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席慕容的《最後的水筆仔》

2020-12-17 白馬侃詩文

《最後的水筆仔》

跋涉千裡來向你道別

我最初和最後的月夜

你早已識得我 在我

最年輕最年輕的時候

你知道觀音山曾怎樣

愛憐地俯視過我 而

青春曾怎樣細緻溫柔

而你也即刻認出了我

當滿載著憂傷歲月啊

我再來過渡 再讓那

暮色溶入我滄桑熱淚

而你也了解 並且曾

凝神注視那兩隻海鷗

如何低飛過我的船頭

逝者如斯阿 水筆仔

昨日的悲歡將永不會

為我重來 重來的我

只有月光下這片鬱綠

這樣孤獨又這樣擁擠

藏著阿我所有的記憶

再見了阿我的水筆仔

你心中有我珍惜的愛

莫怨我恨我 更請你

常常將年輕的我記起

請你在海風裡常回首

莫理會世間日月悠悠

————————一九八零.七.十二

席慕容的這首詩是對青春時光的感懷抒情。青春歲月裡,多少美好的事物令人記憶猶新啊。不論你已經在青春時光裡或者已經度過了這段時光,不論有多少快樂時光還是多少憂鬱的時光,我們每每在一個人對它回首看看的時候,猶如輕輕折斷一種植物的嫩莖,總是會冒出一股新鮮的植物汁液來,讓我們如痴如醉的嚮往。只是青春不可以重來,只有青春裡的植物年年長出新綠。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首青春詩歌《最後的水筆仔》。

剛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我以為水筆仔就是詩人畫畫用的水筆呢。因為詩人也是畫家,她的散文集詩集裡有很多她親手畫的黑白素寫插畫,或人物或植物或其它的事物,栩栩如生的,真心不錯的。後來才在她的手記裡了解到水筆仔原來是一種植物。我呵呵笑了,讀這一首詩多少年了,今天才明白「水筆仔」這種意象。

原來水筆仔這種植物紮根生長於淺水的泥層裡,每年五月底裡會開有著絲狀花瓣的白花。花落後它結出一枚像剝過刺皮的帶尖的圓板慄。它的果實成熟後就留在枝上不脫離枝條,它會依賴著母體的營養從果實的尖部發出像我們寫字用的墨水筆一樣的芽。想想都覺得它們可愛,就像被母親哺乳的孩子一樣。等到來年春天時,這些胚芽發育成熟,就墜落入泥巴裡發芽長成新的一株水筆仔。好有趣的植物啊!想來詩人在臺灣經常見到這些小可愛,對它們也算日久生情,倍受觸發。詩人的詩心所想之處,就把水筆仔當成她詩歌中的一種意象了,很純真很稚氣的一種意象。

席慕容原藉是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部的,出生於重慶,學習成長在臺灣。了解水筆仔的生長過程後,其實感覺詩人也在拿水筆仔自比。詩題為《最後的水筆仔》,寫的就是像水筆仔落地發芽長出葉片前的狀態一樣的詩人的青春。

這首詩也是寫青春的。詩人用少女夢囈一般的口吻,喃喃敘述著自己花期一樣的青春。全詩共分三節。從第一句到「如何飛過我的船頭」,是第一節。這一節寫與水筆仔的告別。「跋涉千裡來向你告別」,是點題「最後的水筆仔」,與「如何飛過我的船頭」相照應。人生就是一場旅行,跋涉千裡來告別,更是對你的一種珍重,戀戀不捨。我最初和最後的月夜,也就是說從小時候到成年的那段歲月。你早已識得我, 在我最年輕最年輕的時候。詩人何嘗不識得水筆仔呢?並且在很小的時候。這是在說詩人在天真爛漫的時光裡,望著滿樹的水筆仔,捧腮又望望那時的藍天白雲。無憂無慮的日子,可以說是一不留心的過去了。

