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深一度|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2020-12-07 瀟湘晨報

大眾日報記者 姜國樂 孟一 蔣興坤 郭茂英

[點擊連結查看詳細報導]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山東省是全國老年人口最多、老齡化程度較高、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較重的省份。2019年底,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325.21萬、佔總人口的23.09%,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588.07萬、佔15.77%。預計到2035年,全省老年人口佔比將達30%,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其中,最難解決的養老問題就集中在農村,尤其是經濟落後的鄉村。

如何為留守老人、孤寡老人提供一頓熱乎乎的可口飯菜,我省各地都進行了很多探索。在曲阜,在23個試點村居建設起「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濟南鋼城區棋山森林公園管委會28個村「幸福食堂」實現全覆蓋,供養老人達到328人;榮成市在城鄉探索開辦不同形式暖心食堂,讓困難群體低價乃至免費吃上有營養、熱乎乎的飯菜;

在老齡化社會加速襲來的今天,農村的幸福食堂應該怎麼建,怎麼運營,怎麼管理?小食堂能否擔起未來農村養老的重任?記者趕赴曲阜多個村,濟南市鋼城區棋山國家森林公園管委會進行蹲點採訪。

一、幸福食堂解決什麼問題?

在基層農村,遇到吃飯問題的老人並不在少數。曲阜石門山鎮西焦溝村,2018年在這個只有1171人的村子裡,除去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剩下的三分之一都是空巢和留守老人,而「粗糧煎餅泡鹹糊塗」則幾乎成了他們的「三餐標配」。看上去簡單的吃飯問題,不僅讓在外務工的子女牽腸掛肚,更成了村「兩委」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農村養老本就是個複雜的社會性難題,經濟薄弱的村子更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可當我們看到老人經常飢一頓飽一頓、飯菜變質變味也不捨得扔時,村裡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切工作從讓困難獨居老人能吃上一口熱乎飯開始。」 石門山鎮西焦溝村黨支部書記張樹亮介紹。

曲阜現有60歲以上老人11萬,其中貧困老人6288人,無子女特困供養老人3196人。這些老人屬於困難中的特殊,解決他們的吃飯問題,也就成了保障中的基本。

二、幸福食堂怎麼建?

去年9月,濟南市鋼城區棋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大莊村應管委會要求著手幸福食堂建設,因經營著多個溫室大棚,每年有20多萬的集體收入,村裡經大會商議,決定對村口的閒置倉庫進行改造。食堂採用了整體院落設計,後廚是後廚、餐廳是餐廳,偏房則被改成了休息室和衛生間,食堂裡不僅各種廚房用具、生活用品、應急物資一應俱全,每周菜譜、廚師健康證明等細節也都做的十分精細。今年,村裡又另闢院落改起幸福院,豐富進娛樂、健身、日間照料等內容,「一堂一院」,支起了八大莊的養老架構。

欲建幸福食堂,首先要解決建設和改造資金的問題,有條件的村,可以提標滿足老人更多元的需求;沒條件的村,能收拾出個做飯吃飯的地兒就行。建食堂,不設標準就是最好的標準。

記者在位於棋山東部的紅崖村看到,可以容納十幾人的幸福食堂是由舊民房改造而來,內部簡單整潔,只配備了食堂必須的桌椅、碗筷,兩三萬元的投入,同樣把小院收拾的有模有樣。

三、幸福食堂怎麼運營?

在有著280戶、629口人的鋼城區棋山觀村,食堂的服務對象被鎖定在80歲以上獨居老人和部分不滿足年齡要求的特困群眾身上,共計21人,一天2頓飯,費用全免。「過去,餐費基本由區、管委會、村集體和社會救助多級、多方籌措,只要我們把褲腰帶勒緊,還是能讓老人們吃上飯的。」棋山觀村黨支部書記邵光才給記者簡單算了一筆帳,食堂每人每天的用餐成本在8到10元,一年下來,不算廚房人員每人每月800-1000的僱傭費、水電氣暖費等,運營成本也要七八萬元,除去區裡和管委會的扶持,村裡每年要自己承擔二三萬元的運營費,對經濟薄弱村來說,這筆錢雖然不多但依然不好出。

