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骨朵 骨朵網絡影視
文 │ 耳朵
2020年依舊是戀愛觀察類綜藝競爭激烈的一年。
《喜歡你,我也是2》上半年率先播出,《心動的信號3》和《女兒們的戀愛3》分別於9月初和10月底播出,夾擊其中的《我們戀愛吧2》在9月底播出前並沒有得到和其他兩檔同類型節目同等量級的網友關注。
隨著節目的播出,《我們的戀愛吧2》的節目聲量不斷增高。越來越多的觀眾發現了《我們戀愛吧2》,並表示「真香」。
第一季《我們戀愛吧》播出後相應的豆瓣小組人數不足千人,而如今人數已經破萬。在微博和豆瓣上,網友們都對節目內容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不同的是,和其他真人秀相比,觀眾們一邊倒向了節目製作組,將真實、有代入感、上頭等褒獎給予《我們戀愛吧2》。它也是2020年播出的同類型節目中豆瓣評分最高的,7.2分。
在總製片人張紅巖眼裡,《我們戀愛吧2》能獲得網友們的青睞得益於素人們越挖掘越有意思的「寶藏型人格」和其中的戀愛故事節奏快且刺激、代入感強讓觀眾們欲罷不能。
節目本身的「有用」也是讓觀眾們願意持續關注的重要原因。雖然戀愛觀察類綜藝都在標榜教觀眾談戀愛,但能在戀愛話題上深入挖掘並讓觀眾都能認可「我學到了」的並不多見,《我們戀愛吧》便是其中一檔。
因為真實,所以有用
「《我們戀愛吧2》沒有劇本」。
張紅巖坦言沒有任何一個編劇可以優秀到超越生活本身,她想要的就是最大化的真實。這種真實對於觀眾來說對現實中談戀愛具有參考意義,也會觸發觀眾更多的代入感。
為了達到真實,《我們戀愛吧2》相比於其他同類型的戀愛綜藝,在素人選角和節目規則上進行了更極致的改革。「我們往往會選擇一些不愛聽我們話的人。」對於節目組來說,「聽話」一定不是《我們戀愛吧2》選角時的優點,節目組想要的是對「上節目談戀愛」更加真誠,願意主動接受他人,在鏡頭下也敢於做自我的素人。
個性代表了差異。在節目籌備期,《我們戀愛吧2》的節目導演們諮詢了大量年輕人他們的理想型是什麼樣的,探討不同的戀愛審美。他們希望每一位素人嘉賓能夠代表一類人的戀愛類型。
以節目中的女嘉賓朱芳頡為例,雖然朱芳頡是傳統的第一眼美女,但吸引到節目組並不是她的顏值,而是她在男女交往中只對男朋友「小作」。節目組決定選她以來代表這種戀愛中很多女生的典型通病。
硬體條件上,《我們戀愛吧2》也不是清一色的「白幼瘦」、「高富帥」。節目中的女嘉賓既有甜美型的朱芳頡,也有健美高挑型的張岑岑、儲鎰恬,還有溫柔文靜的李林珏。男嘉賓更是被觀眾吐槽為素人男嘉賓中的「戀綜顏值地板」。張紅巖說:「我們沒有什麼反對的,但你不覺得他們很有趣嗎?」素人男嘉賓們雖然顏值不夠,但性格各異,擁有截然不同的擇偶觀和性格特質,經常讓觀眾們越看越被他們的內在所吸引。
《我們戀愛吧》的素人嘉賓不是所謂的天之驕子。相比於其他素人戀愛綜藝,《我們戀愛吧》的素人嘉賓更貼近大眾。他們大部分沒有明星般的美麗面孔, 但是每個嘉賓都有不同而鮮明的感情觀點。對於觀眾而言,《我們戀愛吧》的素人嘉賓提供了更多的戀愛交友範本,給予觀眾更強的代入感和參考性,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在《我們戀愛吧》的素人嘉賓身上找到自己。
