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後傳》:還記得這部首播被吐槽的神劇嗎?20年後成經典!

2020-12-15 妮妮的影劇世界

老劇翻紅,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了。

從每年暑假必上熱搜的《還珠格格》、《家有兒女》,到疫情期間被推上視頻搜索第一的周星馳電影,似乎大家都在用為老劇貢獻流量的方式,對抗如今「大流量低口碑」的電視劇市場。

但有些現在看來經典的老劇,首播時也遭遇過這種困境,但後來憑藉自己創意的劇情、精湛的演繹、緊密的敘事邏輯,硬生生扳回一局,期間加上市場的變化,才能發酵出令人懷念的餘味……

2000年,《西遊記後傳》一經播出,就紅透了大江南北,首播的時候甚至打敗了《鐵齒銅牙紀曉嵐》,成為了當年的收視亞軍。但當時的豆瓣評分慘澹至3.9,被一眾原著迷抵制,還有粉絲抱怨「為什麼沒有零分的選項?」如今升到7.8分,B站上架的「無鬼畜版」也引來無數人圍觀,也算得上是一種「逆襲」了。

它「水逆成功」,也給衍生劇、改編劇一些啟發:

忠誠於經典

2000年的《西遊記後傳》,是讓觀眾又驚喜又「痛苦」的一部片子。驚喜在於全新的劇情,讓大家把對《西遊記》的情懷以及意難平都得到了投射。師徒四人修成正果後過的是怎麼樣的生活?那些妖魔鬼怪被制服後就天下太平了嗎?

但是它的改編同樣被原著迷們詬病,認為完全將人物給曲解了,純粹追求曲折離奇的劇情和聳人聽聞的效果,尤其是當初心軟慈善的唐僧有了法力之後就搖身一變,斬殺妖魔絕不手軟!再加上為了湊時長而不斷重複的特效、武打動作,眼花繚亂影響觀看體驗。

它的「神」在於對經典作品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解構,創造出一個顛覆我們印象的西遊世界,但無論如何依舊保持了揚善除惡的內核, 忠實「氛圍」,也忠實「世界觀」,在邏輯上也嚴格對接了西遊做出的設定。

成佛後的孫悟空依舊是一個敢於「破壞」的人,為了幫助小白龍的姑父涇水龍王翻案,被佛祖收回了金箍棒後欲再次大鬧天庭,還是那個「踏南天,碎凌霄,如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孫行者。唐僧當初面善心軟沒主意,但不代表是個「是非不分善惡不明的念佛人」,成為旃檀功德佛後的斬殺妖魔,不過是回歸無畏求法的高僧形象罷了。八戒依然是那個動不動就想放棄的人,但如從前一樣為了大義堅守搖搖欲墜的信念,而且多了理性、克制。沙和尚在西遊研究界裡素有「冷語可昧」的性格,這次時不時也能罵出一些「精彩」的話。

主角們的這種成長看似很魔幻,可實際上還是遵循的以前的人物性格,吻合人物修成正果後的變化方向。

《西遊記》的故事核心是師徒四人在打怪中求真,一路斬妖除魔攢夠經驗,不僅普度了眾生,也完成了自我的涅槃。你可以從官場角度去解讀人物之間的糾葛,也能窺見人性於劫難中的變化。而《西遊記後傳》也是一場神魔之間的戰爭,集齊舍利解救天界,讓世間免了妖鬼橫行的苦難,比《哈利波特》中集齊魂器的橋段還早了7年。它構建的魔幻世界裡,屍位素食有之,波詭雲譎有之,在這個意義上,與《西遊記》的世界觀基本一致。

改編不是亂編,《後傳》中除了眾角色的法力、性格之外,許多劇情發展的細節上與原版進行了無縫對接。六耳獼猴就是一直埋伏在孫悟空身邊的黑衣人,他當初雖被孫悟空打死了,但因為當年大鬧閻王殿,孫悟空將所有猴子從生死簿上刪掉,所以他在死後魂魄不知歸處,才被無天發現從而收編到自己手下;孫悟空被困「遺忘之淵」,周圍全是腐皮化骨的弱水,但因為八戒是天蓬元帥,掌管天河所以不會被腐蝕……

