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幅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看看和中國人畫的區別在哪裡

2020-12-10 斟北鬥

英文版的中國歷史地圖有很多,各個版本之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由於西方人對中國的歷史、地理情況不是那麼熟悉,在製作地圖方面也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另外,由於觀念不同,中國人和西方人在畫歷史地圖方面也會出現偏差。本文中所選的地圖來自於一個英文版的世界歷史地圖,其中中國的部分並不多,只有幾幅。可能是受到地中海中心論的影響,地中海一帶國家的地圖就比較豐富。

第一幅專門的中國地圖是一幅涉及周秦漢的地圖。我們首先看左上角的地圖,其中的藍色部分是周朝時期的版圖,基本還是客觀的。然後看大圖,其中淺綠色部分標記為「後周」,也就是東周的意思。但是綠色部分明顯標記錯誤,都標記在山西省取了。同樣的錯誤還出現幾處,如西安的位置標記在了甘肅一帶了。圖中紅線部分圈起來的部分是秦朝的版圖。秦朝版圖主要的錯誤在於東北,因為秦朝是包括遼東地區的,而圖中沒有。

黃色部分是漢朝的版圖。和國內大多數地圖相對比,這裡的漢朝地圖畫的更大,主要在蒙古高原一帶畫得更靠北了。這是因為西方人將南匈奴地區算入了漢朝,南匈奴曾經長期臣服於漢朝。不過,該地圖並沒有將海南島劃入地圖,實際上漢朝曾經統治過海南一段時間。

第二幅就是唐朝時期的地圖。這幅地圖就和譚其驤版本的地圖相差太遠了。在圖中大概可以看出,大圖是武則天時期的版圖,而小圖是安史之亂之後的地圖。大圖上,黔中道的大部分地區沒有劃入版圖。小編認為,黔中道雖然廣泛分布土司,但是也屬於唐朝。還有就是,圖中沒有畫上海南島。另外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東北,居然將朝鮮整體畫到了唐朝。實際上唐朝並未統治朝鮮半島,當時有新羅國在。東北地去,也把渤海國的一部分畫進來了。小圖是唐朝後期版圖,基本局限於農耕地區,沒有多大問題。

唐朝

宋朝的地圖也分為南宋和北宋。有兩個讓人疑惑的地方,一是遼國的地圖居然沒有達到日本海一帶,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第二就是金國的地圖把朝鮮也畫進來了。看來西方國家認為朝鮮在古代就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其他方面,就是不太精確,例如西夏國的版圖也太奇怪了。

蒙古和元朝的地圖畫了兩張,看來西方人對這一段歷史比較重視。圖一有兩種顏色,藍色是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帝國,黃色是成吉思汗後代打下來的疆域。圖二,就是元朝和四大汗國的地圖。圖中,將越南和朝鮮整體劃入了元朝,緬甸的大部分地區也劃入了元朝。但是在東北一帶,就只是將元朝的領土畫到了黑龍江一帶。這說明,西方人畫地圖不是刻意減少中國版圖的範圍,而是中西方標準不一樣。當然,譚其驤將元朝畫到了北冰洋,那就是最大的荒謬了。圖二的藍色部分是俄羅斯各公國,是被金帳汗國簡介控制的。

明朝的地圖,應該是畫的明朝巔峰時期地圖,也就是永樂年間。因為圖中包括東北很多地區,有奴兒幹都司的存在。但是東北地區的範圍只是在松花江以西,這是西方常規畫明朝地圖的範圍。在南方,將越南北部畫了進來,這時候有交趾布政使司。另外還有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圖中沒有劃入青藏高原。

該地圖冊沒有專門畫清朝版圖,但是有這一張殖民擴張時代的世界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清朝的輪廓,和中國盛行的大部分清朝版圖是差不多一致的。在中國和世界的各個版本的歷史地圖中,中國各朝代只有清朝部分最沒有爭議,大家畫的都十分接近。這也說明清朝的疆域是得到大家認可的。

