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黃金周,全世界都在羨慕中國,看看外媒都說了啥

2020-10-09 時報看點

十一長假,你都去哪兒玩了?今年黃金周期的「成績單」,已經陸續發布:10月1日至8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日均發送旅客6211.5萬人次;國慶檔電影總票房近40億元。長假期間,國內無新增本土病例;截至10月8日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連續54天無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與此同時,截至北京時間10月9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36706900例,累計死亡病例1065614例,105個國家確診病例超過萬例。很顯然,在世界多地,尤其是歐洲地區,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

在全球多地逐漸收緊隔離措施之際,中國掀起的黃金周旅遊熱潮讓全世界投來羨慕的目光,一起來看看他們圖文並茂的報導。

「中國人湧向長城,仿佛沒有疫情」

雅虎新聞澳大利亞頻道8日稱,在為期8天的國慶長假期間,數百萬中國居民湧向各大熱門旅遊景點,這些照片令人震驚,「人們擠在長城和西安古城牆上,這些場景只出現在疫情前的生活當中」。

遊客在八達嶺長城遊覽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7日發表題為「什麼疫情大流行?節假日期間,遊客激增,長城人潮湧動」的報導。報導稱,這個「十一」黃金周,與中國上一個重要出行季——今年1月底春節假期時的焦慮形成鮮明對比。當時,新冠病毒席捲武漢。之後中國的交通樞紐冷冷清清;那些仍需要出差的人通常都穿戴了全套防護裝備,包括塑料手套、頭盔、口罩和護目鏡。而這個黃金周,由於中國各地的疫情傳播幾乎為零,人們紛紛湧向汽車站和機場,去全國各地旅行。

10月1日,武漢長江大橋上遊人如織

作為曾經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主戰場,武漢受到外媒的格外關注。日本IT媒體商業網站8日稱,距4月8日武漢「解封」半年,今年國慶節,武漢成為熱點,官民共同推進支援湖北省的旅行。湖北省的30個景點10月1日、2日的入場人數和上年基本持平,旅遊收入恢復到上年的85.5%。攜程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黃鶴樓列在線上預訂人氣景區全國第二名,僅次於上海迪士尼樂園。

10月3日晚,遊客冒雨夜遊黃鶴樓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日報導稱,在武漢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半年多後,這座城市再度充滿活力。購物街上熙熙攘攘,地標建築黃鶴樓在夜晚上演絢麗的光影秀。如今的景象與疫情時期空蕩蕩的街頭、商場形成強烈對比。《金融時報》認為武漢旅遊經濟的恢復,主要得益於中國政府對疫情採取的高效有力的控制措施,確保了民眾出行安全,增強了民眾出行信心。

「中國人湧向長城,仿佛沒有疫情」,瑞士《20分鐘報》8日刊登了9張中國黃金周的旅遊圖片,顯示了中國遊客在長城等景點的擁擠,引來許多瑞士網友的圍觀,一位獲贊最多的網友寫道,「中國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採取了有效措施,直到傳染率幾乎為零。我們應該向中國學習!」

「中國以驚人的速度回到接近正常狀態」

伴隨著旅遊熱潮,中國各行各業也正在全面恢復。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民航業遭受重創。國慶期間,中國民航業的恢復情況成為外媒關注的焦點。

彭博社稱,數以百萬計中國人在國慶期間乘飛機出行,讓中國的航空公司在擺脫疫情、恢復常態上先行一步,中國民航業正在重回正常水平。「德國之聲」8日稱,根據數據分析公司ForwardKeys的數據,中國機場的國內到達量已恢復到2019年的86%,機票預定量也恢復至去年98%的水平。

10月1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出行高峰

美國《綜藝》雜誌專門報導了中國國慶節當天的電影票房成績:「在這個周四(10月1日),中國單日票房刷新了今年的紀錄,達到了1.07億美元,這比上周末北美所有影院總票房的10倍還要多。」

《紐約時報》稱,不管在哪一年,黃金周消費都是備受關注的反映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今年的情況可能尤其如此。隨著人們擠上火車,這是迄今為止表明中國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最明確信號。初步跡象證實,中國以驚人的速度回到了接近正常的狀態。

10月8日,在漢口火車站,旅客通過閘機進站

俄羅斯塔斯社認為卓有成效的疫情應對戰略是中國經濟得以迅速復甦的前提。西班牙《國家報》評論道:「中國政府採取了嚴厲的防疫措施。事實證明,如今中國經濟的強勁復甦,關鍵就在於此。」

