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捨,莫若相忘於江湖。」
——金庸《天龍八部》
很久之後,人們每每提起香港影視,總習慣將其與「江湖」二字相連。
風雲武俠的刀光劍影、快意恩仇;
時代梟雄的義薄雲天、驚才風逸;
亂世佳人的轉盼流光、秀美絕俗……
嘯傲風月間,這些跌宕不羈的人與事組成了「港片」的流金歲月。
是非恩怨,兒女情長,仿佛一霎,便是滄海桑田。
《東邪西毒》(1994)
從左至右:林青霞、劉嘉玲、張曼玉、王祖賢、張國榮、張學友、梁家輝、梁朝偉
然而,世間萬物到最後終究繞不開「時間」二字。
鬥轉星移,物是人非;英雄白頭,美人遲暮。故事的結尾,縱橫四海的兒女儼然老去,而專屬於他們的江湖,亦已換了模樣。
後來的後來,故事裡的人都去了各自的遠方,只剩看客不斷懷念他們留下的星辰瀚海。
林青霞《新龍門客棧》(1992)
01
專屬於「港片」的俠義江湖,
是從李小龍開始的。
1972年,
《精武門》與《猛龍過江》兩部電影接連上映。
拳腳較量間,
李小龍凌空而起,一腳踢碎「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恥辱,
為香港電影奉獻了最精彩的武打鏡頭。
李小龍《精武門》(1972)
《猛龍過江》公映時盛況空前,
以至於在觀影現場不得不動用警方才能控制人潮。
那是李小龍演藝生涯中最輝煌的時刻之一,
卻也是他留在這世間最後的璀璨記憶。
李小龍《猛龍過江》(1972)
僅僅7個月之後,
這位讓世界看見真正中國功夫的不朽傳奇猝然離世。
此後,
赤子熱血情猶在,
只嘆山河無故人。
02
在拍攝《精武門》的過程中,
李小龍需要在片場飛踢一位日本演員。
由於對方懼怕被踢傷遲遲不肯上場,
劇組只好找來在場的,
一位名為「元樓」的特技演員做替身。
而這位在正式拍攝時被李小龍踢出老遠,
連臉都沒有露過的「武行小弟」,
便是成龍。
《精武門》(1972)
李小龍(左)在電影中,猛揍彼時還叫「元樓」的成龍(右)
6年後他拍攝了《醉拳》和 《蛇形刁手》,
將功夫雜耍與詼諧表演完美結合,
他開創了功夫喜劇的先河,
正式開啟了自己的「巨星時代」。
成龍《醉拳》(1978)
成龍《蛇形刁手》(1978)
03
1985年,成龍31歲。
因在公司遲遲得不到重視,
在與「老東家」合約期滿後,
他選擇改籤嘉禾電影公司,
並在這裡導演了香港第一部警匪功夫片——
《警察故事》。
成龍《警察故事》(1985)
拍攝現場,成龍罵哭了一位年僅21歲,
剛剛出道還不到一年的新人女演員——張曼玉。
在後者一個鏡頭連續NG30次時,
他說:
「你演戲,簡直就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
21歲的張曼玉《警察故事)(1985)
作為成龍最長壽的電影系列,
這則「警察故事」直到28年後,才被畫上句號。
彼時,成龍59歲。
「真心英雄」依舊賣力,
只是比起熱血,更顯傷情。
31歲成龍《警察故事》(1985)
59歲成龍《警察故事2013》(2013)
04
《警察故事》之後,
之前一直處於「戲火人不火」的成龍,
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
此後——
《紅番區》幫他打開好萊塢市場,
《尖峰時刻》助他奠定國際地位。
從前的「武行小弟」憑藉「貨真價實」的武打特效成為享譽國際的「成龍大哥」,
巨大光環下的他說:
「我從頭到腳都受過傷了。」
成龍、梅豔芳《紅番區》(1995)
成龍《尖峰時刻》(1998)
05
在香港電影史上,
1985年被稱為是「成龍年」。
當時港片年度票房前四都被他的作品包攬,
而這樣史無前例的「神話」直到一年後才被打破。
