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粵色丨去陽江海陵島的「水晶宮」,探究廣東波瀾壯闊的歷史

2020-12-18 金羊網

八百年前,

海上絲路上的一艘南宋古船,

沉沒在廣東陽江海域;

八百年後,

這艘被命名為「南海一號」的船,

有了一座專門的博物館。

八百年前,

那一船不計其數的珍寶,

沒有能送到大洋彼岸;

八百年後,

已經出土的1.4萬件套文物,

修復工作全由一個人默默進行著。

跟隨鏡頭,

去海陵島的「水晶宮」,

探究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也許,傳承兩千多年的漫漫海絲路,

海底還有很多等著甦醒的「南海一號」。

海底沉船

故事的開始

海洋,

神秘而未知。

千百年來,

懷揣夢想的人們,

乘風破浪,

探索遙遠的彼岸。

而在蒼茫的海面之下,

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無言地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南海一號」發現及打撈過程

1987年8月,廣州救撈局與英國的

海上探險和救撈公司在上下川島海域

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

數日後的一天,卻意外發現了

深埋在23米之下的另一條古代沉船。

▲「南海一號」考古現場

經鑑定,這是一艘宋元時期的沉船。

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

國家文物局將之定名為「南海一號」沉船。

▲「南海一號」水下考古

此後20年間,

圍繞「南海一號」的發掘、打撈和保護,

開創了中國水下考古從無到有的時代。

1989年,中方與日本水下考古研究所合作,於11月在廣州正式成立「中日聯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調查隊」,由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教授擔任隊長,日本水中考古學研究所所長田邊昭三教授任副隊長。由於海水能見度太低,耗資巨大,最終導致日本退出,調查擱淺。但這次探摸,確認了「南海一號」沉船的基本位置,掌握了大批海底水文、水溫、深度等資料,為進一步調查、發掘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 超大起重船下水將用於打撈南海一號古沉船

2001年,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水下考古專業隊員共12人,搜尋和定位沉船遺址。這次調查,成功完成了對「南海一號」的精確定位,獲得了一套關於「南海一號」及周圍海底環境的完整準確的物探資料。

2001年的調查確定了「南海一號」的準確位置,為接下來的考古發掘工作提供極大地便利。2002年3月至5月間,水下考古隊再度下水,對海底沉船進行細挖掘、細打撈,打撈出文物4000多件。這些文物以瓷器為主,包括福建德化窯、磁灶窯、景德鎮窯系及龍泉窯系的產品,造型獨特,工藝精美。

「南海一號」博物館誕生

▲「水晶宮」效果圖

2005年,一座專門為「南海一號」建造的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工建設。

▲「南海一號」整體出水圓滿成功

為了整體打撈的萬無一失,

在制定打撈計劃的4年後,

也是「南海一號」被發現了整整三十年之後。

「南海一號」整體打撈計劃終於得到實施。

2007年1月16日,考古隊前往沉船海域

開展打撈前最後一次海底勘查,

隨後進行了持續9個多月的打撈。

2007年12月21日,海不揚波自有瀾,

伴隨著「南海一號」漸漸浮出水面,

它所載的前世繁華與今生榮耀

將在出水的一剎那正式揭曉。

2007年12月28日下午3點,

「南海一號」正式進入專門為它

量身打造的海絲博物館水晶宮當中。

從07年至今,

關於「南海一號」的挖掘工作從沒有停止。

到2016年1月9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局等單位在廣東海陵島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發布「南海一號」保護髮掘項目最新進展,公布沉船類型、船貨發掘最新發現以及推測的沉船年代等重要考古新發現。目前已出土文物超過1.4萬件套。

「南海一號」海底沉船的研究、修復工作

這1.4萬件套的文物,

需要一一進行細緻的整理,

並對破損之處進行修復。

這對於文物修復工作者來說,

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建檔

修復

文物修復工作

考古工作人員將提取出來的瓷器移交到水下考古技術部,首先開始建檔案,然後要對文物進行清洗、脫鹽、粘接、補配、做色等環節。

在文物修復專家,

認真修復每一件文物的同時,

船體維護人員,

也在悉心地維護這艘意義非凡的沉船。

在出水文物保護工作中,船體的保護是難度最大的,正常的木材含水率是百分之幾,「南海一號」的船木飽水率在百分之三百到五百,它的糟朽程度非常高,因此工作人員需要每天四次對船進行噴淋,水裡加上保溼劑和防腐劑,防止它乾燥變形。

