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金融創新」的大力倡導下,全國各類交易所遍地開花。目前,各地的現貨交易所已超過500家,交易品種更是超過百種。由於缺乏必要監管,許多交易所在運營模式、會員單位、交易信息不對稱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部分交易所還出現了價格操縱、股東違法違規、侵吞客戶資金、捲款逃跑等事件。因此,國務院自2011年12月開始相應地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清理整頓交易所,以防範金融風險,規範市場秩序,維護社會穩定。針對目前大宗交易市場的現狀以及國家相應政策的出臺,交易所未來發展將何去何從?
今天,有幸請到歷任國內知名券商資產管理部投資總監和某私募基金投資總監,目前任青島濱海石化總經理的殷向宏先生將給大家做出詳細解答。
交易所需服務於實體經濟 未來將出現第四方信息服務平臺
殷向宏先生認為,交易場所本身是市場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的價值不僅僅是表面上的風險規避功能、價值發現功能等等。交易所本身應服務於實體經濟,拉動相關產業升級為主要目的。特別是現貨市場,更要服務於實體經濟,比如:物流、倉儲、交割等,使得金融服務業真正的服務於實體經濟從而與期貨期權市場有明顯區分。
同時,隨著行業的發展,未來必將產生服務於整體現貨行業領域內的跨市場、跨地域的第三方監管平臺、信息集中服務平臺、行業自律組織,甚至會產生專門服務於電子商務行業的第四方信息服務平臺。這些都將成為現貨交易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貨市場與倉儲物流融合發展 方能走出目前困境
不過,作為現任青島濱海石化總經理的殷向宏先生也提出,就目前而言,現貨市場與倉儲物流市場的融合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期,雖然之前很多專家已經提出了金融物流與交易所結合的模式,但是在具體的實施中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據他介紹,倉儲等傳統企業因為不了解交易所所以不願進入這個新興行業,而很多交易所認為倉儲物流等傳統行業對自己來說是一個負擔,這就是他們之間主要矛盾所在。
所以,殷向宏先生認為,交易所要想走出目前的困境就要主動向實體經濟靠攏,利用成熟的物流體系來開闢金融物流的先河。比如石化燃油交易所,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煉油企業以及石油巨頭的物流配送體系來進行金融創新。而對於已經有完善物流體系的大中型企業也要更加重視物聯網的發展趨勢。
行業進入整合期 二級交易經紀公司或有更大發展
據了解,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基金、信託等專業投資大資金嘗試介入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行業,並且將來專業投資資金可能將有更加深度的介入參與。在政策引領下,倡導「資金和資源」為王的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是必然趨勢,特別是行業發展即將進入整合發展期。殷向宏先生預測,「行業將會迎來大規模的兼併重組預計在2-3年內即將完成集中化整合。後續進入參與的,會很難發展起來。」
他進一步強調,作為現貨交易所個體的命運,或者被整合、被淘汰,由此消亡;或者強勢發展、兼併壯大,在現貨行業佔據領袖地位。同時隨著服務的進一步深化必將極大地促進二級交易代理機構的發展,和股票期貨證券類似。交易所更多的管理加運營。二級交易經紀公司(代理商)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總之,交易是源頭,物流是保障,倉儲是基礎,融資是手段,整合是關鍵,跨界是主流!殷向宏先生說,他堅信倉儲物流信息化將會促進現貨市場走向跨越式發展。未來的現貨市場將實現公平、公證、公開。監管機構也將會多元化,不僅僅是上級主管部門的政策監管,同時行業內的自律也將成為監管的有力手段。國內商品現貨市場完全可以在遵循相關文件的精神,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集思廣益,靠我們大家的智慧,走出一條光明大道。
(責編:李冉、呂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