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 2018-04-08 14:36:30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GPS起始於1958年美國軍方的一個項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了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GPS 。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搜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經過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在機械領域GPS則有另外一種含義:產品幾何技術規範(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簡稱GPS)。另外一種含義為G/s(GB per second)。GPS(Generalized Processor Sharing)廣義為處理器分享,網絡服務質量控制中的專用術語。
2012年12月27日,我國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始提供試運行服務,預計到2020年將可以提供全球服務。繼美、俄之後,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獨立導航系統的國家。專家估計,未來我國導航產業市場容量高達5000億元,導航系列產品將加速進入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一條前景誘人的巨大導航產業鏈正在形成。
北鬥導航系統與GPS導航系統的主要差距在以下幾個方面。
北鬥導航系統是覆 蓋中國本土的區域導航系統,覆蓋範圍東經約 70°-140°,北緯 5°-55°。 GPS 是覆蓋全球的全天 候導航系統,能夠確保地球上任何 地點、任何時間能同時觀測到 6-9 顆 衛星(實際上最多能觀測 到 11 顆)。
北鬥導航系統是在 地球赤道平面上設置 2 顆地球同步衛星, 衛星的赤道角距約 60°。GPS 是在 6 個軌道平面上設置 24 顆衛星,軌道赤道傾角 55°,軌道面赤道角距 60°。GPS 導航衛星 軌道為準同步軌道 ,繞地球一周 11 小時 58 分。
北鬥導航系統是主 動式雙向測距二維導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統 解算,提供用戶三維定位數 據。GPS 是被動式偽碼單向 測距三維導航, 由用戶設備獨立解 算自己三維定位數據。北鬥導航 系統的這種工作原 理帶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用戶 定位的同時失去了無線電隱蔽性, 這在軍 事上相當不利,另 一方面由於設備必須包含發射機, 因此在體積、重量上、價格和功耗 方面處 於不利的地位。
北鬥導航系統目前三維定位精度約 25m,授時精度約 100ns,在我國境內部分主要地區可達到 10 m。GPS 三維定位精度P碼目前己由16m 提高到6m,C/A 碼目前己由25-100m 提高到12m,授時精度目前約20ns 。
北鬥導航系統由於是主動雙向測距的詢問--應答系統,用戶設備與地球同步衛星之間不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統的詢問信號,還要求用戶設備 向同步衛星發射應答信號,系統的用戶容量取決於用戶允許 的信道阻塞率、詢問信號速率和用戶的響應頻率,因此用戶設備容量是有限的。GPS 是單向測距系統,用戶設備只要接收導航衛星發出的導航電文即可進行測距定位,因此GPS 的用戶設備容量是無限的。
北鬥導航系統和GPS 的主要區別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技術體制的區別,GPS 是一個接 收型的定位系統,只轉播信號,用戶接收就可以做定位了,不受容量的限制 。「北鬥一號 」是雙向 的,既有定位又有通信的系統, GPS 是美國軍方控制的軍民共用的系統,對世界開放。另一方 面就是它的用途和特點是不一樣的,GPS 解決了一個在哪裡 的定位問題,北鬥不僅僅解決了在 哪裡,還解決你在 這裡他在哪裡的問題,北鬥的用戶 終端實際上是具有收發功能的,北鬥是一 個具有定位和通信雙重功 能的設備,用戶群上不一樣接收的場合也不一樣。 北鬥導航系統的潛力所在,主要在定位通信綜合領域上,對這種綜合功能有需求的領域都會得到充分的應用,現在僅有定位需要的客戶,對北鬥的需要不迫切。但是對於既需要位置又需要把位置傳遞出去的用戶,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非常有用的。
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將在 2020 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系統將成為一個生命線工程,其用戶的範圍也將越來越廣,將拓展到國家的電力、金融、通訊等各個領域,與普通百姓的生活將密切相關,與現在在世界上被廣為接受的美國 GPS 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將更具挑戰力。
北鬥導航系統定位更加精確,未來可能定位在釐米以內,但是容量比較小每小時只能容納50萬左右的用戶,中國人很多滿足不了需求,以後會有新系統吧,而GPS所用的系統不限流量定位在50米開外。其實歐洲的伽利略導航不錯,定位在一米左右,也不限容量。
北鬥目前覆蓋中國和東南亞還沒有做到全球覆蓋,GPS是全球覆蓋的。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