在成龍因喜劇功夫片被眾星捧月時,
導演吳宇森正飽受生活的摧殘。
彼時他因拍攝事故被公司雪藏,
休整期間他一鼓作氣寫出了一部槍戰電影,
想拍,卻始終找不到投資人。
窘迫至極時,還是徐克幫忙,
才為電影搏到了一個開拍的機會。
年輕時的徐克(左)與吳宇森(右)
因為導演「不靠譜」,
劇組最後只找來了3位在當時看來極其一般的演員做主演。
他們一個「不會演戲」,一個「只會唱歌」,
唯一一個有演出經驗的,也已被經紀公司辭退。
那時誰也不曾想到,
就是這樣一部如同「炮灰」一般的影片,
在上映後不僅打破了當年票房紀錄,
還橫掃了各大頒獎典禮的重要獎項。
一夜之間,大家都知道那部電影叫《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花絮照(1986)
從左至右:30歲張國榮、31歲周潤發、40歲狄龍、40歲吳宇森
同時也認識了——
那個演「大哥」的「落魄演員」叫狄龍;
演「小馬哥」的「票房毒藥」叫周潤發;
演「弟弟」的「不會演戲的歌手」,是張國榮。
《英雄本色》(1986)
「大哥」狄龍:「阿sir,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了!」
《英雄本色》(1986)
「小馬哥」周潤發點菸成經典鏡頭
《英雄本色》(1986)
「三弟」張國榮,那一年,他剛好30歲
那是1986年,
吳宇森憑此開創了黑幫英雄片的電影潮流
開始了自己的 「暴力美學」;
周潤發一雪前恥,
與成龍開啟香港電影的雙子閃耀時代。
《英雄本色》(1986)
31歲的「小馬哥」周潤發
06
在電影《英雄本色》中,
周潤髮飾演的「小馬哥」有這樣一句臺詞:
「我不是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威風,
而是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人生如戲,
這句臺詞從某種程度看來,
也預言了周潤發的演藝生涯。
25歲時,此前一直出演配角的周潤發,
終於等來了「上海灘」上的許文強,
這之後,他一夜爆紅。
《上海灘》(1980)
25歲的「許文強」周潤發、26歲的「馮程程」趙雅芝
然而在電視劇領域取得的成績,
並沒能讓周潤發在大熒幕中延續神話。
最初轉戰電影圈時,
他所拍的作品質量雖高,票房卻「一路撲街」。
直到「小馬哥」出現時,
他才迎來了自己的大爆發時間。
《英雄本色》之後,
周潤發先是與梁家輝合作演出《監獄風雲》,
在市場與票房的「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時,
該片開闢了港片監獄黑幕電影新道路;
《監獄風雲》(1987)
32歲周潤發、29歲梁家輝
兩年之後,
他和王晶聯手出演「賭神」高進,
再次掀起香港賭片熱潮。
周潤發《賭神》(1989)
此時,
「龍五」向華強做他的保鏢,
「天王」劉德華還是他身邊的「小弟」,
賭局之上,風雲雄起,
他說:
「跟我賭,是你的不幸。」
「龍五」向華強 《賭神》(1989)
28歲的劉德華 《賭神》(1989)
07
作為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超過5000萬的作品,
《賭神》開啟了「港片」新階段。
在周潤發已能在「票房」這場賭局中呼風喚雨時,
他在藝員培訓班的「老班長」吳孟達,
還在為生計發愁。
《楚留香傳奇》之後,吳孟達曾紅極一時。
而隨著名氣一同到來的,還有各種誘惑。
《楚留香傳奇》(1979)
32歲鄭少秋、26歲吳孟達
被欲望裹挾的他開始酗酒、賭博,
30萬港幣的高利貸賭債讓他一夜破產。
最狼狽時,他還向周潤發借錢,