大膽解讀、顛覆

在尋回舍利,護送佛祖的過程中,各路仙佛妖魔依次登場,從上古時候的燃燈佛祖、鎮元子、東華帝君,到佛祖座下的觀音菩薩、金翅大鵬、文殊、地藏;以及天界任職中的哪吒、二郎神、託塔天王、太上老君,三界外的火神共工;魔界收編的牛魔王、九頭蟲、黑袍、黑蓮聖、六耳獼猴等等。這些神魔的出現,或根據《西遊記》中的線索與伏筆,或是對中國神話體系的還原,組建了更完整的神魔三界。

這樣的梳理足以滿足觀眾對東方神話的好奇,也解開了《西遊記》中留下的諸多懸念。

錢雁秋《西遊記後傳》的劇本,就是從《西遊記》政治特點的角度來寫的,加上他自創的懸疑推理劇新風格,把恐怖、懸念、武打動作等融入了故事中,對西遊神魔故事進行了顛覆性的延續。

開場以無天為代表的魔,意在想要推翻他覺得虛偽的佛界的秩序。

無天在還是佛教菩薩緊那羅的時候,被世尊優婆羅陀派去傳教。他來到了一座小城裡,受到百般阻撓,讓他能在三天之內,讓城裡的「三大難搞」從善才能傳教。

但當緊那羅讓小偷世家的阿溜改邪歸正並剁手明志,讓惡霸阿刀畏懼幻境棄惡從善,讓妓女阿修信服從良後,城主卻並不遵守信用,認為緊那羅在妖言惑眾,要殺了他。阿羞為了救緊那羅,又為了遵守不讓別人再碰自己的誓言,獻身城主後自殺身亡。

身為緊那羅的無天是一個極會洞察人心的菩薩,知曉七情六慾對世人的影響。在他看來,只要能勸人向善,傳教便不必拘泥於形式,能渡人,能救人才叫「好生之德」。

可他回去想要請世尊復活阿羞時,沒想到世尊不僅不復活阿羞,還認為緊那羅「六根不淨」,將他趕出了佛門。

世尊這一舉動讓緊那羅開始懷疑自己深信不疑的佛門,是不是真的能夠普度眾生?佛界制定的條條框框不是違背了眾生平等的宗旨嗎?心如死灰的緊那羅對愛去的阿羞說:「你用你的死還證明天上虛無的神,是多麼齷齪。」然後漸漸墮入魔道,成為無天,發誓要推翻現在的秩序。

以佛祖為代表的佛界,在孫悟空為了涇水龍王的冤屈求到佛殿上的時候,先是遭到門徒小僧阿難、迦葉的刁難,認為「佛門以出世為懷,不可動輒便去管天庭的事」,之後佛祖呵斥孫悟空的話更是印證了這番言論。告到天庭之上,玉帝以孫悟空為佛界仙聖不該插手天界之事為由,拒絕沉冤昭雪。

眼見索取公道無門,悟空又一次大鬧天宮。這時如來佛祖趕到天庭,調停了此事,並為涇水龍王洗刷了冤屈。平息風波後,佛祖誇讚孫悟空剛正不阿,並宣布「今日起三界眾佛之內,唯有一人可以不參佛不朝見,此人就是鬥戰勝佛孫悟空」。

當時他已經預料到神佛兩界即將經歷的浩劫,語重心長地對孫悟空說:「從今而後,我佛門安危由你一人擔承。」事實證明,佛祖看人的眼光是非常準確的,也很懂如何任用孫悟空這樣的有義之事,洞察人心的能力不在無天之下。

無天與佛祖之間的矛盾,可以當做一場政治博弈。一個想要實現自己心目中真正公平公正的三界,卻罔顧蒼生性命導致六道哀嚎遍野;一個要努力維持天下的平衡,卻因為極善縱容了他人之惡——他們這種極端的形象,一頭一尾將《西遊記》原本藏著掖著的,抨擊當局的觀點起底得乾乾淨淨!