比起選角,《我們戀愛吧2》給素人們設計的規則更為隨意。
張紅巖及其團隊沒有給素人們做太多限制。在素人們錄製節目之前,導演會告訴嘉賓「你想做什麼都可以做。」嘉賓無需像其他戀愛綜藝一樣有很多必做的任務。即便是唯一一個有明文規定的「寫信環節」,《我們戀愛吧》也都允許嘉賓們寫空白信,不會通過規則來強制拉CP。節目製作團隊也不忌諱素人們在剛認識就介紹自己的年紀大小,甚至中途離開節目也是可行的。
節目盡力為素人嘉賓營造一個真實的社交環境以達到讓素人們能像在日常生活中一樣展現自己的性格。導演組雖然放任素人自由活動,但在拍攝準備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張紅巖提到導演組一個很巧妙的設計,即選擇了一個回字形、沒有屋頂的房子,樓層高的人可以看到樓下的其他人在做什麼的。它造成了素人嘉賓之間的偷窺效果,以帶來素人相處中更多的戲劇化的故事發展。
「其實圓滿一點都不重要」,這些素人最後是不是必須在一起對於張紅巖及其團隊並不重要,他們更希望嘉賓在錄製過程中充分釋放自己個性,能展現年輕人真實的社交狀態。
弱化的節目規則讓《我們戀愛吧》上素人的故事更接近於生活本身。也為素人們堅持自己的個性提供了更為自由的環境。對於觀眾而言,真實的素人故事下,把《我們戀愛吧》當作自己的戀愛寶典更具現實參考性。
觀察室:不是附屬品是必需品
與國內外的同類型節目相比,《我們戀愛吧》在演播室上的內容更為豐富、也更為「乾貨」。在張紅巖看來,演播室是《我們戀愛吧》必不可少的存在,它的作用並不單純是用明星來提高節目聲勢或者通過明星嘉賓討論做推理線。它更為重要的作用是讓節目變得「有用」,觀眾能在節目中真正學到如何談戀愛。
在《我們戀愛吧》學戀愛技巧的大多是女性。張紅巖表示從節目第一季的數據上看,女性觀眾的粘度非常高,年輕女性用戶在觀眾中超過70%。因此在節目邀請戀愛觀察員之初,張紅巖希望能夠針對女性用戶來進行明星嘉賓的布局,以達到深入的洞察女性情感的同時加深觀眾共鳴感的目標。
追求閨蜜感是本季明星嘉賓陣容的一大特點。在本季《我們戀愛吧2》中,女性明星嘉賓佔主導地位。節目選擇了在兩性情感方面會說話、有一定經驗的伊能靜和黃聖依,也有能言善辯、角度獨特的鄭爽,還有代表年輕女孩視角的金子涵和戴燕妮。節目組希望通過多個年齡層、多角度的女性視角來拉近和不同年齡層觀眾的距離。
在觀點輸出上,張紅巖直言伊能靜的發言常常讓她感到驚喜。網友也將伊能靜標榜為「內娛戀綜必備神器」,她對於兩性關係的分析以及情感話題的把握精準而又有深度。她能夠以小見大,從一些細微的素人行為中看到背後的情感波動。在第一期中,她就提出了「女生很愛說:你猜」,引導了整個演播室對於男生要如何搭女生話以及「你猜」背後掩藏的信息進行了討論。
《我們戀愛吧》的演播室不是一個簡單站隊的過程,節目組著力於強化多元的情感觀點輸出。不同嘉賓都承擔了各自的性格視角,黃聖依和姜振宇理性分析、朱正廷直男發言等。每一個被討論的話題也都不是絕對的對錯之分,而是有更深層的情感需求。明星嘉賓討論的不僅是觀點,也在討論中逐漸找到男女相處的最佳方案。
