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的故事

2020-12-09 中國青年報

民警和嫌疑人指認現場。

民警在交通事故現場出警。

民警在派出所協調糾紛。

大邱莊的鋼鐵產業是經濟支柱。本文圖片均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鄭重提供

大邱莊派出所折射出這個鎮最豐富的色彩。

比如,派出所民警甘長展能通過鼻子感受到疫情帶來的變化——因為停工停產,在這個吃了40多年「鋼鐵飯」的鎮巡邏時,通過鼻腔進入身體的空氣,少了股異味。而值班室的民警感受到的是,人們打電話的內容有時候會變成「口罩去哪裡買」,偶爾還有人問,「從老家回天津復工應該如何隔離」。

大邱莊派出所的民警介紹,近期,由於防控卡口檢查嚴格,以流竄作案為主的入室盜竊和偷電動車的案件變少。毆打他人的案件因工廠停工有過一個低谷,如今又因為復工復產開始攀升。

像全國5.4萬個基層派出所一樣,這裡總有一些細節連通著社會微末處的神經。位於天津市靜海區的大邱莊,改革開放之初率先興辦軋鋼廠,是中國最早的「億元村」。極盛之時,這裡外來打工者的人數是本地村民的4倍。

很長一段時間,這裡的大部分警情和外來人口有關。這群人思鄉的時候,往往是酒精陪伴著他們。有人喝醉酒打破別人的車窗,依然踩著警燈藍紅閃爍的光影在大馬路上跳舞,衝著民警喊,「我派出所有人,你快報警吧。」

派出所的30名民警管理著這裡的社會治安。企業效益不好時,有工人試圖用極端方式討薪。買賣鋼材的商貿企業興起後,民警處理過大批圍繞購買鋼材、聯繫貨車產生的詐騙活動。

也有民警通過觀察貨車來感知大邱莊的變化。民警甘長展說,他最近感覺貨車比前段時間變多了,在他看來,這意味著工廠生意變好,外來務工人員能踏踏實實掙錢。「這才是大邱莊應有的狀態。」

1

1986年出生的甘長展,在大邱莊派出所工作8年,帶領著一個8人小組。

他已經連續5年除夕在派出所值班。往年這個日子,食堂為值班民警炒幾個熱菜,煮上餃子,警情會比平日少許多,民警常圍在一起看春晚。

今年除夕,正好是甘長展的陽曆生日。他特意點了外賣,買上海鮮,但小組有一半值班民警沒吃上一口,也沒人顧得上看春晚。他們忙著巡邏卡口,參與防控疫情的工作。

大年初一,甘長展接到通知,春節假期全員停休,民警需要24小時輪換巡邏各個防控卡口,及時協調發生在卡口的口角和摩擦。

大部分時候,民警需要面臨的工作十分瑣碎。有人甚至在集市上被拉著要求幫忙辨認百元紙幣的真假。

但實際上,他們需要關注的事情遠比這些複雜。比如在大邱莊的趕集日,偷竊陡增,民警李旭要巡邏直至集市結束。戴著口罩,手裡沒有提著東西的人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

即使在一個常住人口只有4萬多人的鎮子上,維持治安也是一項繁瑣的工作。根據派出所人口服務大廳提供的數據,這裡的常住人口和暫住人口相當。戶籍民警告訴記者,許多外來打工人員沒有辦理暫住證,實際上,外來人口估計有10萬人。自2016年以來,大邱莊派出所約七成刑事犯罪嫌疑人是外來人口,行政案件中這個比例更高。

大邱莊的外來人口大多在工廠裡靠體力掙錢,住在月租金兩三百元的彩鋼房、土瓦房。閒暇時,有人喜歡搓麻將,哪家棋牌室生意火,另一家會報警舉報,搶回客源。有時民警接到報警趕往現場,發現賭資遠達不到處罰標準。

根據派出所民警的統計,2019年,大邱莊接到賭博警情405起,主要集中在外來人口聚居區。一位社區民警分析,在大邱莊以本地村民為主的村莊裡,有矛盾時,鄉紳、親族、村委會可以直接調解,極少有人報警。他認為,外來人口沒有依靠,遇事只能求助警方。

