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事業單位統考備考QQ交流群:點擊加入
【導讀】
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面試熱點匯總,希望可以幫助考生提高面試水平,順利進軍事業單位面試考試。
綜合分析題目一向是公職類面試考察考生能力的重要抓手,得綜合分析者得天下。所以各位考生務必要在面試之前認真梳理綜合分析各類真題,抓準脈搏、熟稔技巧。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就帶領大家瀏覽一篇筆者閒時所作的經典真題解析,以供各位探尋靈感。例題如下: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尊重自然、順其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個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就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談一下你的看法。
題型分析:
綜合分析政策理解類
參考要點:
1.這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國家大計,應予以高度支持。
2.淺談該理念在當今時代存在的意義,可通過正反對比論證進行烘託。
3.提出為保證其落實的補充保障性對策。
4.總結升華,藝術結尾。
參考解析:
各位考官,接下來談談我對該理念的看法:
十八大報告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是在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科學發展觀的踐行過程中的又一創新。使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四輪並駕齊驅,為中國夢的實現又增添了強大的助推力。這體現了黨在面臨四大考驗、規避四大危險(四大考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四大危險: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背景下的執政理念的創新發展。
在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幾十年來,在追求GDP的政績驅動下,雖然我國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群眾的腰包也鼓了,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自然環境和生態的惡化,汙濁的大氣和水,頻發的自然災害都印證了生態文明建設刻不容緩。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這樣的背景下提上日程,抓住了要害,摸準了脈搏,找對了穴位。在政策優勢引導下,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只要全國上下一心,戮力同行,一定能讓中國更美麗,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改變過去焚林而田,竭澤而漁,粗放低效的發展模式,轉變發展觀念,我們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政府要重拳出擊,壯士斷腕,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特別是在高汙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三高領域進行重點的排查整治,抓住建設創新性國家戰略契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逐步通過科技進步和信息化,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邁進。
第二,打破舊的唯GDP的政績考核框架,將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推進生態指標一票否決制,走綠色GDP之路,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
第三,以教育為基礎,宣傳為支撐,通過各種大眾媒介不斷提高國民生態文明意識,從日常生活方式的生態化入手,在全社會形成綠色環保、低碳生態的文化氛圍,從少開一次私家車,少用一張明信片做起,補上人民幸福指數的生態短板。
孟子有言:「不違農時,穀物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長期工程。不能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急躁情緒,要科學論證,多方努力,逐步推進。我們希望像歌中唱的那樣,那時的山那時的水,那時祖國一定很美。
關注事業單位考試微信號sybksw,及時了解相關考試資訊,更多信息請訪問山東事業單位招聘網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gnn)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真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