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17日訊 據《青年時報》報導昨天上午,在杭州市中醫院消化科門診,一名60歲的女士因為擔心鉻中毒,把藥用膠囊紛紛拆開服用,結果食道被藥粉灼傷。記者採訪了多位藥劑科醫生和消化內科醫生,這些醫生均表示,膠囊拆開服用會灼傷食道、胃黏膜,極易引起潰瘍,危害更大。
拆開膠囊服藥被灼傷
「醫生啊,都說毒膠囊,毒膠囊,弄得人心惶惶,我一下子剝了3顆膠囊將藥粉生吞下去,現在食管這裡火辣辣的痛啊。」60歲的黃女士捂著喉嚨叫苦不迭,昨天一大早她就趕到杭州市中醫院消化科看門診。
黃女士這幾天感冒很厲害,她每天要吃好幾種藥,抗生素外加感冒藥,都是膠囊藥。由於這幾天報導了毒膠囊的事情,黃女士便決定將膠囊統統剝開,然後將藥粉吞吞下去。「我是捏子鼻子吞下去的,難吃啊。」但最後吞一顆抗生素的粉時,喉嚨裡頓時像火燒樣,非常疼痛。
在市中醫院消化科,醫生檢查後發現,黃女士的食道被藥粉給灼傷了。
西藥房王維主任提到,昨天一天他們的諮詢窗口也接連來了很多詢問膠囊服法的病人,很多病人都來問醫院裡會不會有毒膠囊,有些人也提出膠囊藥可不可以剝開來吃,可不可以化水吃。
「將藥物做成膠囊劑主要有兩種作用,一種是怕藥物直接對食道的影響,造成灼傷等,而很多抗生素藥物的刺激性都很大,會對食管壁造成損傷。有人就是直接吞服某些抗生素膠囊,也會對食道造成損傷。第二種作用是把藥物安全直接送到胃裡,因為如果外面不包裹膠囊,可能還沒到胃裡,就一路『消耗』掉很多了。」杭州市中醫院消化內科王小奇主任說。
藥用膠囊不可拆開吃
「我是堅決不認可拆開膠囊服用藥粉的,藥物的酸鹼性很多患者都不知道,盲目拆開,不僅得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還極易引起藥粉對食管黏膜的灼傷,引起潰瘍。」浙醫二院藥劑科周權副科長說,將藥物做成膠囊劑,必然有特定的目的(如防止胃酸使藥物失活,讓藥物緩慢釋放等),剝開服用,與治療目的不符,可能會使藥效大打折扣。對於有些市民提到能不能化水喝的想法,周權副科長也並不認可,化水喝並不能減少損傷,反而會加重對胃黏膜的刺激。
而王維主任則提醒,藥物如果是以膠囊為載體的,最好就不要自己去破壞。比如有些是腸溶性的膠囊,它就一定要到腸子裡才會吸收,腸道環境是偏鹼的,胃內是偏酸性的,剝開以後,這些藥粉到了胃裡就被「截留」了,失去效果了,哪還會到腸道裡發揮作用。他還提到一點,光吞藥粉刺激性太大,容易嗆到氣管裡,腐蝕氣管黏膜。
對於西洋參、鐵皮石斛等一些藥材打成粉後,是否可以直接服用,王維主任表示如果可以直接吞服藥粉的話,可以直接吃,因為中藥材本身對人的刺激較小,要是很難接受這個口感的話,服用這些膠囊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