臺灣新北市也有一座觀音山。觀音菩薩有大慈大悲之心,使山名聽起來就帶有愛憐的意思。你知道觀音山曾經怎樣愛憐地俯視過我。這是詩人年輕時候在觀音山上遊玩,少女的柔和之心融入在這山的廣闊胸懷裡一般,從而在孤寂的成長歲月裡得到一種慰藉。沒錯,青春是細緻溫柔的。記憶裡的許多經歷是懵懵懂懂的,朦朦朧朧的,但又總感覺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茫茫人海中,當我們相逢時你能認得出我,這一刻往往對於一個懷舊的人來說是非常感動非常興奮的。當我能認得出你想喊你而你卻很茫然或者只顧專心走自己的路,或者漠然走過,我的心就會有失落感。

當滿載著歲月的憂傷啊,我再來過渡。這是說在經歷了人世幾度風雨的吹打,身心傷痕累累,又重新回到那老地方,小河邊,古渡口,曾經與你相伴的地方。滿天的霞色是我曾經的衣襟,漸漸黯淡的是那時候的憂鬱,而詩人的淚水裡已經滲入到暮色深處,化作滄桑的涓涓細流。不論何時,何地,再怎麼的憂傷也覆蓋不了詩人那似水的柔情。詩人總能對她心中的水筆仔溫柔以待,恰似一位女居士對心中的寶佛致以虔誠的垂眉,合十,再拜。

第一節最後這一句,「而你也了解並且曾凝神注視那兩隻海鷗如何低飛過我的船頭」,該怎樣體會呢?白馬覺得這一句意境深邃,仿佛是對遙遠時空裡的少女乘船欣賞大海灣畔的水筆仔進行了一個濾鏡特寫。凝神注視是一種望穿秋水似的專注。那兩隻海鷗代表的是徐徐而飛的思緒,對青春花季的幻想。我的船頭,則指詩人的人生坐標定位在和水筆仔相逢相賞的那一美麗的時刻。一生中總有一種自己比較忠愛人和事物,所以詩人心中的水筆仔是永遠沒有最後的。

逝者如斯阿,水筆仔。詩的第二節一開頭就在感嘆時光的流逝正如水筆仔腳下的清流,川流不息。逝者如斯是孔子說過的一句話,詩人引用到這,帶著淡淡的憂傷,很符合原話「逝者如斯夫」的意境。昨日的悲歡永遠不會為我重來。悲歡是分分合合之間的一喜一憂,昨日只能在夢中或記憶裡再現,昨日是昨日的青春。親愛的詩友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有沒有李白「朝如青絲暮成雪」一樣的感慨呢?

重來的我只有月光下這片鬱綠,這樣孤獨又這樣擁擠,藏著阿我所有的記憶。這是第二節的後四行,寫的是水筆仔已經繁衍成一小片林叢,密密麻,生生不息。在詩人餘生的歲月裡,它們靜好自立在河濱,灣畔,海口處,似一支支能書寫詩人記憶的水筆,總能讓詩人動心。孤獨的詩人,擁擠成林叢的水筆仔們,彼此相憐惜著有限的年年歲歲。

詩的第三節是一種悽婉的告別,詩人仍以少女最純真的心事向水筆仔表白青春之戀。「莫怨我恨我」,呵呵,這是詩人曾經的揪心懊惱。更請你將年輕的我記起。我們,包括這土地上一切的生命,哪個沒從年輕裡過渡呢?哪怕年輕只有兩秒,而這兩秒也是最美好的時光。正所謂「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詩的第三節最後兩句,「請你在海風裡常回首,莫理會世間日月悠悠」,白馬覺得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讓水筆仔在海風裡常回首,而詩人在人生的路上也是一步一回首的。依依不捨之情,由此可見。你回頭碰見我回頭的瞬間,心與心會因為望穿時空的再次遇見,而生出無限的暖意,相互鼓勵著走向遠方。莫理會世間日月悠悠,日月悠悠會使人憂愁的,歲月催人老呵。詩人隱去了自己苦心,反過去寬慰水筆仔的心,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深情,善良。從而讓詩人的赤心或者說痴心如明月,再次照亮那片鬱綠的水筆仔樹叢。白馬特別喜歡這一句。

回頭看看《最後的水筆仔》整篇詩意含蓄婉轉,感傷,傷而無悔,情感真摯動人。實在是一首對青春年華的依戀之歌。好了親愛的詩友們,今天的詩詞賞析就寫到這了。喜歡白馬侃詩詞的詩友們請幫白馬點點讚,關注白馬侃詩聖。您的關注與點讚是我最大的創作力量!白馬衷心感謝您!

