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無垠的內蒙古大草原是我去過最多的地方,每每走過一趟大草原,都會留下一段銘心刻骨的記憶,而開啟這段記憶的往往是一首悠長的歌曲。它讓我眼前浮現出落日餘暉下的勒勒車影、白色蒙古包的嫋嫋炊煙以及混合著青草、奶茶的清香。草原上古老的傳說、人生的悲歡、 歲月的流轉,都融入在歌聲中,成為難以忘懷的記憶。
那天無意中聽到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熟悉的旋律,瞬間開啟了一段內蒙古草原上的親身經歷:額爾古納河畔,觸動心靈的一場音樂劇,難忘的場景如同過電影一樣在腦海中漫溢。
流淌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額爾古納河是一條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一個多世紀以來,居住在河兩岸的人們在長期的交往與勞動中衍生出許多愛情故事。在額爾古納市,一場大型民族音樂劇《額爾古納之戀》戳中了到此旅遊人們的淚點。細膩的情感描述,跨世紀的額爾古納河左岸與右岸兩個國家,不同民族幾代人的命運,反映了我國唯一的俄羅斯族民族鄉的愛情、親情、鄉情與祖國情。
那個夜晚,人們在瀰漫著馬頭琴主旋樂的劇場裡,含著淚水看完了這部音樂劇。呼倫貝爾大草原,額爾古納河以及世世代代生活在中俄界河兩岸人們的故事,留存在腦海的深處……
5年前的夏末秋初,旅遊大巴載著我們在遼闊的草原上奔跑。窗外低頭吃草的馬、牛和羊構成了草原上的一片祥和。車廂裡迴蕩著馬頭琴演奏的《鴻雁》: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馬頭琴低回婉轉的琴聲,如山間潺潺泉水,似風中飄繞絲帶,盤旋在車廂內。顧自望著窗外不斷變換的風景,靜靜聆聽著那充滿濃鬱鄉愁,訴說成長故事,如詩如畫、悠揚的旋律,不知為何,淚水潸然而下,心底湧現出最柔軟最美好的繾綣。從此以後,一旦聽到《鴻雁》這首歌,茫茫大草原,藍天下的蒙古包,馳騁的駿馬,悠閒吃草的牛羊,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畫面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腦海深處浮現出來。
10年前,第一次走進克什克騰草原,悠揚的馬頭琴表演,讓我記住了這種草原上永不消逝的獨特唯美的音樂旋律。馬頭琴因琴頭雕飾馬頭而得名。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草原牧民告訴我,在茫茫無際的大草原中流傳久遠的故事:很早的時候,一位牧人精心餵養了一匹小馬,在一次賽馬會上得了第一。貪心的牧主企圖佔為己有,牧人不同意,最終小馬還是被牧主強佔並折磨致死。牧人懷念小馬,用馬皮蒙面馬頭骨為音箱,腿骨做琴杆,馬尾為琴弦和弓毛,琴杆上端雕一小馬頭像,於是在內蒙古草原上,就有了這種造型獨特,聲音纏綿的馬頭琴。
捫心自問,十餘年來,每逢夏、秋、冬季都要走進內蒙古草原,都要聆聽那來自天邊的長調。馬頭琴如歌如泣如訴,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草原畫面;都會盡情地享受夏日的涼爽,欣賞秋日的絢麗,冬日的皎潔。
捫心自問,十餘年來,不遺餘力地往返於內蒙古大草原,骨子裡喜歡這裡的碧水藍天;喜歡這裡的花花草草;喜歡這裡充滿和諧、安寧的草原,喜歡這裡的五彩繽紛……
每每從迎賓的牧民手中接過下馬酒一飲而盡時,每每應和著草原上飄蕩熟悉的馬頭琴樂曲旋律舒展胳臂翩翩起舞時,每每站在山丘上靜靜地欣賞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時,心底深處總是湧動著一種激情,一種人與自然融合一體不可抑制的激情,一種從高樓林立喧囂熱鬧的城市中衝出來,有了一種屬於自己的快樂、安詳與寧靜。
而每當這個時候,心底裡會不由自主地升騰起一首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
彩蝶紛飛百鳥兒唱,一彎碧水映晚霞
駿馬好似彩雲朵,牛羊好似珍珠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