人物塑造的驚喜

在善惡絕對臉譜化的年代,《西遊記後傳》沒有試圖以善去抨擊惡,而是塑造更加多面立體的角色,大膽理解將欲與純、邪與善並存

比如投胎前的佛祖會容忍索要人事、阿諛奉承的阿難、迦葉,投胎後變成喬靈兒真實地走下神壇,演繹了一場佛說的「貪嗔痴恨愛」

為佛祖歷劫而出現的兩個重要女性角色,白蓮花和碧遊,成了神話劇裡一次塑造豐滿女性形象的嘗試。即使很多人不喜歡正邪交戰中的情愛戲,也不得不承認,因為情感的滲入這部劇才有了煙火氣

《西遊記後傳》還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反派流——理智型反派。無天黑化之前經歷過了自我矛盾與掙扎,連燃燈對他也是抱有同情態度的。對於孫悟空,他是出自對對手的敬佩,多次相鬥多次手下留情,對他來說孫悟空就是自己想成為的人:純粹而無畏。當無天說他看不慣如來那套假慈悲的虛偽時,悟空竟然脫口而出:我們兩個很像,如果你不是魔羅,我們也許是朋友。

有人說原著裡悟空是有人性的妖,後傳裡悟空是有人情味的佛。取經、成佛,入佛門體制都沒有改變他的熱血桀驁,是永遠的帶著少年氣的英雄。可成熟,也是英雄的標誌。《西遊記後傳》裡的孫悟空智商、情商在線,面對強大的敵人不再想著舉起金箍棒簡單粗暴地打過去,而是尋著蛛絲馬跡找到事情的根源,舉一反三地學著六耳獼猴的招數打入敵人內部,出其不意地扳回一局。

但他還是那個不信仙佛、師父,只信公理與正義的孫悟空。

人物個性的延展,是《後傳》帶來的驚喜。

《西遊記後傳》能經過長時間的沉澱,給人帶來一股餘味,靠的不僅僅是情懷。對於改編或者衍生劇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一味地去「創新」或者「反轉」,而是善用經典作品中能給觀眾帶來記憶的元素,大膽設定,增加作品的可看性,也給人物塑造增加可發揮的空間。

