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資源」溢出「黃金效益」 淮安凹土產業集聚發展效益凸顯
這是淮安立足地方資源優勢,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讓凹土這一「黃金資源」產生「黃金效益」的一個縮影。淮安連續3年將凹土產業納入「一縣一題」優先予以扶持,2019年市委市政府專門印發了關於「三新一特」工業主導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的通知,把盱眙凹土新材料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打造。
-
讓「黃金資源」產生「黃金效益」 探秘凹土產業發展「盱眙模式」
作為全國唯一的「中國凹土之都」,盱眙縣堅持以產業為龍頭,依靠科技力量,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產品不斷更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凹土產業發展「盱眙模式」。2019年,盱眙縣凹土產業全年生產總量達3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比上年增長37%,稅收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38%。
-
第十一屆中國凹土高層論壇在江蘇盱眙舉辦
在開幕式上,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長周健民表示,盱眙如今所探索建立的凹土載體、科研、企業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標誌著凹土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全面突破、跨越發展的嶄新歷史階段。 周健民指出,凹土產業要強化技術和市場雙輪驅動,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激活創新動力、集聚創新資源,促進新知識、新技術市場化、產業化。
-
【領航新徵程】「點土成金」 續寫凹土行業「新傳奇」
二期項目正式投產後,其核心產品——鋰離子電池納米陶瓷隔膜材料的市場份額將攀升至全國前列,對確立清陶行業領軍地位和盱眙打造百億級凹土產業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像清陶一樣,目前已有12家凹土企業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並一步步「長高變大」,領跑全國凹土行業。
-
【海西州】烏蘭縣以創新驅動聚力推動產業轉型「三級跳」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以創新驅動和科技引領集聚發展動力,以轉變發展方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推動三次產業在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中,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元素。 立足鞏固提升,第一產業「脫蛹化蝶」。
-
產業提升推動我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焦作舉行「五年大學習、五年大...
五年來,我市工業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得益於五個始終堅持:一是堅持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堅持推動轉型攻堅,牢固樹立工業不是唯一,但工業是第一的發展理念,開展好系列大學習活動,不斷解放思想,學習先進。二是堅持把創新驅動放在首位,把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加快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三是堅持「項目為王、企業家為大」理念不動搖。
-
青島嶗山區:堅持創新驅動,激發第一動力,勇當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排頭兵
目前,全區已集聚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000餘家。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重大發明創造、顛覆性技術創新關鍵在人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當下,各大城市紛紛使出看家本領,出臺很多招才引智的新政策。
-
伊寧市堅持創新驅動 增強企業發展「含金量」
伊寧市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積極引導企業以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增強發展核心動力。 伊犁紫蘇麗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以薰衣草產品開發研究為主攻方向的科技型企業,今年制定了兩項行業標準,投入一定資金進行產品研發,今年在薰衣草檢驗方法和產品配方工藝方面有兩項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
-
【要聞】張淑萍:堅持創新驅動,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開創振興發展新局面
【要聞】張淑萍:堅持創新驅動,鞏固疫情防控成果,開創振興發展新局面 2020-12-19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中山火炬開發區為高質量發展貢獻...
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中山火炬開發區為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山火炬開發區為高質量發展貢獻「火炬力量」》創新在前列中山火炬開發區的創新之路: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環節如何讓科技成果轉化市場「活」起來?
-
張曉強調研台州灣產業集聚區
他強調,集聚區是我市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平臺、主力軍、主戰場,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系列決策部署,堅持規劃引領、產城融合,主動對標省內先進集聚區,積極培育生產力,力爭走在全省前列。張曉強先後到規劃館聽取集聚區規劃情況介紹,實地調研台州無人機航空小鎮、月湖綠島、生態綠軸、溼地公園等項目,詳細了解集聚區產業培育、項目推進、招商引資、基礎建設、創新發展等情況。
-
奮力推動電商產業在新起點上實現更高層次發展
本報訊(記者張嘯)2月4日,全市電子商務工作會議召開,回顧總結我市去年以來電子商務發展情況,研究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下步工作任務,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開拓創新、紮實工作,推動全市電商產業乘勢而上,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邁進。市領導孫愛軍、解維俊、王永江、閆劍波、湯建梅、黃秀玲、任仲義、王忠想、侯婕出席會議。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長沙天心區積極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高地 推動產業集聚與融合
這是天心區文化發展選擇的標籤與方向。從天心閣到太平街,從白沙井到火宮殿,這裡聚集了長沙60%的歷史文化景點。從賀龍體育中心體育演藝場所到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這裡見證著文化產業發展的蛻變與革新。歷史與現代,在這裡交相輝映。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
周江勇調研我市數字經濟發展
他指出,之江實驗室承載著浙江與杭州發展的重託,承擔著爭創一流創新平臺的歷史重任。要以家國情懷託舉使命擔當,堅定目標、堅定定力,創新機制、創新路徑,聚力創建國家實驗室,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支持之江實驗室的建設發展。在海康威視和新華三集團,周江勇說,要加快創新驅動,促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
-
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狠抓落實科學謀劃「十四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創新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三五」以來,高新區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大力培育本土型、科技型、創新型企業,重點支持昆藥集團擴建項目、貴金屬集團產業化項目、雲南植物藥業產業化基地項目、醫學生物所二期項目、聞泰智能終端項目、貝泰妮中央工程等主導產業項目建設,幫助企業做大規模,增強產業後勁。「十四五」,高新區將構建以生物醫藥、新材料兩大產業為主導,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數字經濟產業、現代服務業為輔助的產業發展體系。
-
聚力產業集聚 我市成功通過「省級信息經濟發展示範區」驗收
「省級信息經濟發展示範區」驗收。創建示範區旨在進一步集聚資源,優化發展環境,推進各類信息經濟企業、機構、人才向示範基地集聚發展和創新發展,促進我市信息經濟的快速發展,助力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據了解,經過三年的創建,2019年,我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規上企業共103家,完成工業總產值381.55億元,同比增長25.7%。
-
盱眙縣強化服務助企創新發展
本報訊 近年來,盱眙縣聚焦企業創新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多措並舉,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科技支撐與服務。努力提升服務效能。創新開展「科技人、黨員心、致新謀遠我先行」主題活動,主動與企業對接,建立結對幫扶科技型企業制度,深入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研發創新、高企申報等方面情況,為企業提供研發費用歸集、科技型企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等方面精準服務。加快創新要素集聚。積極落實相關政策,及時兌現科技獎勵資金,激發企業創新熱情。
-
「十三五」時期合肥創新驅動發展 綜合創新實力邁向一流
合肥在線訊(記者 王曉峰) 創新是合肥最堅定的發展理念,最鮮明的城市氣質。12月23日,記者從「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合肥市自覺融入、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下好創新「先手棋」,支撐引領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也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國家發展貢獻日益澎湃的科技動力。
-
蘇州太倉:高精尖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項目的支撐。德珂斯項目正是高新區一步一個腳印創新發展、推動產業往高端持續攀升的縮影。汽車產業是高新區的優勢產業。2019年,高新區汽車零部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2.27億元,銷售收入達333.8億元。今年,高新區先後獲批國家汽車關鍵零部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和國家汽車核心零部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