最終遭到了拒絕。
走投無路的吳孟達一定想不到,
10年之後,
他會因為一部效仿周潤發的電影「鹹魚翻身」,
更不會預料到,
自己還會因此而認識一位,
近乎貫穿了他整個職業生涯的重要人物。
08
1990年,為效仿《賭神》
劉鎮偉決定開拍電影《賭聖》。
在資金和時間都不那麼富裕的情況下,
片方找來了一位剛剛從電視行業轉戰影壇的新人演員。
在此之前,
這位小演員當過主持人,
大多時候都在劇中飾演不出彩的人物,
所以圈內人習慣稱他為「星仔」。
「星仔」周星馳
進組後,周星馳遇到了「老朋友」吳孟達。
因為之前在TVB有過合作,
二人很快便熟絡起來,
那時他們的家僅隔一條馬路,
沒有工作時,兩人會結伴跑到酒吧「尋開心」。
他們會在那裡模仿小情侶說話,
一個說「今晚的月色好美」,
一個回「上周我吃了雞腿」,
前言不搭後語的對話,
這便是之後「無釐頭」喜劇的開端。
吳孟達、周星馳
二人首次合作演出《賭聖》時,
周星馳28歲,吳孟達37歲,
雖是《賭神》的跟風之作,
但還是一舉拿下了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
他們就此成為了香港影壇裡的「黃金搭檔」。
《賭聖》(1990)
28歲的「星仔」周星馳、37歲的「達哥」吳孟達
09
上世紀80、90年代,
由周潤發、周星馳、成龍組成的「雙周一成」,是公認的票房保障。
在周潤發和成龍還在努力塑造「英雄」角色時,
周星馳已另闢蹊徑,
開始演繹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唐伯虎點秋香》(1993)
27歲的「秋香」鞏俐、31歲的「唐伯虎」周星馳
那段時間,他和吳孟達搭檔:
演《逃學威龍》打破香港地區票房記錄;
演《武狀元蘇乞兒》開闢悲喜劇道路……
「星仔」、「達哥」,近乎戰無不勝。
吳孟達、周星馳《逃學威龍》(1991)
吳孟達、周星馳《武狀元蘇乞兒》(1992)
10
隨著周潤發與成龍相繼轉戰好萊塢,
香港影壇周星馳「一枝獨秀」。
1995年前後,周星馳開始嘗試自導自演。
多年間,他嘗試了各種角色,
但無論影片中自己的身份如何變化,
他的身邊一定站著吳孟達。
《九品芝麻官》、《大話西遊》、《百變星君》、《喜劇之王》……
很多年之後,這些作品都成了「無釐頭喜劇」的標杆式作品。
《九品芝麻官》(1994)
《百變星君》(1995)
《大話西遊》(1995)
《喜劇之王》(1999)
19歲的「柳飄飄」張栢芝、37歲的「尹天仇」周星馳、29歲的「杜鵑兒」莫文蔚
而周星馳與吳孟達也在這個過程中,
變成了「星爺」與「達叔」,
他們一個迅猛成長,一個逐漸老去,
時間給予了他們榮耀,
同時也帶走了最好的他們。
多年後,
成為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之後,
周星馳說:
「如果可以重來,我一定不要那麼忙了。」
「至尊寶」周星馳《大話西遊》(1995)
經典臺詞:「戴上金箍,你就再也不是凡人。」
11
2001年,《少林足球》上映。
周星馳憑此拿下第21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座獎盃,
一時之間,風光無兩。
他於山頂俯視萬千,
隱約察覺這萬人之上便是無人之巔。
《少林足球》(2001)
經典臺詞:「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少林足球》之後,
已與周星馳合作近20年的吳孟達轉身離去。
外界對二人的關係百般猜測,
可「達叔」始終微笑以「無事」回應。
相傳在周星馳拍攝《功夫》時,
曾特意在片中留了一個角色給吳孟達,
可後者卻因檔期問題錯過進組的時間,