對船進行噴淋

對無機物進行維護

船體維護工作

海洋環境出水文物有兩個特點,有機類的文物是含水量特別大,無機物是含鹽率特別高,鹽分對瓷器的損害主要是物理原因造成的。浸泡之後孔隙吸收了很多鹽分,出水之後乾燥鹽分會結晶,結晶過程就會把胎體、胎面、釉面漲裂。

「南海一號」沉船所包含的歷史信息

張玄微悉心守護的「南海一號」,

是一艘來自宋代的福船。

▲ 福船,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統稱,早在宋代,福船便以「海舟以福建為上而著稱於世」

宋元是中國歷史上造船技術大發展的高潮時期,宋船廣泛使用了指南針等航海技術,還發明了隔水艙,船體巨大還可以養豬、種菜。但是宋代發達的造船沒有留下一張圖紙,「南海一號」打撈出水後無疑為研究宋代造船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實物資料。

▲「南海一號」的模型

「南海一號」這艘粗船福船首部尖,

尾部寬,兩頭上翹,首尾高昂。

船體高大,上有寬平的甲板、連續的艙口,

船首兩側有一對船眼。

它操縱性好,特有的雙舵設計,

在淺海和深海都能進退自如。

由於福船具有上述特點,適合於海上航行,

可以作為遠洋運輸船和戰船。

出航遠海的船是一種封閉的社會,

人們會把那個年代最必需的生活用品帶上船,

也就是說,

「南海一號」上未來出水的每一件文物、細節,

都可能高度濃縮了當時的生活方式、貿易方式,

提供陸地考古無從獲得的佐證。

▲「南海一號」出水文物——鎏金腰帶

「南海一號」曾經出土一件7米長的鎏金腰帶,腰帶由四股八條金線編織而成,表面飾瓔珞紋,充滿異域風情。

▲ 具有阿拉伯風格的瓷器碎片

此外,「南海一號」出土了許多「洋味」十足的瓷器,目前出水的大量瓷器大多來自北方,而非廣東本地瓷器,如果「南海一號」確為廣州始發,這就印證了廣州早在宋代就是全國聞名的、直接面向海外訂貨的貿易集散地。

「南海一號」的歷史意義

▲ 廣州南沙港

今天,輝煌仍在譜寫,

人們依舊沿著古人的足跡,

駛向遙遠的彼岸,

向世界表達著中國的積極開放的時代姿態。

「南海一號」依舊靜靜地停泊在水晶宮中,

向人們訴說著那段過往的傳奇。

它印證了中國曾經是海洋大國的輝煌歷史,

更將中華文明播撒向世界各地。

素材來源丨本文來源於廣東省旅遊局拍攝的嶺南文化央視紀錄片《嶺南粵色》,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視頻原標題為《嶺南粵色之海底沉船》,部分素材來源於南海一號博物館官網、中國中央電視臺、羊城晚報、南方日報、廣州日報、新華網、鳳凰網等

