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學習中,特別是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怎麼處理呢?是猜測嗎,猜測有可能會猜對,有可能會猜錯;所以不能盲目。盲目去理解,就可能會自以為理解,反而偏離了真實含義。要去學習方法,怎麼學習呢,課堂上,老師教了單詞,孩子就記憶了單詞。但是,要學會使用單詞,掌握認知的方法。怎麼認知單詞呢,是在情景中認知。比如看到圖片上的動物,就會有對應的單詞拼寫和發音。單詞是情景的解釋,所以掌握了情景,也就知道了單詞的含義了。如果固定於單詞的記憶,去組合詞彙而形成含義,那是主觀臆斷。記憶單詞,記憶的不應該是本身的拼寫和發音,而是要記憶語境,使用聽說讀寫的方法,去體驗語境。就像去一個地方旅遊,記憶路線有趣嗎,記憶景點有用嗎,其實記憶的是過程中的體驗。有了體驗的基礎,才會對景點有詳細的分享。有了對英語的體驗,才會對英語有所分享。
老師教英語,孩子學習英語。教和學,都是在完成一件事,所以就在事情上練英語。在英語環境中,教孩子做事情;做完了事情,也完成了英語學習。所以英語是事物的英語,所以離不開事物,事物要發揮功能,就要在具體情境中表現。所以教孩子做事情,就是掌握過程中的方法,藉助於事物,才能完成。所以,完成事情,就要對事物有理解和掌握,使用方法,達到目標。日常生活中,家長和孩子溝通的話題,都是一件件具體的事情。在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完成了溝通,鍛鍊了表達能力。
在少兒英語閱讀理解中,閱讀的是故事。使用單詞去理解,所以要鍛鍊孩子對事情的理解,就在事情上鍛鍊單詞。能夠理解了事情,還怕對單詞記憶不夠嗎。可見,之所以記憶不住單詞,是因為零碎的,獨立的,機械的記憶。也就落不到實處,在面對和討論具體事情的時候,怎麼去思考單詞,使用口語呢?如果在事情上鍛鍊英語,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就知道怎麼使用英語。在日常考核英語的時候,基本上是在語境中考查單詞的,語境是溝通的語境,溝通是有話題,話題是關於事情的。在溝通中,才能判斷對事物的理解;在互動中,查漏補缺。可見,平時學習英語,看起來是缺乏單詞記憶,其實應該進一步了解,怎麼去記憶?記憶不是特意記的,而是在使用中,體驗有了收穫,從而對印象有回憶。
怎麼練習聽力,才能對發音有準確判斷呢?發音是英語發音,判斷是有方法的,發音是事物的發音。所以判斷英語發音,就是掌握認知事物的方法。對聲音的判斷,是有印象為基礎的。離開了印象的聲音,就聽不懂了。為什麼有的孩子抓音很準確呢?因為對發音有準確的認識。在溝通和互動中,去鍛鍊對發音的識別,也是結合事情來判斷的。孩子每天都在面對事情,如果學習了不能應對,那學了又是為了什麼呢?學習面對和處理事情,就像教孩子玩積木,當成品完成的時候,就掌握了其中的方法了。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輔助呢,如果家長幫的越多,孩子知道得越少;當重新玩的時候,只會玩自己能掌握的那部分。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要重新面對。英語學習,就是在事情中學習,滿足了需求,條件和方法得到使用,就不怕解決不了問題。對單詞的記憶,就是基於環境和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