棋山最早的幸福食堂也是靠著先行村的熱心、善心、責任心區去強推著運行,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造成食堂的停擺。直到今年,鋼山區成功申請到了濟南市民政局的幸福食堂專項補貼,財政按照每人每天8.5元的標準發放用餐補貼,食堂運營經費之急才得到了有效解決。

這8塊5的作用非常大,再加上民政局根據幸福院面積發放的每年4萬元(100平米)、5萬元(200平米)、6萬元(300平米)運營補貼,部分幸福院運營費可填補為食堂運營經費的差額,現在棋山的幸福食堂已經基本實現了零負擔運作。可如果將棋山觀村的用餐年齡限制下調到70歲,用餐人數則會一舉突破60人,靠財政擴面就顯得極為困難了。

為保證基本的運營資金,曲阜率先實行了「五個一點」策略,即「上級扶持一點、鎮上解決一點、村裡投入一點、社會捐助一點、個人承擔一點」,對每位老人收取每天5元的餐費,並在引入文明單位對口支持機制、由16家市級文明單位結對食堂每年提供5萬元運營費的基礎上,鼓勵村子自己想辦法降低成本、解決運營難題,以實現幸福食堂自我造血的目的。

四、幸福食堂怎麼管理?

在濟南鋼城區棋山澇窪村,後廚冰箱裡四個貼著標籤的保鮮盒格外引人注意,盒中盛裝的是標籤日期的午餐或晚餐樣本,老人一旦出現身體不適,可以第一時間取樣進行化驗,在減少不必要矛盾的同時,儘可能守護住老人們的用餐安全。食堂也對用餐者提出了不許抽菸、飲酒,某頓飯不吃需提前報備等要求,避免老人出現爭執或走失等情況。

濟南市鋼城區專門出臺了《幸福食堂管理辦法》,對食堂衛生環境、用餐人員健康檢測、食品安全和監管等做出了明確規定,有一項不達標食堂就不予啟用,負責食堂監管的管委會工作人員還會不定期的到各個食堂進行菜品和環境衛生抽查,一旦發現問題立刻追究管理者責任。

按照《濟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曲阜市明確了食堂管理的「四個原則」:不盈利,制定「繳費上限」;村級管理,村黨支部(村委會)負責「幸福食堂」的管理運行;個人自願,確保老人就餐出於自願;政府監管,實施財務公開、食堂亮證(衛生許可證和健康證)、飯菜不定期抽檢,守護老人「舌尖上的安全」……「建設」和「建制」的同步推進,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幸福食堂的有序健康運作。

五、幸福食堂未來往哪走?

11月9日上午10點多鐘,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幸福食堂裡早早地熱鬧了起來。如今,村裡的老人們已經養成了睜開眼就往食堂趕的習慣。早午飯前彈琴、唱歌、做健身,早午飯後曬暖、打牌、洗衣服,等吃過下午飯回到家裡,一天也就基本上舒舒服服的過完了。

談起圍繞幸福食堂不斷加入洗衣、洗澡、娛樂、康養等志願服務項目的初衷,武家村黨支部書記武波告訴記者,添加內容的標準只有一條:老人們生活中的現實急需。曲阜市正以「幸福食堂」為支點,鼓勵各村推行「幸福食堂+N」服務模式,兼顧健康照料和精神慰藉,儘可能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養老需求。