「中國比我們領先好多光年」

與此同時,全世界的推特用戶都被中國黃金周的照片震驚了。有人說,「我的大腦無法理解」,有人說,這些圖片清楚地表明中國正在從新冠疫情中恢復。網友卡洛斯·馬丁內斯說,打敗病毒,回到正常,在政府治理能力和對民眾訴求回應速度方面,「中國比我們領先好多光年」。

的確,新冠肺炎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對全世界是一次嚴重危機,更是一次嚴峻考驗。中國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

如今,在全球疫情形勢依舊嚴峻的當下,中國內地已連續50多日無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截至10月8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06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068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5521例,現有疑似病例5例。

海南免稅購物火爆

外媒普遍認為,在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復甦的背景下,中國「十一」黃金周釋放了居民消費潛力,帶動了各行業穩健復甦,提振了人們對經濟的信心。難怪日媒感嘆:西方國家的抗疫失敗讓中國更強大,中國民眾對國家的信心更足了。

相關焦點

  • 外國人超級羨慕的中國黃金周
    剛剛過去的「8天超長假期」是真真正正的黃金周。雖然每天都有人在網上吐槽景點人太多,想回家不想旅遊了,可是國內的這番熱鬧景象,卻另到外國人無法想像,超級羨慕。雅虎新聞澳大利亞頻道8日說,全世界的推特用戶都被中國黃金周這些照片「震驚」了。
  • 這個假期有一種自豪叫全世界都在羨慕中國
    這個假期有一種自豪叫全世界都在羨慕中國。寫道:中國「十一」黃金周的跡象表明,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的狀態,做著許多國家人民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已經承認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控制除了羨慕,更看見了中國人民的幸福感和自信感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
  • 圍觀中國「超級黃金周」的外媒,怎麼評價中國假日經濟?
    外媒普遍認為,經過「超級黃金周」這場考驗,中國不僅顯示出對抗疫成功的信心,也顯示出經濟復甦的強勁韌性。 外媒羨慕:景區人潮湧動 對於「超級黃金周」的旅遊熱潮,最讓外媒驚訝甚至「羨慕」的是各大景點人頭攢動的景象。
  • 外媒:「現在所有目光都聚集到了中國的黃金周上」
    而到了年末,在國內疫情已經控制住的情況下,十一黃金周將會呈現何等熱鬧的景象,受到各方關注。早在9月初,外媒便已注意到,中國遊客開始為十一黃金周做準備了。馬來西亞《星報》網站9月3日報導稱,中國準備迎接10月的旅遊熱潮,很多熱門線路的火車票和機票等已經被預定一空。報導援引旅遊業內部人士的話說,十一黃金周有助於被疫情重創的旅遊業恢復,將是今年的旅遊高峰。
  • 中國黃金周,外媒「實名」羨慕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十一假期期間,不少外媒紛紛報導中國的黃金周,10月7日,美國CNN發表了一篇報導節日期間長城人潮擁擠的文章,這也看出了其他國家對中國十一黃金周的普遍看法中國「十一」黃金周讓世界感慨澳大利亞媒體報導稱,世界各國看到中國十一假期的照片都表示震驚,有5億中國人正在享受度假的快樂,但是其他國家還把這當成夢想。印媒表示,十一假期表明了中國對經濟復甦以及公共衛生措施的信心。
  • 這是國慶黃金周的中國自信,有一種自豪,叫做全世界都羨慕中國
    今年的國慶黃金周,各個地方迎來了客流的高峰。很多網友都表示:這個假期,就是來彌補春節的遺憾的!是的,從病毒肆虐的寒冬,到豐收的金秋,從武漢到全中國,我們萬眾一心,我們眾志成城,我們守望相助!這個黃金周,是14億中國人一起努力的結果,有一種自豪,叫做全世界都在羨慕中國!
  • 外媒:通過十一黃金周,外媒評只有中國贏得Covid戰爭
    當下全世界最煩人的事,莫過於Covid-19烽火連天。地球之大,但凡能找出一片寧靜而聖潔之地,無異於世外桃源,必將為世人所羨慕。中國10.1黃金周,幾億人的健康旅遊出行,報復性的消費,激起了民族的自豪感——此生無悔於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 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即將開始全面禁用,外媒:中國又要幹啥?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家的經濟得到提升,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與突破。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外媒:「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經濟
    國際在線專稿:由於新冠疫情依然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民眾多選擇國內遊,多家外媒對此進行了報導。美聯社報導截圖法國《費加羅報》10月10日發表報導稱,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期已經過去,在國內旅遊取消限制的情況下,「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許多著名景點「人山人海」,一些景點的門票早在10月1日便已全部售空。10月1日至4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25億人次。
