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今天(8月2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大幅提高,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不斷邁上新臺階。在世界銀行公布的人均GNI排名中,2018年中國排名第71位(共計192個經濟體),比1978年(共計188個經濟體)提高104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大幅提高,人均GNI水平也大幅提升。據世界銀行統計,1962年,我國人均GNI只有70美元,到1978年也只達到200美元。但改革開放後,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達到9470美元,比1962年增長了134.3倍。人均GNI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漸縮小,1962年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4.6%,2018年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5.3%,比1962年提高了70.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我國貧困人口大幅減少,為世界減貧做出巨大貢獻。按照我國現行農村貧困標準(2010年價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測算,1978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為7.7億人,貧困發生率為97.5%。2018年年末農村貧困人口1660萬人,比1978年減少7.5億人;貧困發生率1.7%,比1978年下降95.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下降2.4個百分點。我國也是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世界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從一個積貧積弱、百廢待興的國家,一躍成為國內生產總值和綜合國力均居世界前列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際競爭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各種重大挑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對國際社會的貢獻越來越大,深刻改變了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儘管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在全球來看仍然是較高增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