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帶兵滅亡波斯,俘虜一萬貴婦後如此處置,史學家:真高明

2021-02-07 文史畫卷

對於處於封建時期的國家而言,一個雄才偉略的皇帝是很重要的。如中國的秦始皇,如果不是他運籌帷幄在幕後指揮滅掉了戰國六雄,中國恐怕會如同歐洲一般四分五裂。

那麼問題來了,在歐洲歷史上就沒有出現能夠一統的領袖嗎?

答案是肯定的,此人便是亞歷山大。公元前356年7月20日,亞歷山大出生於馬其頓,他是時任馬其頓王國腓力二世的第三個兒子。

根據資料記載,亞歷山大從小就對軍事有著極大興趣。公元前336年,由于波斯人的陰謀,腓力二世被刺死,經過各方角力,20歲的亞歷山大成功登上了王位。

亞歷山大即位後,打著為父報仇的旗號迅速召集軍隊準備向波斯帝國發起進攻。

在亞歷山大的指揮下,馬其頓軍隊以極小的代價撕開了波斯帝國的防線,短短幾年時間便佔領了波斯全境。按照當時西方人的觀念,在攻破波斯帝國首都後,搶走當地的金銀財寶與美女就該撤兵回老家馬其頓享福了。

然而亞歷山大是個高瞻遠矚的君王,他將俘虜的一萬波斯貴婦聚集起來,並舉辦了一場「東西方聯合」宴會。不僅自己娶了波斯國王普拉達賴利斯的女兒為妻,還將這一萬貴婦逐一與士兵配對,希望藉此能夠實現民族融合的野望。

隨後亞歷山大率領軍隊南徵北戰,逐漸將帝國發展成了一龐然大物,巔峰時期土地面積到達了五百萬平方公裡,比當時中國戰國七雄加起來的土地還要大。

在亞歷山大的堅持下,民族融合政策一直都在從容不迫的進行著。然而可惜天妒英才,公元前323年,正值壯年的亞歷山大突然暴斃而亡,年僅33歲。

亞歷山大死後,他所創立的帝國頓時分崩離析,歐洲又處在了一個分裂的情況下。不過歐洲史學家對於亞歷山大將波斯貴婦分發給士兵們的舉動還是讚賞的,不少人稱其「真高明」、「高明之舉」。

如果您喜歡小編的分享就請點讚、收藏加轉發,有什麼問題和建議可以在文章下面給我留言,大家互相討論學習!關注小編,小編會每天推送歷史知識,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感謝一路走來有你們溫暖的陪伴!祝朋友們幸福快樂!

© 註:(本篇圖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點擊下方連結獲取更多資訊!!!!!!