  • 中國「黃金周」各國都有中國人,外國人「酸」了
    因為之前疫情的原因,很多人不能出門旅遊,正好在這個「黃金周」節假日,很多人都有衝動消費,讓中國的旅遊,航空等等多個行業都得到了更大的經濟復甦,讓中國經濟更上一層樓。,這讓很多外國人露出了羨慕的目光,因為這意味著中國抗疫成功,經濟也在復甦。
  • 剛剛,中國讓全世界酸了
    這個假期,有一種自豪叫全世界都在羨慕中國「十一」黃金周的跡象表明,中國已經以驚人的速度恢復到接近正常的狀態,外媒們紛紛承認中國的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全世界只有中國敢這麼做。有一種自豪,就叫做全世界都在羨慕中國。
  • 外媒:國慶黃金周,中國收到「嫉妒的目光」
    目前全球的新冠疫情並未「退燒」,但中國「掀起旅遊熱潮」著實讓外媒「羨慕」。包括美聯社、彭博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日本《每日新聞》、埃菲社等都對中國的「國慶黃金周」進行了報導,承認中國防疫有效,言語中透露出「羨慕之情」,投來「嫉妒的目光」,稱看到了中國所展現出的「自信」。
  • 外媒:「十一」黃金周 中國上演疫後復甦「奇蹟」
    外媒眼中的中國,在「十一」國慶黃金周再次煥發光彩,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在8天長假中享受「遲來的春節」。  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人民幣。
  • 外國人實名羨慕中國黃金周,COFE+機器人咖啡亭引發消費熱潮
    當國慶遇上中秋,中國人把這個「超長黃金周」過出了年味。國內疫情管控能有今天的「優秀」,離不開中國人大半年來默默的集體付出。這些天,各地小夥伴紛紛走出家門,點燃了國內旅遊、餐飲、航空等多個市場。外國媒體、專家和網友「實名羨慕」,這一派熱鬧景象證明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也預示中國經濟的復甦勁頭。外媒:「夢寐以求的事情」美國《紐約時報》日前刊文說,這個黃金周,中國人「做著其他國家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這是中國從疫情中恢復的明確信號」。
  • 中國雙節黃金周重現繁榮景象
    8天的中國「十一」黃金周剛剛過去,熱度仍未消退。歷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面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嚴峻挑戰,今年的「十一」假期極不平凡,來之不易。「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首個「十一」黃金周,中國消費市場明顯復甦,旅遊出行、餐飲購物、文化娛樂均呈現繁榮景象。
  • 十一黃金周剛過半,外媒就提前亮分交卷了
    在全球疫情尚未「退燒」的當下,中國掀起的黃金周旅遊熱潮讓世界驚嘆。 得益於出色的疫情管控,國人紛紛開啟國內暢遊模式。據報導,僅10月3日全國便接待遊客1.11億人次。 對此,世界流露出一片「羨慕」之聲。
  • 「十一」黃金周「震驚」外媒!「中國方式」如何銷往世界?
    在全球疫情仍舊嚴峻的背景下,今年中國的「十一」黃金周也格外受到外媒關注,多家國際媒體紛紛以中國黃金周大批遊客出行為主題,圖文並茂地進行連續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1日刊發《中國假期:黃金周湧動數億人》,對中國「十一」黃金周的熱鬧景象進行了報導,稱預估在為期8天的假期裡,將有5.5億中國人在國內旅行。
  • 外媒看中國黃金周假期
    震撼的中國黃金周假期波蘭報業文章《中國令人驚訝,新冠疫情得到控制,數百萬人已踏上黃金周之旅》。「中國的旅遊潮在外媒看來是不可想像的。對比之下波蘭僅在那幾天,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連續打破記錄。」BBC網站文章說「中國假期:數百萬計的中國人在黃金周旅行」,「來自中國的畫面與今年早些時候處於封鎖狀態的國家有著天壤之別。」
  • 世界觀|我們過黃金周,隔壁外媒饞哭了……
    早在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就已經由負轉正,第三季度數據只會增不會減;有了黃金周這麼一歡騰,第四季度的數據一定差不了。在海外經濟還在大面積負增長、疫情依然未能控制之時,中國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不少外媒紛紛表示實名羨慕。
  • 中國黃金周「人從眾」?你不知外國人有多羨慕
    外國媒體、專家和網友「實名羨慕」,這一派熱鬧景象證明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也預示中國經濟的復甦勁頭。中國已基本控制住新冠疫情,黃金周展示了中國對經濟復甦和公共衛生保障措施的信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話裡話外有點「酸」,但還是通過視頻畫面展示了中國黃金周各地遊客爆滿的場景,還特意展示了上海外灘今年2月、4月和現在的鮮明對比。不少外媒還將目光投向武漢,感嘆其恢復力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