在張紅巖眼裡,觀察室絕不是素人戀愛綜藝的附屬品而是必須品。素人戀愛的部分像是課本,而演播室的部分則像是課堂。演播室承擔了節目絕大部分觀點輸出。明星嘉賓不止於對素人的行為進行CP線的推理分析,更多是對戀愛社交的典型行為下的延伸分析,以及教觀眾正確的戀愛姿態該是什麼樣的。張紅巖希望觀眾們不只是看得開心,更能從節目中學到東西。
做一個「有用」的節目
觀眾、製作方、品牌皆大歡喜
「有用」對於觀眾來說是一種正能量的引導。
在《我們戀愛吧》的豆瓣小組和相關知乎問答中,粉絲們不僅有對於素人的本身以及CP線的討論,也有許多對於節目中嘉賓行為體現的典型現象進行分析。甚至有一些觀眾通過素人在節目中的一些行為在自己身上找到共同點進行反思。
這種現象一是來源於素人部分足夠真實,也足夠有代表性,能切中觀眾的現實難題;二是演播室所帶動的對於戀愛中的簡單行為更深層的思考和剖析,部分觀眾將對素人的剖析移情到自己身上。在觀眾眼中,《我們戀愛吧》的每一集都拋出了值得討論的兩性話題。當看綜藝變成了主動學習的過程時,網友身上的戾氣也相對減輕,逐漸學會理性看待節目內容,減少了對於素人嘉賓的「直接網暴」。
「有用」也是張紅巖及其團隊聚仁小美一貫的節目製作理念。能支撐得起演播室大量情感觀點的輸出離不開節目組深耕情感類綜藝多年的積澱。《我們戀愛吧》團隊的大部分成員曾參與《非誠勿擾》和《新相親大會》的製作。「有用」對於他們早已不是新話題,不論是在《非誠勿擾》還是《新相親大會》,它們都強調了兩性關係之外的話題輸出和經驗分享。將「有用」貫徹在《我們戀愛吧》中已經是聚仁小美打造製作團隊品牌形象和定位的重要一環。
對於贊助商和播放平臺來說,在「有趣」基礎上的「有用」不僅賦予節目更多的價值內涵,也給和節目相關的品牌帶來更多的正面宣傳。一昧的「撕逼大戰」、複雜的情感交錯對於品牌而言是提高聲量的工具,而「有用」的節目內容才能有效提升品牌口碑。
「有用」也是《我們戀愛吧》區別於同類型素人戀愛綜藝的核心差異。雖然大部分素人戀愛綜藝都打著「戀愛課堂」的旗號,但能真正能讓觀眾認可的並不多。觀眾將《我們戀愛吧》稱為「大型社會學真實寫照」就體現了其中的真實性和可參考性之強。
《我們戀愛吧2》也無疑獲得了足夠優異的成績。在2021年的優酷綜藝片單中,《我們戀愛吧3》不僅被優酷成功續約,它也將變成24集的大長篇進行製作。張紅巖和她的團隊還將推出新的畢業旅行主題素人戀愛綜藝。
從其他三個播放平臺明年的綜藝片單上看,戀愛觀察綜藝也出了許多新花樣。但對於張紅巖來說,這並不代表戀愛綜藝市場進入新一輪的爆發。她認為戀愛綜藝的市場其實是恆定的,女性用戶永遠在,只是節目的形式在不斷的變化。如何做好戀愛綜藝,對於她而言則是需要在傳遞正確的戀愛觀的同時繼續堅持「有用」。
最近,一條的消息讓張紅巖感到由衷的開心。時隔一年,《我們戀愛吧1》中沒有直接表白的聶墨儀和陳強宣布正式在一起。短暫的戀綜確實無法避免讓節目變成錄完就分手。《我們戀愛吧》也讓觀眾們認識到節目不是戀愛速配,而是認識和相處的契機。在素人的故事中學習如何找到真愛以及和異性在戀愛中相處,才是《我們戀愛吧》正確觀看之道。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實用戀愛」|專訪《我們戀愛吧2》製片人張紅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