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個河南的打工妹和男友鬧分手,吞了50顆藥企圖自殺,民警爬窗進屋,把她送去醫院。打工妹在大邱莊沒有親朋好友,男友不願意支付500元醫療費,她對醫院說,讓派出所支付這筆費用。

2

在沒有進入大邱莊派出所之前,甘長展從沒踏足過這裡。

他和大邱莊唯一的交集,是他搭乘公共汽車去縣城上高中時會路過大邱莊。他曾經趴在公共汽車的車窗邊觀察過這個鄉鎮的一角:貨車多得能堵塞道路,河流比自家村裡的河水渾濁。

他對大邱莊的歷史了解甚少,只知道這個距離他家25公裡的鄉鎮經濟發達,人們頭腦活躍。所以剛來大邱莊工作那會兒,他提醒自己要謹言慎行。

這種情況普遍存在在派出所的民警中。這30個民警中,有14名民警30歲以下,29名大學本科畢業。

這30個民警是外來人,對大邱莊熟悉又陌生。他們能一口說出大邱莊哪一個街道曾發生過哪些特殊的警情,熟悉當民眾求助時,什麼樣的鎖孔應該搭配什麼樣的鑰匙。但對於大部分90後的年輕民警,他們面臨的各類警情,與他們此前的生活相距很遠。

1995年出生的只茂帥,本科讀的公安情報學專業。他學習過反恐情報的各種理論,卻沒有學習如何處理家庭矛盾。

有一次,只茂帥出警遇到兩口子吵架,當著他的面兩人都承認自己出軌,都要求他把另一半拘留。他只好假裝自己已經結婚,坐到炕上和夫妻倆開始聊。

只茂帥估計,派出所每周會接到一兩起家庭矛盾引起的警情。曾有丈夫報警稱,臉被妻子的指甲撓花。1990年出生的楊丙帥勸說他,自己在家也被妻子撓過很多次,大老爺們兒不能為這點事過不去。實際上,他還沒覓得另一半,和姑娘相親時,對方聽說職業是民警便婉言拒絕,理由是,民警太忙,自己不想成為保姆。

出警次數多了,很多警察都總結出自己的經驗。只茂帥說,如果夫妻關注孩子的未來,那兩人還沒有分開的意思,他會勸和;如果兩人天天吵架,已經開始計算離婚後的財產支配,他會勸分。

而甘長展總結,調解糾紛時,要讓對方感覺到親近。比如,面對一些社會閒散人士,他先罵幾句髒話,對方會覺得這個民警不裝,再說理時,對方會覺得民警在為他好。

他處理過的家暴均是輕微傷,屬於可以調解的範圍。他會先把妻子拉一邊,扮演一個溫柔的傾聽者,聽妻子訴說心裡話,再把丈夫叫來,當著妻子的面嚴厲地批評丈夫的不是。要是話說狠了,丈夫不樂意,他還要適當圓回來,「你也挺辛苦的,工作不容易」。

這一套並不適用於自家的家庭矛盾。當父母抱怨他工作忙碌,顧不到家時,他笑嘻嘻地連忙認錯,小心哄著,自認理虧。

3

剛入行時,甘長展也曾有過不敢開口的階段。學生時代,他從不是朋友聚餐的中心人物,也不會主動挑起話題,而是在旁邊聽著別人說話,跟著哈哈笑的那一個。剛開始到出警現場時,所有人都盯著他,等他開口。他會感到害羞,總用最簡短的話把觀點匆匆說完。

相比於人,他更愛和電腦和機械打交道。他畢業於山東大學自動化專業,曾有機會去日本大阪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但他是獨生子,父母都在農村生活,因此決定回天津工作。

他認為警察是個帥氣的職業。這個認知源於小時候他和同伴玩「警察抓小偷」的遊戲,總要爭著當警察。

而對於女警劉蓮蓮來說,報考警察,並不是衝著這套警服背後所象徵的英雄夢想。她選擇警察的理由很實際,警察崗位招人多,考上的機率比較大,是個穩定的工作。

她曾認為天天出現在派出所的人都不是好人,應該和這種人劃清界限。但她也漸漸發現,這群人的存在,可以幫助民警獲知片區的情報和信息動態。

作為社區民警,她負責大邱莊鎮上的兩條街。巡邏時,她要去街上的KTV、足療店、洗浴場所,挨個檢查消防、裝修環境各類問題。父母為她出入娛樂場所感到擔心,總會叮囑她,「你千萬不要得罪人」。

