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本市召開「疏解非首都功能」會議 明確城六區常住人口今年由增到減 故宮周邊、簋街等啟動疏解
城六區及通州疏解方案出爐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李潔)今年,包括東城、西城、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在內的城六區常住人口將實現由增到減的拐點。在昨日(16日)召開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控人口穩增長工作推進會議上,上述城六區及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均拿出了疏解計劃和實施方案。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會上表示,調整疏解的落腳點是人口調控,轉型升級的落腳點則是穩定增長。上述七區處於示範標杆的位置,因此任務格外繁重。本市目前正在研究「北京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結合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要推出這個意見。
李士祥強調,北京要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有效降低城六區人口密度。疏解的同時還要控制人口,明確城六區常住人口今年要實現由增到減的拐點,去年東西城已經實現,今年朝海豐石要實現。
潘家園將轉型升級 故宮周邊、簋街等啟動疏解
據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在昨日的會議上,七區負責人介紹了各區的情況。今年,朝陽常住人口要控制在85.7萬人以內,在此基礎上,朝陽還將在年內調減25萬流動人口。
在功能疏解方面,雅寶路和潘家園地區市場集群將作為朝陽的疏解重點,集中開展用地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市場疏解。潘家園地區疏解列入朝陽區5年疏解方案,今年將啟動前期調研,並騰退1000個攤位。李士祥表示,這並不是說要把潘家園遷出北京,而是要轉型升級。此外,還將加快十裡河市場聚集區的疏解方案研究。
東城區常務副區長陳之常表示,東城按照常住人口下降3.5%的指標進行了任務分解和部署。其中,故宮周邊、永外地區等是今年重點疏解區域。百榮世貿商城、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場、南鑼鼓巷主街、簋街和東華門小吃街等為東城「疏功能、控人口」的6大項目。
西城區委常委王旭表示,今年西城計劃通過市場和職業教育疏解帶動減少2.8萬人。繼續開展拆違撤市,規範提升撤除10個市場。,力爭實現常住人口規模比去年下降3%。作為動批場的一部分,眾合與天和白馬市場力爭年底前完成疏解。
海澱區今年計劃將全區常住人口淨減少12.9萬人。此外,還將關停錦繡大地果品、肉類和水產蔬菜等市場。
通州將承接中心城近40萬人口
通州區區長嶽鵬表示,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人口不超200萬的架構,通州將有效疏解中心城約40萬人口。初步設想是在京哈高速以北的全面城市化地區和臺湖地區進行安置。採取政策限制手段,通過帶有導向性的住宅政策實現對人口的選擇性吸收,即在限制外來人口流入的基礎上有效承接中心城轉出人口。
「近幾年為中心城區調配了1.5萬套保障性住房,已成規模疏解4萬人以上,目前正在臺湖鎮為東城區配建100萬平方米安置房,預計還可承接近4萬人。」嶽鵬表示,目前通州在建和建成未售的住宅面積為144萬平方米,城區155平方公裡範圍內剩餘規劃居住用地面積584公頃。按照人均35平方米標準計算,以上兩部分面積共可安置中心城疏解人口近40萬人。
城六區人口疏解目標及進度表
東城
目標:今年淨疏解常住人口3.2萬人,疏解影響人口12.9萬人
進展:今年1-5月疏解影響人口26101人,完成全年目標20.2%
西城
目標:2015年底常住人口129.8萬,今年計劃減少3.9萬人
進展:一季度較2015年末減少0.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23.1%
朝陽
目標:今年常住人口調減9.8萬人
進展:一季度較2015年末減少2.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25.5%
海澱
目標:計劃今年常住人口淨減少12.9萬人
進展:一季度較2015年末減少3.2萬人,完成全年目標24.8%
石景山
目標:今年常住人口控制在63萬人內,比2015年末減少2.2萬人
進展:一季度較2015年末減少9000人,完成全年目標40.9%
豐臺
目標:今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25.7萬人,減少6.7萬人
進展:一季度較2015年末減少3.3萬人,完成全年目標49.2%
通州區常住人口構成
2015年底共有常住人口137.8萬人
在通州就業生活的戶籍人口約65.9萬人,對人口疏解不造成壓力
在通州就業生活的外來人員約44.3萬人,是通州向外疏解對象
在中心城就業、在通州居住的人口約20.7萬人,將通過創造就業崗位實現在通州就業
在其他區或外省市就業、在通州居住的人口約6.9萬人,對交通等造成的壓力相對有限
說明:數據僅供參考,詳細數據以各區發布為準