相關焦點

  • 3幅地圖,看懂古代中國人眼中的世界
    下面我們將從三幅圖,來看看當時的中國人到底擁有多少世界知識。  《混一疆理圖》  而且,這幅地圖上標記了東起日本,經過朝鮮、中國、中亞,一直到阿拉伯半島、北非、歐洲的主要地名。如「法裡昔」就是巴黎;「它裡禿」就是義大利南部的Taranto……  這些先進的世界知識是從哪裡來的?可能的解釋是蒙元時期的回回人(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帶來的。  史書裡有很多相關的例子。
  • 1955年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看看和當今流行的版本有什麼區別
    說起中國歷史地圖,大家都能夠想起譚其驤版本的。譚其驤版本的中國歷史地圖已經成為了中國歷史地圖的權威版本,各種教材都在使用。但是譚其驤版的地圖卻出現了大量的嚴重的錯誤,其中一個最大的錯誤在於「地圖開疆」,就是在無理擴大一個朝代的版圖。二是為了國際友好而減少部分地區的版圖。
  • 日本人畫的中國歷史地圖:到底有多少是客觀的?
    中國的歷史教科書採用的歷朝歷代的地圖均採用的是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該地圖集已經成為了中國歷史地圖中的權威,甚至成為部分讀者判定中國古代王朝疆域的依據之一。然而,譚其驤的歷史地圖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錯誤。小編最近在發現了一些日本人畫的中國歷史地圖。這些地圖到底客觀嗎?
  • 中國人在繪製超級大地圖(中英雙語)
    來源:人大重陽本文大概1600字,讀完共需2分鐘編者按:環球時報英文版第40篇「變局」專欄,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由一幅地圖引發深思,在信息化時代,中國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創造了與社會互聯互通的超級大地圖。
  • 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到底畫得怎麼樣?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關於中國歷史地圖,有很多版本。其中譚其驤版本流傳最廣,也是目前中學歷史教材中的權威版本。然而譚版地圖的「地圖開疆」是其最大的缺陷。除了譚版之外,還有其他版本,但是很少出現比較精美的。最近,小編發現一套臺灣製作的中國古代歷史地圖,也十分精美,也相對客觀。
  • 西洋人繪製的第一幅中國分省地圖
    在這幅地圖上,巴布達概括了自16世紀以來葡萄牙的航海探險者、商人、國家公使、耶穌會士傳教士等在中國的發現和觀察。這是歐洲人繪製中國地圖的奠基之作,代表了當時葡萄牙及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識水平。這幅地圖雖然非常粗略,但在其出版後的半個世紀在歐洲一直作為標準的中國地圖使用的。
  • 穿越時空的可視化(2):畫世界地圖的靈感
    裡奇在他的日記中列出了該地圖的三個目的:「 第一,是給重要官員的妙禮;第二,用來證明耶穌會士的技能和知識;第三,以簡潔而引人注目的方式說明耶穌會士是誰,他們來自哪裡以及為什麼他們值得關注和崇敬。」這套地圖傳播廣泛,萬曆還讓手繪絲綢副本。但明朝皇帝和後面的清朝皇帝,都沒有變成基督徒。並且,幾個世紀下來,也沒有改變中國人對當今世界其他部分的態度。
  • 港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和大陸的有何區別?大家都認可清朝的疆域貢獻
    在中國的歷史地圖方面,大陸的教材使用的是譚其驤版本的歷史教材,而港澳臺使用教材和大陸使用的教材又不一樣,因此在歷史地圖方面也存在差異。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香港版的歷史地圖,這個版本的歷史地圖是以譚其驤版本的歷史地圖為基礎,修改其中最不合理的部分(如元朝)而形成的一套地區。
  • 日本當年哪裡來的勇氣打中國?看看日本畫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日本是一個小小的島國,曾經是我國的一個藩屬國,他們從唐朝時期就開始來中國學習文化,當時的中國非常強大,日本為了討好我國,每年都會送來美女和奇珍異寶,所以說當時的日本確實對我們非常的敬畏。可是最後給我國造成傷害最大的也是日本,對我國發動了侵華戰爭,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無惡不作,簡直就是喪盡天良。
  • 這幅高達3億像素的山水地圖你一定要看看
    這幅高達3億像素的山水地圖你一定要看看 2020-08-03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薦書|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
