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蔬菜農藥殘留規律」在網上熱傳,其中提到:韭菜、捲心菜、豇豆屬「農殘高危菜」;瓜類、食用菌類比豆類、綠葉類和茄果類蔬菜安全;6月和8月蔬菜合格率最低;超市的蔬菜不一定比農貿市場的更安全。
這些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現代快報記者逐條求證。
實習生 陳娟
現代快報記者 胡玉梅 張瑜
1
韭菜和豇豆
是「農殘高危菜」?
不一定
網上熱傳的「蔬菜農藥殘留規律」中提到,韭菜、豇豆、捲心菜都是「農殘高危菜」,韭菜最容易有農藥殘留。
昨天,江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的專家介紹,韭菜是地下莖繁殖的一種蔬菜,它致命的「敵人」是韭蠅,比較難防。尤其是韭蠅的幼蟲韭蛐,專門吃韭菜根。要防治韭蛐,農藥只能「灌根」,如果嚴重暴發,普通農藥防治不了。「不過,如果韭菜被韭蛐侵害,這些韭菜就幾乎毀掉了。」專家說,一般情況下,韭菜都是安全的,除非是使用了禁用農藥,就會有殘留。
4年前的海南「毒豇豆」事件,讓很多人對豇豆都有心理陰影。不過,江蘇省農科院食檢所所長史建榮認為,如果規範使用農藥,豇豆是沒有問題的。「每一種農藥,都有分解期,比如有的是7天,7天過後,這些灑在蔬菜上的農藥就分解了。但有的菜農在還沒有到達安全期時,就急急忙忙把蔬菜上市了,因為這樣蔬菜的賣相比較好。 」
2
捲心菜「灌心」施藥
也讓人不放心?
不存在
在「農殘高危菜」名單上,捲心菜也榜上有名,被認為主要是「灌心」施藥所致。
對此,江蘇省農科院研究員李建斌認為,這是「冤枉」了捲心菜。因為捲心菜根本不可能被「灌心」。捲心菜在生長過程中,先是裡面的葉子包好了,然後一點點膨大起來。「捲心菜裡面,都是一片片的葉子,根本沒有地方去『灌心』。」李建斌說。
「捲心菜被『灌心』最早出自2011年,是山東一家研究單位做的調查。為什麼會出現『灌心』的說法?是因為夏季的時候,棉鈴蟲會鑽入捲心菜中。在江蘇,我們會在早晨用手抓棉鈴蟲,而不是灌心。一旦棉鈴蟲侵入,捲心菜就報廢了。」李建斌說,另外,捲心菜的葉子很光滑,農藥灑在上面,會很快滑掉,「如果不是違法用藥,捲心菜很安全。」
李建斌說,南京的市場上,捲心菜很讓人放心。1~3月份,南京市場的捲心菜來自湖北,那時,蟲害少,不需要用農藥。4月份,南京的捲心菜來自北方大棚,也不用擔心農藥殘留的問題。5月~8月,市場上的捲心菜都是地產的。「每年的10月份到來年4月,溫度低,蟲害少,出現農藥殘留超標的情況也少。」
不過,李建斌提醒,吃捲心菜時,要把最外面三片葉子給剝掉,「農藥主要殘留在表皮,就算有農殘,也被剝掉了。」
3
食用菌
比綠葉菜更安全?
確實
「蔬菜農藥殘留規律」還提到,瓜類、食用菌類相對更讓人放心。
史建榮表示,只要規範使用農藥,蔬菜都安全。一般的菜農都知道,很多農藥是違禁的,比如:敵敵畏,已被禁止使用在蔬菜上;還有一些農藥,一旦濃度增加,毒素就容易殘留;還有的農藥需要一段時間才揮發分解乾淨。「南京有嚴格的蔬菜檢測機制,農殘超標的蔬菜基本不會流入市民的餐桌。」史建榮說。
對於食用菌最安全的說法,專家們表示認同。江蘇省農科院食用菌專家介紹:「和蔬菜相比,食用菌真的是綠色食品,它只要去掉根部,95%以上都能吃,而且,它的蛋白質含量高,人體很容易吸收。」現在的食用菌生產,都是工廠化操作。在食用菌工廠內,菌菇的生長環境很乾淨。在菌菇的栽培過程中,人為幹擾因素很少。只要在一個瓶子裡裝好培養基,培養基的成分有玉米芯、木屑、麩皮、豆秸等,都不是化學成分。然後,工人們把培養基瓶子放進「孵化箱」,等待菌菇發出來,長大。
那麼,一般人如何挑選新鮮菌菇呢?「買菌菇一定要挑帶根的,如果是去掉根的菌菇,那就是有傷口的,細菌容易入侵。」 這位專家介紹,買菌菇一看有沒有根,二要不怕醜,有的菌菇看起來蔫蔫的、有點幹,但沒關係,吃著放心。相反,看上去油光滑亮的,除非這些菌菇剛出工廠,不然有「注水」嫌疑。
4
6月和8月
蔬菜合格率最低?
