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海運將訂造超10艘大型貨櫃船舶

2020-12-26 中國港口網

據臺灣地區媒體消息,26日,長榮海運舉行新聞發布會,該集團董事長張正鏞表示,公司準備訂購十多艘超大型貨櫃輪,公司在船舶價格低檔時投資新船隊,在大船持續交船下,除了看好第三季營運表現,更預言明年起長榮競爭力將大幅提升,挹注營運表現可期。

租賃成趨勢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信德海事網此前長榮方面實際上並不希望自己直接訂造新船,該公司希望與第三方獨立船東以及船廠合作的方式來通過長期定期租賃的方式來獲取運力。

實際上,張正鏞也在本次發布會上透露,規模很重要,船型更重要,尤其現在環保法規變化很大,透過租賃來降低自有資產。

根據航運諮詢機構SeaIntelligence的近日提供的數據顯示,定期租船這種掌握運力的方式似乎正越來越受全球頂級貨櫃航運公司的青睞。

SeaIntelligence 在對馬士基(Maersk)、地中海航運MSC、中遠海運、達飛輪船(CMA CGM)、赫伯羅特 Hapag-Lloyd、長榮海運(Evergreen)、陽明海運(Yang Ming)、現代商船HMM和ONE等幾家全球最大貨櫃航運公司的運力噸位構成進行前後比較後得出的該結論——定期租船租進的船舶運力在全球最大貨櫃公司的船隊中所佔比例正變得越來越大。

2006年,世界前10大貨櫃航運公司的期租運力佔據航運公司運力結構佔比的48%左右,目前2019年,這一比例已經上升到了56%。

針對中美貿易爭端可能帶來的影響,張正鏞表示,依據Alphaliner預測,2019年市場貨量增長率為2.5%,略低於市場總運力成長率3.1%,預估2020年市場貨量增長率與市場總運力各為3.1%與3.5%,兩者將漸趨平衡。

中美貿易爭端,小船獲益

張正鏞指出,長榮海運自今年四月以來遠東-美國接近滿艙,五月美國線長約順利調漲運價,長約換約情況樂觀,看好今年第三季旺季表現。

張正鏞說,美中貿易戰對貨運業者的影響,要看自己準備好了沒,長榮海運四月到五月的貨量很滿,主要是長榮近年來布建近洋線有58艘船,而美中貿易戰後,廠商積極布局東南亞,而長榮海確定有船舶載貨下,客戶給長榮海運的貨量增加很多。張正鏞說,近洋線的貨物集滿後,再換成大船運往歐美,歐美線貨量也不錯。

展望後市,長榮海運早有新船隊購置規劃,新訂造20艘11000TEU型船,將加裝脫硫設備,不僅能符合環保法規新制,油耗也將比現役的T型船大幅節省六成以上,中長期有助提升長榮海運的競爭力;法人預估,長榮海運明年營運表現將比今年更好。

目前長榮海運已經有139艘船舶安裝脫硫設備。

另外,2021年新貨櫃輪交船時,預期海運市場將能達到供需平衡,長榮善用最適船型搭配聯盟網絡,以發揮直航優勢來降低轉船成本,挹注營運表現可期。

向世界第五大集運公司逼近

長榮海運目前船隊207艘,總運能約127.7萬TEU,其中,自有45%,長租55%,未來交船有大艘、小船,而今年下半年交船8艘(2艘2800TEU、3艘20000TEU、3艘1800TEU),預計2020年到2022年將有55艘(20艘12000TEU、21艘1800TEU、10艘2500TEU、4艘2500TEU)交船,屆時,總運能可以達166萬TEU。向全球第5大航運公司的寶座逼近。