相關焦點

  • 談古論今話廣東2020-2 陽江海陵島看海浪
          五一期間,去陽江海陵島看看海浪,吹吹海風,尋找一種簡單的幸福,盡情享受激情生活。陽江海陵島,享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被譽為一塊未經雕琢的翡翠。
  • 廣東陽江海陵島神秘小廟,奉祀何人不詳,但香客如雲
    中國的廟宇多不勝數,廣東近乎達到村村有廟的程度。一般廟宇供奉的不是宗教神仙,就是歷史上有功之人,不過位於陽江海陵島東北部靈谷村的靈谷廟卻是個謎,當地人也講不清楚供奉的究竟是「何方神聖」,即使曾經當過陽江知縣的李雲在《重修靈谷廟記》也只能說「靈谷廟之神不知何許人也」。靈谷廟前方就是旖旎浩瀚的南海,廟的後面是四季常綠的小山頭,廟前是南國風情濃鬱的亞熱帶植物。
  • 海陵島不僅是陽江的驕傲,還是中國十大最美海島,是時候去看看了
    海陵島是海島的西角,是觀日落的好地方,「馬尾夕照」一景就是指這裡。感興趣的話,還可以到漁民家的漁排做客,吃海鮮!南海一號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設有陳列館、水晶宮、藏品倉庫等設施。
  • 颱風鸚鵡陽江登陸,陽江簡介,海陵島簡介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於6月14日8時50分以熱帶風暴級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預計14日至15日,南海西北部海域、廣東西部沿海將有6—7級大風,華南南部和海南島有大到暴雨。
  • 廣東省陽江海陵島大角灣,最適合夏天去的景點
    海陵島位於南海之濱,陽江市西南端,是廣東第四大島。交通便利,經廣湛高速至廣州僅3.5小時,是粵西、粵東、粵中的海上中轉站。全島陸地總面積109.8平方公裡。1992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海陵島經濟開放試驗區,管轄海陵、閘坡鎮。
  • 廣東陽江海陵島:「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就是在這裡被打撈出來的
    從茂名開車至陽江海陵島 ,行程160公裡。海陵島是廣東的第四大島,四面環海,水碧沙淨,以遊海水、住海邊、食海鮮、買海味的特色馳名,是廣東著名的度假勝地。海陵島與陽江陸地通過海堤連接,汽車從海堤可以直接開上海陵島,上島後先遊 「大角灣」度假區,然後參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宋代沉船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裡的海區意外發現,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貿船。
  • 不去陽江的海陵島,我以為峇里島就是天堂
    去陽江閘坡之前我對海陵島沒有什麼認識的,我以為最美的沙灘在三亞。顛覆我認知的,是我到了海陵島,住進了酒店開始。說起陽江,我攻略了一下,還真不錯,中國著名的濱海旅遊城市,有平安城市、最佳生態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風箏之鄉等榮譽,素有北有濰坊南有陽江的南國風箏之鄉稱謂。粵東經濟最強的地級市,山水之美不輸桂林,蔚藍大海不輸海南,從陽江到海陵島有二十多公裡,我迫切地想要快點到達。
  • 陽江海陵島旅遊攻略,一塊未經雕琢的翡翠!
    陽江海陵島,享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被譽為一塊未經雕琢的翡翠。陽江海陵島閘波大角灣,面積14.7萬平方米,大角灣灘長2.45公裡,寬50-60米,螺線形灣似巨大的牛角,故名「大角灣」。大角灣海水湛藍,沙質潔淨,可進行日光浴、海水浴和沙浴。
  • 2020陽江海陵島馬拉松12月20日鳴槍開跑
    2020陽江海陵島馬拉松將作為跑遍中國·幸福廣東系列賽事,將在12月20日比賽當日舉行跑遍中國廣東賽區的啟動儀式。「幸福廣東」馬拉松系列賽由廣東省田徑協會發起,將以2020陽江海陵島馬拉松為新的起點,結合以「體育+旅遊+文化」的形式,通過最具群眾基礎的馬拉松項目,成為構築踐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最佳載體,促進全民健身事業在全省各地方落地升級。
  • 航拍廣東之陽江:為海而生的城市
    ▲羊城晚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大型全媒體報導《航拍廣東》, 走進為海而生的城市——陽江陽江,一個南粵大地山水分明、又水山依偎的風水之地,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必經的避風港和補給港海陵島海陵島十裡銀灘橫臥著一座龐大的「水晶宮」這是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 廣東陽江海陵島神秘小廟,奉祀何人不詳,但香客如雲
