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攜程旅行網(CTRP.NASDAQ)公布2016年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淨收入為人民幣56億元,同比增長75%;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5.81億元人民幣,是上季度5700萬元人民幣淨利潤的10倍。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去年宣布併購其競爭對手去哪兒,歷經兩個季度虧損以後,攜程終於再度迎來盈利,再次成為在線旅遊行業中盈利最多的一家企業。
就在三季報公布的當天,攜程還宣布與英國天巡控股有限公司(Skyscanner Holdings Limited)的主要股東達成收購協議,本輪收購天巡估值約為14億英鎊。
就在財報公布的前兩天,攜程宣布旗下旅遊部門與去哪兒度假合併,並高調宣稱併購途牛的傳聞是子虛烏有。途牛總裁嚴海鋒也回應「從未聽聞此事」。有業內人士分析,合併是真是假並不重要,但OTA(在線旅遊企業)行業競爭加劇是不爭的事實。
投資邏輯
攜程海外收購的步伐並未停歇。
攜程這次出手目標是全球最大的旅遊搜索平臺天巡控股有限公司(Skyscanner Holdings Limited)。此前,攜程與美國三大旅行社企業縱橫、海鷗、途風達成戰略投資與合作,加碼北美旅遊市場。
資料顯示,天巡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覆蓋全球的在線旅遊搜索平臺,提供機票、酒店,以及租車產品的實時在線比較。日前舉行的全球酒店合作峰會上,「暫退二線」的梁建章曾對外宣稱,要把更多精力聚焦於國際化業務,而天巡的收購交易無疑印證了梁建章的發展思路。
「現在看來,梁建章說的要做外國人的生意,還是從攜程最擅長的機票業務開始。」朱正煜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機票預訂市場上,外國航司的選擇面還不夠豐富。另一方面,對於天巡來講,拓展中國業務勢在必行。「但是進入中國的攔路虎太多了,抱個大腿會比較順暢。」
與此同時,攜程在國內市場收購後的整合也在加速進行。
11月22日,攜程高管發布內部郵件,宣布去哪兒度假與攜程旅遊合併,雙方將多方面協同作戰。這是一個多月內,攜程在戰略投資旅遊百事通、與美國三大旅行社戰略合作之後,整合在線度假市場「生態圈」的又一大動作。
去年10月,攜程旅行網宣布與百度達成交易,以股票交換的方式投資去哪兒,擁有約45%的投票權,成為去哪兒最大的機構股東。當時,時任攜程CEO的梁建章曾在內部郵件中表示,未來去哪兒將繼續作為獨立的上市公司運營。
攜程公關部負責人告訴21按紀經濟報導記者,此次兩家公司的度假部門合併,目的是為了使旅遊業務更加集中高效,避免兩邊人員的重複運作。易觀高級分析師朱正煜認為,合併一年以來,攜程與去哪兒已完成90%以上的業務整合,至少可以看到其機票住宿和度假業務層面打通,剩下要做的事就是提升管理效率,優化整合成果。
與去哪兒「聯姻」一個月以後,攜程將團隊遊、自由行和郵輪三個SBU合併,成立新的度假BU(旅遊事業部),這宣告著攜程正式搶食旅遊非標品市場。縱觀攜程近半年來的投資動作,大部分項目無一例外地聚焦於休閒度假領域。
「攜程正在以休閒旅遊板塊為核心,上中下遊同時發力非標市場。」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攜程先後併購了旅遊百事通、美國旅行社以及和去哪兒度假部門的整合,恰恰從上遊端、渠道端及終端彌補了落地服務及三四線城市的空白,整體增強了度假領域的實力,這應該是和攜程下一步的發展策略有關。
合併迷局
從攜程今年前兩個財季的表現來看,機酒業務仍然佔據著市場絕對份額,而在標品酒品市場以外,非標住宿類市場仍屬其發展的短板之一。
勁旅網CEO魏長仁指出,隨著國內休閒度假時代的到來,機酒市場雖然還存在一定發展潛力,但其成長空間遠不如非標類市場。他同時表示,旅遊企業想短期內在非標品市場佔據絕對的市場佔有率難度很大,這是由於非標品的屬性所決定,目前競爭格局仍然呈現多元化的特點。
在這樣的競爭背景下,近期,市場上屢屢傳出途牛和攜程兩大OTA巨頭即將合併的傳聞。
早在9月,攜程旅行網公布發行總額9億美元、於2022年到期的高級可轉換債券及2850萬股美國存託憑證,並表示從用途上看,用於對互補性業務及資產的收購和投資,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巨額資金的募集,引發各方猜想,不少業內人士猜測滴滴、美團酒旅甚至途牛,都有可能是攜程下一個收購對象。
11月15日,電商分析師李成東發布微博稱,「據投資圈確切消息,攜程度假和途牛合併的談判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同時,攜程度假正在積極向外融資。」不到一周,李成東再次上傳了一張攜程度假業務增長的截圖,並指出新公司攜程度假正在謀求獨立融資。
有意思的是,幾乎同一時間,攜程管理層亦對外否認了市場有關攜程併購途牛的傳聞。隔天,途牛總裁嚴海鋒二度發聲,「關於途牛和友商合併的傳聞,這並不是第一次,可能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途牛已經取得並保持在線休閒市場行業第一,任何意圖通過不實消息影響途牛發展的謀劃都不會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上述兩次「爆料」,途牛均第一時間予以否認。記者就合併傳聞向途牛網CEO於敦德求證,並未得到其正面回復。有業內人士推測,參照去哪兒網的案例,即使出現管理層不到最後一刻,都不知曉整合事宜也並不奇怪。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途牛和去哪兒網的情況並不相同,於敦德曾一再強調他和嚴海鋒擁有超級投票權,足以決定公司未來方向。
對於攜程在標準品市場「一家獨大」的現狀,於敦德在月初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機票和酒店市場在途牛2006年創業時跟現在沒有本質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手機預定的佔比比PC端提高了。
「OTA十年來都沒有太大變化,所以(攜程和去哪兒)整合是必然的。因為作為成熟的行業,必須得有差異化才有未來。」於敦德同時強調,途牛接下來要在整個在線休閒旅遊行業裡,成為第一個實現盈利的企業。
對於不按常理出牌的在線旅遊企業,途牛和攜程的收購傳聞尚難預料。在朱正煜看來,現在或許並不是兩者整合的最佳時機。「兩者在度假業務上差距不大,並且競爭激烈,在估值上肯定存在很大分歧。更不用說創始人仍在參與管理,談攏的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