如此,一步錯過,便步步錯過。
《少林足球》(2001)
吳孟達、周星馳最後一次「合體」
告別吳孟達後,
周星馳專心做起了導演。
從《長江七號》到《西遊降魔》,再到《美人魚》,
每次電影開機前,
都會傳出周、吳再次合作的消息,
然而最後只是一場「空歡喜」。
周星馳《長江七號》(2008)
分道揚鑣的日子裡,
周星馳搞笑依舊,卻再難回到巔峰;
吳孟達轉戰內地,絕口不提恩怨往事。
相輔相成幾十載,
劇終只剩一句「老死不相往來」。
吳孟達說如果還有機會,
和從前一樣與周星馳在酒吧裡聊天,
他想聊聊過去的種種。
12
從某種程度上說來,
「雙周一成」更像是一個時代的符號。
周潤發代表「江湖」,成龍塑造「英雄」,
周星馳則在大時代裡,演出了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大放異彩,
但終究也只能是王不見王。
三人之中,
周星馳與成龍有過短暫的合作。
當時,
成龍去《喜劇之王》客串,
為了「回禮」周星馳便跑到《玻璃樽》裡跑龍套。
成龍客串《喜劇之王》片段(1999)
周星馳客串《玻璃樽》片段,與舒淇成龍(1999)
彼時,舒淇是影片的女主,
剛出道不久的吳彥祖與馮德倫,
也有幸出演了幾個「一閃而過」的鏡頭。
23歲舒淇、45歲成龍《玻璃樽》(1999)
《玻璃樽》(1999)
影片中一閃而過的25歲馮德倫、吳彥祖
這已經不是他們幾位的第一次合作了,
前不久,
這三位剛拍攝了一部名為《美少年之戀》的電影。
在戲中,
舒淇是吳彥祖的緋聞女友,
馮德倫則是暗戀吳彥祖的多情少年。
舒淇、吳彥祖 《美少年之戀》(1998)
吳彥祖、馮德倫 《美少年之戀》(1998)
此時任誰也想不到,多年之後,
在影片中飾演「情敵」的舒淇與馮德倫,
會在日後成為夫妻;
吳彥祖會與相戀8年的女友成功步入婚姻殿堂。
1998年,
夜色深鬱下香港街頭的兩位美少年,
最終都躲過了電影中愛而不得的結局。
《美少年之戀》(1998)
13
在籌備《玻璃樽》時,
編劇成龍在劇本中加入了一位略顯陰柔、暗戀男主的英俊男人角色——阿白。
《玻璃樽》(1999)
37歲非常粉紅的「阿白」梁朝偉
因為角色的性向原因,
飾演阿白的演員——梁朝偉幾次拒演。
成龍有些納悶,
因為在他的印象中,
這位演員前不久才拍攝完成了一部名《春光乍洩》的同性電影,
在其中他飾演男主黎耀輝。
《春光乍洩》(1997)
34歲的「黎耀輝」梁朝偉
14
被王家衛「騙」去演《春光乍洩》時,
梁朝偉34歲。
前前後後已與「墨鏡王」合作了《阿飛正傳》、《東成西就》、《重慶森林》等多部影片。
他們之間有足夠的默契與信任,
所以哪怕連劇本都沒看到,
梁朝偉也還是坐上了飛往國外拍攝現場的飛機。
張曼玉、梁朝偉 《阿飛正傳》(1990)
到達阿根廷時,
梁朝偉在劇組見到的第一個人便是張國榮,
還未來得及打招呼,便聽到對方說:
「這一次我們演情侶。」
張國榮、梁朝偉《春光乍洩》(1997)
對於這個消息,梁朝偉是崩潰的。
但由於護照已經被王家衛「扣」下,
他只好硬著頭皮演起了黎耀輝。
懶懶的午後、安靜的天台、
昏黃的燈光、相擁的二人,
那一刻的他們,豐盛而迷離。
張國榮《春光乍洩》(1997)
15
《春光乍洩》之後,
黎耀輝成了梁朝偉生命中無法割捨的記憶,
連帶著故事中的何寶榮,
都變成了他不舍的情懷。
張國榮走後,
梁朝偉偶爾還會撥通他的電話,
對著早就錄好的「請留言」語音提示,
他說:
「何寶榮,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春光乍洩》(1997)
40歲的「何寶榮」對34歲的「黎耀輝」說:「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張國榮去世10周年紀念演唱會