劉蓮蓮也會遇到讓自己感到滿足的時刻。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大爺,想請派出所證明,自己戶口本上的身份證號碼是錯誤的,因為和存摺上的號碼對不上,取不出錢。為了開證明,老大爺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在派出所和銀行兩邊折騰了3次,他對著劉蓮蓮說好話,「我來了很多趟了,您受累幫幫忙。」

劉蓮蓮最後開車帶他去銀行協調這件事,銀行答應,會幫助老人取錢,並修改存摺上的證件號碼。坐在副駕駛座上,老大爺反反覆覆地向她敬禮致謝。「我那會兒就感受到穿這身警服的驕傲。」

而甘長展在入行兩年後,迎來了自己對這份工作的自我認同。2014年,他負責偵辦一起涉嫌尋釁滋事的案件,嫌疑人失蹤,僅留下一段視頻。他想要網上追逃,必須先核實清楚嫌疑人的確切身份。他去向靜海分局的刑警取經,學習最新的視頻辨認技術,再挨個兒找目擊者確定嫌疑人。

幹完這個案子,他信心倍增,開始把派出所的工作當成一道道數學題、物理題,「一定要把題做出來」。當他倚在值班室的鐵椅子上說起這事時,值班室的電臺正用短促的詞語傳達各種調度警力的命令。

從警8年,他從沒在執勤時開過槍,也沒有遇到過需要開槍的環境。他曾羨慕特警,能穿著作訓服,握著衝鋒鎗,但慢慢發現,派出所解決矛盾糾紛的工作,是大多數警察最重要的事。

楊丙帥同樣認可這一點。大學畢業後,他在北京做過房地產中介、開過桌遊館、和朋友創業組建裝修網站。27歲時,高昂的房價讓他選擇離開北京,回到家鄉天津,想考個公務員。

備考期間,他去派出所做輔警。有一次,他輔助民警尋找一個從傳銷窩點逃離的姑娘。姑娘看到民警怯怯的,不敢上前來,他說,「我們是警察,來帶你回家」,姑娘馬上蹲坐在地上,哭訴自己的經歷。

在那一瞬間,他覺得自己必須幹警察,有意義。

4

多個民警說,近幾年,大邱莊治安案件的嚴重程度下降,以前的案件多以打架為主,常常有人受傷,現在程度輕微的口角糾紛佔了更大比例。十幾年前路面搶劫、飛車搶劫的惡性事件頻發,在公安大力打擊和鄉鎮各處安裝監控後,如今已極少發生。

偵破案件時,民警有了更多技術手段獲取證據。而過去,厚厚的一本案卷裡,大多以筆錄為主。同樣是偷電動車的案件,以前民警得走訪取證,現在依賴圖像偵查技術,即使嫌疑人零口供,也能靠物證指認嫌疑人。

也有民警觀察到,影視作品拍攝這些技術後,熟練的小偷,會繞著監控沒有覆蓋的區域以更隱秘的手段作案。

楊丙帥執法前,會先把掛在左肩上的執法記錄儀打開,全程錄像。有報警人在打開話匣子前,專門問他一句,「記錄儀開了嗎」,確保自己的話能被準確收錄。

他曾在協調糾紛時,被人抓出8道血痕,其中一道超過5釐米,構成輕微傷。按照規定,靜海區的另一個派出所負責這起涉嫌妨礙公務罪的案件,楊丙帥提交執法記錄儀的影像,作為證據。

會計專業的楊丙帥,入行後花了許多時間學習法律。執勤時,派出所要求民警說「法言法語」。甘長展曾遇過民眾不相信派出所的民警,要請律師來現場解釋法律條文的情況。為此,他考取了天津師範大學的法律專業的在職研究生,方便有人質疑時,他能篩選出最正確的法律規定,解釋給對方聽。

甘長展觀察到,民警維權的意識慢慢在提高。他曾被一個醉漢過肩摔,後腦勺著地,但那時民警普遍不維權,他沒有意識要狀告對方。過了兩年,他協調糾紛時被酒瓶子砸中臉部,構成輕微傷,他採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感覺心理平衡一些」。