相關焦點

  • 最肯忘卻古人詩,20年後重溫西遊記後傳,你絕對低估這部神劇!
    上周歌手中,周深一首蘇州評彈+《相思》的結合,「最肯忘卻故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又把君君帶回了20年前看西遊記後傳的時候,小時候看西遊記後傳的時候,更多的是覺得這個電視劇有點恐怖,無天這一身黑的裝扮,簡直成了童年陰影,只希望孫悟空早點降妖除魔!
  • 被稱為「鬼畜鼻祖」的《西遊記後傳》,卻是網友最想翻拍的神劇?
    「我欲成仙,快樂齊天……」每當熟悉的主題曲響起時,不少80後、90後的觀眾都會想起陪伴自己童年的經典神劇——《西遊記後傳》如今的《西遊記後傳》早已消失在大眾視野當中,但是一旦提起這部劇來,還是有很多觀眾「意難平」,將之推崇為最想翻拍的電視劇之一
  • 還記得《西遊記後傳》的哪吒嗎?17年過去她卻越活越年輕
    而經典的86版《西遊記》,裡面的哪吒也是女演員演的,飾演者叫艾金梅。這一版本也被成為最經典的哪吒。除此之外,《西遊記後傳》裡的哪吒也是女演員演的,還因為胸大被吐槽。。。說起來這部電視劇真的是神劇一般的存在,裡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 孫悟空當上玉皇大帝的一部電視劇,被吐槽翻版《西遊記後傳》
    一部《西遊記後傳》雷的觀眾外焦裡嫩的,有些觀眾被劇中重複的鏡頭折磨的死去活來,但是又被故事情節所吸引,還不得不看,這就是當時這部神劇被吐槽最多的,當然還有主演孫悟空的曹榮,這個演員成功的詮釋了孫悟空美猴王的另外一面,高冷的一面,美猴王成了毫無表情的猴子,和央視版《西遊記》的六小齡童飾演的美猴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如來轉世泡妞,面癱孫悟空拯救三界,誰還記得《西遊記後傳》?
    說到國人最喜愛的影視IP,《西遊記》肯定名列榜首,這部劇充滿英雄主義色彩,且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文學創作,被改編翻拍過無數次,人們仍然津津樂道。眾多以《西遊記》為題材的影視劇中,以86版央視首播的最為經典,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雖然由《西遊記》這一題材衍生的影視劇創作遍地開花,但是劇情與86版的大多雷同,看的多了不免乏味,皆以唐僧師徒四人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為終結,但是故事並沒有完結
  • 鬼畜鼻祖《西遊記後傳》真的就是爛劇麼?
    現在的國產劇其實還挺多,各種網劇各種新劇各種翻拍劇,不過大部分劇簡直就像屎一樣,劇情狗血低俗,一群沒演技的小鮮肉,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追,想想我們小時候看的劇,確實不是現在所能比的。那麼今天我們來聊聊一部經典神話劇,也是鬼畜界的鼻祖《西遊記後傳》,我想即便不是我們那個年代的人應該也看過一些關於這部劇的鬼畜片段,大家都在討論這部劇的鬼畜片段多好笑多辣眼睛,但是這部劇真的就是爛劇嗎?首先,動作畫面的處理確實是爛的,一個動作重複好幾遍,各種角度重複,當時年紀小,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現在確實是很可笑。
  • 20年後,童年陰影《西遊記後傳》從鬼畜鼻祖成豆瓣評分7.8神劇
    這部劇就是2000年開播的古裝歷史神話劇《西遊記後傳》,雖說它改編自吳承恩所著古典小說《西遊記》,但是劇情和吳承恩的名著相差太大。在這部劇裡,唐僧會使用武功教訓人,武力值竟不輸小白龍,而孫悟空變得一點不機靈調皮,我們印象中的孫猴子應該是個多動症,可是該劇的猴子居然面部和脖子都顯得僵硬,就像是被無形的套子箍住了似的。
  • 《西遊記後傳》要拍電影了,導演是演孫悟空的他
    還記得劉歡唱的「我欲成仙,快樂齊天」嗎?這首《西遊記後傳》的主題曲聽起來真是回憶滿滿 。劇中人物各有看點,比如曹榮的孫悟空,雖然被批面癱,但他能在六小齡童那樣經典的孫悟空之後被觀眾記住,也是十分厲害了!其實曹榮版孫悟空也不是完全沒表情的,比如這個表情就很萌啊!黃海冰的唐僧當年同樣震驚了很多人,因為大家之前都沒見過這麼能打的唐僧。
  • 《西遊記後傳》播出十八年後,這兩首歌你還記得嗎?
    《西遊記後傳》是根據《西遊記》的故事梗概改編而來,故事的主體還是唐僧師徒四人,但是事情卻是發生在取經成佛500年後,唐僧成佛而且還會武功,如來佛祖轉世成喬靈兒,而魔頭無天則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危害三界,但是不知情的孫悟空卻被無天等人蒙蔽去尋找舍利。
  • 《後傳》是神劇也很有意思,無天和手下都死了,孫悟空等只死1人
    其實《西遊記後傳》,也是「錢雁秋」的一個代表作。另外「錢雁秋」2014年導演的電視劇《石敢當之雄峙天東》,其實和《西遊記後傳》的故事情節差不多。其實有不少人在看《石敢當之雄峙天東》這個劇時,還以為是抄襲的《西遊記後傳》。