51歲的「黎耀輝」對永遠47歲的「何寶榮」說:「不如我們從頭來過?」
十年春光,一晌貪歡,
影片中無疾而終的感情,
終於在很久之後得到了結局——
張國榮去世後,梁朝偉到大陸演出,
離場時他忽然聽到人群中有人大喊:
「黎耀輝,你還記不記得何寶榮?「
他回過頭,找了找,然後輕聲說道:
「我記得。」
梁朝偉《春光乍洩》(1997)
16
2003年愚人節,
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健身中心一躍而下,
47載人生就此匆忙謝幕。
《異度空間》(2002)
張國榮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
實際上,
這並不是他的第一次「告別」。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
香港樂壇掀起了一場「譚張爭霸」。
譚詠麟、張國榮
當時張國榮與譚詠麟兩派歌迷時常發生口水大戰,
有時甚至會產生肢體衝突。
為了避免事件失控,
譚詠麟於1987年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獎項,
而張國榮也在2年之後宣布退出樂壇 。
就如同另一個時代到來之前的洶湧過渡期,
那是香港樂壇最悲涼的時刻,
70年代、80年代的天王天后紛紛交出權杖,
香港娛樂圈瞬間陷入一片死寂。
張國榮、譚詠麟
也就是在此時,
有4位年輕人共同參加了一場商演,
現場他們被安排同唱一首歌曲,
在山呼海嘯般的掌聲與歡呼聲之後,
這個偶然形成的新組合多了個相當霸氣的名字——
「四大天王」。
那是1992年,
劉德華、張學友31歲,郭富城27歲,黎明26歲。
1992年,首次同臺演出的「四大天王」
從左至右:31歲的張學友、27歲的郭富城、26歲的黎明、31歲的劉德華
17
被送上「天王」寶座之前,
劉德華渡過了一段並不算光輝的歲月。
萬眾矚目之前,
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出演一些配角角色。
好不容易因《神鵰俠侶》得來的關注度,
也在被TVB雪藏近400天後消失殆盡。
走投無路時,他在朋友的幫助下開起了公司,
本以為能藉此觸底反彈,
卻不想因入不敷出,公司常年虧損。
為了填補這些漏洞,他只好拼命工作。
《神鵰俠侶》(1983)
22歲的「楊過」劉德華、23歲的「小龍女」陳玉蓮
作為當時「四大天王」裡公認的「笨小孩」,
劉德華時刻將「努力」與「拼命」寫在臉上,
可儘管如此,
人們每每提起他還是會訕笑著說:
「華仔啊,唱歌比不過張學友,跳舞贏不了郭富城,至於演戲,還是黎明好看一點!」
那些年,劉德華活得格外憋屈,
現實似乎並不偏愛這個「笨小孩」。
從左至右:梁朝偉、張學友、黎明、劉德華、郭富城
18
專屬於劉德華的轉機,是在1988年到來的。
那一年,王家衛開拍處女作《旺角卡門》,
剛剛轉戰影壇的「華仔」還未搞明白什麼叫電影,
就接到了導演遞來的劇本,
一切都比他想像中的突然。
《旺角卡門》(1988)
24歲的「阿娥」張曼玉、27歲的「阿華」劉德華
半夢半醒間,劉德華成為了旺角的混混「阿華」,
他魯莽、粗俗、不拘小節,卻豪氣沖天,
在遍地都是「大佬」的街頭江湖裡,
他除了勇氣,一無所有。
劉德華《旺角卡門》(1988)
在被生活無情捶打時,
始終陪在阿華身邊的只有那名叫「烏蠅」的兄弟。
這是劉德華與張學友的第一次合作,
戲裡他們情同手足,共同進退,
戲外他們憑此收穫了各自演藝生涯中的重要轉折。
27歲的劉德華、張學友 《旺角卡門》(1988)
相比同時期其他的黑幫電影,