除此之外,微小的變化也出現在派出所很多角落。

值班室裡有一個監視屏幕,直播距離10米外的辦案區裡的動態。辦案區包括候問室、詢問室和訊問室。候問室的邊邊角角用海綿墊包了一圈,欄杆也用黑膠布纏繞好,防止有人自殘或醉酒摔傷。

飲酒的人,需要等待完全清醒,才能開始做筆錄。候問室還有一個皮質軟包的醒酒椅,躺上去,頭部和四肢可以自由伸展開,椅子上有伸縮帶限制四肢和胸部。

這些裝備,是2018年派出所搬到新辦公樓後才置辦上的。

甘長展回憶,原先的辦公樓面積小,裝修舊,有時還會漏水,蟑螂在食堂犄角旮旯的地方肆意繁殖;嫌疑人進辦案區,沒有規定要求要拍照、抽血、採集指紋和腳印、登記個人物品。如今,這些原先忽略的細節成為民警要嚴格遵守的規定。

5

值班室的電話線,牽扯著大邱莊人大大小小的急事。民警曾接到電話,對方開口急衝衝地大吼,「我家電視怎麼沒影了」,然後頓了幾秒,語氣突然軟了下來,「哦,是信號不好」。

疫情期間,這臺電話撥打給經過天津的外來人口——民警需要核實這些人的出發地。

電信詐騙在疫情期間有抬頭之勢。楊丙帥說,由於工廠沒有開工,外來務工人員失去經濟收入,想申請網絡貸款度日,卻陷入虛假貸款平臺的陷阱。家庭主婦也是騙子的目標,騙子利用家庭主婦趁著疫情為家庭賺點零錢的心理,鼓勵她們參與電商刷單。因此,他常拿著一摞反電信詐騙的宣傳單,在防控卡口處分發。

早在年前,民警在堯舜市場揭露電信詐騙。辦年貨的老大爺拎著一袋洗衣粉路過市場,接過粉紅彩紙的宣傳單,倒著看,學著民警的話尾嘟囔一句「電信詐騙啊」,然後把紙折了折塞進兜裡。

如今,為了在年輕人群體中宣傳電信詐騙,一身警服的劉蓮蓮出現在微信朋友圈的視頻裡。她扎著高高的馬尾,左手拿著警帽,提醒民眾,要警惕電信詐騙,遭遇詐騙要儘快撥打110報警。

在值班室,民警的座位是一排鐵椅子和硬質沙發床。春節前的某一夜,主班民警只茂帥趴在沙發床上,臉朝著電腦的方向。監視屏裡,一個醉漢四仰八叉地躺在醒酒椅上,昏昏睡去。屏幕的白光反射到只茂帥的臉上,他盯著電腦裡隨時可能彈出的警情信息。

只茂帥形容,派出所的民警是社會大保姆,要管各種各樣該管不該管的事兒。

比如,村裡一對老夫妻,結婚多年,卻丟失結婚證,民政局沒有登記兩人結婚的信息。老大爺來到派出所的人口服務大廳,把戶口本和各種單子甩在問詢臺上,要求派出所開證明,證明他的妻子是他的妻子。

這超出派出所的工作範圍。民警嘗試聯繫村委會協調工作,老大爺一聽,五官擰在一起,急得快跳起來,誤以為民警故意不給辦證明。他已經跑過許多部門,但其他部門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推他來問問派出所,「派出所能給你弄」。

