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燒溫度是多少?
低燒的情況一般是指體溫介於37度到38度之間,長期低燒,特別是持續兩周以上,一定要及時帶孩子進行檢查和治療,以免造成其他隱性疾病的出現。
低燒的可能原因
1、功能性低燒
這種低燒並非是疾病,多半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混亂、季節性(多發生於夏季)、飲食習慣(長時間的積食、不消化)有關,另外孩子的身體代謝能力如果加快,體溫就會波動變大,也會出現低燒情況。
2、感染性低燒
在所有的感染性低燒中,最常見的是結核疾病,約佔40%左右。結核菌感染表現為午後低燒,還可能伴有咳嗽、乏力、夜間或睡醒後出汗等。除此之外,慢性膽道感染、慢性腎盂腎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盆腔炎、慢性中耳炎、慢性鼻竇炎、愛滋病、巨細胞病毒感染等,也會引起長期低燒。
3、非感染性低燒
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風溼熱、紅斑性狼瘡、血液病、腫瘤、藥物引起等。
非感染性低燒
上述可知,比較嚴重的發燒其實是非感染性低燒,因為那大多數是一些惡性疾病引起的一種症狀表現,所以對於不明原因的發燒,最好還是就醫檢查才安心。
如何判斷是否發低燒
介於37度與38度之間的體溫可能是低燒,也有可能是正常,必須參考以下症狀綜合判斷是否為發燒。
1、頭暈腦脹
一旦發現頭暈發脹,意識渾噩不清的時候,八成就是發燒的跡象之一。
2、怕光
人在低燒的情況下,是有些畏光的,不喜歡在陽光的照射下,並且會感到很難受。
3、哆嗦發冷
在發低燒的時候,實際上體內白細胞已經開始反擊,所以人體內部的溫度較高,一旦外界有降溫的環境,則體內熱量便會從體內傳導出來,所以人就會感到冷意。
4、耐熱度提高
發低燒的時候,耐熱度會提高,如喝的水溫度較平時高,洗澡水的溫度較高,且一旦洗完後,會有種從骨子裡往外的冷意,好像有東西把熱量從體內帶走一樣。
嬰兒低燒該如何降溫
嬰兒發低燒,可採取以下方法降溫退燒:
1.通風
嬰兒生活的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以免細菌滋生。嬰兒發燒期間,大家要營造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
2.冷敷
用乾淨的冷毛巾放在孩子額頭進行冷敷。等到毛巾變熱後,重複進行冷敷。
3.洗澡
洗溫水澡,或者用熱毛巾擦拭全身,可以有效幫助嬰兒降溫退燒。請注意,給孩子洗溫水澡時要做好保暖工作,以免受涼後加重病情。
4.適當增減衣物
嬰兒出現打寒顫、怕冷等表現時,大家要及時給他穿衣,加強保暖。如果嬰兒渾身是汗,大家要給他適當的脫去一些衣物,幫助身體散熱。
5.多喝水
多喝水不但能促進新陳代謝,使毒素儘快排出體外,還能有效補充水分,緩解發燒帶來的缺水症狀。
6.服藥治療
嬰兒持續發低燒,且體溫不斷上升,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服用退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