王家衛手下的《旺角卡門》是一個介於「商業」與「藝術」之間的異類。
「墨鏡王」的手法太過一鳴驚人,
以致於當時被稱為「爛片之王」的劉德華,
都顯得格外驚豔。
由此他鮮被提名「最佳男主」,廣受認可;
《旺角卡門》(1988)
張學友收穫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座金像獎最佳男配獎盃,
同時也為廣大網友奉獻了一張,
時至今日仍在廣泛流傳的表情包。
《旺角卡門》(1988)
激昂的奏樂再次響起,
不同於影片在血泊中戛然而止的結尾,
離開旺角,
那些男男女女都開始了自己的花樣年華。
19
在劉德華艱難出頭時,
黎明正在經歷著生命中的至暗時刻。
1991年前後,
黎明先是因為遲到、開私家車進片場等「行為不端」原因,
遭到老東家TVB雪藏;
再是因為慈善晚會上唱歌跑調,
遭到全港群嘲,一夜成為「走音天王」。
黎明說,他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活在這件事的陰影下,
一拿起麥克風,就不自覺地發抖。
這件事之後,黎明成了狗仔圍追堵截的主要人物之一。
各大媒體雜誌的頭版頭條,
都是有關他的花邊新聞。
今天傳他「為情自殺」,明天曝他「為愛抑鬱」。
在其他三位兄弟忙著變「天王」時,
黎明卻成了眾人茶餘飯後的消遣,
輿論之下,他開始慢慢被邊緣化。
黎明、張國榮
20
頗為尷尬的處境直到1996年才被打破。
那一年,正值香港回歸前夕,
歌后鄧麗君去世翌年,
感慨頗多的陳可辛為了紀念這一特殊的時間點,
決定將自己最新創作的劇本起名為《甜蜜蜜》,
講述一段「港漂」男女的愛情故事。
《甜蜜蜜》(1996)
30歲的「黎小軍」黎明與32歲的「李翹」張曼玉
電影開拍前導演欲找王菲出演女主角,
結果對方連劇本都沒看便拒絕了,
無奈之下,
他只好找到了已經息影兩年的張曼玉,
男主「黎小軍」則定下了黎明,
這一年,他剛好30歲。
《甜蜜蜜》(1996)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開在春風裡~
熱鬧街頭,繁華香港,
扎著低馬尾的李翹坐在黎小軍後座哼唱著情歌,
人們說,
每次看完電影,都覺得像過了一輩子。
《甜蜜蜜》(1996)
21
《甜蜜蜜》之後,
「除了顏值一無所有」的黎明,
終於再次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在各大頒獎典禮現場,
他又一次被閃光燈圍繞,
只是這一次,
他已做好了告別的打算。
1999年年底,手執多張漂亮成績單的黎明,
宣布退出香港樂壇的所有頒獎典禮,
他仍會唱歌,只是不再參與任何獎項的角逐。
把最好的自己留在舊時光裡,黎明想:
「天王」,還是換一個人來做吧。
22
21世紀如期而至時,
所有人都活在一種巨大的歡喜之中。
新時代注視著萬物大踏步向前,
同時也捲起了「港片江湖」的最後一縷風波。
在黎明交出「天王」權杖的同時,
「歌神」張學友發布專輯《走過1999》,
成為其最後一張銷量超過100萬的唱片;
專屬於「四大天王」的光環開始忽明忽暗,
潮漲潮落間,似乎只剩劉德華屹立不倒。
2002年,劉德華成立映藝娛樂有限公司。
沒過多久,公司內部發生股權糾紛,
對簿公堂間,原本籤約的藝人一鬨而散,
唯獨剩下一位當時的「演藝圈透明人」力挺老闆——
在他走投無路時,是劉德華給了其拍戲的機會。
雪中送炭的情誼讓劉德華異常感動,
此後但凡「開工」,他便一定會帶著這位藝人。
而這位「透明人」便是日後憑藉《樹大招風》
拿下金像影帝的林家棟。
林家棟、劉德華
23
2004年年底,
劉德華剛走出《天下無賊》與《十面埋伏》的片場,
緊接著便發起了一項名為「亞洲新星導」的活動。
兩年中,
