口村的百姓,認為重陽古樹是「喜樹」,每年正月初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雲樹下,撿一些枯枝幹葉回家,說是「財喜」進屋,討個吉利。楊溪雲樹,千百年來,以它的愛心庇護著勤勞樸實的侗鄉人。
現在,楊溪雲樹已是沅州八景之一,成為省重點名勝風景遊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