  • 《西遊記後傳》為什麼要拍成鬼畜,無鬼畜版真是良心劇!
    近些年影視劇的質量越來越低,無限的翻拍把老版襯託成了經典,其中《西遊記後傳》因其鬼畜重複的動作被吐槽至今,但是豆瓣評分已經漲到了7.3,還要繼續增漲的趨勢。那這部電視劇到底好不好呢?恐怕《西遊記後傳》還是非常不錯的,並不是取材自《西遊記》小說,也就不存在忠於原著,因此劇情上天馬行空,腦洞很大。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成功三百年後,魔頭無天突然佔領靈山,孫悟空集齊17顆舍利子幫助如來藉助轉世靈童重返三界的故事。
  • 《西遊記後傳》大電影將至,網友:給這版孫悟空跪了
    《西遊記》拍到今天為止,版本多得快數不過來了——楊潔導演的央視正統版,前陣子扒過的港版《美猴王》,星爺的西遊降魔伏妖系列,《月光寶盒》《悟空傳》……不過,爭議最多的還要屬「鬼畜鼻祖」——2000年播出的電視劇《西遊記後傳》,這部作品因有些cult劇情和太過鬼畜的動作設計而備受爭議,不過,當年開播的時候卻大受歡迎,收視率一直不錯,雖說大部分觀眾是邊看邊吐槽
  • 全面解析《西遊記後傳》到底有多牛掰
    監製:ROOT童年神劇《西遊記後傳》要在B站重剪播出啦!聽到這個消息,我腦海中不斷迴響著一句話:經典改編,寧有種乎?六學已死,鬼畜當立!當年這部劇可是以鬼畜式剪輯、宿醉式攝影、面癱式表演、廣播體操式武打深深震撼了八零九零後幼小的心靈。
  • 《西遊記後傳》:最具潛力翻拍的劇本,為何無人願意下手?
    這部劇剛上映時也免不了被觀眾詬病,但是熱度依舊很高,看過的人也不在少數。豆瓣3.9的評分一路攀升到今天的7.8,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並認可了這部劇出色的一面。作為一部被嚴重低估的作品,大家最初吐槽《西遊記後傳》的原因主要是重複打鬥戲太多、動作剪輯混亂、孫悟空無表情的面癱臉等。但這些東西放在現在看來完全是小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 西遊記後傳最霸氣的一句話,天直白的對玉皇大帝說道
    大家熟知的關於《西遊記》題材的電視劇,除了86年的《西遊記》便是《西遊記後傳》。這一部電視劇可以說是鬼畜界的鼻祖,即使有的武打動作讓人感到無聊,不過電視劇的劇情還是挺好的,臺詞有的也不錯,比如大反派說的一句話,你們還記得是什麼話嗎?
  • 這部魔改名著的童年雷劇,憑什麼成了經典?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部二十年前家喻戶曉的神劇《西遊記後傳》。記不清楚也沒關係,這句「我欲成仙,快樂齊天」,你一定在腦子裡唱出來了,你也一定還記得毛阿敏老師為它演唱的片尾曲《相思》。近日,這部二十年前的神劇主演,孫悟空飾演者兼動作導演曹榮和編劇錢雁秋就「這劇到底是誰的作品」撕了起來,信息量很大,有興趣可以自行吃瓜。主創時隔二十年撕起來,主要歸功於這部劇的國民度相當高,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7.8,B站上關於這部劇的視頻,彈幕鋪天蓋地。
  • 演員黑子再扮「無天佛祖」,想起《西遊記後傳》,眼神仍犀利可怕
    關於《西遊記》題材的影視劇作品也有很多,其中央視86版《西遊記》在觀眾心中的地位最高,被業內奉為經典之作,六小齡童所飾演的孫悟空一角,至今仍無人超越。在眾多西遊題材的作品中,2000年千禧年,除了有一部《春光燦爛豬八戒》之外,橫空出世的一部作品《西遊記後傳》,同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神劇專業戶張子健,三大神劇三大經典,每一部都深入人心
    神劇專業戶張子健,想必觀眾都不陌生了。前幾年以一句網絡紅語「元芳,你怎麼看」,瞬間刷爆了各大引擎和微博。張子健飾演的李元芳和尹劍平,一直都是經典之作,後期的張子健逐漸跟隨者錢雁秋導演的步伐,一部接連一部,拍攝了三大神劇,可謂部部經典。
  • 86版《西遊記》之後,各種翻拍改編屢屢翻車,而這部卻未毀經典
    30多年前拍的那部《西遊記》是多少人的回憶?86版《西遊記》稱得上是一部曠世奇劇,向經典致敬的翻拍、改編、續集層出不窮。但除了「翻車」還是「翻車」,不說別的,就說《三打白骨精》那一家三口的演技,現在能有幾個演員做到?而那三個演員的名字現在誰還能叫出?
  • 鬼畜之王《西遊記後傳》將翻拍,《哈利波特》都有抄襲此劇之嫌
    近日,有媒體爆料60集的古裝神話劇《西遊後傳》已確定於10月底開機,至於演員信息暫未公開。雖說《西遊記》這IP被改編成N版,但它的後傳目前卻只有一部,還是18年前的被網友稱為鬼畜之王的《西遊記後傳》。話說此前的《西遊記》版本,一般都是師徒四人陷入情情愛愛,而在《西遊記後傳》中,劇情更為前衛,很大膽,一上來西方如來和天庭眾仙就被團滅,如來轉世成美男子陷入多角戀。除了劇情,這部劇的剪輯有毒,尤其是打戲部分,各種鬼畜,一個鏡頭能夠來來回回幾遍,晃得頭疼。不過這部劇在當時還是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