他前前後後拿出超過1200萬港幣支持新人導演創作。
某一天,
劉德華在朋友的極力推薦下認識了一位內地「小導演」,
這之後他用這樣一句話形容二人的首次會面:
「那種感覺就是被爸媽安排去相親,
進去一看裡面坐的是全智賢。」
而這位「全智賢」,便是寧浩,
當天他花300萬投資的那部電影,
叫《瘋狂的石頭》。
黃渤《瘋狂的石頭》(2006)
24
《瘋狂的石頭》上映之後,
僅在一個月之內,便狂攬超過1600萬票房。
內地小成本電影迅速崛起,
而港片中恢弘大氣的俠義江湖,
也漸漸只剩下了流於形式的打打殺殺。
江河看盡,豪傑遠去,
一片落寞中,
香港電影迎來了自己的最後一縷餘暉。
張國榮、周星馳 《家有喜事》(1992)
2002年,導演麥兆輝終於下決心,
要將自己在11年前就寫好的作品拍成電影,
並將其起名為《無間道》。
劉德華《無間道》(2002)
幾經周折,他拉來劉偉強「入夥」——
在此之前,這位夥伴是王家衛的合作攝影師,
也導演過電影《古惑仔》和《風雲》,
名氣不大,本事卻不小。
《古惑仔》(1996)
相比於其他同類黑幫電影,《無間道》偏重文戲,
投資人擔心觀眾不買帳,
只好斥巨資請來了梁朝偉、劉德華撐場面,
滿心忐忑中,片方盤算:
「電影再爛,觀眾也會看著華仔和偉仔的面子走進電影院吧?」
梁朝偉、劉德華《無間道》系列
25
《無間道》拍攝時,
被請來扮演劉德華與梁朝偉少年時期的演員,
時常讓導演感到頭疼。
相比於前輩們的專業與謙遜,
新人演員的身上總透著一股子桀驁不馴的氣質。
最初進組時,
他們會遲到、忘詞,甚至在半夢半醒間演戲,
導演劉偉強恨鐵不成鋼,
經常在片場大罵,
有一次甚至當場掌摑了其中一位新人演員。
緊張氣氛中,
現場所有人都記住了那位被導演扇巴掌的男孩,叫陳冠希。
而另一位「比較乖」的演員,叫餘文樂。
那一年,他們一個22歲,一個21歲。
《無間道》系列 從上至下:
41歲中年「劉建明」劉德華、22歲少年「劉建明」陳冠希;
21歲少年「陳永仁」餘文樂、40歲中年「陳永仁」梁朝偉
26
與新人初次合作的經歷算不上特別開心,
但劉偉強和麥兆輝還是看中了兩位年輕人身上的某種特質,
於是當決定投拍《頭文字D》時,
導演還是第一時間便想到了他們。
陳冠希《頭文字D》(2005)
周杰倫、餘文樂、陳冠希,
那時三位年輕人都處於顏值巔峰,
開著跑車一路向北,
彎道上轟鳴的汽車馬達聲像一首後青春期的詩,
那是少年成為男人前,最後的瘋狂。
《頭文字D》(2005)
25歲的陳冠希、26歲的周杰倫
27
《無間道》的上映,
為港片黃金時代奏響了一曲輓歌,
香港電影迎來了最後一次迴光返照。
陳道明《無間道》系列
2004年,
成龍主演的《新警察故事》開機。
正式開拍前,
導演有意請張國榮來飾演影片男主,
但斯人已逝,為了紀念故人,
片方還是保留了「陳國榮」的角色名字。
「陳國榮」成龍《新警察故事》(2004)
根據劇情需要,
導演請來了當時風頭正盛的謝霆鋒做配角——
經歷過暫別娛樂圈的風波,
剛剛24歲的謝霆鋒開始穩重成熟起來。
學著前輩的樣子,他也學會了為戲拼命。
在一場懸空掛吊在會展高樓外牆的戲中,
他堅持不用替身,親自上場,
結果在正式拍攝時,
他被繩索勒至窒息休克險些喪命。
《新警察故事》(2004)
謝霆鋒與成龍從會展中心外牆滑下
然而相比於恐懼,
這件事帶給謝霆鋒更多的卻是驕傲:
「以後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訴我兒子,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人從會展中心的大樓上跳下來過,
一個是成龍,另一個就是你老爸。」
24歲謝霆鋒《新警察故事》(2004)
28
《新警察故事》上映之後,
眾人出乎意料地將所有焦點,