相關焦點

  • 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席慕蓉鍾愛之處,詩中水筆仔是保護植物
    這處淡水河畔的紅樹林,由水筆仔、彈塗魚、招潮蟹、水鳥等構成了典型的河口溼地生態體系,以水筆仔為主要樹種,生長在堤外的寬闊沼澤地,伴生植物有蘆葦、香蒲、梗茳鹹草等禾草類,分布於堤外沼澤區和堤內草澤區。由於環境適合生物生長,其中魚類及無脊椎動物豐富,更是吸引了大批的留鳥及候鳥,以磯鷸、翠鳥與小白鷺為代表,可多達三十餘種。
  • 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席慕蓉鍾愛之處,詩中水筆仔是保護植物
    這處淡水河畔的紅樹林,由水筆仔、彈塗魚、招潮蟹、水鳥等構成了典型的河口溼地生態體系,以水筆仔為主要樹種,生長在堤外的寬闊沼澤地,伴生植物有蘆葦、香蒲、梗茳鹹草等禾草類,分布於堤外沼澤區和堤內草澤區。在《給我的水筆仔》後記中,席慕容這樣寫道:「在今日的世間,有很多人不願意相信美麗和真摯的事物其實就在眼前。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寧願在一開始就斷定: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只是一種虛偽的努力。這樣的話,當一切都失去了以後,他們也因此不會覺得遺憾和受到傷害。
  • 席慕容裡的《一棵開花的樹》藝術心理
    四處輾轉的成長和想像情感並存的詩歌敏感的心被偶然觸動席慕容因為生在一個政治格局不穩定的時代,作為一個蒙古人,她未能在家鄉安穩地長大,而是從不記事起就一家不停地輾轉各地,最後在臺灣定居。這首小詩運用了佛家的前世今生的說法,將少女對感情的那種誠赤表達的的淋漓盡致,前世和今生一直期待,最後只留下被忽略的結局,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 席慕容《槭樹下的家》讀後感,快來看看吧!
    席慕容女士不但是一位作家,而且是一名畫家。從事這兩種職業,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其心,必然是極細膩的吧。在生活這條綿長的河流中,任何的一絲波動都能引起他們對人生的思索與疑問。一把純白的山百合,一整夜清清朗朗的月光,一隻不知名的樂曲,一朵亭亭玉立的水中芙蓉,無不引出關於生命與人生的思索。她將這思索通過手中的筆與筆尖下的墨跡,又緩緩流進我們的心中。
  • 席慕容的一首小詩——《渡口》
    席慕容以「渡口」為名,無形之中把人的思緒轉到記憶中的某個地方,那裡或許有一條小船,或許沒有,但是都會讓人心懷感觸。席慕容巧妙地運用動詞和選用淡遠的意象,營造出可感的畫面,讓人不禁也想效仿一二。譬如,把對友人的祝福別在襟上,再抽出難捨的手。總之,《渡口》讀來是饒有興味的。
  • 席慕容細膩溫暖經典語錄
    席慕容的書適合在午後一邊品茗一邊閱讀,因為那細膩如秋水的文字總是一遍遍撫慰心靈,讓人倍感愉悅。一起跟隨小編整理的席慕容細膩溫暖經典語錄,一起來看看吧!1、我總覺得,生命本身應該有一種意義,我們絕不是白白來一場的。
  • 荷嵐悅讀 名家及作品賞析《席慕容和她的詩》
    關於 席慕容和她的詩雖然句句聽來無法動容,但讀來卻倍感沉重,不失枯燥!----沒有現在的明天《無怨的青春》尤其喜歡最後一句,如山崗山那輪靜靜的滿月。 沒有平靜的心是無法欣賞到滿月的平靜的,沒有經歷過波濤洶湧,也是註定享受不到滿月靜謐的動人! 同樣適合青春年紀去誦讀體會的優秀作品!你的青春是否有遺憾?-----沒有現在的明天一個溫柔的,眼神中透露著平和,善良的詩人!
  • 席慕容《七裡香》:往事,早化作滿園鬱香
    很多年前讀席慕容的詩,看瓊瑤的小說,羨慕三毛的生活,現在能記住的已是了了。若不是看到樓前的七裡香,又怎麼會想起席慕容的《七裡香》呢?讀詩,需要生活經驗的參與,現在再看《七裡香》已然懂了,覺得它恰恰當下的我構成「互文」關係。
  • 席慕容詩一首:青春 英漢對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席慕容詩一首:青春 英漢對照 2011-09-05 22:12 來源:愛思英語 作者:席慕容
  • 席慕容作品經典語錄30句