相關焦點

  • 長榮海運又改主意了!10艘23000TEU貨櫃船訂單全部敲定
    臺灣最大班輪公司長榮海運近日修改了新造船計劃,將直接訂造10艘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總價最多可達16億美元,其中韓國三星重工建造6艘,江南造船和滬東中華各建造2艘。這也是長榮海運首次在大陸船廠下單訂造超大型貨櫃船。
  • 三星重工與今治造船獲長榮海運11艘貨櫃船訂單
    近日,臺灣長榮海運最終選擇了有合作經驗的三星重工和今治造船來建造11艘2.3萬TEU超大型貨櫃船。此前,長榮海運曾於8月13日宣布將投資17.59億美元訂造並租賃最多11艘2.3萬TEU超大型貨櫃船。
  • 第5艘!長榮海運又一艘12000TEU級貨櫃船交付運營
    長榮海運第5艘12000TEU級F型貨櫃船「長裕輪」(Ever Fortune)近日交付運營,將投入亞洲-美國東岸(AUE)航線服務。據了解,長榮海運在2018年訂造了20艘12000TEU級F型貨櫃船,包括在三星重工建造的8艘自有船舶,以及由日本正榮汽船在今治造船建造的12艘租入船舶,投入亞洲-北美市場服務。
  • 長榮2艘12000TEU箱船交付,陽明「好明」輪交付
    不過,目前火熱的集運市場行情以及訂單量低迷所造成的低船價的共同作用下,貨櫃新船訂單的缺乏的情況正在逐步改觀。今年早些時候,東方海外(OOCL)宣布訂造7艘23000TEU型貨櫃船,這是2020年最新一筆超大型貨櫃船訂單。實際上,包括ONE、赫伯羅特、長榮海運等大型貨櫃航運公司也可能隨時於近期在船廠下單,訂造一系列的大型貨櫃船舶。
  • 日韓船企「瓜分」長榮海運17億美元訂單
    轉自中國船舶報近日,韓國三星重工和日本今治造船分別獲得了臺灣長榮海運股份有限公司6艘和5艘2.3萬TEU超大型貨櫃船訂單,11艘新船總價值17.59億美元,計劃2022年交付。至此,三星重工今年已經累計獲得45艘新船訂單,合計約55億美元,完成年度接單目標的70.5%。今年6月,長榮海運發出租期合同招標書,將投資17.59億美元訂造並租賃安裝脫硫設備的9+2艘2.3萬TEU超大型貨櫃船訂單,為船隊更新換代做準備。
  • 市場火熱,長榮海運重金購買18500個貨櫃和51臺起重機
    據悉,長榮海運將花費3.23億美元購買新的貨櫃和碼頭設備,以為其更大型的新船舶和遷入一個新的碼頭做準備。在12月24日向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長榮表示將向中國製造商Pan Ocean Container Supplies訂購13,000個貨櫃,耗資4745萬美元。
  • 長榮海運兩艘12000TEU貨櫃船同日交付
    12月15日,長榮海運兩艘12000TEU級F型貨櫃船同時交付,將投入亞洲至美國線服務,搶佔本輪運價飆漲商機。其中,「長永輪」將投入亞洲-美國東岸(AUE)航線,而「長至輪」則將配置在華南-臺灣-美國西岸(HTW)航線。 長榮海運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集運市場除了原本經濟活動與民生需求的相關貨品外,另外增加許多防疫物資與居家工作等生活型態轉變所需的商品,導致全球多數航線貨量急劇攀升,市場運力吃緊,這兩艘新船的投入對於求艙若渴的客戶而言,猶如一場及時雨。
  • 萬海航運訂造12艘貨櫃船、5萬隻貨櫃
    1月25日,萬海航運代子公司萬海航運(新加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將訂造12艘3013TEU型貨櫃船,每艘造價4710萬美元,總計約為
  • 23000 TEU貨櫃船來了,世界最大貨櫃船首航天津港|港口圈
    7月8日,23000 TEU貨櫃船舶「地中海古爾松輪」靠泊天津港,新一代世界最大貨櫃船舶記錄再次更新。「地中海古爾松輪」 是地中海航運在2017年9月向三星重工訂購的6艘23000 TEU級船舶中交付的第一艘。
  • 近兩年獲利豐厚臺灣海運界訂造新船大型化
    【本報香港電】臺北消息:臺灣海運界這兩年獲利豐厚,多家船公司都有持續擴建新船隊計劃,並且新訂造的貨櫃船均走大型化路線。  臺灣陽明海運董事長盧峰海日前表示,該公司今年內將下訂單建造5艘可裝載8200個標準貨櫃的最大型全貨櫃輪;臺灣航業公司董事長黃仁宗也指出,計劃今年內再增訂3至4艘7.7萬噸巴拿馬極限型散裝貨輪。
  • 貨櫃船市場:有船為王還是有櫃為王?|船順_騰訊網
    洛杉磯港方面透露,貨物量激增的趨勢一直延續到了10月,當前有多達16艘貨櫃船靠岸,10艘停泊在碼頭排隊等待卸貨。 美國年終購物季從今年11月下旬的「黑色星期五」開始直至12月聖誕節。考慮到從中國出發至美國西海岸的貨櫃船航行時間約需3周,因此往年7至10月通常是美國零售商備戰年終購物季的拉貨旺季。
  • 長榮海運「Ever Smart」輪貨櫃倒塌事故調查出爐