    薦書 |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這兩套精裝繪本是特別為孩子們編制的地圖上的中國與世界簡史,通過手繪地圖和圖畫人物,讓孩子們不再枯燥乏味地學習歷史的同時,開拓思維、梳理邏輯、啟迪智慧,在腦海中逐漸搭建起時空的大框架。
  • 俄羅斯也會地圖開疆:來看看1959年蘇聯畫的中國歷史地圖
    蘇聯畫的中國歷史地圖,在元朝之前基本沒有什麼問題,相對是比較客觀的。畫的漢朝地圖和中國國內畫的差不多,其唐代的地圖也相差不大。不過從元朝開始,蘇聯版的中國歷史地圖就出現問題了。蘇聯畫的元朝版圖最東北到達了黑龍江沿岸,但是沒有到達黑龍江下遊和北岸,基本停留在現在的中俄邊界一帶。實際上,元朝曾經在黑龍江入海口的特林設置了徵東元帥府,說明元朝是實際控制黑龍江流域的。不過,蘇版將朝鮮滑入了元朝的版圖,這一點是比較客觀的,因為元朝曾經在朝鮮設置徵東行省。蒙古帝國版圖蘇版的明朝地圖就讓明粉傷心欲絕了。
  • 沒有衛星以前,中國人畫的地圖是怎樣的?
    現存世界上最早、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地圖共十幅,其中包含了四幅中國地圖(包括以中國地圖為底圖的朝鮮地圖)。 這四幅中國地圖的成圖時間在12—15世紀之間,都於繪製者所在國家之外,包含了當時所認知和理解的「世界」。
  • 美國歷史課本中的9幅中國地圖,美國人還算有點「良心」
    比如說——歷史。一個國家的歷史教材基本能反映這個國家的政治態度,筆俠收集了某一版的美國歷史教科書,裡面有9幅關於我國各時期的版圖,和我國的比起來,它們有多大區別呢?請繼續往下看:1、商朝歐美很多國家都不承認我國的夏朝,所以大多從商朝說起。
  • 當年日本當年哪裡來的勇氣打中國?看日本畫的中國地圖,瞬間懂了
    當年日本當年哪裡來的勇氣打中國?看日本畫的中國地圖,瞬間懂了。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歷史是非常漫長的。而大家也聽說過這句話「忘記歷史就是背叛」,光輝的歷史我們需要銘記,但是一些屈辱的歷史,我們也應該牢記在心,時時刻刻鞭策著我們。
  • 美國密西根大學畫的中國主要朝代地圖:出現了什麼問題呢?
    許多美國和歐洲的大學都製作有中國歷史地圖,這些地圖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客觀,有的不客觀。最近小編在網上發現了密西根大學畫的中國主要朝代地圖,到底畫得怎麼樣,我們一起來看看。該地圖和中國各個版本的地圖相差不大,不過仔細看起來依然有三個地方需要注意。一是改地圖沒有將海南島劃入,漢武帝曾經在海南島設置過珠崖、儋耳兩個郡,因此隸屬於漢朝的版圖。二是,改地圖在越南的部分只到達越南北部,漢朝在越南設置有交趾、九真、日南三個郡,可以到達越南中部。三是北部,圖上的漢朝疆域可以到達隔壁一帶,可將南匈奴地區都劃入了,可以說是勢力範圍,比中國許多地圖畫的多。
  • 來看看這幾幅畫
    若問這世上什麼東西有最高級的美感,那一定是中國傳統的詩、書、畫。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中國的詩書畫,不需要太多的學識和文化來辨別和評判,僅僅是欣賞,它就能立即喚起人們純粹的內心深處的一種朦朧意境。無論社會,文化,審美,習慣發生多大改變,我們今天看到古人的畫,依然會痴迷。這就是一種能穿越時空的,非常高級的美。而這種美,通常有一些特性,我們可以從幾幅國畫來看看。
  • 日本歷史地圖證明釣魚島屬於中國
    鄭海麟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員,歷史學和國際法學專家,他研究釣魚島問題已有20多年,上世紀90年代初還曾用了4年時間在日本從事專門的調查研究,期間搜集了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獻,力證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從來不是日本的。這張日本陸軍參謀局1876年繪製的《大日本全圖》,是鄭教授1993年在日本的一家舊書攤上意外發現的。
  • 地圖的歷史⑥︱遊走在製圖學與山水畫之間的中國傳統地圖
    這些地圖包含著大致相同的區域,但不同的地圖各有用途,其中一幅圖主要體現行政區劃,另一幅圖主要體現森林覆蓋區域,還有一幅圖主要體現山川地形。可以說,這幾幅秦朝的木質地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專題地圖的代表,而專題地圖這一概念在同一時代的古希臘並沒有形成——那時候的古希臘製圖學家們追求的是大而全的世界地圖,恨不能把所有已知的地理要素全都要畫到地圖上。
  • 或非明畫,《絲路山水地圖》從《蒙古山水地圖》更名的背後
    一些學者也對這幅長卷的名稱及所涉及地理知識的內容提出了質疑,並對澎湃新聞表示,這幅畫作原名《蒙古山水地圖》,拍賣時改名「絲路山水地圖」不無勉強處,「這並不僅僅是因為絲路的名稱在後,緣自德國人的命名,也是因為其中反映這幅畫在交易過程中各方面急功近利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