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靈魂
白蘭地,狹義上講,是指葡萄發酵後經蒸餾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經橡木桶貯存而成的酒。白蘭地通常被人稱為「葡萄酒的靈魂」,常講的白蘭地,都是指葡萄白蘭地。以其他水果為原料釀成白蘭地,應加上水果的名稱: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但它們的知名度遠不如前者大。
傳說故事(一)
白蘭地的產生故事:荷蘭的葡萄酒商人把法國葡萄酒出口荷蘭的交易進行得很旺盛,這種貿易都是通過船隻航運而實現的。由於經常性的戰爭,使葡萄酒的貿易常因航行中斷而受阻,葡萄酒也會因時間延長而變質;葡萄酒整箱裝運佔去的空間較大,費用昂貴。
這時有一位聰明的荷蘭商人,採用當時的蒸餾液濃縮成為會燃燒的酒,然後把這種酒用木桶裝運到荷蘭去,再兌水稀釋以降低酒度出售,這樣酒就不會變質,成本亦降低了。但是他沒有想到,那不兌水的蒸餾酒更使人感到甘美可口。
然而,這樣的桶裝酒同樣也會因遭遇戰爭而停航,停航的時間有時會很長。意外的是,人們驚喜的發現,桶裝的葡萄蒸餾酒並未因運輸時間長而變質,而且由於在橡木桶中貯存日久,酒色從原來的透明無色變成美麗的琥珀色,而且香更芬芳,味尤醇和。
從此大家從實踐中得出一個結論:葡萄經蒸餾後得到的高度烈酒一定要進入橡木桶中貯藏一段時間後,才會提高質量,改變風味,使人喜愛。這就是白蘭地產生的故事。
傳說故事(二)
十五世紀在義大利有個衛士叫霍夫曼,他把自製的葡萄酒儲存在木桶裡。有一年發生戰爭,衛士趕忙把酒桶藏入地窖內,戰爭中衛士被敵軍擊斃,酒就無人知曉了。
10年後有人無意中發現了地窖中的這桶酒,由於陳年已久,酒已蒸發許多,剩下一半左右為金色、酒味醇厚,人們為了紀念死去的衛士為酒取名「白蘭地」,意思是「生命之水」。
傳說故事(三)
著名的研究中國科學史的英國專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博士,曾經發表文章認為,世界上最早發明白蘭地的,應該是中國人。
明朝大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葡萄酒有兩種,即葡萄釀成酒和葡萄燒酒。所謂葡萄燒酒,就是最早的白蘭地。《本草綱目》中還寫道:葡萄燒酒是將葡萄發酵後,用甑蒸之,以器承其露。這種方法始於高昌,唐朝破高昌後,傳到中原大地。高昌即現在的吐魯番,說明我國在1000多年以前的唐朝時期,就用葡萄發酵蒸餾白蘭地。
中國人用甑蒸白酒﹑蒸餾葡萄燒酒,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西方科學家一致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蒸餾器和蒸餾酒的國家。後來這種蒸餾技術,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
進入17世紀,法國人對古老的蒸餾技術加以改進,製成了蒸餾釜,或者叫夏郎德式壺形蒸餾鍋,成為今如蒸餾白蘭地的專用設備。法國人又意外地發現橡木桶貯藏白蘭地的神奇效果,完成了釀造白蘭地的工藝流程,首先生產出質量完美、譽滿全球的白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