    近日,調查機構MAIB在對長榮海運旗下「Ever Smart」輪上的貨櫃損失調查後,相關人員建議臺灣的長榮海運完善岸上的貨櫃船舶配載工作,以及組織人員提升撞擊危機處理能力和學習繫繩設備維護管理知識。
  • 長榮海運將何去何從?!|...
    當天張榮發在遺囑上籤完名後,由公證人將遺囑一字一字念出來,張聽完點點頭,叫大家一定要保密,拜託大家按照遺囑上執行,張榮發並在每張遺囑上都籤名,才將遺囑密封,最後再由3位見證人籤名,張榮發當下意識非常清楚。
  • 從15000到23000TEU,新一輪超大型貨櫃船訂單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近期,業界似乎又掀起一輪新的超大型貨櫃船「訂單潮」。今年8月份以來,先後有達飛集團、長榮海運、地中海航運等多家班輪公司拋出超大型貨櫃船訂單,引發業界矚目。達飛集團率先籤署了5艘15000TEU大型貨櫃船協議,其中3艘為雙燃料(LNG+燃油)船舶,2艘為常規燃料(帶脫硫塔)船舶;10月份,長榮海運披露了10艘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訂單;同月,地中海航運宣布擬追加5艘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舶,累積總運力或將超過馬士基,有望問鼎全球規模最大班輪公司。然而,新一輪超大型貨櫃船舶訂單的背後邏輯到底是什麼?
  • 首次發行海外債券,長榮海運籌集3億美元資金!
    搜航網獲悉,臺灣班輪公司長榮海運(Evergreen Marine Corporation)將向海外投資者籌集3億美元的資金,以支付公司的運營費用。該公司於7月9日宣布,將發行無擔保可轉換債券,以維持其長期的競爭力,並為未來交付新船以確保其船隊現代化獲得資金。這是長榮首次吸引海外投資者。五年期債券的收益將用於營運資金、購買燃料、訂購新船,以及以融資租賃的方式收購船舶,債券的利率尚未確定。
  • 「瘋狂」的貨櫃船市場將迎來訂單狂潮
    除了23000TEU貨櫃船之外,集運公司還在考慮訂造作為美國線「主力軍」的15000TEU貨櫃船。據稱,長榮海運將訂造6+4艘15000TEU貨櫃船,並為此聯繫了滬東中華、江南造船、揚子江船業以及日本今治造船和韓國三星重工。Costamare也已經就訂造6艘15000TEU貨櫃船聯繫多家中韓船企。
  • 長榮海運董事長內部互調提前布局
    10月7日,長榮海運召開董事會決議,原董事長張正鏞與臺北貨櫃碼頭董事長張衍義互調,由張衍義接任長榮海運董事長,即日起生效。前任董事長張正鏞轉調臺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及聯合碼頭裝卸承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衍義及張正鏞兩人進行長榮集團內的職務輪調。
  • 江蘇遠洋訂造4艘新一代6.4萬噸散貨船
    12月8日,江蘇遠洋運輸有限公司與南通/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建造4艘新一代6.4萬噸散貨船合同籤字儀式在南京舉行。 江蘇省港口集團總經理助理唐文,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南通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中方總經理、大連中遠海運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弓,江蘇遠洋黨委書記、董事長晁陽出席籤約儀式。南通/大連中遠海運川崎、江蘇遠洋、日本船級社(中國)有限公司、DNV-GL船級社、工銀租賃、中國信用出口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等單位的領導和嘉賓見證籤約。
  • 臺灣長榮集團舉行「長月輪」命名典禮
    臺船董事長賴杉桂、臺灣長榮集團次席副總裁柯麗卿、林玫君女士、長榮海運董事長張正鏞。【環球網報導 記者李柏濤】臺灣長榮集團26日在臺灣國際造船公司高雄廠舉行該船廠承造的第七艘「L」型船「長月輪」(EVER LUNAR)命名典禮,由長榮集團次席副總裁柯麗卿女士主持。
  • 長榮海運董事長:今年航運市場供過於求,情況不容樂觀
    ▲長榮海運股東會上董事長張正鏞發言長榮海運近期舉辦的股東會上,董事長張正鏞報告去年營運表現,長榮海運去年稅後純益70.05億元,每股純益為1.97元,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0.2元、股票股利張正鏞指出,燃油支出是航運業第一大成本,而今年以來油價高漲,去年平均價格為每桶315美元,今年第二季已上漲至400美元,佔成本結構比重已達25%,加上今年運價不比去年水平,讓長榮海運營運有壓力。最後一個原因是2020年硫排放的新規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