脫下警服的甘長展去大邱莊的餐廳吃飯,常常有人語氣親熱地跟他打招呼。有時候,甘長展也想不起對方是誰。

去年父親節,幼兒園為每個小朋友錄製視頻,請全班的爸爸現場觀看。當6歲的女兒出現在屏幕那端,向大家介紹,「我的爸爸是警察,他會抓小偷,他經常去加班,很少能陪我」。

「我的爸爸很厲害,他能在家幫我做冰淇淋,幫我做飲料,幫我裝飾公主房。」女兒繼續補充。坐在那裡,甘長展感受到一種有底氣的職業自豪感,儘管女兒的話帶來的欣慰,無法完全消弭陪伴孩子較少的愧疚。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鄭重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派出所的故事】小故事裡的無限溫暖
    【派出所的故事】小故事裡的無限溫暖 2020-05-14 0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派出所的故事|新市派出所:滿溢著溫暖和善意
    派出所的故事| 新市派出所:滿溢著溫暖和善意 法制周報·新湖南記者 王薇 見習記者 廖悠悠 汨羅城區以東,從G536省道拐進一座兩排平房的院子,便是新市派出所了。
  • 派出所的故事|水上派出所:讓「河清湖晏」為汨羅代言
    派出所的故事|水上派出所:讓「河清湖晏」為汨羅代言 法制周報· 新湖南記者 王薇 見習記者 廖悠悠 汨羅江北去注入洞庭湖的彎折處,一座佔地達5平方公裡的屈子文化園已於2017年開放,原本在湘江岸邊的汨羅市水上派出所搬入園內。 這裡離汨羅市區17公裡,工作日遊客稀少。
  • 神木公安爾林兔派出所組織觀看《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
    「我能感受到基層民警為抗擊疫情通力合作、共渡難關的決心與勇氣,他們用擔當和使命守護著上海這一方土地的平安」爾林兔派出所民警楊康看完紀錄片《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這樣說道。紀錄片用鏡頭細膩描摹了每位民警的責任與使命,真實的記錄了派出所民警在窗口服務,執法辦案,巡邏接警,社區調解的各類警務工作,深度展現上海在城市管理、平安建設中那些默默付出的身影。
  • 【派出所故事】這個派出所的防詐漫畫好有效,民警工匠精神不可少
    【派出所故事】這個派出所的防詐漫畫好有效,民警工匠精神不可少金羊網  作者:付怡  2019-11-22 廣州市海珠區南華西派出所民警根據如今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特點
  • 盡職盡責的派出所「大管家」——廣州女警張慧湘的故事
    盡職盡責的派出所「大管家」——廣州女警張慧湘的故事 2018-10-03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派出所的故事2019》入圍白玉蘭獎
    7月17日,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公布入圍名單,由B站出品的《但是還有書籍》、《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兩部紀錄片口碑佳作雙雙入圍紀錄片單元最佳系列紀錄片,是國內入圍該獎項的唯一。《但是還有書籍》由嗶哩嗶哩出品,小河傳媒聯合出品,該片通過記錄在閱讀多樣化、碎片化的當下那些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的精彩故事,在點燃觀眾對於書的熱愛的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份在快時代裡的閱讀指南。
  • 風雪山頂,巷子口派出所與貧困家庭的故事...
    點擊往期消息《大晚上的,巷子口派出所在做什麼...》查看警察蜀黍訓練場景。       巷子口派出所所長金益清開始牽掛轄區貧困人家的過冬防寒情況。當天,金所長立即聯繫村幹部一同前往貧困戶陳大叔家。
  • 楓橋派出所:阿福的故事
    今年5月29日,楓橋派出所民警陳大源收到一封感謝信,看著信上端正清爽的字跡,他怎麼都想不到,這封信竟來自所裡人人頭疼的阿福。2019年初,剛剛調至楓橋派出所的民警陳大源接到了一起警情,稱樂山村有人故意毀壞農作物。
  • 《派出所的故事》等紀錄片為何能刷屏爆紅?
    原標題:從《中國醫生》到《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這幾部紀錄片為何能刷屏爆紅?
  • 專稿:遵化市公安局小廠派出所的愛民故事
    真情暖山鄉——遵化市公安局小廠派出所的愛民故事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劉欣民)「金杯銀杯,走進遵化市小廠鄉,提起派出所沒有不翹大拇指的。小廠鄉位於遵化市最偏遠的東北部山區,與興隆縣、遷西縣交界。這裡群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礦企較多。小廠派出所民警們傾心為民,愛灑山鄉,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讚譽。  大雪封不住警民深情  今年元旦前夕,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伴著凜冽的寒風,把小廠的山村變成了銀白的世界。