有道理
「蔬菜農藥殘留規律」中說,6月和8月蔬菜合格率最低,這一說法是否靠譜?
專家認為,這是因為6月-8月氣溫較高,這段時間也是動植物最為活躍的時候。此外,高溫也是蟲害的「溫床」,大批蟲害出現,農民使用一些殺蟲效果很強的、已被禁用的高毒農藥,會導致殘留超標。而4月份前、9月以後,天氣相對涼,蟲害就少了,也不用打農藥,是相對安全的時期。
南京眾彩物流批發市場辦公室主任沈家安也表示,夏天葉菜的生產期比較短,農藥殘留不容易揮發分解,所以他認為6月、8月的說法是靠譜的。這個時段,他們也會對葉菜類的農藥殘留進行重點檢測。
5
超市蔬菜賣相好
農藥殘留相對高?
不見得
在「蔬菜農藥殘留規律」中提到,超市蔬菜的農殘不一定比農貿市場更安全,專家推測,原因可能是超市的蔬菜主要來自於定點的蔬菜生產基地,講究外觀品質,農藥施用量可能高於農家小規模自產蔬菜。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專門走訪了南京的幾家超市。在南京大行宮附近的一家超市,牆上貼著一張8月22日的農藥殘留檢測報告,顯示超市內的白菜、黃瓜等蔬菜的農藥殘留都是合格的。工作人員說,他們會每隔幾天就抽檢農藥殘留,結果也會張貼在超市內。
超市講究賣相,會不會導致農藥噴灑過多?南京另一家大型超市的客服經理表示,他們採購的蔬菜部分來自定點的蔬菜基地,部分來自眾彩物流批發市場。「其實這些蔬菜進到我們超市之前,都進行過農藥殘留的檢測了。」她說,超市也有自己的農殘監測站,每天會抽檢部分品種,基本都能保證蔬菜在賣相好的情況下,農藥殘留也不會超標。
探訪
批發市場和菜場
都可做農殘檢測
葉菜是檢測重點
「所有進眾彩物流批發市場的蔬菜,進門前都要進行檢測,每車、每個品種都要檢。」眾彩物流批發市場辦公室主任沈家安說,進入市場後,專業人員還會採樣到實驗室抽檢。據了解,今年到現在為止,眾彩物流還沒有檢出來農藥殘留超標的。「我們的要求很嚴,即便沒有超標,如果臨近標準限定的數值時,我們也要對產地進行預警。」他說,此前,市場就對一種蔬菜做過預警。
如今南京的很多菜場都配備有專門的快檢室,快速檢測菜場內的蔬菜農藥殘留。昨天,記者來到科巷菜場,發現檢測室內擺放著青菜、菜秧、莧菜、空心菜、芹菜等共28個批次的葉菜。工作人員說,每天早晨5點多,各家攤位基本都將蔬菜擺好了,他們會抽檢二三十個品種,結果會在牆上公示。
「農藥殘留超標的話,我們會將這個批次的蔬菜下架。」工作人員表示,今年還沒有檢出農藥殘留超標的蔬菜。
據了解,由於很多經營戶的蔬菜都是來自眾彩物流批發市場,這些蔬菜已經被檢測過,所以菜場會重點檢測農民自銷蔬菜。不過,對於網上熱傳的韭菜、捲心菜、豇豆等「農殘高危菜」,工作人員表示,韭菜有時也會檢測,但是捲心菜、豇豆等卻沒法檢,主要是受檢測設備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