都集中到了謝霆鋒與吳彥祖兩位新人演員身上,
而主演成龍大哥,
倒更像是這場輿論風暴中的「配角」。
長江後浪推前浪,
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外界好像都聽到了新時代發來的消息:
港片江湖,真的需要更新換代了。
陳冠希、吳彥祖
29
當前輩的光芒漸漸被市場遺忘,
從前的一眾「小生」,
終於開始試著獨挑大梁。
從《竊聽風雲》到《殺破狼》,
從《掃毒》到《使徒行者》……
古天樂、張家輝、劉青雲、吳彥祖……
他們任意組合都是一齣好戲,
只是精彩雖有,驚喜不再,
他們仍在為香港電影努力,
奈何江湖夜雨十年燈,
花開花落,物是人非,
滄海茫茫,再難回首。
《竊聽風雲》(2009)
從左至右:吳彥祖、劉青雲、古天樂
《掃毒》(2013)
從左至右: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
張家輝、古天樂《使徒行者》(2016)
30
就像武俠小說的結尾,
港片江湖裡的各位英雄好漢,
最終也都給了自己一個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結局——
叱吒風雲的「小馬哥」離開了賭桌,
專心經營起生活,
攝影、運動、做慈善,
在宣布裸捐56億財產之後,
周潤發從此「身價為0」,
他從江湖中收穫榮光,
最終也選擇將榮光回歸江湖;
周潤發《無雙》(2018)
「真心英雄」成龍轉行做起了投資人,
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
早已不再允許他不顧一切從高樓跳下,
大哥還是大哥,
但大哥早已不做大哥;
成龍《十二生肖》(2012)
「喜劇之王」周星馳還在導演喜劇,
他仍在漫長歲月裡守著自己的「無釐頭」世界,
只是在年輕人忙著崇尚精英感的今天,
他鏡頭下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最終也只剩「情懷」二字;
周星馳《美人魚》花絮(2016)
「天王劉德華」漸漸變成了「好人劉德華」。
鼓勵後輩、扶持新人、潛心行善,
他終於變成了「模範偶像」,
而這一條路,他整整走了40年。
曾經的「笨小孩」,今年快59歲了。
劉德華演唱會落淚(2018)
「香港最後一位小生」古天樂,
今年剛好50歲。
這些年,他多了許多標籤——
「爛片之王」、「無黑點藝人」、「零緋聞男星」,
但最能讓其贏得路人緣的,
還是默默捐贈希望小學的「古校長」。
比起大熒幕的「大佬」,
人們更喜歡看他「相貌平平」的真實樣子。
《神鵰俠侶》(1995)
25歲古天樂:「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
跨過「豔照門」,陳冠希成為父親,
再沒回頭看過演藝圈;
結束「鋒芝戀」,謝霆鋒做了廚子,
兜兜轉轉還是牽起了王菲的手。
梁朝偉很久沒有出過新作了,
上一次露面還是在《捉妖記2》裡,
面對撲面而來的差評他說:
「我只是想拍一點輕鬆的東西。」
梁朝偉《捉妖記2》(2018)
從前滿眼風月的少年各自長大,
開始追逐一碗人間煙火,
不再嚮往刀光劍影,
他們仍代表江湖,可已不在江湖。
經典港片「男神」混剪
31
大概是在五年前,
年近60的張豐毅在參加某綜藝節目錄製的時候,
回憶起了自己36歲時拍《霸王別姬》時的往事。
對著大熒幕上出現的,
自己和鞏俐、張國榮的合影,
他長嘆了一口氣,然後說道:
「那時候我們都很年輕,
現在老的老了,死的死了。」
江湖,早就不在了。
《霸王別姬》(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