鋼城區也已通過全覆蓋的「幸福食堂」對受眾群體實施生活照料和綜合救助,實現了「吃飯有人送、家務有人幫、生病有人管」,走出了一條「可持續、可承擔、可複製」的困難群體救助幫扶路子。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來源:齊魯晚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蹲點調查丨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在後續運營以及提檔擴面中,經費問題成為好事能否辦好的重點  「農村養老本就是個複雜的社會性難題,經濟薄弱的村子更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可當我們看到老人經常飢一頓飽一頓、飯菜變質變味也不捨得扔時,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切工作從讓困難獨居老人能吃上一口熱乎飯開始。」張樹亮介紹,西焦溝村是曲阜市十個省級貧困村之一,過去村集體經濟常年虧空,近兩年才靠著土地流轉等有了點收入,這也為村裡籌建幸福食堂注入了僅有的一點底氣。
  • 幸福食堂:養老從一口熱乎飯開始
    「農村養老本就是個複雜的社會性難題,經濟薄弱的村子更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可當我們看到老人經常飢一頓飽一頓、飯菜變質變味也不捨得扔時,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切工作從讓困難獨居老人能吃上一口熱乎飯開始。」張樹亮介紹,西焦溝村是曲阜市十個省級貧困村之一,過去村集體經濟常年虧空,近兩年才靠著土地流轉等有了點收入,這也為村裡籌建幸福食堂注入了僅有的一點底氣。
  • 長者食堂:一口熱乎飯 滿滿幸福感
    為使行動不便的老人也能吃上「熱乎飯」,頤豐花園社區長者食堂還給予提供免費配送餐服務。   這只是淄博市長者食堂惠老助老模式的一個縮影。   讓老年人過上更有溫度、更有品質的晚年生活,不僅關乎家庭的幸福指數,也考驗著各級黨委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 幸福食堂讓老年人吃上免費的「熱乎飯」
    近年來,範家村黨支部深入貫徹落實「兩個走進心裡」工作,以解決群眾的關心事為著力點,藉助政策扶持,先後投資30餘萬元領辦「幸福食堂」,讓53名7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中午免費吃「熱乎飯」。建立「穩定來源」的資金支撐機制。黨支部領辦「幸福食堂」,持續穩定的資金支撐是關鍵。
  • 讓更多老人就近吃上熱乎飯!一起去寶山區的社區食堂看一看吧~
    讓更多老人就近吃上熱乎飯!社區食堂建設的持續推進也為越來越多的寶山老人們帶來更多便利。許多老人得知社區新開了食堂,特地趕來吃頓熱乎乎的午餐。徐阿姨這個食堂辦得很及時,為老百姓想得很周到。社區食堂的負責人介紹,天氣漸漸地變冷,食堂在做出好菜好飯的同時,特別重視保溫這一環節。除了溫暖的用餐環境,老人端到手裡的菜飯也都是溫熱的,而派人送到家的飯也要求是熱的,把一片溫暖送到老人的心裡。
  • 【市民身邊看變化】市民政局:「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
    【市民身邊看變化】市民政局:「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熱乎飯」 2020-12-24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互助養老社區 幸福老人村 讓大家重新聚在一起
    今年,上海正在研究制定「農村地區養老服務美好生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業者認為,對於農村養老的規劃設計應當基於農村生活形態和本地鄉土文化開展。日前,本報記者蹲點松江區葉榭鎮堰涇村的「幸福老人村」採訪,藉助這個農村互助養老社區,了解農村老人想要的老年生活。  老話說「六十歲學吹打」,老蔣是 59歲學的開車。
  • 西寧市愛老幸福食堂全國推廣
    原標題:西寧市愛老幸福食堂全國推廣   自2019年6月首批「愛老幸福食堂」運行開始,截至目前,西寧市已有三十餘萬人次享受這一
  • 濟寧創新孝老養老新模式,建設「周轉房」「幸福食堂」、日間照料...
    2020-06-19 21:28:59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二層小樓、電梯直達、獨立的餐廳和衛生間,公共食堂、衛生室、小賣部、閱覽室等配套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這是濟寧市魚臺縣在張黃鎮袁窪村為老人正在建設的「周轉房」,建成後將採取「
  • 幸福食堂,十元吃飽又吃好