「神乎其神:一條紅鯉魚,改了劉伯溫的帝王命,退而成為軍機重臣」

17歲男孩用「穿牆術」,盜走馬王堆價值10億文物,曾在停屍房練功

10萬敵軍圍城,將軍退兵無策,一青樓女子笑道:這還不簡單,我來

相關焦點

  • 亞歷山大滅亡波斯,還俘虜了一萬波斯貴婦,他是如何處理的?
    亞歷山大大帝在滅亡波斯,俘虜了10000名波斯貴妃。那麼,亞歷山大大帝到底是怎麼處理這些波斯女子的呢?專家說高瞻遠矚,只是時間不允許,最後只能化作泡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探究其中的歷史秘密。
  • 亞歷山大滅亡波斯,俘虜一萬多波斯貴婦,分給部下後為何被殺?
    亞歷山大滅亡波斯,俘虜一萬多波斯貴婦,他如何面對美色? 亞歷山大是世界史上著名的軍事奇才,位列歐洲歷史上最偉大四大軍事統帥之首,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出生於公元前356年,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兒子,老師是著名智者亞里斯多德。
  • 一代波斯帝國君王,最後竟然死在一個女人手上,真是太可惜了
    上文說到,我們的居魯士小BB僥倖從外公的魔掌中存活了下來,長大後的他還成功登上王位繼承了波斯的統治權。公元前538年,居魯士帶兵大破新巴比倫,流傳數千年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古文明,隨著新巴比倫的滅亡,也逐漸淡出歷史。
  • 世界文明史:託勒密王朝的滅亡,古希臘的歷史正式結束
    公元前355年,腓力二世趁著希臘內亂的時機帶兵南下,控制了希臘的中北部地區。公元前338年,雅典、底比斯聯合併帶領其他反馬其頓城邦組成了反馬其頓聯軍,與馬其頓在中希臘的喀羅尼亞進行決戰,不幸慘敗。經此一戰,馬其頓的勢力更加強大,希臘各邦被迫承認了馬其頓在希臘半島的霸主地位,只有斯巴達拒絕承認,保持了自己城邦的尊嚴。
  • 亞歷山大握著劍來建立帝國,他是如何佔領波斯的?
    亞歷山大沒多費時間去解這個結,看樣子它比鞋帶上的一個死結還難解開,如果人們正好很急的話。他做了我的母親從來也不曾允許我做的事:他拿著他的劍,當中一劍把這個結砍斷。這同時意味著:"我手中握著劍來徵服世界,並以此來應驗這個古老的預言。"他也這樣做了。這一徵服的下一步的故事你其實在地圖上看得更清楚,因為亞歷山大沒有立刻向波斯腹地進軍。
  • 波斯帝國末代王室:國王被殺,王后難產,公主淪為亞歷山大的王后
    亞歷山大大帝戎馬一生,其最出彩的戰績之一是在公元前330年滅掉了波斯帝國。縱觀世界歷史,但凡滅國戰都是極其慘烈的,那麼波斯帝國末代王室的結局如何呢?一句話簡單概括:末代國王大流士三世被大臣弒殺,末代王后斯妲忒拉被亞歷山大大帝生擒後難產而死,末代公主斯妲忒拉淪為了亞歷山大大帝的王后。(註:末代王后和末代公主都叫斯妲忒拉。)
  • 亞歷山大帝國怎麼短期就滅亡的?
    330BC,亞歷山大大帝滅了波斯,馬其頓帝國先後攻佔了希臘、波斯,最東打到了今巴基斯坦,佔領地區包括今天的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敘利亞、埃及、利比亞及巴爾幹半島,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馬其頓帝國內部分為馬其頓、西亞、埃及三足鼎立,亞歷山大大帝想徵服全世界。
  • 兩河流域的巴比倫文明,被波斯滅亡,波斯人是哪來的?
    圖-巴比倫王國兩河流域著名的新巴比倫王國,是被波斯帝國滅亡的,那麼波斯人來自哪裡?波斯帝國崛起於扎格羅斯山脈,是一個高原民族。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雅利安人不斷滲入波斯高原,與當地民族融合,形成波斯族。
  • 如果亞歷山大大帝進攻秦國的話會怎樣?秦惠文王會用實力教他做人
    在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後,亞歷山大大帝繼承了馬其頓王國的皇位;在鞏固政權之後,亞歷山大大帝將劍鋒直指希臘諸城邦,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亞歷山大就穩固了他在希臘的地位,並且給予了所有反對他的人一個下馬威,此後他東徵時,他的後方只發生過一次有規模的騷亂。
  • 亞歷山大馬賽克:帝國之戰
    畫面展現了伊蘇斯戰役 (Battle of Issus 333 BC) 的場景:年輕的亞歷山大與其軍隊正和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交戰。畫面左側的亞歷山大騎著愛馬Bucephalus,冷靜地盯住波斯國王大流士。戰車上的大流士和他身邊的士兵們神色恐慌,奮力向右側撤退,尋找生路。
  • 歷史上的波斯人為何總是被外族統治?這個民族曾六次在伊朗建國