    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席慕容作品經典語錄30句,歡迎閱讀查看。1、 筵席已散,眾人已走遠,而你在眾人之中, 暮色深濃,無法再辨認,不會再相逢。——席慕蓉4、 青 春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 著淚 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席慕蓉 《青春》
  • 再讀席慕容,回望最美好的年華,喚醒愛與希望
    九十年代的中國,曾經席捲了一股有關席慕容的詩歌風潮。在七十年代人的記憶裡,席慕容,這個名字,可謂盡人皆知。她祖籍內蒙古,1943年出生於重慶,後隨家人遷居臺灣,是蒙古族畫家、詩人和散文家。席慕容的詩,曾經是青蔥歲月的一抹陽光,照亮了憂鬱少年的空間;是山間一條清澈潺潺的小溪,言淺情真的詩句流盡了少男少女的心田。
  • 席慕容的一首絕美之作,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像一棵樹一樣愛著你
    席慕容寫詩善用問句,舒緩而又充滿著牧歌風味,特別是她的愛情詩,更是寫得纏綿悱惻,經典情詩《邂逅》、《蓮的心事》、《錯誤》等,都深受讀者喜愛。本期就和大家分享一首席慕容很肉麻的一首情詩,詩名《一棵開花的樹》。這是一首絕美之作,全詩無一愛字卻句句是愛,曾打動不少人,如今被選入了不少高校的語文課本。
  • 席慕容: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青春 席慕容 All finale has been writtenpage I turn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Fate binds it up, utmost clumsy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Tears in my eyes,I read again and again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 西洋花體字的蘸水筆懶人包
    我個人比較偏好的入門沾水筆選擇吧!整理一些西洋花體字的沾水筆懶人資訊給大家參考啦~學習如上圖那樣的歌德體、義大利體時,我比較建議初學者從平尖鋼筆或麥克筆入門。沾水筆:優點是線條細緻、略有彈性、最能展現墨韻之美,缺點是寫幾個字就要沾墨不方便、不方便攜帶。沾水筆,顧名思義就是要沾墨水才能寫字的筆)。製造平尖蘸水筆的品牌眾多,Brause、Manuscript、Leonardt、Mont Marte......臺灣比較多商家在賣的是Brause的沾水筆尖。
  •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歌詞鑑賞 席慕容和德德瑪共同演繹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的詞作者是臺灣女詩人席慕容,而這首歌的創意卻出自內蒙古著名歌唱家德德瑪。她不僅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草原的故事,而且還見證了這兩位傑出女性之間深厚的友誼。在北京電視臺和內蒙古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席慕容和德德瑪共同演繹了這首《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 每天名言:席慕容名言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天名言:席慕容名言 2013-02-16 16:05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席慕容:每一條走上來的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
    席慕容,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於四川,成長於臺灣,父母皆為來自內蒙古的蒙古族,蒙古語名為穆倫·席連勃,意即大江河,「慕容」是「穆倫」的諧譯。臺灣現代中文散文家、女詩人、知名畫家。曾於東海大學美術系任教。1981年,臺灣大地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七裡香》。席慕容出生在動蕩不安的戰亂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