    中國的廟宇多不勝數,廣東近乎達到村村有廟的程度。一般廟宇供奉的不是宗教神仙,就是歷史上有功之人,不過位於陽江海陵島東北部靈谷村的靈谷廟卻是個謎,當地人也講不清楚供奉的究竟是「何方神聖」,即使曾經當過陽江知縣的李雲在《重修靈谷廟記》也只能說「靈谷廟之神不知何許人也」。靈谷廟前方就是旖旎浩瀚的南海,廟的後面是四季常綠的小山頭,廟前是南國風情濃鬱的亞熱帶植物。
  • 陽江又一巨龍要跨海了,還帶出絕美風光!
    相鄰陽江港特大橋開始飛架作為陽江境內最長跨海橋梁陽江港特大橋頗不簡單十分驚豔↓↓↓驚豔:帶動陽江沿海經濟騰飛的巨龍全球最長的沿海景觀公路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陽江港特大橋是其中組成部分陽江港特大橋所在的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陽江段全長130公裡,橫跨我市沿海地區東西部,分海陵大堤至溪頭段、山外東至海陵大堤段。其中,海陵大堤至溪頭段公路擬按一 級公路雙向六車道標準建設。
  • 廣東魚倉、十裡銀灘、東方夏威夷、南方北戴河——陽江海陵島
    海陵島位於陽江市西南,全島陸地總面積109.8平方公裡,是廣東第四大島。名勝古蹟眾多,光是海水浴場就有十多處,是一顆鑲嵌在南中國海岸上的璀璨明珠。國家AAAAA級景區,有"東方夏威夷"和"南方北戴河"的美稱。
  • 陽江海陵島72小時遊記
    先認識一下海陵島沿海城市長大的人,對"海"總是莫名喜歡的。不敢說走遍了廣東所有海域,但知名海灘確實去了不少!有了對比就知道,有些海景值得一看再看,美食值得一吃再吃。沒錯,值得大家一去再去的海陵島就是今日攻略主角,這裡談不上讓人魂牽夢縈,但風光旖旎的一抹落日也足以讓你我戀戀不捨。
  • 陽江海陵島 趁著陽光正好,去追尋心中的那抹「藍」
    一路吹著海風,聽著海浪,靜謐而又愜意趁著陽光正好,去追尋心中的那抹「藍」吧開啟真正的生活式旅行少不了一處為度假而生的棲身之所踩著黎明前的潮汐靜靜的等待一場日出▲北洛灣北洛灣風景區位於海陵島西南端,三面環山,南面臨海,灘長0.6公裡,寬60—150米,沙質細膩、水質清潔、灘平波緩、呈螺線形灣。▲馬尾島如果你是浪漫主義者,那馬尾島的落日定不能錯過!
  • 高性價比暢玩陽江海陵島!賞陽江海陵島,觀古韻南海一號
    海陵島是一個許多人為知熟悉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觀賞18洞跨海高爾夫球場,觀望浩瀚無邊的大海,入住世外桃源式的房間。南海一號博物館是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設有陳列館、水晶宮
  • 海陵島不僅是陽江的驕傲,還是中國十大最美海島,是時候去看看了
    海陵島是海島的西角,是觀日落的好地方,「馬尾夕照」一景就是指這裡。感興趣的話,還可以到漁民家的漁排做客,吃海鮮!南海一號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是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設有陳列館、水晶宮、藏品倉庫等設施。
  • 陽江海陵島之張太傅祠記
    羅僑(1462—1534),字維升,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吉水縣(今江西省吉水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授新會知縣、廣東左參政,曾撰寫《張太傅祠記》紀念宋朝忠臣張世傑。文中提到張太傅的墓就在陽江海陵島的赤坎村,此墓是當時士大夫必去景點,是陽江第一景點。
  • 旅遊攻略:廣東陽江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陽江必去的旅遊景點推薦!
    今天小軒要帶大家去的地方是廣東陽江!陽江是廣東省轄地級市,在廣東省西南沿海,東邊是江門恩平、臺山,西邊是茂名,南面是南海,北接雲浮,是珠三角的直接腹地和粵西地區面向珠三角的前沿。陽江向來人才輩出,近代的「嶺南八子」之一的南國詩人、書法家阮退之,現代有國畫大師關山月,新四軍軍歌作曲者何士德,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畫家黃安仁、蘇天賜、陳醉,語言學家黃伯榮等文化名人。
  • 冬天到廣東陽江海陵島,大海上懸崖泳池拍照,比馬爾地夫還美
    懸崖,海浪,度假時光,當北方進入寒冷的冬天,廣東陽江依然保持著22度的溫潤,這時候,來到海陵島是最舒服的時候。很多旅遊愛好者都喜歡在冬天找一個溫暖的地方度假,如果要說到人少景美原生態的海景,我覺得海陵島十分值得推薦, 海陵島從2005年起到2007年連續3年被「 中國國家地理 」雜誌社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