    波斯人是生活在亞洲西部的一個古老民族,是今天伊朗的主體民族,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大多數史學家都認為波斯人是公元前兩千年從中亞進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後裔。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居魯士建立了強大的波斯第一帝國,在大流士時期國力達到了頂峰,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帝國,但是從亞歷山大東徵開始,波斯人開始遭到了各民族的入侵,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被外族所統治。
  • 「斯巴達300勇士」,「亞歷山大」把波斯黑成翔!真實的歷史是這樣嗎?
    斯巴達300劇照亞歷山大大帝波斯帝國,徵服了兩河流域裡的所有民族和國家,並且徵服了印度的一部分,和整個埃及。對於地中海文明來說,居魯士大帝,就是它們文明的千古一帝。歷史上的規律,大都如此,文明人和蠻族打仗,一開始是蠻族失敗,然後蠻族開始吸收軍事科技,單維度的在軍事上進行軍事突破,而文明人要防禦這個木馬,則要進行全系統升級。這是一場不對稱的競賽。因為西方人沒有信史,關於古希臘人和波斯人的戰爭,馬其頓人和古波斯人的戰爭詳細戰鬥過程,都是後來的歐洲人腦補出來的。
  • 舍爾沙:他是北印度的徵服者,在史學家眼中卻比不上一位蒙古大汗
    十六世紀初期的中亞,是一個群雄逐鹿的年代,隨著烏茲別克人的南下,曾不可一世的帖木兒帝國宣告滅亡,帝國的王子巴布爾也被趕出了撒馬爾罕。在那段時期,帖木兒的後裔遇到了兩位最強大的敵人,第一位是滅亡帖木兒帝國的成吉思汗後裔昔班尼,另一位則是蘇爾王朝的創建者,來自普什圖蘇爾部落的雄主舍爾沙。而本文的故事,則要從巴布爾的表弟米兒咱·馬黑麻·海答兒說起,此人是中亞著名的史學家,其著作《拉失德史》是研究那個時代中亞和南亞歷史的重要資料。
  • 幾枚硬幣看破波斯帝王皇權黃泉路
    在他們的盟友亞述滅亡的公元前612年之後,其國王克羅索斯徵服了希臘在小亞細亞所有的城邦。王國進入全盛時期。克羅索斯與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王居魯士二世互有勝負,當他派往希臘德爾斐阿波羅神殿的使者帶回「將有一個帝國陷落」的預言時,他自信波斯將被他徵服。不幸的是,應驗了這一神諭的是他自己,克羅索斯被居魯士活捉,呂底亞就此滅亡。
  • 歷史時光機·第三期 波斯太祖
    今天是12月4日,公元前530年,也就是2550年前的今天,波斯的開國皇帝居魯士大帝戰死疆場。沒錯,今天我們的要聊的,就是古波斯帝國的太祖皇帝,「巴比倫囚徒」的解放者 ,亞歷山大大帝的偶像 —— 居魯士大帝。
  • 書摘|亞歷山大打造"歐亞共榮":迎娶一萬亞洲婦女
    這位原配夫人就是奧林匹婭——呂底亞的公主和亞歷山大的母親。她是侍奉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女祭司,以與蛇共眠而聲名遠播,儘管這只是祭祀酒神的儀式。後世有人傳說,她曾與波斯國王偷情,生下了亞歷山大。波斯國王之所以把她送回國,原因是奧林匹婭有口臭。無論如何,腓力確與奧林匹婭失和。為孤立她,腓力決定將女兒(與另一個妻子所生)嫁給奧林匹婭的哥哥,即呂底亞國王。亞歷山大因此失去了王位繼承權。
  • 亞歷山大東徵時,印度被暴打一頓,回頭一看地圖:好像打錯了
    在西方歷史中有一個人物非常出名,他就是亞歷山大,是公元三世紀時期的馬其頓國王,也是歷史上最厲害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在他擔任馬其頓國王的13年間東徵西討,將希臘的國土擴地千裡,還滅亡了波斯帝國
  • 亞歷山大大帝英勇善戰,如果挑戰戰國七雄,會不會被完虐?
    就古希臘人所知的世界而言,波斯帝國是一種主宰者的存在,歷史悠久的古波斯,不僅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而且一直是希臘世仇的宿敵,歷史上古波斯曾兩次大規模侵略希臘,規模空前,均以百萬之巨,但均被希臘擊敗。因此,統一希臘並以其盟主為自己的亞歷山大,理所當然地將波斯視為遠徵的首要目標。
  • 重現亞歷山大大帝焚毀的波斯首都:赫茨菲爾德發掘波斯波利斯
    而亞歷山大大帝發動他舉世聞名的東徵時,重要的理由便是要想波斯討回希臘人的公道。此後亞歷山大以弱勝強,最終推翻波斯帝國的過程可謂家喻戶曉,本文不再贅述。慘烈的戰爭期間,一些波斯名城被夷為平地。此後歷經塞琉古帝國、帕提亞帝國、薩珊王朝以及阿拉伯帝國的統治,古老的阿契美尼德王朝遺蹟漸漸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對許多本地人而言,它已經淪為了迷濛的傳說。
  • 世紀大對決15 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顯赫一時,華夏戰國七雄大爭霸
    前4世紀的歐洲和中東大地是大國崛起交替的時代,世界上第一個稱霸歐亞非三大洲的波斯大帝國被另外一個崛起稱霸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所代替。前336年,亞歷山大大帝即位,帶領馬其頓王國徹底徵服了整個古希臘地區。前330年起,亞歷山大開始向亞非兩大洲進軍,滅亡了已衰弱不堪的波斯帝國、徵服了古埃及地區,向東一路攻打到了中亞和古印度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