  • 這個派出所有面手印牆,記錄了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的故事...
    在天府新區公安分局華陽派出所,一對一對的手印幾乎印滿整堵牆壁——每一對手印背後,都是一個曾經唇槍舌劍反目成仇,卻最終言歸於好的故事。接警、調解、協商、循循善誘,華陽派出所的民警用最大的耐心和讓人信任的工作方法,解決了一次又一次糾紛,最終,當事雙方把自己的手印按在這面「以和為貴」的牆上,心平氣和地承諾——我們,從此冰釋前嫌。
  • 浙江臨海各派出所大廚曬廚藝,菜餚背後的故事更感人
    近日,浙江臨海市公安局就別出心裁,舉辦以「我為祖國獻道菜」為主題的廚藝大賽,將臥虎藏龍在各派出所背後的大廚們請了出來,大家切磋廚藝,拿出一道各自的拿手好菜,並邀請民警家屬走進警營品嘗一番,共同慶祝中秋和國慶雙節,也以此向祖國獻上一份誠意滿滿的賀禮。
  • 永康方巖派出所:11個人守護63平方公裡的溫馨故事
    浙江在線08月15日訊在永康市公安局,方巖派出所算是個小所,管轄面積只有63平方公裡,所裡民警也只有11名。方巖是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每年的客流量非常大。派出所雖然小,可事情卻不少。每天,這裡都在上演一個個真情故事。每個節假日都能在景區度過,聽起來很是令人羨慕,可對於永康市公安局方巖派出所民警而言,卻意味著節假日不能回家,而且比平時更加忙碌。特別是每年除夕,「燒頭香」的習俗使胡公祠更是人滿為患,不僅有本地的居民,附近寧波、溫州、紹興的遊客也會趕過來,並在凌晨時分達到最高峰。「通往胡公祠的路只有一條狹窄的山路,上下山人流摩肩接踵。
  • 【派出所的故事】83歲老人揣1萬現金迷路 煙臺6位民警花5小時幫她...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日訊 閃電新聞推出系列策劃《派出所的故事》,記者來到煙臺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金橋派出所通過蹲點記錄,全天候跟拍,來展示基層民警們最真實的工作狀態。本期推出《派出所的故事》第三期——《派出所的故事之家有一寶》。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和孩子是每個家庭最柔軟的掛念,也是最考驗派出所民警的警情。5月19日下午六點多,煙臺市金橋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在金沙江路與廬山路路口,一位當時正在巡邏的交警發現路邊有位迷路的老太太。
  • 探索冷門美食,收集人間故事,這對男女憑「食力」吃進了派出所
    作為最接地氣的美食博主之一,盜月社穿梭於嘈雜的街道,通過探尋醇香四溢的美食,將一個又一個可愛的人間故事帶給了我們。行走的「故事販賣機」很多人都說「盜月社」美食博主的身份不過是一個「幌子」,行走的「故事販賣機」才是他們的本體。
  • 【警察故事】霍童派出所:文旅護航隊奏響古鎮「平安協奏曲」
    今年6月,霍童派出所立足鎮情,以創建「古鎮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目標,組建以「黨建引領、治安防範、應急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文旅護航隊伍,為古鎮旅遊產業保駕護航。同時,霍童派出所聯合霍童鎮農信支部在洞天社區的旅遊景點創建紅色教育基地,遊客在古鎮景點遊歷時能直接進入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截止目前,該基地每月接待各類遊客約3000人次。
  • 古城派出所的「三張名片」
    玉洱銀蒼、風景秀美,轄區17個村居委會、常住人口71962人,守護這方熱土平安的就是大理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本期《城市進行時·政法篇》節目嘉賓:大理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所長李張執、教導員穆仕龍,和您一起分享:古城派出所的故事。李張執 大理市公安局古城派出所所長「古城派出所現有民警、警輔人員100餘人,聽著好像人員眾多,但是我們警力依然不足。
  • 《派出所速遞》來啦,帶你回顧這一周派出所發生的那些事兒!
    聚焦警事新聞 分享吳興公安動態 今天小編為你帶來 《派出所速遞》第一期 帶你回顧近期派出所發生的那些事~ 下面請看詳細報導 本期《派出所速遞》精彩摘要: 1.朝陽派出所:「朝陽義警」充實警力 在湖州市吳興區朝陽街道,有一群特殊的志願者穿梭在重點區域,及時處理矛盾糾紛,他們是朝陽派出所支持下成立的「朝陽義警」
  • 桂平公安警營孿生姐妹花:姐姐羅明珠在石龍派出所,妹妹羅寶珠在南木派出所...
    姐姐羅明珠在石龍派出所,妹妹羅寶珠在南木派出所。與她們對話的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也沒有豪言壯語的雄壯,卻還原了基層女警最普通的日常,她們的經歷是淡淡的,可卻讓人體驗到有人守護的感激和欣慰。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姐妹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