    因為兒女不在身邊,吃飯曾一度是他最大的憂慮。而現在,「一餐10元,補貼2元,自己掏8元,下館子都吃不上這麼好的菜。」他說。6月初,西寧市「愛老幸福食堂」試點運營,老人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就餐服務。午餐標準不超過10元,全市戶籍老人中60周歲以上城鄉低保、特困、重點優撫等困難老人每人每天補助3元,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補助2元。
  • 「幸福食堂」開啟「點餐+配送」新模式,老人在家吃上熱乎飯
    時至寒冬,在曲阜開辦「幸福食堂」的村莊,「點餐送外賣」的場景悄然上演。與商業騎手不同的是,這裡的「騎手」專門為出門不便的老人們上門服務。天氣寒冷,村裡不少留守老人不便步行去食堂就餐,為讓老人在家吃上熱乎飯,曲阜市石門山鎮西焦溝村的幸福食堂率先推出了手機點餐+配送的「外賣」模式。
  • 武漢礄口再添一家幸福食堂
    楚天都市報12月22日訊(記者王榮海通訊員劉三愛 劉輝)12月21日,武漢市礄口區韓家墩街雲鶴社區幸福食堂經過三次全方位清潔和消殺後,面向轄區老人開餐試運營,當天為轄區內120名老人免費贈送了120份愛心午餐。
  • 幸福食堂飄出幸福味
    臨近11時30分,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內,香氣撲鼻,十幾名餐廚工作人員忙碌著自己的工作。當天食堂菜單是:紅燒鴨子、素炒蘑菇、豆腐肉末、洋蔥炒肉、素炒菜心、素炒蘿蔔絲六個菜。中央廚房負責人吳春娟介紹,公園巷社區愛老幸福食堂中央廚房隸屬燒鵝仔餐飲有限公司,總共有三個高標準的中央廚房,負責10個社區的愛老幸福食堂,每天就餐的老人有好幾百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圖說:濰坊社區食堂 記者陶磊 攝(下同)在浦東浦電路上人流熙攘,居民們發現,一個顏值頗高的社區食堂在這裡亮相。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 銅川王益:一口熱乎飯 暖了幹群心
    剛開始的幾天,對楊傑和同事們來說,吃飯成了最大的問題。 楊傑:「從大年三十開始,飯店都關門了。我們布置這個點的時候,作為第一線的值守人員,我們就想辦法買了一些方便麵、麵包在那放著,備著吃的。」 面對這種情況,銅川市王益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後勤保障組對接餐飲企業,很快為一線防控人員送去了熱騰騰的飯菜。
  • 探訪儀徵新村社區「幸福食堂」
    這也是新村社區試點居家養老以來,建立社區幸福食堂的一道風景。「女兒,看看我們幸福食堂今天中午的夥食怎麼樣呀?」一位空巢老人用手機拍下新村社區小飯堂的菜餚,微信秀給自己遠方的姑娘看。2018年6月6日,儀徵市新村社區小食堂,孤寡空巢老人在幸福食堂就餐。
  • 幸福食堂讓老年人的日子過的有滋味
    魯網11月24日訊(記者 殷會麗)曲阜市小雪街道武家村的幸福食堂裡,老人們的歡聲笑語在飯香裡瀰漫開來,美味可口的飯菜、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幸福食堂的「幸福套餐」,讓老人們品嘗到幸福的味道。除了讓老人「耍好」,日間照料中心還設有獨立的食堂和餐廳,每日能為老人提供就餐服務,為很多獨居和空巢老人解決了吃飯的難題。初步構建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補充、醫養融合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 兗州新時代文明實踐「幸福食堂」:老人嘗到大廚手藝
    「今天作為濟寧市志願者聯合會的志願者,要去兗州後道義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幸福食堂』為老人做飯和培訓廚師,老人們不出食堂也能嘗到全聚德的手藝,這叫幸福。」葛正華說,此次與他同行的還有的十多位的名店名廚,他們將分散到兗州新兗鎮的牛樓社區、顏店鎮的翟一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幸福食堂」露一手,不但讓老人嘗到名廚手藝,還要培訓廚師,讓老人們享受口福。
  • 小小的「一點」 大大的好事——灤南縣農村居家養老助餐「小食堂...
    面對我國城鄉社會老齡化、高齡化的快速到來,如何做好老齡、尤其是高齡老人居家養老工作,已經成為愈加緊迫的家國大事。2019下半年開始,灤南縣以「政府補一點、個人出一點、社會捐一點、志願者奉獻一點」的「四個一點」方式,在全縣探索推進農村居家養老助餐「小食堂」創建,有效破解了農村高齡老人「涼一口熱一口、飢一頓飽一頓」難題,用不起眼的「小食堂」,助燃升溫了社會大民生。就餐老人怎麼說?
  • 小食堂增添「幸福味道」
    12月8日上午11點半,淄川區松齡路街道城張社區食堂內,寬敞明亮,暖意融融,幾十位老年人正在依次領取午餐。「年齡大了,眼花腿腳慢,做飯不方便,這個食堂可解決大問題啦。」68歲的牛夏田老人一邊端菜一邊對記者說,每天中午都提前到一會兒,和社區的老鄰居們拉拉呱,感嘆生活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